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第四卷
上海圆明讲堂沙门韬光圆瑛讲
受度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录
甲三流通分
【解】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明白之极。)横与一切法门迥异。(诸经论中,亦有横义,乃随断惑浅深,即于同居,见上三土,是则约证名横,约断仍竖也。)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我先解释一下:深信切愿执持名号,信、愿、行净土的三资粮,是圆满修一切的众生,圆满超出一切的法门,竖,站在竖,直的角度来看,是一切法门浑同,全都一样,横是跟一切的法门是全都不一样,即不问自说,就是经典都是徒弟问,佛才回答,《弥陀经》是佛自己说,自己说,所以说不问自说,不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谁有办法发起提倡募款去印这个经,去抄经,以前的人是没有用印的,以前是用抄的,去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只有佛与佛才可以究尽诸法的实相,此经唯佛的境界,所以唯佛佛,佛与佛才可以流通,其他凡夫没办法。
【讲】此先明分科之意。诸家注疏。有以佛说此经已。判属流通。】这是在后面,流通分是判在后面。【有以六方佛之后。判属流通者。】意思是说流通分的判法全都一样。【今先明此处即判属流通之意。以免疑议。】以免众生怀疑,意思是说诸家在判流通分不一样,有的是从佛说此经已判作流通,有的人是从六方佛之后,东方,东、南、西、北、下、上,下面那里是判作流通分,那么这里判流通分跟别的地方不一样,以免让众生怀疑叫做以免疑议。【信愿持名一法。即此经之正宗。】正宗分就是我们五脏六腑最重要的。【亦具信解修证之程序。圆收者。即竖论此经。】直接认这种经,【由浅及深。与一切法门修证浑同。】浑同就是混合在一起,全部一样。【故曰圆收。圆超者。即横论此经。】横论就是因为横截生死,竹子,从旁边咬一个洞出来,虫就跑得出来了。【横截生死。与一切法门迥(远也。)异。】迥异就是截然不同。【唯此一经独擅也。】唯此这本经典最好。独擅,最好。【批中。】在批改当中,【诸经论中亦有横义。】横的意义。【在同居土中。能断见思。即见方便土。能断无明。即见实报土等。此则约证位名横。约断惑仍竖也。】竖,直的意思。意思是说你若能在凡圣同居土,当下可以断见思惑,一下子你就是看到方便有余土,简单讲我们今天若能明心见性,像佛这样,释迦牟尼佛,你看大地就是黄金,你看大地就是黄金,我们今天眼睛所看到的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共业,我们这分的意识还转不过来,万法唯心,我这分见分我转得过来,天地万物都是我清净的法身,所以释迦牟尼佛看娑婆世界是清净的世界,众生看娑婆世界是很肮脏的世界,贪、嗔、痴的世界,是斗争的世界,所以佛他也是清净心,所感应的果报就跑我们感觉不一样,我们看的是坎坎坷坷,山谷高低的这个土地,佛看都是一样,神通自在,所以说在凡圣同居土里面若能断掉见思惑,当下就看到方便有余土,若在凡圣同居土里面直接断无明,就可以看到实报庄严土,不用再集合,像这里送到哪里,送到哪里……,不用,一切四土都是唯心,同居土也好,方便土也好,实报土也好,寂光土也好,四土都是唯心,看你证到什么果位你就看到什么净土,这就是就证位,名叫做横,就断惑叫做竖。
【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者。】谁可以倡导募款,倡募就是可以募集一切来流通,谁有这种能力。【此经以实相为体。既属释迦彻底悲心。无问自说。谁能堪任倡募流通之责。】谁够这个资格来提倡,来收集,来流通这种责任。【流者。流传万古。通者。通达十方。唯独佛之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清净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就是涅槃,就是涅槃,就是如如,就是随缘不变,就是不变随缘,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堪共流通。此经无上圆顿法门。唯诠佛之境界。】佛之境界,唯解释佛的境界,【故曰唯佛佛可与流通耳。故将六方诸佛。异口同音赞叹此经。】赞叹此经,【即判入流通分。】【
文分为二乙初普劝二结劝乙初又分三丙初劝信流通二劝愿流通三劝行流通丙初又分二丁初略引标题二征释经题丁初又分六戊初东方(至)六上方(唐译十方,今略取故)
今初 东方
【经】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解】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不必等到断惑,不可思议有五种意思:第一、横超三界,不用欲界、色界、无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天超出三界,不用,不必等断惑,从凡夫直接就会到极乐世界了,就解脱生死了,所以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不必等到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证](不退一生等义,皆摄第二义中。)。】即西方当下就具足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西方横具四土,具足这个四土,不是由渐进证,不是一层一层,一进去就是具足这四土的不可思议的境界。【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大有功于净土。)】你只要一心念佛,执持名号,不用藉着观想,不用藉着参禅,不用藉着结手印,全都不用,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七天当一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很长的时间,不用,七天当一期。【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你只要持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佛皆支持你,都护佑你,这就等于【不异持一切佛名。】等于持一切佛的名号,【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这就是阿弥陀佛这个,大愿王这尊,大愿力,大慈悲的佛陀叫做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讲】上言我见是利。未曾明言何等之利。故呼当机直告之曰。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念佛功成。带业往生。即可横超三界生死。不待断惑。
二往生极乐。圆证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即横具四土。】四种净土,【一生同居。即生上三土。非由渐次增进。】渐次的意思就是说凡圣同居土,再来方便有余土,再来实报庄严土,再来常寂光净土,不用,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当下就是具足这四土,不可思议,不用一步、一步来,非由渐次增进,【是谓圆超。而不退。一生成佛等义。】一辈子成佛,【皆摄此义中。
三但持一句名号。不假参禅观想诸方便。自得心开。】你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自然会悟,悟到无念而念,念而无念。
【四一七为期。】就是七天当一个期限,【即得一心不乱。不藉多劫勤修。多经年月。】不用这样。
【五持一阿弥陀佛名号。即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护者维护。令得安隐。无诸障难。念者爱念。令得精进。不至退堕。】你只要精进你就不会掉下来。
【持弥陀名号。即为十方诸佛护念。不异执持一切诸佛名号。此皆导师因中。大愿行功德之所成就也。
【解】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伶俐者少。)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我现在解释一下:
【讲】又。行人念佛。】信愿来持名,这就是【具足信愿行。自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我们自己可以专门靠念佛的功德,来成作自己的功德,会开发自己的本性,所以可以【而得大利。】可以得到大利益。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这意思就是说【是诸佛释迦。皆以弥陀为自也。】意思是说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都赞叹,大家都是阿弥陀佛,释迦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释迦佛,所以说诸佛都赞叹这个阿弥陀佛,诸佛都赞叹这个释迦佛,因为每一尊佛的本性都一样,【以佛佛道同故。】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也不可思议功德,【又行人诸佛释迦功德。亦即弥陀功德。故曰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就是赞叹我们自己不可思议的功德,皆以阿弥为主,是诸佛世尊,释迦皆以阿弥为主,就是以阿弥陀佛来作自己自性的功德。
【经】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那读作chù,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阿閦[鞞]。此云无动。】不动,如如不动。【佛有无量德。】佛有无量的德行,【应有无量名。】也有无量无边的名。【随机而立。】随着众生的机来立他的名,来安插他的名。取这个名就是随着时间跟空间,现在的人是比较有学问,所以取的名字是比较好听,取得比较好听,古时候的人就比较没学问,都取为罔市、罔腰,罔市就是多少养一下,罔腰就是多少养一下,鸭屎、猪头、畚箕,胡椒、姜母,都取那些,古时候的人,也没算古时候,像我妈妈这一代的取那个名字都读个谐音,读个谐音,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取名字是比较有学问,最近的人是比较有读过书,你不可能将你儿子取名为鸭头、鸡屎,不可能,现在的人就比较有学问,所以一代、一代取名,时间跟空间都不一样,现在的人因为……,古时候的人他没有名字,古时候的人都是姓林,女的是林氏这样而已,郑氏、韩氏,吴氏,姓吴,没有名字,后来的人一开始有名字,有名字突然不晓得要取什么,所以他会藉着一些五谷,甘蔗、玉米,真的,萝卜,随便拿一个名字…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