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48

  ..续本文上一页个时候,不可以老是跟过去比较,我过去没有学佛是怎么样,我现在学佛是怎么样,不可以这样比较,一定要二十四小时都观照自己,保持秒秒安详,要保持每一个念头出来就非常的安详,这才有办法,这才有办法,本非肉团,不是我们色身这颗心,这颗是肉心,肉心是没有作用,刚烈的时候心脏还没有烂就没有知觉了,可见心脏没有用,心脏跳动时是帮助意识,我们人死掉的时候这心脏还没有烂,我们人就毫无知觉了,所以心脏放在那里也没有作用,它没有烂,但是它没有意识,所以不是那颗肉团心,也不是缘影,亦非缘影,“指第六识缘尘分别影事之心”缘影就是说缘著虚妄,意思是说第六意识所攀缘的东西,就是全都虚妄的这个因缘合和的东西,所以叫做缘影,事相是属于影像,不是真实的东西,叫做缘影,亦非缘影,我们现在一念之心,我们这清净的本性,本来就是当下,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也不是我们肉身,也不是这个第六意识虚妄之心,是什么心呢?底下说竖无初后,我们这个本性,清净心就是本性,他现在讲心,我们这颗心是什么心呢?清净心是什么呢?竖无初后,没有开始也没有后面,竖无初后,横绝边涯,没有一个前面,也没有一个后面,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结束,也没有一个边涯,就是没有个界限,没有一个界止,永远找不到一个边涯,因为我们的心是无形的东西,所以诸佛的国土也是无量无边,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记住!这一句话是中国的东西,中国的东西,佛法没有这样,佛经没有这样子,三藏十二经典没有讲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的,意思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一句话不是佛经的话,是中国祖师大德的话,在研读班我们已经有谈过了,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这是方便讲,我们每天都随缘,本性是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边个元跟我们原来的原意思是一样的,十方虚空微尘的国土,本来就是我一念心中所显现出来的,因为我们会无明,动一个念头,所以有三细跟六粗,一直展现出来的粗细的四大,粗细的四大。底下:

  【讲】信自者。以心性为自。】以我们的本性为自己。【乃对其它一切而说。即是信我现前一念真心。以为自也。】我们以我们的真心当作自己。【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认。四大身内之肉团。亦不是世人所认。缘尘】,就是五欲六尘,【分别之影事。】就是第六意识。【此二种皆非真心。】因为这两种都是会烂、会生灭、会变化的东西。【世人多皆认假为真。及认妄为真。】认这个虚妄当作是真的。【学者须从这里。好好研究一番。死尽偷心。】意思就是不要存侥幸,要好好地去参悟,好好去参悟,悟到这个实相的东西,本性的东西。【不可草草过去。】不可以简简单单潦草过去。

  【何谓认假为真。世人皆认身内肉团假心。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里。】比这里,【此即是认胸间一团肉。状如倒挂莲花。】白天有在作用,晚上暂时作用小一点,【昼开夜合者。】以前没有医学的观念,所以没有解剖,就讲昼开夜合意思是说白天是有在作用,晚上是作用比较小,比较轻,在睡觉,不是合起来,就死了,怎么合呢?以前的人没有医学的观念,所以他说昼开夜合,作用比较少而已。【以为自心也。此肉团心。是假非真。有生必灭。终归烂坏。】就是一定死的。【非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此肉团心。亦无作用。我说此言。定有许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说为无用。】如何能说明这个心是没有用。【我曰无知。】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可以试试看,【不妨试验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内。未烂未坏。】躺在那里。【皆当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意思就是说你的心根本是肉身之意识在作用,不是那个肉在作用。【足证能知者。非此心。说有知者。非事实也。】说我们这颗心,我们胸前这颗心,你说它是知道,这不是事实。

  【何谓认妄为真。】认定这个虚妄的东西当作是真的。【世人皆认缘尘分别影事。(第六意识。)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谁人无心。】大家都有心怎么没有心。【再问曰:】心在什么地方,【汝以何为心。】你以什么作心呢?你说我们人有心,那么我问你,你用什么作我们的心。这就是认贼作父,【彼必曰。现前能缘尘境。(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就是我们的心,【种种分别者。即我心也。】这就是认贼作父,【此正是认妄想为真心。是为不觉之凡夫。】没有觉悟的凡夫,我们这个时候所认的意识在作用都是虚妄的心,都是生灭心,情绪的变化,感情遥变化的心全都是不觉之心,【同楞严会上。】佛菩萨,这《楞严经》。

  【佛问阿难。】阿难是佛的这个堂弟。佛之堂弟此云庆喜【(此云庆喜佛之堂弟)曰:汝目可见。】你眼睛有看到。【以何为心。】你眼睛看,你用什么作心呢?

  【阿难答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证心就是求问,如来现在征心所在,你在求问我这个心在哪里。【而我以心推穷寻逐。】我用这颗心去寻思追求。【即能推者。(此即第六意识)我将为心。】我在推思,我在思惟的这个心,当作我们自己的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咄就是我们现在台湾话讲的“啐”,那颗怎么是你的心,意思是这样,咄就是啐,就是感叹词,咄,那颗不是你的心,阿难,此非汝心,你认为可以攀缘,现在可以认知的,可以看见的,这就是你的心。

  【阿难白佛:此非我心。】这不是我的心,【当名何等。】那么你要叫我这颗叫做什么心,佛祖说这颗不是我们的心,阿难问:这颗不是我的心。我请问佛祖,不然这颗是什么心?

  【佛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妄想心。【(是现前色声香味触。五尘虚妄相上。所起之妄想也。)惑汝真性。】惑汝真性,迷惑我们的本性。【由汝无始。(最初一念。无始无明住地以来。)至于今生。认贼为子。】我们认为这第六意识分别、攀缘,都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心,认贼为子,不对。【(以喻认妄想为真心。)】意思比喻说认为这个妄想是我们的真心。【失汝元常。(本元常住不生灭心。)】元常,失去你本来不生不灭的心,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所以你会受这个轮回。【此即认妄为真。】认虚妄当作你真心。【致受长劫。生死之患。】你就生生世世一劫又过一劫,就是认贼为父,认贼为子,就是认为这妄想心就是我们的真心,所以生生世世六道轮回,一劫又过一劫,生死之患。

  【现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这句话很重要,要相信自己我们这颗心是常住真心。诸位!你若把心抓得稳,发一个愿你试试看,诸位!我可以告诉你试试看,你就能体会佛祖是什么东西,你发愿,你听师父一句话,明天起连续三天你发一个大愿,你无论遇到什么境界我都不要生气,你回去先试试看,这样你慢慢就能体会清净的本性是什么东西,我决定不生气,无论孩子如何吵我,无论先生对我如何刻薄,无论公公、婆婆如何跟我合不来,看到,我照样跟他打招呼,我跟他打招呼,他不跟我打招呼,我还是对他这样,我没有一点恨心,没有一点隔阂,你保持这颗心,这样就接近本性了,若坐在那里傻呼呼地都不想,那也是第六意识,那也是第六意识,本性就是在作用当中当下放下没有执著,渐渐接近,渐渐接近,这样你训练自己,你训练自己,三天先试试看,不要太长,太长受不了,一个星期就不得了了,三天,三天就好,这样你就可以体会佛祖他是一个多解脱的人,佛祖他是一个多了不起的人,三天里面这张嘴都清清净净一句是非都不可以讲,这三天,这样体会到佛就是这么解脱的人,三天就好,这样你三天若做得到,再三天,再做得到,再三天,到一星期,我已经没办法了,跟慧律法师请假一下,发作起来了,暴跳如雷,发作起来,这样第七天才发作一下,发作一下,不要回去就大动肝火,因为我们人的无明,说真的我们人的无明实在是没办法,我们人的无明卡住的时候你说要控制得住,实在是控制不住,叫你不要生气也没办法,叫你不要生气也没办法,控制不住,控制不住,所以这要下很大的功夫,真的,不是那么简单,要下很大、很大的功夫,你们好自为之吧!信自己当下有常住的真心,【不是肉团之假心。亦非缘影之妄心。乃是竖穷三际。无有初后。(即无始无终。)横遍十方。无有边涯。(边际涯畔也。)之真心也。真心具不变随缘二义。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喻金体不变。随缘而成众器。虽随缘成器。金体依然不变。】全都没有改变。【吾人真心。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亦复如是。

  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者。】显现出来。【真心包裹太虚。】包含太虚。【周遍沙界。】沙界就是你恒河沙,一粒沙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叫做沙界,就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叫做沙界的意思。【《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我们这个虚空是在大觉性当中一点点,如海一沤发,沤就是水中的水泡,水泡,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泡叫做沤,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泡叫做沤,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我们今天眼睛所看到的虚空,这个无量无边的星球,这只是我们无量无边本性当中迷了所显现出来,显现出来的一个虚空,所以说无论科学家你如何研究,无论科学家用什么太空船发射到外太空去,你再怎么研究就是不究竟,不能彻底了解这世间,因为什么?因为心外求法,我们的本性,这个无量无边的星球就是我们的本性显现出来的东西,我们不从本性去找答案,我们向外面去找答案,我们永远看到的就是意识,我,执著,我在研究,外面有一个让我们研究的地方,所以科学家永远无法解脱这个生死,书读得愈多就是愈执著,你记住!所有的宇宙跟虚空,都是必须从坐标轴里面去定位,这个坐标轴就是人,这个坐标轴就是人的思想,所有的数学理论,逻辑里面的推论,乃至三段…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