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解释一下,【是世间八风,】我们常常说世间的八风,【无人不被所动,故曰来而不如。】八风又称八法、八世风,谓此八法,为此世间所爱所憎,像拿一把扇子能扇动人心,所以就像风扇动火一样,叫做八风,若心能作主的人,就是我们的心能够作主的人,如果能够安住在智慧,无相空的思想里面,我们就不会被爱憎所惑乱,这个叫做不为八风所动。第一个字“利”,就是金钱,就是利害关系。所以我们常常说我们不贪。小钱不贪,大钱一砸就倒,就昏了,不要说我们中国人,全世界任何一个人统统都是一样,说不贪钱的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个稽征处的人去查逃漏税,这是一个讽刺,稽征处的人去查逃漏税,被查到,被查到,稽征处的人说:你比较倒霉,你比较倒霉,因为今天如果是我来作主意,我也会像你一样逃漏税,但是今天我是政府官员,吃公家饭,因为今天我的身份是扮演要查办你,你算是被我查办的,今天若换你来查办我,我一样会逃漏税,但是今天我是当官的。这是一种讽刺的意思,意思是说这个利,世间没有一个人看得开的,就是钱。我也是这么认为,我也有同感,有同感。当然不是大修行人,能看得开的没有几人。第二叫做衰,此衰不是衰老的意思,就是损害我们,专门要伤害我们,这个衰要解释为伤害,就是要伤害我们的,衰不是体弱多病的意思,衰就是要伤害我们的,就是一直要我们死的叫做衰,简单讲就是减损于我名为衰,减损,就是要破坏我、要伤害我、攻击我的,衰。第三就是毁即毁谤,毁谤。因为对那个人没有好感,因恶其人,恶其人,对他印象不好,就编出不一样的语言而毁谤他,这个太多了,所到之处,说人家的坏话,所到之处太多了,所以我告诉诸位,亲眼看到还不正确,何况道听途说?学佛第一点你若不学谤停止,你口业不停止你完蛋了,你一生所修的功德全都完了,你手做功德,嘴巴却花功德,动不动就毁谤、毁谤,所以聪明的人做功德就好了,不要造业。第四叫做誉即赞叹。对于这个每一个人都得了大头病,喜欢人家赞叹,虽然没有面对面,亦必以善言赞誉,所以赞叹的这个人也是很好,随喜功德,称赞如来,总是好的。第五称即称道。因为推崇其人,所以于大众中称道共善。第六叫做讥,讥即讥谤。讥谤跟毁谤不一样,毁谤是有某些事情,借着某些事情来发挥,那个叫做毁谤,毁谤。另外这个讥,讥就是根本没有的事,无中生有叫做讥。第六这个讥就更厉害了,讥毁其实是连在一起讲的,无中生有,戒律里面讲的叫做无根谤——没有根据的诽谤。你不相信,我告诉诸位一个答案你试试看,如果有人对你传是非,你问他:你亲眼看到吗?你问他这一句:你亲眼看到吗?每个人你都问他这一句,谁讲的?哪个人是谁?他亲眼看到吗?你都这么问他,就out,他就回答不出来了,你追究起……最高超的就不和你做朋友,离远一点,你若要追究其根,你亲眼看到吗?没有。你听谁讲的?你亲眼看到吗?没有。到最后查无实据事出有因,众生相。所以众生离不开六道轮回,所以我告诉诸位,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师父才两三地劝告你们,不要整天一直在听人家对我们的看法如何,我们只要摸我们的良心,没有做错事,我们尽心尽力地去做,我告诉诸位,你再怎么努力也是吃力不讨好,无论你怎么做,就是叫佛来做,做到头破血流,人家还是不会满意,你与人肝胆相照,人家还是不领情,真的,这个世界,这个娑婆世界,因此但求无过,不敢言功,只求我们对得起我们的良心,其它不重要,不重要,任凭你怎么说,对虚空都是没有作用,虚空就是我们的本性,你再怎么说对我们都没有作用,聪明的人他就是有这种清凉的觉悟性。所以在座诸位:今天你来听经闻法,最重要的一定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冷静,如果三两句话就被洗脑,那也不是佛的弟子,也不够资格当佛的弟子,你自觉的功夫不够。第七这个就很有真实感,苦。这个苦我的体会就很重了,因为以前我的脾气不好,而且又病苦,受到感情的刺激,苦、苦,因为没有觉悟,没有觉悟,现在的我欢喜心来接受,病苦,我欢喜心,有业就要报,现在慢慢地还三千、五千这样还,头痛、肚子闷痛、腰酸背疼,三千、五千这样还,不到临命终这样我就还完了,对不对?不到临命终这样我就还完了,如果到临命终一下子来讨,一下子来势汹汹受不了,所以现在我如果病苦就很高兴,高兴在还债了,快完了,快还完了,若有欠银行债务三、五千元这要还这样还,还久了也会还完,接着感情的事情,这是世间人最没有办法突破的,现在拥有大智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拥有大智慧,所以说人情俗事,我现在保持一个原则,斩断一切对众生的缘,我说法给你们听,你有什么问题来找我,如果要我去亲近众生,对不起,因为我已经感受到众生的可怕,尤其是男众,你没看到我现在讲经都不一样了,尤其是男众。所以这个世间的苦,我已经感受到,我现在所采取的态度完全断掉,不管你有没有钱,不与在家人来往,无是无非,统统没有,你怎么说我没听到就好了,因为以前我就是太慈悲了,所以这个苦让我感受至今而言,我目前剩下来的就是一个病苦,病苦,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徒弟,这个不算是苦,这是我的任务,剩下病苦,所以没听到就好了,你怎么说都没关系,赞叹我也好,没有关系,我也很赞叹你,很赞叹你,我都交代徒弟回信你要记得,永远都说好话这样就对了,每一句都赞叹,每一句都称赞他,都不要讲负面的话,无论他对我们有什么屈解、误解、写信来骂我们的,口气很不好的,统统没有关系都要忍耐,我们回信都要好的。以前有一位苗栗的一个小姐,小姐,她家里闹鬼,她妈妈在生病,写了一封信来,叫我做什么?她是初学佛,叫我亲自到她家苗栗,拜托我帮她妈妈加持把她家的鬼赶走这样子,她写信来:师父,你大慈大悲要救我,她全家如何如何,已经死了三个了。我为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要讲经,我告诉她:我的确不能去,要不然你把名字写给我,要不然你把名字、地址写给我,我帮你回向。这样不得了,第一次寄了一千元来,一千元来,信怎么写的?你在录音带里说你大慈大悲,我只是小事拜托你来苗栗,帮我加持你都不肯,你不来还收下一千元。这样写着,说我收下一千元不去苗栗帮她加持,写这样的信,整封信从头到尾都在骂出家人,后来我叫吴居士,那个时候吴居士还在,我跟他说我们没有帮得上忙,惭愧,中敢接受供养,再把一千元寄回去。我那么好心要写名字、地址帮她回向,所以说你看这些众生,这是女众,那是女众。写信去她又把一千元寄回来,又写一个“不准回信”。不准回信,又把一千元寄回来,我就把它收下来,我行菩萨道为了来世要度她,这一千元我又把它收下来,把它收下来。所以我们人那种愚痴,做一个法师,他一个人要面对几百万的众生,他怎么可能跑到苗票(栗)帮你加持,还……怎么有办法这样,对不对?因此众生对我的看法,我都不在意,所以我看到那封信也不会生气,她有她的苦衷,她有她的困难,她埋怨我,我也接受她的埋怨,只是她不了解我而已,所以不了解我没关系,所以我们如果立场互相交换,立场互相交换,你就会了解法师是怎样的,所以这个苦我深深地体会到你做什么事都不对,就是我们怎么做统统不对,你就是做到死也是不对,幸好还有一些有信心的徒弟坐在台下听师父讲法,这是我很安慰的地方,很安慰的地方,这是很安慰的地方,不会嫌我丑人多作怪,又是矮冬瓜,这样骂我实在是……。第八,所以这个苦,你们大家慢慢去体会,乐即欢悦之意,遇到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这个就是八风的乐,如果是我,这个乐我都体会不出来,很奇怪,今生今世这个快乐我至今都体会不出来,这个快乐至今我一点都不觉得快乐,我可能不是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我常常这么想,因为这个娑婆世界,我认为没有一件事情会引起我的兴趣,没有一件事情会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我的内心已经非常彻底地了解,于世间无一法可得,没有一样叫做幸运,没有一样叫做快乐,也没有什么不幸,也没有什么痛苦,因缘果报自己做自己承担,不然怎么办,在这个世界希望诸位尽早觉悟,提早觉悟,是世间八风,无人不被所动,故曰来而不如,来而不如。
【二乘,如而不来,】他保持不动,但是不敢来,不敢来度众生,就是打死他,他也不敢来,【二乘断我执烦恼,出分段生死,证有余涅槃。沉空滞寂,如如不动。佛要他入世利生,他视三界如牢狱,再不肯来。故曰如而不来。
菩萨非如非来。非同二乘,耽著涅槃之如,故往返六道,救度众生。非同凡夫,随业受报之来,乃乘愿利生,去来自在,故曰非如非来。
惟佛亦如亦来。佛乃应机示现而来,八风吹不动,故曰如来,九界众生无足与比。】没有一个能和他相比的,无足与比,没有办法跟他比,就是不够资格跟佛比。
【最初发心者:佛因地最初发菩提心,是在古释迦佛时,为陶师,名大光明。古释迦佛,观其机熟可度。即带四位弟子,名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一个古时候的释迦佛也是有这四个弟子的名字,【至陶师所。陶师心生极喜,恭敬礼拜,默愿将来成佛,亦同佛之庄严,及同名号,四位常随弟子亦然。佛为说法,得度出家,从此发心修行。
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备受诸苦。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佛名与师同,满所愿也。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这个愚痴是遍全世界,不要说佛,说法师就好了,法师拼命地要来弘法利生,就没有几个众生要信受,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我若堕入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不能救拔。因为这一段文字很简单,就不必解释了。
【念我往昔造诸恶业(五逆十恶诸不善法)时,佛则悲哀…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