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P2

  ..续本文上一页,它要休息,有一个休息小,马这样跑、这样跑、这样跑,跑四十里,休息一下,让它休息一下,所以这驿馆也算是连络站,也算是休息站,差不多【有小(四十里)】或是【中(六十里)】再【大】的【(八十里)之不同。】就是像我们中国这种情形,这个由旬就是轮王,金轮王、铁轮王、银轮王、巡狩停留之处,【或照十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百千世界不等。唯阿弥陀佛。大光普照。故别名无量光。此指弥陀应身。常光如是。】常光就是不必经过入定,头上常常保持这样,常光如是,【非指放光而言。放光者。】在经典有这么说:【如本师未说《法华》之前。先放眉间白毫相光。】佛若在讲大部经都放光,放光,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亿佛土。正说《楞严》之时。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金光闪闪叫做晃昱,yǜ,一个日一个光是念huǎng,三声晃,yǜ,四声昱,晃昱就是金光晃动的意思,【如百千日。普照十方。微尘世界等。

  三身不一不异者。法身。】法身是什么?法身是无相。【以理为身。】以这理性为身。【报身。以智为身。应身。以机缘为身。应机示现故。】意思是说要有缘,众生要有那个福报,比如说我们现在要请一尊佛像,佛祖要来感应我们,没有福报,佛出世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世,佛入涅槃的时候,我们在这里沉沦,在六道轮回,可怜,可怜,所以想起来实在很痛心,人家生死都了了,大家都到极乐世界了,在向我们招手了,我们还在这里,很可怜,很可怜。【如何可以说一。三身本来一体。如何可以说异。】为什么可以说同一体,因为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本来就同一体,如何可以说异呢?怎么可以说不同?【说一说异。皆为戏论。佛身不可思议。离诸戏论。故曰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悉檀利益。】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前面都讲过了。【故作三身光明分别耳。

  【解】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人民而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每个地方都清清楚楚。【(例下寿命确极不然佛光照十方,何劳颂祝。)

  【讲】此释佛光无碍。佛光而言碍无碍者。皆约众生分上说。众生与佛缘浅。不睹佛光。故说为碍。若与缘深。能睹佛光。说为无碍。】就能说无碍。【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有缘众生。无不圆见。】每个地方都圆满看到。【故曰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问。佛光既照十方。何以念佛之人。许多不见佛光?

  答。正因念佛功浅。宿世障深。】这里要画线起来,你今天你修行就是这几个字,念佛的功力不够,没什么理由,念佛的功力不够,宿世的障碍深,【故不能见。不可因不见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国。譬如日光普照。】众生眼睛没看到,【生盲不见。】瞎子,【岂可谓日无光耶?倘能一心念佛。念念无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何况佛光?

  初约光明释竟。

  

己二约寿命释

  【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寿命皆)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他就跟我们解释,舍利弗!阿弥陀佛的生命跟他那个国家人民的生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因为我们起心动念有障碍,所以我们有执著,执著就分裂,将我们这个本性分裂,分裂就变成一段、一段,所感应的意识不同,就有分段的生死。

  【讲】此释佛寿无量。先约证释。首句指诸佛心性之体。悉皆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故为寿命。法身常住。今弥陀因行已满。】因地修行,已经修到圆满。【果觉已圆。】这个究竟的果报觉已经圆满。【彻证心性无量之体。始本合一。故寿命无量也。

  【解】法身寿命。无始无终。】为什么法身的寿命无始无终?空,无相,法身是什么?空无一物当然是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为什么在始无终呢?有修行,修到后来你才显现得出来,才有一个开始,若开始有报身就无终。所以为什么有始呢?报身要修,法身是理性的东西,所以是无始无终,若报身的生命呢?你要修,只有佛,佛才显现这个报身出来,佛若开始有这个报身出来,这样他就无终,寿命就无量无边,无终。【此亦佛佛道同。】每一尊佛的道都是一样。【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就是长短不等,延就是长,促就是短。应身随愿随机,长短不同。【法藏愿王。】就是这个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法藏比丘大愿王,【有佛及人。】有佛跟我们这个人,【寿命】极乐世界的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

  【讲】此约愿释。法身清净。犹若虚空。既无形相。安有始终。报身修成。智德圆满。断德究竟。】断德就是后天的修行,后天的修行断除了我、法二执,而显示出本性的德性这个叫做断德,性德就是本性具足,断德就是后天的修行,断除烦恼是显示本性出来的德行叫做断德,究竟就是最究竟。【故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本无差别。应身寿命。则随佛本愿。及与机缘。而为长短。如释迦生于人寿百岁时。】平均。【愿减寿二十年。】佛是修无量的阿僧祇劫的福德因缘,所以他留二十年的寿命【以补末劫众生。】福报不够,你看!佛一个人修的福德,他本来可以活到一百岁,减二十岁来弥补众生的末劫,这个没有福报的人来听到佛法,来支持这些出家人的吃、穿,以佛的修行来庇荫诸位出家人的福德因缘,所以人家说:慧律法师!你福报很大,你建讲堂,两年就盖这么大间。我说:哪有福报,我明天这件衣服脱下来还俗,你看!谁要拿钱给我。真的,难道不是这样,都是佛祖的庇荫,后面这尊(释迦牟尼佛),所以我要请比较大尊放后面,对不对?我们人哪有什么有福报没有福报,我今天出家,佛慈悲,庇佑,我们发心正确,要建立一个弘扬正法的道场,我们没有自私,牺牲我们自己,佛慈悲,说我有福报,也可以说众生的福报,我今天衣服脱下来要建这间讲堂就困难了,对不对?人家要布施,一百拿来,要找五十,你还得拿五十给他,对啊!现在布施都有用零钱的,我都准备很多五十要找给人,所以说愿减寿二十寿命,二十年的寿命,以补这个末劫的众生。【故八十岁入涅槃。此为随愿。机薪既尽。应火须亡。】机薪就是根机,薪就是这个木柴,木柴有这个火性,佛就是火,佛引火起来点燃之后,那么这个木柴就不见了,意思是说【此为随机。故或延(长也)或促(短也)不等。】这要看众生的因缘跟福报。

  【法藏愿王者:法藏。即弥陀因中为比丘之名。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之弘愿。故称愿王。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又第十五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把笔拿起来,除其本愿就是说菩萨他自己有修行,他来到这个极乐世界,人家他不要来,人家他自己有修,修到可以控制,他的愿力要到哪里示现,所以他就不能像国中的天人寿,没有这个限量,唯除其本愿,人家他修行够,人家要活多久随他的意思。【修(长也)短自在。】“长也”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故曰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故别名无量寿也。

  【解】阿僧祇。】阿僧祇翻译成中文叫做【无边】一个外省的读错了,读成无边,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不是这样,人家读回头是岸,有的人读作回头是岸,照理讲要读这个破音字,你若读过汉音就知道,回头是岸,不是回头是岸。阿僧祇翻译成中文叫做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注意听!什么叫做有量之无量?有量之无量就是说他的寿命很长、很长,但是还有一个界限,有量之无量简单讲就是说虽然没有界限,是很长没有错,但是还是有界限,叫做有量的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三身,你不可以说一,你不可以说异,不可以说一,也不可以说三。【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为什么呢?应身就是跟法身、报身同一体,所以他无量无边要怎样应化都可以,无量之无量。

  【讲】此约三身简。】就是分别,分别,【阿僧祇。此云无数。乃印度十大数之首。】把笔拿起来,有读过数学的人我告诉我,你把它记起来,就是十的五十一次方,十的五十一次方叫做阿僧祇,此去无数,阿僧祇就是一后面五十一个零,1000……,咦!五十一个,中国话没办法,中国的话没办法,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十兆、百兆、千兆、万兆、十万兆、百万兆、千万兆、亿万兆、十亿万兆、百亿万兆、千亿万兆、兆、兆、兆、………,再兆、兆……,也才二十几个而已,中国读到一直兆,才二十几个而已,阿僧祇就十,十的五十一次方,一后面五十一个零,这样还不够大,印度人实在很行,印度人没什么行,这个哲学的理念最厉害,四吠陀经典是原始佛教的经典,最早讲到业力,所以印度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文化的地方,就是这个科学不发达,不然他的思想理论很厉害,很厉害。【第二由阿僧祇阿僧祇。为无量。】什么意思呢?十的五十一次方乘以十的五十一次方,等于十的五十一次方,括弧,平方,阿僧祇乘以阿僧祇等于十的一百零二次方,不得了,十后面一百零二个零,这样还不厉害,还不厉害。【第三】阿僧祇乘以阿僧祇叫做无量。第三【由无量无量。】十的一百零二次方相乘,这样多少?二百零四,不只,哇!不计其数,第三就是第二的相乘,第四就是第三的相乘,第五就是第四的相乘,第六就是第五的相乘,第七就是第六的相乘,第八就是第七的相乘,第九就是第八的相乘,第十就是第九的相乘,讲这样听不懂,我再告诉你们,无量就是阿僧祇乘以阿僧祇,【为无边。】第三这个无边【以下皆倍倍积累。第四为无等。】就是无边乘以无边,【第五不可数。】就是无等…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