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當作觀念化的觀念,永遠就是不會死,永遠就是不變,完了,所以法師不好講就是這樣,因爲這死在文字裏面,因爲他要解釋他的本性,所以他要講常,如果他若常,他就不能隨緣不變,我問你,假使這個本性常的話,就永遠常常在那裏,也不能示現來度衆生,如果這本性是常來講,我們要如何從煩惱來改變呢?所以本性也是無常法,本性也是無常,爲什麼呢?你今天煩惱我可以轉成智慧,我今天有這個惡業,我轉成淨業,但是你說本性是無常法,那這樣跟凡夫不是凡夫不是不同,無常啊!也是六道輪回,所以說《大般涅槃經》裏面說,不悟常與無常,學佛的困難不能徹悟本性的東西,衆生就是你若跟他講一個常,本性是常,他就想:噢!是一個死板的,永遠這樣子,不是,記住!本性有大用,本性有妙用,本性有清淨的妙用,每一個妙用就是無相,當下它是本性,本性有無量的妙用,所以說本性非常非無常,你若說常,它就永遠不變,你若說無常,又是凡夫法,如果你說這個佛性是常來講,那麼他如何將煩惱轉菩提呢?對不對?煩惱轉菩提是不是無常?會轉的東西,難道不是這樣,所以要講到無常,但是你可以說它是無常,不可以這樣講,因爲它若無常來講變成六道輪回的凡夫法,所以說佛教不是斷見,所以這經典不知死多少人,這個注解不曉得死多少人,爲什麼?他不了解本性的東西,當下是無相,當下是清淨,當下是常的東西,但是他又不了解無常的法,所以本性是非常非無常,若常者就是外道,天然的外道,若無常就是衆生,凡夫法,回去慢慢想,用想的還很困難,因爲用想就是意識心,我若要告訴你,我只能講到這樣,我只能告訴你本性的東西就是這種東西,簡單講就是說本性的東西就是說,無證就是證,無任何的證,離一切法即是佛法,若有人告訴你他是成佛,那個就不是佛,若有人告訴你他證到果位,那個就沒證,因爲他心有念就不是證,不是我們的本性,這不是佛法,若有人告訴你那個有很大的神通,那個就有問題,本性的妙用自有神通,不是修來的,本性不用讓你修,本性具足妙用,他就是有神通,所以佛教沒有在講神通,佛教沒有在講神通,成熟的時候他自然就會顯現出來,所以佛他爲什麼一直禁止講神通,你講神通有時候衆生會追求錯誤,會跑去追求神通,知道嗎?你只要證悟到我們的本性神通自然顯現出來,就像一面鏡子你把它擦幹淨它自然就會鑒照,它自然就會照天照地,你都不用去管它,所以從無開始,從無開始,從無開始。過去有一個法師,一個法師,高僧大德,高僧大德,他修這個無相法,他通達了本性,附近一個道士,算是外道的,他就呼天喚地,因爲信徒都跑到高僧大德這裏來,就打他,人家所謂的鬥法,他修這個空,無所著的東西,這個外道一直跟他拼,他就施展所有的本事,刮風下雨,風火,地震,呼天喚雨,一直跟他拼,用有相的東西一直跟他拼,那些徒弟大家都嚇到,高僧大德旁邊的徒弟,啊!師父!他這樣搞,我們怎麼辦?刮風下雨,風雨交加,高僧大德坐著都沒有感覺,到後來他已經有搞到沒有了,他所有的辦法都用完了,現在有人問師父:師父!奇怪!外道每樣都搞完了,你到底是用什麼贏他,你怎麼都沒有動也沒有反抗。我就是什麼也沒有,才用不完,我隨他,有一定會用完,我沒有就用不完。噢!就是這樣用不完,無就用不完你聽得懂?這句話你有沒有覺悟,人家要搞你你就一直讓他搞,搞久了就沒辄了,你聽得懂嗎?他所有的東西展現出來,展現他就沒花招了,到後來無的人贏,你聽得懂嗎?他說:我就是沒有,我無就用不完,若有就一定要用到完。真的。人家說道士贏不了和尚就是這樣,道士他“有”,出家人“無”,(衆鼓掌)所以有的就贏不過無的,人家誹謗不要理他,他就搞,搞久了……,從有辦法,不爲所動,搞到後來他就沒有花招,這樣聽得懂嗎?你不要理他他就沒辦法,他沒有花招可搞了,對不對?我們沒有花招,無所著,招數最多,招數最多,爲什麼?具足一切法,這故事回去慢慢去參,你馬上就開悟,馬上就開悟,我現在是講這個常字,諸位!不要誤會,常就是法身德,法身常住不變不遷故。【寂即解脫德。一切塵勞永寂故。】一切塵勞永寂,永寂,【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叁德不離一心。】叁德就是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叁德不離一心。【複本心源。究竟清淨。是證常寂光淨土。
若無明斷盡者。四十二品無明。生住異滅】生就是剛出來,緣起,住就是停一段時間,異就是變化,滅就是無,所以這個生住異滅,這【四相。悉皆斷盡。】全都斷盡。【如《起信論》雲:破和合識相。】破這個和合識就是染淨,這《起信論》裏面講一心開二門嘛!染淨和合,染淨和合,破這個各合識,當然我了解這個《大乘起信論》矛盾的地方,諸位!你不了解,我今天只能方便對你解釋,因爲《大乘起信論》講的道理是錯的,講這個道理是不對,佛性,自性清淨的東西,這汙染是絕對不能放在和合的,本性和合的,比如說佛祖修行,修、修……,修到後來成佛,成佛之後又變衆生,衆生又成佛,成佛又變衆生,這樣就跟凡夫沒什麼不同,所以《楞嚴經》講的才對,這《大乘起信論》的理論問題很大,本性它是實在的,清淨的自性,汙染的東西你不能碰觸,爲什麼?虛妄的東西,它是一種影像的東西,影像,是因爲本性迷了,影像的東西,既然影像的東西就是假的,假的怎麼跟本性合在一起,這絕對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所以《起信論》的思想須要再商討,那麼這個地方只有這樣對你們解釋,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則是上上實報。即實報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證究竟無上菩提。究竟無余涅槃。常寂光淨土也。往生四相講竟。】意思是說我們若滅掉這個相續心,法身就出來,就是上上實報,就是實報土上上品,究竟寂光者,就是到這個究竟位,而證到究竟無上菩提,究竟無余涅槃,常寂光淨土也,所以我們今天我們若是有正知正見的人,我們就不會東奔西跑,闖什麼,你告訴他闖什麼,你在追求什麼?追求,噢!師父有神通,啊!這個神通很大,跟隨他修行,這個師父,噢!咒念下去,噢!是怎樣又怎樣,人家說:慧律法師你有沒有通?我說:有啊!我也是有通,怎麼沒有通。他說:你是什麼通?脖子餓就吃飯,累了就去睡,這也是通,對不對?你若跟那個法師每樣都有,怎樣靈驗,看到什麼光,他是什麼神通,他是知道什麼,他就是有辦法,他怎樣爲你觀想,怎樣爲你灌頂,慧律法師!你有嗎?我沒有,我全都沒有,我每樣都沒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照祖師講的解釋得對,不要解釋錯了,我,我全都沒有,無用不完,你聽得懂嗎?有用得完,我都沒有,慧律法師你有什麼神通?沒有,你有幫人加持嗎?沒有,難道不是這樣,慧律法師!你來爲我加持,我這只手痠成這樣,我這只手痠成這樣,幾十年都不會好,幫我摸一下,摸,我們沒有這一招,若摸一下就好,我這只手,左手也在痠,不然你幫我摸一下,一個人一種業,你也好了,痠就吃藥,看醫生,你將這個佛法當作什麼,將佛法當作什麼,當作像世間人神通廣大的活神仙,來這裏咒念一念,哪有這種事情,佛教不是這樣,佛教是在修我們的心,要明心見性的,對不對?有這種業你當然要還,你有佛法的時候,什麼爲你改運的這些江湖術士,怎麼騙得過你,對不對?我今天我慧律法師有災難,我拿八千塊,我拿八千塊讓你改運,我問你,若這樣八千塊有辦法改運,改運是不見了還是……,後面還是要受報,這樣佛祖不就要自打嘴巴,你每次遇到逆境的時候,來,用八千塊,鈴……,八千,OK!還得了,你上輩子造什麼惡業你都不用受報,有這種道理?用錢可以解決你的惡業,只有一種可以解決我們的惡業,求忏悔,求忏悔也不一定解決惡業,要頓悟自性,你今天你求忏悔的時候,我講給你聽,求忏悔不一定能解決事情,師父!你不是常常叫我們要求忏悔,你是不是常常叫我們要拜忏,我現在講給你聽,我今天殺死人,殺死他父親跟母親,殺死他父親跟母親,我求忏悔,我殺死他父親、母親,不好,對不對?我求忏悔,求忏悔是我,我現在在佛祖前拜,換我問你,對方要原諒你嗎?要嗎?不要,不要,你求忏悔你照樣沒用,照樣要報應,聽得懂嗎?學佛要學得比較有頭腦,不是說你造一切惡業,我前面拜佛拜一拜,啊!我家發生火災,我兒子被水溺死,哎呀!前幾天我公公被車子撞死,一年死叁、四個,我拜佛拜這麼久沒效,開玩笑,你拜佛下去,這些冤業就原諒你,有這樣嗎?沒那麼簡單,沒那麼簡單,佛法是講智慧的學問,不是說你今天你來拜佛,你拜佛是你個人求忏悔,你已經不造惡業了,對不對?但是人家對你的恨是不是還懷恨,他不原諒你,你怎麼求忏悔都沒有用,照樣要報應,難道不是這樣,我今天痛苦所以趕快討,臨命終你不要來討倒是真的,臨命終慈悲,放我一馬,難道不是這樣,你現在讓我腹瀉沒關系,讓我頭痛沒關系,讓我嘔吐也沒關系,臨命終你可要保佑,這叁八業障的兄弟,臨命終你可不要來找我,臨命終來找我我穩死的,慘了,求忏悔就是……是我個人的,減輕我的惡業,可以解決因果,不能解決因果,不可能,還不一定,看你造的罪,你若在佛祖面前求忏悔,上輩子你有剁他一只手臂,現在這冤親債主來,啊!你有在求忏悔了,你上輩子剁我一只手臂,我原諒你,對不對?這樣就沒惡業了,這冤親債主就不會捉弄你,不會讓你生病,上輩子剁人家一只手臂,你這輩子拿筷子拿不穩,拿筷子拿不穩,你剁斷人家一只手臂,突然間好了,所以拜佛拜到會好就是說這鬼躲在你這只手,對不對?你每天在拜,好,原諒你,咦!明天馬上……,OK!OK!你聽過人家拜佛拜到感應嗎?那就是冤親債主原諒你了,這樣知道嗎?冤親債主原諒你了,你的手OK了…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