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P48

  ..續本文上一頁個時候,不可以老是跟過去比較,我過去沒有學佛是怎麼樣,我現在學佛是怎麼樣,不可以這樣比較,一定要二十四小時都觀照自己,保持秒秒安詳,要保持每一個念頭出來就非常的安詳,這才有辦法,這才有辦法,本非肉團,不是我們色身這顆心,這顆是肉心,肉心是沒有作用,剛烈的時候心髒還沒有爛就沒有知覺了,可見心髒沒有用,心髒跳動時是幫助意識,我們人死掉的時候這心髒還沒有爛,我們人就毫無知覺了,所以心髒放在那裏也沒有作用,它沒有爛,但是它沒有意識,所以不是那顆肉團心,也不是緣影,亦非緣影,“指第六識緣塵分別影事之心”緣影就是說緣著虛妄,意思是說第六意識所攀緣的東西,就是全都虛妄的這個因緣合和的東西,所以叫做緣影,事相是屬于影像,不是真實的東西,叫做緣影,亦非緣影,我們現在一念之心,我們這清淨的本性,本來就是當下,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也不是我們肉身,也不是這個第六意識虛妄之心,是什麼心呢?底下說豎無初後,我們這個本性,清淨心就是本性,他現在講心,我們這顆心是什麼心呢?清淨心是什麼呢?豎無初後,沒有開始也沒有後面,豎無初後,橫絕邊涯,沒有一個前面,也沒有一個後面,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結束,也沒有一個邊涯,就是沒有個界限,沒有一個界止,永遠找不到一個邊涯,因爲我們的心是無形的東西,所以諸佛的國土也是無量無邊,終日隨緣,終日不變,記住!這一句話是中國的東西,中國的東西,佛法沒有這樣,佛經沒有這樣子,叁藏十二經典沒有講終日隨緣,終日不變的,意思就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一句話不是佛經的話,是中國祖師大德的話,在研讀班我們已經有談過了,終日隨緣,終日不變,這是方便講,我們每天都隨緣,本性是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邊個元跟我們原來的原意思是一樣的,十方虛空微塵的國土,本來就是我一念心中所顯現出來的,因爲我們會無明,動一個念頭,所以有叁細跟六粗,一直展現出來的粗細的四大,粗細的四大。底下:

  【講】信自者。以心性爲自。】以我們的本性爲自己。【乃對其它一切而說。即是信我現前一念真心。以爲自也。】我們以我們的真心當作自己。【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認。四大身內之肉團。亦不是世人所認。緣塵】,就是五欲六塵,【分別之影事。】就是第六意識。【此二種皆非真心。】因爲這兩種都是會爛、會生滅、會變化的東西。【世人多皆認假爲真。及認妄爲真。】認這個虛妄當作是真的。【學者須從這裏。好好研究一番。死盡偷心。】意思就是不要存僥幸,要好好地去參悟,好好去參悟,悟到這個實相的東西,本性的東西。【不可草草過去。】不可以簡簡單單潦草過去。

  【何謂認假爲真。世人皆認身內肉團假心。以爲自心。且試問于人曰。汝心在何處。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這裏。】比這裏,【此即是認胸間一團肉。狀如倒挂蓮花。】白天有在作用,晚上暫時作用小一點,【晝開夜合者。】以前沒有醫學的觀念,所以沒有解剖,就講晝開夜合意思是說白天是有在作用,晚上是作用比較小,比較輕,在睡覺,不是合起來,就死了,怎麼合呢?以前的人沒有醫學的觀念,所以他說晝開夜合,作用比較少而已。【以爲自心也。此肉團心。是假非真。有生必滅。終歸爛壞。】就是一定死的。【非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此肉團心。亦無作用。我說此言。定有許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說爲無用。】如何能說明這個心是沒有用。【我曰無知。】根本就不知道,我們可以試試看,【不妨試驗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內。未爛未壞。】躺在那裏。【皆當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意思就是說你的心根本是肉身之意識在作用,不是那個肉在作用。【足證能知者。非此心。說有知者。非事實也。】說我們這顆心,我們胸前這顆心,你說它是知道,這不是事實。

  【何謂認妄爲真。】認定這個虛妄的東西當作是真的。【世人皆認緣塵分別影事。(第六意識。)以爲自心。且試問于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誰人無心。】大家都有心怎麼沒有心。【再問曰:】心在什麼地方,【汝以何爲心。】你以什麼作心呢?你說我們人有心,那麼我問你,你用什麼作我們的心。這就是認賊作父,【彼必曰。現前能緣塵境。(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就是我們的心,【種種分別者。即我心也。】這就是認賊作父,【此正是認妄想爲真心。是爲不覺之凡夫。】沒有覺悟的凡夫,我們這個時候所認的意識在作用都是虛妄的心,都是生滅心,情緒的變化,感情遙變化的心全都是不覺之心,【同楞嚴會上。】佛菩薩,這《楞嚴經》。

  【佛問阿難。】阿難是佛的這個堂弟。佛之堂弟此雲慶喜【(此雲慶喜佛之堂弟)曰:汝目可見。】你眼睛有看到。【以何爲心。】你眼睛看,你用什麼作心呢?

  【阿難答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證心就是求問,如來現在征心所在,你在求問我這個心在哪裏。【而我以心推窮尋逐。】我用這顆心去尋思追求。【即能推者。(此即第六意識)我將爲心。】我在推思,我在思惟的這個心,當作我們自己的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咄就是我們現在臺灣話講的“啐”,那顆怎麼是你的心,意思是這樣,咄就是啐,就是感歎詞,咄,那顆不是你的心,阿難,此非汝心,你認爲可以攀緣,現在可以認知的,可以看見的,這就是你的心。

  【阿難白佛:此非我心。】這不是我的心,【當名何等。】那麼你要叫我這顆叫做什麼心,佛祖說這顆不是我們的心,阿難問:這顆不是我的心。我請問佛祖,不然這顆是什麼心?

  【佛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妄想心。【(是現前色聲香味觸。五塵虛妄相上。所起之妄想也。)惑汝真性。】惑汝真性,迷惑我們的本性。【由汝無始。(最初一念。無始無明住地以來。)至于今生。認賊爲子。】我們認爲這第六意識分別、攀緣,都認爲這就是我們的心,認賊爲子,不對。【(以喻認妄想爲真心。)】意思比喻說認爲這個妄想是我們的真心。【失汝元常。(本元常住不生滅心。)】元常,失去你本來不生不滅的心,失汝元常。【故受輪轉。】所以你會受這個輪回。【此即認妄爲真。】認虛妄當作你真心。【致受長劫。生死之患。】你就生生世世一劫又過一劫,就是認賊爲父,認賊爲子,就是認爲這妄想心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生生世世六道輪回,一劫又過一劫,生死之患。

  【現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這句話很重要,要相信自己我們這顆心是常住真心。諸位!你若把心抓得穩,發一個願你試試看,諸位!我可以告訴你試試看,你就能體會佛祖是什麼東西,你發願,你聽師父一句話,明天起連續叁天你發一個大願,你無論遇到什麼境界我都不要生氣,你回去先試試看,這樣你慢慢就能體會清淨的本性是什麼東西,我決定不生氣,無論孩子如何吵我,無論先生對我如何刻薄,無論公公、婆婆如何跟我合不來,看到,我照樣跟他打招呼,我跟他打招呼,他不跟我打招呼,我還是對他這樣,我沒有一點恨心,沒有一點隔閡,你保持這顆心,這樣就接近本性了,若坐在那裏傻呼呼地都不想,那也是第六意識,那也是第六意識,本性就是在作用當中當下放下沒有執著,漸漸接近,漸漸接近,這樣你訓練自己,你訓練自己,叁天先試試看,不要太長,太長受不了,一個星期就不得了了,叁天,叁天就好,這樣你就可以體會佛祖他是一個多解脫的人,佛祖他是一個多了不起的人,叁天裏面這張嘴都清清淨淨一句是非都不可以講,這叁天,這樣體會到佛就是這麼解脫的人,叁天就好,這樣你叁天若做得到,再叁天,再做得到,再叁天,到一星期,我已經沒辦法了,跟慧律法師請假一下,發作起來了,暴跳如雷,發作起來,這樣第七天才發作一下,發作一下,不要回去就大動肝火,因爲我們人的無明,說真的我們人的無明實在是沒辦法,我們人的無明卡住的時候你說要控製得住,實在是控製不住,叫你不要生氣也沒辦法,叫你不要生氣也沒辦法,控製不住,控製不住,所以這要下很大的功夫,真的,不是那麼簡單,要下很大、很大的功夫,你們好自爲之吧!信自己當下有常住的真心,【不是肉團之假心。亦非緣影之妄心。乃是豎窮叁際。無有初後。(即無始無終。)橫遍十方。無有邊涯。(邊際涯畔也。)之真心也。真心具不變隨緣二義。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喻金體不變。隨緣而成衆器。雖隨緣成器。金體依然不變。】全都沒有改變。【吾人真心。終日隨緣。終日不變。亦複如是。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者。】顯現出來。【真心包裹太虛。】包含太虛。【周遍沙界。】沙界就是你恒河沙,一粒沙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叫做沙界,就是無量叁千大千世界叫做沙界的意思。【《楞嚴經》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我們這個虛空是在大覺性當中一點點,如海一漚發,漚就是水中的水泡,水泡,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泡叫做漚,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泡叫做漚,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我們今天眼睛所看到的虛空,這個無量無邊的星球,這只是我們無量無邊本性當中迷了所顯現出來,顯現出來的一個虛空,所以說無論科學家你如何研究,無論科學家用什麼太空船發射到外太空去,你再怎麼研究就是不究竟,不能徹底了解這世間,因爲什麼?因爲心外求法,我們的本性,這個無量無邊的星球就是我們的本性顯現出來的東西,我們不從本性去找答案,我們向外面去找答案,我們永遠看到的就是意識,我,執著,我在研究,外面有一個讓我們研究的地方,所以科學家永遠無法解脫這個生死,書讀得愈多就是愈執著,你記住!所有的宇宙跟虛空,都是必須從坐標軸裏面去定位,這個坐標軸就是人,這個坐標軸就是人的思想,所有的數學理論,邏輯裏面的推論,乃至叁段…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