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分是这个色法,半分是心法,一半一半,半分是色法就是说藉着前五识所造的,半分是心法就是说这色法所造作的东西,留在我们的意识,我们这个意识会回想,有时候单独会起来,这叫做法尘,简单讲就是前五识落卸的影子称为法尘,前五识所萍来的这个影像这叫做法尘,独影境就是单独,独影境,单独,没有藉着境界而产生,就是前五尘落卸影子,【(是明了意识。所缘前五尘之境。落在意地之中。)二种意识。俱有分别。】简单讲就是说我眼睛若有在看这叫做明了意识,我眼睛若闭上,我在想事情,这叫做独头意识,简单讲就是这样,我在想事情,我在打妄想,我在坐禅,眼睛全都没有作用,没有乱看,我现在是独头意识,叫做定中独头意识,又叫狂乱独头意识,这在唯识学,我们在《十四讲表》开课之后,要开这个《唯识学》,要开这个《唯识学》,这就会讲得更清楚,两种意识都有分别,【又名妄相心。上二句即《起信论》所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上两句就是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这就是我们《大乘起信论》所讲的,从无始劫以来本性就是离开这个言说相,你无法用任何的名相来讲这个本性,离名字相,你无法写任何的字来形容,离心缘相就是你无法用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去推论本性是什么东西,因为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分别跟执著,这是虚妄造业的地方,所以你无法用动乱不定的意识来想本性是什么东西,本性无法让你用心去攀缘、去想像,你想像不到,就是离开语言、文字,离开这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分别,全都清清楚楚现前现出的这个智慧,一种超越的智慧,这是《起信论》讲的。
【而缘虑分别下三句。一切诸相。不能离此心性。别有自性可得。】一切种种的虚妄之相也不能离开我们的本性,而另外有一个自性可得。【喻如水若无风。本无波相。因风】风就是譬喻无明,水若是没有这个风,本来就没有【波】,佛性若没有这个无明,我们就不会【起】心动念【,】我们就恢复原来清净的本性。所以本无波相。本来就没有这个波浪的东西,因为有风一吹,所以就起这个波浪。【波相不能离水。】离水没有波,离波也没有水,你若有看到波,你一定有看到水,你若有看到水,风吹波就跑出来,简单讲离开这个波没有另外一个自性。【别有波之自性也。】离开水没有波的自性,就是说离开这个本性你就找不到虚妄的东西,若离开虚妄的这个相你要找这个本性也找不到,所以说这个相你要说有也对,你要说没有也对,你要说有也不对,你要说没有也不对,非空非有的东西。
【解】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讲】此段结成圆融中道。实相妙理。以要言之。实相。离一切诸法之相。实相。即(不离也。)】不离【一切诸法之相。】简单讲,要之就是简单讲,重要来讲,离一切相即是一切法,什么叫做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呢?这就是空,空的思想,离一切相就是空掉一切相,内心无所著,即一切法,即就是我们所讲的一切法的存在,一切法就是妙有,妙有的东西,你若想说要得到清净的本性的实法,实相的东西,离一切相,你一定要空掉一切不必要的分别,执著的相,即一切法,你就会得到一切的妙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我们因为有空掉,离,因为有离开这个相,这个离是无所著的意思。这个很美的东西,我们不是我离开很美的东西这叫做离,不是这个意思,或是说男女朋友离开,或是夫妻离开,或是师徒离开那个离,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离就是说无所著,无所住的意思,你若离,无所住你就无相,简单讲就是说一切相都不会影响我们清净的本性,简单讲,所以说离故无相,因为你有离这个相,所以你就无相,无相就是空,你就空一切相,空一切相当下具足智慧这样就是我们的本性,即故无不相,你不可以离开本性,离就是无所著,即,即简单讲就是现出这个妙有,所以无不相,无不相简单讲就是不可以否认这个相,不可以否认这个相,因为这个相你若否认变成顽空,所以你也要让它清清楚楚存在,清清楚楚存在,所以离故无相是空,即故无不相是有,妙有的意思,因此头一句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就是空,即一切法就是有,空有当下就是实相,实相就是离一切相,就是一切法,离故无相,所以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底下看这个解释,这一段结成圆满的中道,实相的妙理,以要言之,简单来讲,实相是离一切诸法之相,实相,离一切诸法之相,实相,实相即一切诸法之相,就是说实相也不能离开这个相。【离约真谛真空说。】真谛就是实的东西,不是权巧的东西,所以真谛是讲空的东西,所以真谛真空来讲,【离一切幻】化的【相。故为无相之实相。】无相之实相。底下【即约俗谛妙有说。】妙有来讲:【即一切诸法。故为无不相之实相。】你当下叫我们无所住一切相,但是也可以离开这些相这叫做实相,中道的意思,即一切诸法,所以无不相之实相。【正说真空无相。不坏俗谛。】真空无相,但是不可以破坏这个俗谛,意思是说要承认它的存在,但是你要离开这些存在。【即真不碍俗。】真谛不妨碍这个俗谛,【正说俗谛妙有。不坏真谛。】俗谛妙有,不坏真谛,【即俗不碍真。】真不碍俗,【真俗圆融无碍。无名立名。不得已强名实相。】若这样讲,听起来若一头雾水,我们举一个例子,很简单,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这间教室有很多人在听经,但是诸位要了解这是因缘法,因缘法,因缘法,所以……,看“要之,离一切相”(这句),因为我们这个教室是因缘和合,所以你要离一切相,简单讲这是假的,讲经说法都是假的,佛说四十九年也都是假的,所以你要离一切相,但是虽然这是假,诸位听经闻法听得清清楚楚,去掉很多的烦恼,底下就是那句,“即一切法”,这就是我们的真正一切法,当下就是佛法,当下就是本性的东西,所以教室是因缘和合的,上课是因缘和合的,要离一切相,但是你要承认,即一切法就是你要承认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要承认,你不可以去破坏,明明就有教室,明明就有人来听经,但是你要无所著,简单讲即一切法就是有,离一切法,你要离一切的执著,简单讲就是这样,这句话若要就《金刚经》来讲,离一切相就是应无所住,即一切法,而生其心,简单讲就是这样,知道吗?不要瞪大眼睛一直看,这样已经很清楚了,听不懂去死掉好了(众笑),我已经尽力给你们听了,真的,若听不懂实在是三大阿僧祇劫不曾念过佛才会这么差,昨天《华严经》若听不懂倒情有可原,所以我尽量,尽量,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所以实相是这样。底下要用一点头脑,底下要用一点头脑。
【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看大字的,“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这里可能很困难。底下,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讲】实相之体。不落二边。寂是空义。照是有义。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可以说它是空,也不可以说它是有,【不落空有二边也。又。寂是不变义。照是随缘义。而复寂而恒照。即不变常随缘。照而常寂。即随缘常不变也。】所以寂就是空,照就是有,寂就是不变,照就是随缘,先记得这个名词,通用的名词,这样等一下解释的时候才不会乱掉,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在三藏十二部经典绝对没有这样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解释,这在禅宗来讲这样解释是不通的,随缘的东西不可能不变,不变的东西不可能随缘,随缘,什么叫做缘?缘就是生灭法,有生生灭灭这才叫做缘,比如说这棵树木藉着水分,水藉着这个肥料,藉着这个缘,所以这棵树慢慢长大,慢慢长大之后,慢慢会死亡,所以这棵树就是藉着这个缘,因为它有生灭,所以记住!生灭法叫做缘,有增有减叫做缘,所以说既然是随缘来讲这个生灭法哪有可能不变,既然随缘,随这个生灭法,你在生灭法里面你不可能找得到不变,既然是不变是东西怎么可能随缘,因为不变的东西它就是永远这样,怎么可能随缘,所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是方便讲,因为他受到老子的学说,受到这个老子的阴阳的学说,所以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中国的东西,你打开三藏十二部经典没有人这样讲,没有人讲不变随缘,也没有讲随缘不变的东西,这种东西只能说方便讲,让我们方便解释,可以这样讲而已,若这样讲这句话的时候,你不变的东西怎么随缘我问你,你讲来我听听看,有缘的东西每样都是生灭法,有增有减的东西才会生灭,有增有减,比如说你随缘不变,你今天你来到这里随缘,你要如何不变,因为这是生灭法的东西你怎么可能不变,对不对?不变随缘,既然空不变,它就不可能随缘,它怎么随缘呢?既然它不变它就不可能随缘,所以这就是因为无法解释所以只好用这样方便讲,再来,只有一句话可以解释我们的本性,法尔如是,本来如此,法尔如是,本来如此,这句话可以解释我们的本性而已,若说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是中国的东西,在印度佛祖就没有这样讲,这是我们中国的东西,佛祖何时这样讲,佛祖,你曾听他讲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佛祖何时这样讲,你曾听过哪一本经典这样讲,所以说要了解这是方便讲,无法解释只好这样解释,若禅宗的思想就不是这样,禅宗的思想怎么可能讲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禅宗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本来就没有的东西你怎么说有,本来就没有,一切法都是虚妄的东西,虚妄与本性了无相干,只要你悟道,当下就是没有,虚妄的东西不能讲有也不能讲没有,所以说禅宗直接讲,法尔如是,本来如此,一切言说、文字都是假相,天台宗就讲:不变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