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憐愍,種種方便教化。而我愚昧癡迷,不知信受,不肯改惡從善。惡因既積,苦果難逃,故墮地獄,備受惡報。佛複悲傷痛惜,欲代我受苦。無奈我業深重,自作還應自受,不可替代,不能救拔。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于我,心無暫舍。】【
我罪報既畢,得生人道,佛則轉悲爲喜。以者用也,】佛就是【用種種權巧方便,】令種善根,譬如佛【即說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之法,令我得種善根,不墮惡趣。世世生生,隨逐于我,】心無暫舍,【種種教化提攜,】攜令善根,【令我善根】攜就是用手提起來,你看下面,攜就是用手提起來,簡單講就是提攜我們、教化我們,令我們的善根,【得以增長。】但是因爲我們的業障深重,【奈我障重,不肯受化。佛心亦無暫時棄舍于我,是則佛恩何等深重。
佛初出世,我尚沈淪。】佛于印度出世,我還在六道輪回,【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我們到底犯了什麼罪在末法時期出世,【何福而預出家;】不要說出家,你們在家居士就不得了了,我們這些在家居士又能學佛,又有家庭、又有事業,如此還懂得來聽經這才是偉大,做師父的人不但贊歎出家,更加贊歎在家的菩薩不簡單,我們這些男衆、這些女衆,這些在家菩薩的確不簡單,【何障而不見金身;】金身就是佛,我們有什麼障礙不能見到佛的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又自己很慶幸,幸好還有佛的舍利可以禮拜,我們若頂禮舍利有無量的福,能滅無量的罪,所以說起來我們很可憐,佛出世的時候,我們還在六道輪回,尚沈淪,現在我們得人身,結果佛已經滅度,我們不能見到如來的金色身,實在很悲哀,何罪而生末法,罪過無量,何福而預出家參與,參與預出家就是能夠參與出家的行列,我們的障礙有多大,不見佛的金身,我們如此幸運,能夠禮拜佛的舍利。
【此段自悲自慶。悲者,悲傷不生佛世。佛當初應機出世,我尚沈淪苦趣。現今我得人身,佛已滅度(滅妄證真,成就佛道。度生已畢,入大涅槃)。縱使不得與佛同生一世,能于正像法中,得生亦好;何罪而生在末法,不見如來金色之身。此皆自悲之詞。何福而預出家,得列僧倫叁寶之數;何幸猶得躬逢如來真身舍利(譯靈骨)。此皆自慶之意。舍利,即佛悲願,碎金剛身,而成舍利。以爲末法衆生,作大福田。令我等禮拜供養,能得無量福,能滅無量罪,能成一切智,何等慶幸之事。
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過去都沒有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我們如果沒聽到佛法,不知道生、老、病、死的可怕,不知道六道輪回的可怕,不知道無常法,死亡隨時都會降臨在我們的身上,怎麼會知道我們常常受佛恩,就是因爲我們常常聽法,聽聞法的開示,所以我們知道生死的痛苦,【此恩此德,邱山難喻。】邱山就是高山的意思,高山,佛恩比高山還高。
【如是指上悲慶之余,心中思惟,還是夙生已種善根。向使下四句乃反顯,不種善根,難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佛之恩德高大,邱陵山嶽難以爲喻。
自非發廣大心,】你若沒有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衆生;縱使粉骨碎身,豈能酬答。是爲發菩提心第一因緣也。】就是要報佛恩,報佛恩。
【此段即由正思惟,而得正知見。乃知欲報佛恩,須發佛心,而行佛事。發廣大心,即發佛之平等大慈悲心;此心即菩提心。行菩薩道叁句:皆行佛事,佛在因地中,所行之事也。行菩薩道者:舍己利他,廣行方便: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要解釋一下:這個叫做四攝法——四種攝受衆生的方法,意思是說你要修養自己,或是要引導衆生入佛門,你一定要具足這四種條件,使他覺得有親切感,使他覺得我們佛教徒對他真的很好,所四攝、四事、四法,四事就是四種事相的四,四攝、四事、四法,統統是指一樣的東西:第一叫做布施攝。我們人的布施隨著自己的力量布施給衆生,因爲我們衆生都有貪,衆生都有貪,我們方便施舍一些東西給他,或是施舍真理給他,施舍一些財物給他,衆生會高興。有的人你布施金錢給他,他不高興,布施佛法給他,他一生一世感恩你,感恩你,令起親愛之心,他會認爲你這個人修養很好,以後你對他說話才能契入,才能契入。所以要攝受衆生第一個要布施,布施財物或是布施法的真理。第二、這個愛語非常重要,愛語不是男女那個戀愛的愛,愛語就是一種非常誠懇、關心的話,這個愛就是我對你非常慈悲的那種意思,也就是說依照衆生的根性,好好地安慰他,讓衆生覺得我們很慈悲。簡單講,換句話說,愛語直截了當的解釋就是:菩薩能夠站在對方,了解對方的心思,而站在他的角度替他講話,不傷害到他的自尊心,完全附和他。我們所關心的就是他所需要的東西,有的是很關心,有的是很關心,關心到使人受不了,有的女衆長得漂亮,長得漂亮男衆就很關心她,非常地關心,關心到使人受不了,如何受不了?上班也載她去,下班也在外面等她,等得程度也太離譜,而且人家女衆已經跟她拒絕了,拜托他不必再來載她了,他也是硬要見她一面,那個就是很關心,關心到已經受不了了,那個已經不是關心,變成是一種壓力了,壓力了,所以男衆就自己認爲我盡力地做還不能感動你,錯誤,要對方能夠接受,這個才叫做愛語。自己關心的程度一定要……關心的方式,你的方式、你的時間、你的空間、你的語言,要恰到好處他(她)才能夠接受,你關心到變成限製她的自由,這個哪裏是關心?所以男人都比較壞,他關心得已經讓人家受不了,受不了沒辦法,受不了,他不懂,所以了解語言是最高超的藝術,所以我們說話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說話有幾種藝術:
(A說話前)
⑴講話第一個要件要先聽話,聽他怎麼說,你不要一直搶著要說,這個就是錯誤,要說話以前你先聽對方講,你要說什麼,你就先做聽衆再做演講家,他都沒有說話,你就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你怎麼知道他要聽什麼?你要先聽他說,講話。
⑵再來,第二點、要尊重他的自尊心,尊重他的自尊心。
⑶再來,第叁點、他最不歡喜談論的話題,你都不要去提起。譬如說她的兒子被抓去關,她的嬌兒做落翅仔,或是她的兒子做古惑仔,她最不喜歡人家講這些。她先生整天花天酒地玩女人,她最不喜歡人家講這些,你關心她,說:最近你先生好嗎?酒有沒有少喝了?外面還有沒有玩女人?她滿臉地不悅。你是關心她,但是那麼多人你就不要講這些。有的人不要人家講學曆的問題,有的人不願意給人家問學曆,你偏偏一天到晚:你讀哪裏?你讀哪裏?你問人家這個做什麼,對不對?所以我告訴你們要了解心理,要了解心理,要了解心理然後要會說話,你如果對學曆高的,一去就介紹:這是臺大博士班。他就……整張臉就滿面春風。他讀小學,不想讓人家知道他讀小學,他就一直對他說:你怎麼不認真念書?怎麼讀這麼少?在那麼多人面前跟他泄底,這個就是不懂得說話。
所以我們人一定要懂得說話,這一堂課大家要注意聽,一定要懂得會講話,知道嗎?一定要懂得會講話。
(B說話時)
⑴講話要了解次第性。長輩先講,你是晚輩盡量聽。我告訴你:最偉大的人要先做最平凡的人,就是你要先學如何聽人家講話,長輩在講話你要靜靜地,沒有你插嘴的余地,我們不是搶著講話根本不懂禮貌,不要說做菩薩,做凡夫都不夠資格。因爲我了解。
⑵接下來,對不能開玩笑的衆生,你不要跟他講太多,保持一個距離。如果這個衆生能夠跟他說笑話的就無所謂,還要看立場、看時間,還要看空間,所以不是單方面地關心,這樣就能夠産生效用,不一定,一定要兩方面的互相,所以你要很懂得關心,尤其是語言,語言。師父,我一輩子不會去傷害到衆生的心,你放心,你跟我相處久了就知道,也不必太久。我這個人也不會去傷害到任何人,叫我惡口這個辦不到,罵人,或是去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我明明知道這個女衆已經嫁人了外面又有男人。我也是告訴她:你要好好地學佛,自己注意一點。我會說得很好聽,我不會去傷到她的心,我會對她說得很好聽。我說的只有她知道而已。我會對她說:家庭盡量不要破裂。她就知道我在講什麼,我所說的旁人絕對不知道我在說誰,我有這種修養,有這種修養。所以你們這些男衆、女衆,你們如果跟師父在一起你放心,我絕對不會傷害你,我只會疼惜你,跟你摸摸頭、跟你摩頂授記,如此而已。我不會傷害你,只會鼓勵你、說好話,絕對不會跟你說壞話。
⑶第叁叫做利行。利行簡單講就是利益衆生的意思,凡是利益衆生,使衆生産生歡喜心,這個叫做利行,利行就是利他行,利他的工作。人家說自利利他,利行就是利益衆生叫做利行。
⑷第四個叫做同事。同事就是順他的角度,順他的立場然後講同樣的語言。譬如這個人很貧苦,我跟你講這個人很貧苦,從小到大就是貧苦出身的,你不要在他面前說你有幸福,這是錯誤的答案,在苦難的衆生的面前,不能講你有多幸福。他現在叁餐不繼,你對他說:你的命實在很差,要是我家一進去就開冷氣,你看我老公讓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門就是轎車,奧斯摩比或是勞斯萊斯,BMW,說你的幸福,你看這樣打扮,出門都是高官顯赫,都是中央級的人和我們來往,增加人家的痛苦這樣不好,不要在可憐的人、貧苦的人的面前講你是一個很Lucky的,很幸運的人,不可以。你要跟他講非洲人比你更苦,你現在雖然貧苦,還有人比你更苦。以前我也是很貧苦,所以我絕對不會瞧不起貧苦的人,或是瞧不起病苦的人,你所說的話要和痛苦的人立場相同。這樣他會認爲這個人實在了不起,了不起,所以法師也必須要懂得心理,修行人也要了解…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