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緣,隨緣不變,這都是中國人的東西,中國人的東西,你這兩句搞得亂七八糟,搞得這個昏頭轉向,這是對本性不了解,這是對本性不了解,你若是對本性有了解的人,對于這兩句,你就知道它是方便講的,不是真實義,不是真實義,沒有辦法,只有這樣解釋。底下:
【解】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照而寂,這個字要注意,這叁個字重視這個“寂”字,這句話解釋,照而寂意思就是說照這個力量比較輕,這意思就是說,這叁字是在解釋寂而不是照,主要是講寂,照是附帶著講,這個照是附帶講,所以應該念照而寂,照而寂,寂就是解釋這個字比較重要,強名常寂光土,底下說,寂而照,這句話就是在解釋這個照,照是主要的,寂是附帶的,這照是主要的,寂就是附帶的,強名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把筆拿起來,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的土,旁邊寫叁個字:不動義,就是不動的意思,寂而照,強名法身這個身,隨緣義,隨緣義,你若沒有寫起來等一下看不懂不曉得在講什麼。
【講】此四句。】“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這四句是【明吾人一念心性。即是如來身土。】身就是叁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土是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簡單講就是我們一念的本性,就有具足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具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簡單講所有的叁身四土不離當下一念。底下,【照而常寂。此句重寂字。】要解釋這個“寂”字,【寂者不動之義。】不動的意思。【故強名常寂光土。土亦有不動義也。】所以這個是描寫這個土,照而常寂就是講那個寂。【寂而常照。】寂而常照,那個照爲什麼念得比較大聲,因爲照,現在就是在解釋照。【此句重照字。照有隨緣義。故強名清淨法身。身亦有隨緣義也。】身,清淨法身爲什麼有隨緣?因爲清淨法身遍滿盡虛空,遍滿法界,所以身也是有這個隨緣的意思。
【常寂光。是四土之一。前叁土。不離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常住不滅。寂即解脫德。寂然不動。光即般若德。光明遍照。清淨法身。有自性清淨法身。一切衆生之所同具。】全都有具足。【有離垢妙極法身。】離開一切汙染,很妙,妙就是不可思議,極就是沒有比這個更高的法身,那麼底下……我們現在解釋“常寂光”,常寂光簡單講就是我們的本性,你若問:師父!常寂光是什麼東西?什麼都沒有,一片光明,簡單講就是這樣,常寂光就是什麼都沒有,它是一片光明,一片的光明,一片的光明,邊是四土之一,所以這個常寂光土可以說是理土,理性的東西,這不可以說它有,也不可以說它沒有,一處光明,一片的智慧,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常寂光是四土這一,前叁土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前叁土不離常寂光土,爲什麼呢?常寂光土因爲是法身,所以凡聖同居土也有我們的法身,方便有余土也有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也有這個常寂光淨土,即使是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娑婆世界,當下釋迦牟尼佛他所住的這個地方,我們看到的是凹凸不平的山河大地,獅、蛇、虎、豹,人是險惡,人是險惡,殺人、放火、強暴、綁票,釋迦牟尼佛因爲他證到常寂光這個法身,所以釋迦牟尼佛他在《維摩诘經》這麼說,舍利弗,舍利弗他就這樣懷疑,他說:世尊!世尊!你是一位修行證果的人,你爲什麼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呢?看到這個凹凸不平的世間,你應該是住在淨土才對。釋迦牟尼佛就這樣講,他說你們看到凹凸不平的,若我看是不同。所以佛祖用腳的大拇指,就地一按,就像我們腳在踩什麼東西,一按,馬上現出清淨的國土,清淨的世界出來,世尊說:舍利弗!你看!當下無量無邊的衆生大家看得非常、非常的清淨,非常、非常地歡喜,哇!世尊原來你所住的就是這麼清淨,因爲我們衆生的業感,所以我們的業都遮住,遮住我們這個本性,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這些亂七八糟的這個世間,至于佛證到這個常寂光的法身,當下他是住在解脫的世間,所以常寂光淨土不離娑婆世界,不離當下一念,不離我們這個……,我們今天爲何看不到,業障遮住,業障遮住,是非心、分別心,整天毀謗別人,整天就是執著,都沒有反省自己有修行、沒有修行,都在看別人有修行、沒有修行,看到別人沒有修行氣得要命,你怎麼沒有想說你有沒有修行,所以來到我們這個文殊講堂就有一個好處,有什麼好處呢?他會回光返照,他知道要修自己,沒有在管別人,知道要修自己,要回光返照,記得師父這句話,別人有修沒修這不重要,你有修沒修這才是重要,你知道嗎?臨命終是你要往生極樂世界,你要解脫這個生死,你整天不要爲了,啊!那個持戒,那個破戒,那個有修,那個沒修,來煩惱你自己,那是很愚癡的人才這麼做,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說整天你有修,你沒有修,釋迦牟尼佛只說你有犯錯要求忏悔,釋迦牟尼佛也是看顧他的本性,不然怎麼成佛呢?所以我們衆生在修行都修錯了,顛倒了,顛倒了,所以其他道場也是這樣,你去拜佛,拜拜,那個老菩薩就:啊!那個不對,那個這樣不對,那個這樣不對,來我這個講堂不可以這樣子,來我這個講堂看顧好自己,看顧好自己,你有修嗎?你有犯戒呢?你有修養嗎?你有誹謗別人嗎?你有造業嗎?這問題是你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這是我們今天必須要修的東西,你今天有修、沒修你才能得到你真實的東西,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他就是一直觀照他的內心,他的本性,他哪有整天在講別人不對,整天在:啊!你這樣不對,你這樣不對。他這樣怎麼修行,你光是煩惱就煩死了,你光是氣就氣死了,衆生因爲愚癡,對不對?像帶小孩來大殿拉屎,看你會不會氣死,真的,我們成員又少,我們成員又少,帶小孩來拉那麼多的屎,他若知道因果怎麼敢帶小孩來,光是怕就怕死了,這要下地獄,你若看到這個你光是氣就氣死了,在大殿拉屎,只能說他境界夠,我再擦幹淨就好了,發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大殿,不然怎麼形容,小孩來拉屎,不然怎麼辦?你唯一的辦法就只有這樣想而已,所以我說不要帶十二歲以下的小孩進來就是這個意思,叫他不要帶進來,對不對?帶進來,拉屎,這罪有多重?罪有多重?還沒到這種功夫,無所著,沒有到這種功夫,所以幸好我今天我有這個本性的功夫,要不然你光是氣就氣死了,你要要求每一個衆生都合我們的意思去活,你光是氣就氣死,怎麼有可能,你要如何要求衆生呢?對不對?所以要要求自己,要記得師父這句,一定要要求自己,看到衆生的愚癡,原諒他,不要跟他計較,你唯一的辦法就是這樣才會活得很快樂,要不然這世間……,所以你要記住,要擺平整個人生宇宙要先擺平你的內在,你要戰勝一切衆生不如戰勝自己,賢人在講話就是一針見血,一針見血,你打敗了百萬大軍不如打敗你自己,將這個習氣打掉,將這個是非打掉,將這個分別打掉,你若要得到快樂唯一的辦法就是這樣,你不曾聽人家講一句話,佛說:戰勝百萬的大軍沒有什麼了不起,降伏自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這才是厲害,這才是厲害,拿破侖,拿破侖,法國的拿破侖,拿破侖他越過阿爾卑斯山,跑到這個意大利,越過意大利邊境打得……,從南部,從這個意大利的北部去,所到之處都打得……,沒有人抵擋得了他,拿破侖一代偉人,驕傲,後來遭到滑鐵盧,滑鐵盧,一敗不可收拾,後來被放逐,被放逐,所以他有辦法打敗百萬大軍,但是他本身的習氣,那個我慢打不掉,所以我告訴你,所有聖人當中,所有聖人當中就是佛最偉大,所有的聖人當中就是佛最偉大,沒有一個可以比佛更偉大,更了不起的,是那麼偉大,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神通,無量的解脫,不曾講一句貢高的話,所以我們若要講一句很誇口的話,你就要先想佛不曾講這樣,我們這黑卒要跟人家比什麼,你狂妄什麼東西嘛!我慧律法師都不敢狂,你狂什麼,你還聽我的,對不對?所以我們若這樣想,我慧律法師也不能狂,後面那一尊都沒有講話了我講什麼呢?所以我們若這樣,人沒有什麼好狂妄的,凡夫嘛!平凡的人,對不對?平凡的人,這樣我們就很清淨,所以我們來講堂最大的好處就是有這個本性的東西可得,對不對?有這種知道如何下手,要如何下手,所以有人在講我躲在家裏念佛念到死就好了,你這句話會害死人,你沒有聽經你會完蛋,真的,我沒有騙你,你要如何念,煩惱起來你要如何破,沒辦法,沒有辦法,你若說:你都不用去聽經,你光是在家裏一句佛號念到死就好,真的有辦法這樣嗎?你這樣會誤導衆生,你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讀經,你看他不就是精神病,不然他講四十九年,他若成道之後都不用修行,念阿彌陀佛就好,請問世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念佛。請問世尊!什麼叫做清淨法身?念佛。哪有人這樣,問世尊:我煩惱很重,我要如何放下?念佛。這樣這麼多的經典做啥?講這句就是完全偏,雖然念佛是很好,但是你一定要有智慧,要如何破除這個煩惱你才有辦法過快樂的日子,你要求得心安,要求解脫,你沒有智慧,沒有佛的智慧怎麼有辦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難道不是這樣。底下,所以前叁土,不離常寂光土,常就是法身德,有這個法身,這個德就是具足,德可以說福跟慧具足叫做德,常住不滅,寂就是解脫德,這個解脫非常地簡單,寂就是寂然不動,光就是般若德,般若德,就是光明遍照,遍照,清淨法身,有自性的清淨法身,一切衆生之所同具,我們自性清淨的法身,一切衆生同時存在,全都是這個清淨的法身,所以有離垢妙極法身,【十方諸佛之所獨證。】證明。
【解】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接下來就會一頭霧水。
【講】此二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又即如來法報二身。法身清淨不動。故合寂義。報身光明遍照。…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