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P3

  ..续本文上一页乘以无等,【第六不可称。】就是不可数乘以不可数,【第七不可思。】就是不可称乘以不可称,【第八不可量。】就是不可思乘以不可思,【第九不可说。】就是不可量乘以不可量,【第十不可说不可说。】就是不可说乘以不可说,听到这数目头昏了,头昏了,太多、太多、太多……,实在是没办法统计,没办法统计,【今佛生寿命。以阿僧祇劫计算。有无量无边之阿僧祇劫。此实有量之无量也。】这样往生到极乐世界,对不对?若说往生到极乐世界我爱这个众生,这样确实是真的,对不对?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说我爱你,我爱你没有用,夫妻相爱几十年就死翘翘了,剩下一堆骨头,对不对?死的时候烂、臭、肿,对不对?以前恩恩爱爱,Lancome擦整个脸,很喜欢,现在,死了,所以到极乐世界才有永久的爱,永远的爱,I Lovev Forever就是我永远地爱着你。那要在极乐世界才能看得到,没有在极乐世界这不可能,不可能,所以说你若是真的爱那个人,你无论如何要度他到极乐世界,这样就对,这样就对,我先去等你们。再来:

  【弥陀应身亦有涅槃。非同法报二身。无量之无量也。】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因缘要具足,之后,当然要等我们成佛之后,阿弥陀佛还没有入涅槃,我们成佛之后阿弥陀佛还没有入涅槃,这是说阿弥陀佛寿命虽然很长、很长……,长到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他还在度众生,但是到最后因缘散了之后,极乐世界缘尽了。【正法住世。亦复无量。】什么叫做正法呢?不阙(缺)佛叫做正法,阙佛就不是正法,像我们娑婆世界,佛入涅槃,这时候就不是正法了,不阙佛,佛在世就是正法,我们现在已经求法了。正法住世也是无量,【正法于上半夜灭时。观世音菩萨。即补佛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国名众宝普集庄严。其佛寿命。正法。亦复无量。】简单讲阿弥陀佛入涅槃,观世音菩萨马上来,我们现在娑婆世界释迦佛入涅槃,弥勒佛还在兜率天宫,没有下来,对不对?没有下来,今天我这种根要是若佛来不晓得要证几果,佛没有来,没办法,没有来,所以很可怜,很可怜。【正法灭后。是夜大势至菩萨。即补佛位。】观世音菩萨成佛叫做普不功德山王如来,入涅槃之后换大势至【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然三身不一不异下。是破情计。应身本来即法】身【即报】身【。故曰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解】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有)量[等]也。

  【讲】此释生寿无量。佛为法王。惟妙觉堪称。等觉以还。皆人民也。彼佛寿命无量。并其人民。皆得无量之寿。

  【解】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皆本众生建立,【以】众【生】与【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讲】此重释光寿二义。先总明。当知无量光寿之佛名。皆本于众生。现前一念。】现前一念。【竖穷横遍之心性建立。以生心佛心。】众生的心,佛的心,【本同一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曰平等。能令持名者。即佛号而悟心性。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同佛无异也。

  【解】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这文字都很简单。

  【讲】此别明光义。承接上文。由众生心性。有大智慧光明。横遍十方。无量光之义。故生极乐。即生十方。见弥陀。即见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谓断自性之烦恼。】所以我们所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是说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度自性之众生。十方一切众生。与我本来同体。故能自度。即是普利一切也。

  【解】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不用再经过其他的下辈子。

  【讲】此别明寿义。由众生心性。有常住不变。竖穷三际。无量寿之义。故极乐人民生者。即是一生补处。】一辈子就被佛的位,有无量寿,极乐世界人民就是一生补处,他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一辈子他就补佛的位,修补,我们讲的佛的候选人,候选人,他又不用选,一定补得到。【以是最后身。】最后一辈子,【圆证三不退。任运进趣佛果。故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异生就是来世,【(即二生)也。】皆定此生就成佛,简单讲,只要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一辈子一定成佛道,决定此生就成佛,不会再拖过第二辈子,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我们现在娑婆世界这辈子当大法师,下辈子要当牛、当马、当狗还不晓得,还不晓得,极乐世界不同,对不对?再傻的人,对不对?冤大头都要往生,何况我们,再傻,傻得像白痴也要往生。

  【解】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这教我们这句话要记得。

  【讲】此结归心性。劝人深思。】阿弥陀佛【导师证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性。故名阿弥陀。故曰离心无名号。离名号何由彻证无量光寿之心。是以叮嘱。】用心去念,心就是阿弥陀佛,佛就是阿弥陀,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就是现前一念,无量寿,无量光,你好好念,吸铁就会产生力量,【应当起智观察而知。即心即佛。愿深思(即思慧)之。未可草草过去。

  初征释名号竟。】【

  丁二别释主伴分二戊初别释二结示初又二己初主二伴

  

今初初主(此亦别释序中今现在说法句)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到现在已经十劫了。

  【解】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

  【讲】此别释教主。极乐世界。以弥陀为教主。故曰主成就。即六成就之一。阿弥陀佛成佛。是证果。证果必由修因。彼佛之因。藏经中所载不一。今略举其八】简单举这八种【:

  ○一《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闻法出家。即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愿行圆满。得成为佛。今阿弥陀。即法藏比丘所成之佛也。

  ○二《法华经》云: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净修梵行。勤求无上菩提。佛灭度后。常乐受持。《妙法华经》。后悉成佛。今阿弥陀。即第九王子所成之佛也。

  ○三《悲华经》云: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供养宝藏如来。时王发愿。愿成佛时。国中种种清净庄严。佛与授记。过恒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乐。今阿弥陀。即无诤念转轮王所成之佛也。】因为这文字很简单,看一下读一遍就知道。

  ○【四《大乘四等总持经》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三藏十二部经典,【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只要是众生他要听哪一部【广为说法。今阿弥陀。即净命比丘所成之佛也。()

  ○五《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发菩提心。上求下化。今阿弥陀。即净福报众音所成之佛也。

  ○六《贤劫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宝音行。力弘经法。今阿弥陀。即彼法师所成之佛也。

  ○七《观佛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今阿弥陀。即彼第三比丘所成之佛也。

  ○八《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师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今阿弥陀。即彼国王所成之佛也。阿弥陀因地修行多劫。因应无量。不能枚举。】太多,阿弥陀佛修太久、太久。

  【解】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法身是本有的东西,不是像报身他要经过修行,所以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因地圆满,果报圆满,名叫做成,所以有有始而无终,【应身为物】物的旁边写两个字:众生,应身是为了众生【示生名成。皆可论劫。】有一个时间性,法身是无相,所以不可以论劫,报身要经过修行才能够显示,应化身是为了众生才示现,这都应该要论劫。

  【讲】此约事论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是本有。报应属修成。法身无相。故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者。依始觉智修因。以智断惑。见思粗惑先断。从真出假。】从真出假,以这个真就是空,出这个有。【修二利行。断尘沙惑。修中道观。断无明惑。此别教意。若一断一切断。此圆教意。惑净智圆始本合一。得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先天的,【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后天修持的,根本智就是悟到空,后得智就是悟到有。【成他受用报身。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应身为物示生名成者。应身。乃应众生机而示现。众生机缘未熟。佛不出世。物字指众生言。若众生机缘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故可名成。亦得论劫。】这一看很简单,没什么深奥的地方可解释。

  【解】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现在正好转回来,转回来,现在将法身为什么要来论劫,报身为什么不论劫,它这里就解释,法身因为修才来显示这个法身,比如我们现在若没有修法身怎么显现得出来,显现不出来,所以法身要修,所以也可以论成跟论劫,若报身别无新得,每一个人都有清净的报身,真的,每个都有,对不对?清净的报身,应身如月印川,像月亮映在河的上面,无成跟不成,怎么可以说成跟不成,本来就有的东西,所以说你修、修……,修到这报身显现出来,报身不是新得的东西,我们清净的本性就显现无量的庄严相,报身产生,所以他现在就这个报身无新得,本来就有,不应论劫。

  【讲】此约理论三身。与上文互显。文法妙极。法身因修德显者。法身。是三德中第一德。虽然本具。必因修德方显。】本身具足叫做性德,后天修德叫做作德。【修德是三德中。第二般若德。第三解脱德。法身虽然人人本有。若不假般若智德。解脱断德。法身之性德。终不能显。如金矿虽具真金。若无人…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