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叁卷▪P6

  ..續本文上一頁淨莊嚴的果報,來作爲本質境,本質境,見到本性。【作增上緣。】作什麼增上緣呢?你要寫清楚,作衆生的增上緣,增上緣就是增加衆生一分力量,意思是說藉著佛的本質境加持,加持力,加持我們當作一種增上緣,【能令我等。信願持名之衆生。】能夠成就。【信。亦念念如是信。願。亦念念加是願。持。亦念念如是持。自然無量莊嚴。亦必念念如是成就。若今成。若當成。皆如已成者。如是成就也。】要讓衆生啓信極樂世界依報有這麼好,這個正報這麼好,我們怎麼還不想往生呢?

  【二正報妙竟。大科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啓信竟。

  乙二特勸衆生應求往生以發願分二丙初揭示無上因緣(此科關系極大)二特勸淨土殊勝

  現在……極樂世界好,現在要勸告衆生要發願,要求往生極樂世界,要發願,底下就是教我們要如何求往生發願。

  【解】[淨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叁界。】橫出叁界,帶業往生,橫出叁界,【同居橫具四土。】帶業往生可以橫出這個叁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同居淨土,同居就是……,同居淨土就有具足四種淨土的殊勝。【開顯四教*輪。衆生圓淨四土。圓見叁身。圓證叁不退。】就是同居、方便有余、實報莊嚴、常寂光淨土,圓見叁身,法身、報身、應身。圓證叁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念不退,叁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這麼殊勝,【(然)全在此二科點示。】就是這二科現在要點示,【須谛研之。】好好地研究。

  【講】此二科。乃發揮一經不可思議之力用。承前。既聞極樂依正莊嚴而生深信。自應依信發願。謂淨土法門。帶業可以往生。橫出叁界生死。此爲一切法門所未有。于同居淨土。即能橫具上叁土。開顯四教*輪。(如前說)一生同居。即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已橫生上叁土。是謂圓淨四土。自可圓見叁身。圓證叁不退。一生補處菩薩甚多。即是一生可以成佛。此等殊勝奇異。超絕無比之法門。】超絕無比的法門。【全在此二科點示。蕅公恐人忽略。故婆心特切。叮囑須谛研之。】【()

  

丙初揭示無上因緣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衆生(才)生(彼土)者。】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皆是(叁種)阿鞞跋致。其(叁不退)】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其【中】這個其就是“叁不退”,叁不退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只要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你只要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是補佛的位,你就是准備要做佛,候補,不是候選人,候補,一定會成佛。其數甚多,這數目很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阿僧祇說。再來:

  【解】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墮二乘地。叁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翻譯成中文叫做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如來的果海,如來的果海。

  【講】此正明叁種不退。彼土衆生。無論上中下品。但得往生者。一概皆是阿鞞跋致。此雲不退地。一位不退。】位不退就是【入聖流。】當然【不墮凡地者。謂即得預入聖人之流類。不退墮凡夫地。

  ○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墮二乘地者。謂能修大乘行。恒常度生。不墮二乘地。不肯涉俗利生。】不跟衆生打滾,利益衆生。

  ○【叁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者。】每一個念頭都流入薩婆若海,【謂雙舍二邊。(有邊、空邊。)全歸中道。心心流入薩婆若海。此雲一切種智海。即如來果海也。】

  現在這是藏、通、別、圓它的分法,諸位!你不要認爲這很難,這沒什麼困難,我讀一遍給你聽:

  【解】若約此土。】若是就娑婆世界來講,【藏】教的【初果。通】教的【見地。】就是四地見真谛,四地菩薩,通教的四地菩薩,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所以簡單講就是藏教的初果等于通教的見地,等于別教的初住,等于圓教的初信位,名叫做位不退,這都平等,平行,【通菩薩。】旁邊寫:九地菩薩。【別】教的【十(】回【向)】十【[行]。圓】教的【十信。名行不退。】通教的九地菩薩,別教的十向,十行,圓教的十信,名叫做行不退。最後,【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所以簡單講通教的九地菩薩等于別教的十向、十行,圓教的十信,別教的初地菩薩見到法身等于圓教的初住菩薩,地位相同,名念不退,名念不退。

  【講】此豎論叁種不退位次。若約此娑婆世界。藏教初果名須陀洹。此雲入流。謂預入聖人之流也。通見地。乃通教第四地。見真谛理。故名見地。別初住。乃初發心住。圓初信。乃圓教十信初心。】初發心就是初信,十信的初心就是十信的初信位,【此皆此土證位不退之位次。】再來:

  ○若論行不退。藏教則以二乘不修大乘行。故無此位。通教菩薩。乃第九菩薩地。九地以前還有退。別十向。即別教十回向位。前十行。未能全不退。圓十信。乃圓教八至十信。】意思是說八位,八位就是【八位以前。還有退也。此皆此土證行不退之位次。】所以這沒什麼,你不要看這很困難,這是說哪裏會退,哪裏不會退,這樣而已,不困難,這很簡單。

  ○若論念不退。藏通二教。皆無此位。以不破無明。】沒有破無明,沒有破無明,當然他【不證法身故。別教要到初歡喜地。圓教要到初發心住。方破一品無明。方證一分法身。方得念念流入薩婆若海也。足見行念二不退之難證夷。】非常、非常地困難。

  【解】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叁不退也。】在娑婆世界造五逆罪的人還可以求忏悔,當然這是很困難,這是說淨土法門收盡一切衆生的根機,你造十惡,佛也有辦法,但是這不是鼓勵你去做壞事,極樂世界不是壞人的包庇所,不要聽到這樣之後我繼續做壞事,不是這意思,而是指過去我們無知,造惡,趕快求忏悔,所以五逆十惡罪,臨命終還十念成就,你想想看!可以帶業往生,還可以往生下下品,皆得叁不退轉,下下品就可以證到叁不退,所以此經不可思議。

  【講】此點示圓證勝異。即此經不思議之力用。今淨土法門。乃至具足五逆十惡之衆生。但要臨終十念功成。亦得帶業往生。雖居下下品位者。亦得圓證叁種不退。此種殊勝奇異。功能力用。爲其它法門所未有。豈思議所能及哉。】所以我們平時有修沒有修,臨命終要參禅,不可能,臨命終的時候爬起來結手印,像密宗爬起來結手印,來不及,沒辦法,臨命終的時候自己的腿要盤起來,要參禅,來不及了,一定要念佛,所以我告訴諸位,我說:你們大家,我們大家要是相信佛的話,我們就是世間最幸運的人,我看經典看十幾年,只要你聽師父的話,一生當中修淨土,永遠不要改變,你可以省十五年看大藏經的時間,因爲你若大藏經看完,十五年,你也跟我一樣,怎樣?念佛,一樣,一樣念佛,你整本大藏經看完,還是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有更好的嗎?慧律法師!不然你告訴我,你告訴我,講大藏經最簡單,最好的,我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的,我不用再去找路線的。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我也一樣,我現在還是要念佛,我還不是跟你一樣,誰用功,誰得到利益,對不對?你今天若相信我的話,你幾十年看書的時間你省下來,你聰明多了,這樣好,我就相信師父的話,這樣OK!對不對?阿彌陀佛念一整天,對不對?都省下來,對不對?我替你們看好了,對不對?不過你們也看不懂,那也沒有標點符號,都文言文怎麼看得懂,讀大學的也看不懂,真的,若沒人教絕對看不懂,有時候一、兩句要用猜的,不相信大藏經你看看,大藏經打開都是之乎也者,虛字用法,除非佛光山有《四阿含經》,那就作得比較好,不然大藏經打開,我看佛教大藏經,現在看律藏,實在看不懂,看不懂,目犍連的《五百問事經》,字,每個字都看得懂,就不曉得什麼意思,不曉得在哪裏停住,你知道嗎?不曉得停在哪裏,沒有標點符號,所以說有時候標點符號若用不好很嚴重,請勿在此小便,標點符號,請勿,在此小便,標點符號,請,勿,底下,停下來,請勿,停下來,在此小便,讀錯了,所以說這種若文學程度不夠,又沒有相當的功力,要看大藏經實在是很困難。有啊!有一些在家居士他也買一些大藏經,擺設好看的,那要讀作大藏經,都藏起來,看不懂,看不懂,噢!很好看,買那麼多藏經,表示我們很有學問,看不懂,裝飾一下,佛寶、法寶全都有,全都有,全都看不懂。

  【五逆者。一出佛身血。】出佛身血這不可能,佛不在世間怎麼出佛身血。【二弑(音試,殺也。)阿羅漢。】殺阿羅漢,殺阿羅漢,今天來講是殺師父,等于殺師父一樣,殺師父就是逆罪,那都不用講,光是忤逆師父就是逆罪,忤逆師父就是逆罪,除非說你師父是邪知邪見的,所講的都不正確,都不正確,他不教你了生死,每次講都用外道的,不然所講的都不符合佛法,對不對?不然每次講的都在生死裏面打轉,你好心建議他,建議不了,人家現出家相,尊重他,若正法的師父在教你,你又不聽他的勸告,又忤逆他,噢!你的罪很重,真的,罪很重,非同小可。【叁弑父。】殺父親。【四弑母。五破(破壞。)和合僧。】這句要畫兩條杠,我之所以訂這個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講是非,這是怕你犯到這條戒律,人家那個僧團很好,僧團很好,人家師徒相處得很好,我們去搬弄一些壞話,搬弄一些壞話,人家如火如荼在弘法利生你在那裏挑撥離間,胡說,導致師父對徒弟誤會,徒弟對師父誤會,你都不用修了,真的,不得了,僧團團結起來是很有力量,你在那裏講東講西,講是非,這很不好,很不好,真的,我就是看道場,看幾百間,看太多、太多,整間道場會亂就是這張嘴,你不相信,我們人這張嘴很毒,你知道嗎?我們人的口水若吐在蛇的皮,蛇的皮,叁天不要擦掉,蛇的皮會爛,你知道嗎?真的,你若到雷音寺采荔枝,雷音寺采這個荔枝,你若被蜜蜂蟄到,擦下去,…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