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叁卷▪P2

  ..續本文上一頁,它要休息,有一個休息小,馬這樣跑、這樣跑、這樣跑,跑四十裏,休息一下,讓它休息一下,所以這驿館也算是連絡站,也算是休息站,差不多【有小(四十裏)】或是【中(六十裏)】再【大】的【(八十裏)之不同。】就是像我們中國這種情形,這個由旬就是輪王,金輪王、鐵輪王、銀輪王、巡狩停留之處,【或照十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百千世界不等。唯阿彌陀佛。大光普照。故別名無量光。此指彌陀應身。常光如是。】常光就是不必經過入定,頭上常常保持這樣,常光如是,【非指放光而言。放光者。】在經典有這麼說:【如本師未說《法華》之前。先放眉間白毫相光。】佛若在講大部經都放光,放光,放光。【照東方萬八千億佛土。正說《楞嚴》之時。從胸卍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金光閃閃叫做晃昱,yǜ,一個日一個光是念huǎng,叁聲晃,yǜ,四聲昱,晃昱就是金光晃動的意思,【如百千日。普照十方。微塵世界等。

  叁身不一不異者。法身。】法身是什麼?法身是無相。【以理爲身。】以這理性爲身。【報身。以智爲身。應身。以機緣爲身。應機示現故。】意思是說要有緣,衆生要有那個福報,比如說我們現在要請一尊佛像,佛祖要來感應我們,沒有福報,佛出世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出世,佛入涅槃的時候,我們在這裏沈淪,在六道輪回,可憐,可憐,所以想起來實在很痛心,人家生死都了了,大家都到極樂世界了,在向我們招手了,我們還在這裏,很可憐,很可憐。【如何可以說一。叁身本來一體。如何可以說異。】爲什麼可以說同一體,因爲叁身,法身、報身、應身,本來就同一體,如何可以說異呢?怎麼可以說不同?【說一說異。皆爲戲論。佛身不可思議。離諸戲論。故曰不一不異。爲令衆生。得四悉檀利益。】世界悉檀、爲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前面都講過了。【故作叁身光明分別耳。

  【解】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人民而言,【由衆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每個地方都清清楚楚。【(例下壽命確極不然佛光照十方,何勞頌祝。)

  【講】此釋佛光無礙。佛光而言礙無礙者。皆約衆生分上說。衆生與佛緣淺。不睹佛光。故說爲礙。若與緣深。能睹佛光。說爲無礙。】就能說無礙。【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有緣衆生。無不圓見。】每個地方都圓滿看到。【故曰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問。佛光既照十方。何以念佛之人。許多不見佛光?

  答。正因念佛功淺。宿世障深。】這裏要畫線起來,你今天你修行就是這幾個字,念佛的功力不夠,沒什麼理由,念佛的功力不夠,宿世的障礙深,【故不能見。不可因不見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國。譬如日光普照。】衆生眼睛沒看到,【生盲不見。】瞎子,【豈可謂日無光耶?倘能一心念佛。念念無間。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何況佛光?

  初約光明釋竟。

  

己二約壽命釋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他就跟我們解釋,舍利弗!阿彌陀佛的生命跟他那個國家人民的生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爲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因爲我們起心動念有障礙,所以我們有執著,執著就分裂,將我們這個本性分裂,分裂就變成一段、一段,所感應的意識不同,就有分段的生死。

  【講】此釋佛壽無量。先約證釋。首句指諸佛心性之體。悉皆照而常寂。隨緣常不變。故爲壽命。法身常住。今彌陀因行已滿。】因地修行,已經修到圓滿。【果覺已圓。】這個究竟的果報覺已經圓滿。【徹證心性無量之體。始本合一。故壽命無量也。

  【解】法身壽命。無始無終。】爲什麼法身的壽命無始無終?空,無相,法身是什麼?空無一物當然是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爲什麼在始無終呢?有修行,修到後來你才顯現得出來,才有一個開始,若開始有報身就無終。所以爲什麼有始呢?報身要修,法身是理性的東西,所以是無始無終,若報身的生命呢?你要修,只有佛,佛才顯現這個報身出來,佛若開始有這個報身出來,這樣他就無終,壽命就無量無邊,無終。【此亦佛佛道同。】每一尊佛的道都是一樣。【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就是長短不等,延就是長,促就是短。應身隨願隨機,長短不同。【法藏願王。】就是這個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法藏比丘大願王,【有佛及人。】有佛跟我們這個人,【壽命】極樂世界的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

  【講】此約願釋。法身清淨。猶若虛空。既無形相。安有始終。報身修成。智德圓滿。斷德究竟。】斷德就是後天的修行,後天的修行斷除了我、法二執,而顯示出本性的德性這個叫做斷德,性德就是本性具足,斷德就是後天的修行,斷除煩惱是顯示本性出來的德行叫做斷德,究竟就是最究竟。【故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本無差別。應身壽命。則隨佛本願。及與機緣。而爲長短。如釋迦生于人壽百歲時。】平均。【願減壽二十年。】佛是修無量的阿僧祇劫的福德因緣,所以他留二十年的壽命【以補末劫衆生。】福報不夠,你看!佛一個人修的福德,他本來可以活到一百歲,減二十歲來彌補衆生的末劫,這個沒有福報的人來聽到佛法,來支持這些出家人的吃、穿,以佛的修行來庇蔭諸位出家人的福德因緣,所以人家說:慧律法師!你福報很大,你建講堂,兩年就蓋這麼大間。我說:哪有福報,我明天這件衣服脫下來還俗,你看!誰要拿錢給我。真的,難道不是這樣,都是佛祖的庇蔭,後面這尊(釋迦牟尼佛),所以我要請比較大尊放後面,對不對?我們人哪有什麼有福報沒有福報,我今天出家,佛慈悲,庇佑,我們發心正確,要建立一個弘揚正法的道場,我們沒有自私,犧牲我們自己,佛慈悲,說我有福報,也可以說衆生的福報,我今天衣服脫下來要建這間講堂就困難了,對不對?人家要布施,一百拿來,要找五十,你還得拿五十給他,對啊!現在布施都有用零錢的,我都准備很多五十要找給人,所以說願減壽二十壽命,二十年的壽命,以補這個末劫的衆生。【故八十歲入涅槃。此爲隨願。機薪既盡。應火須亡。】機薪就是根機,薪就是這個木柴,木柴有這個火性,佛就是火,佛引火起來點燃之後,那麼這個木柴就不見了,意思是說【此爲隨機。故或延(長也)或促(短也)不等。】這要看衆生的因緣跟福報。

  【法藏願王者:法藏。即彌陀因中爲比丘之名。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之弘願。故稱願王。第十叁願雲: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又第十五願雲: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把筆拿起來,除其本願就是說菩薩他自己有修行,他來到這個極樂世界,人家他不要來,人家他自己有修,修到可以控製,他的願力要到哪裏示現,所以他就不能像國中的天人壽,沒有這個限量,唯除其本願,人家他修行夠,人家要活多久隨他的意思。【修(長也)短自在。】“長也”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故曰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故別名無量壽也。

  【解】阿僧祇。】阿僧祇翻譯成中文叫做【無邊】一個外省的讀錯了,讀成無邊,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衆亦無邊,不是這樣,人家讀回頭是岸,有的人讀作回頭是岸,照理講要讀這個破音字,你若讀過漢音就知道,回頭是岸,不是回頭是岸。阿僧祇翻譯成中文叫做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注意聽!什麼叫做有量之無量?有量之無量就是說他的壽命很長、很長,但是還有一個界限,有量之無量簡單講就是說雖然沒有界限,是很長沒有錯,但是還是有界限,叫做有量的無量。【然叁身不一不異。】叁身,你不可以說一,你不可以說異,不可以說一,也不可以說叁。【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爲什麼呢?應身就是跟法身、報身同一體,所以他無量無邊要怎樣應化都可以,無量之無量。

  【講】此約叁身簡。】就是分別,分別,【阿僧祇。此雲無數。乃印度十大數之首。】把筆拿起來,有讀過數學的人我告訴我,你把它記起來,就是十的五十一次方,十的五十一次方叫做阿僧祇,此去無數,阿僧祇就是一後面五十一個零,1000……,咦!五十一個,中國話沒辦法,中國的話沒辦法,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兆、十兆、百兆、千兆、萬兆、十萬兆、百萬兆、千萬兆、億萬兆、十億萬兆、百億萬兆、千億萬兆、兆、兆、兆、………,再兆、兆……,也才二十幾個而已,中國讀到一直兆,才二十幾個而已,阿僧祇就十,十的五十一次方,一後面五十一個零,這樣還不夠大,印度人實在很行,印度人沒什麼行,這個哲學的理念最厲害,四吠陀經典是原始佛教的經典,最早講到業力,所以印度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文化的地方,就是這個科學不發達,不然他的思想理論很厲害,很厲害。【第二由阿僧祇阿僧祇。爲無量。】什麼意思呢?十的五十一次方乘以十的五十一次方,等于十的五十一次方,括弧,平方,阿僧祇乘以阿僧祇等于十的一百零二次方,不得了,十後面一百零二個零,這樣還不厲害,還不厲害。【第叁】阿僧祇乘以阿僧祇叫做無量。第叁【由無量無量。】十的一百零二次方相乘,這樣多少?二百零四,不只,哇!不計其數,第叁就是第二的相乘,第四就是第叁的相乘,第五就是第四的相乘,第六就是第五的相乘,第七就是第六的相乘,第八就是第七的相乘,第九就是第八的相乘,第十就是第九的相乘,講這樣聽不懂,我再告訴你們,無量就是阿僧祇乘以阿僧祇,【爲無邊。】第叁這個無邊【以下皆倍倍積累。第四爲無等。】就是無邊乘以無邊,【第五不可數。】就是無等…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