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77

  ..续本文上一页怜愍,种种方便教化。而我愚昧痴迷,不知信受,不肯改恶从善。恶因既积,苦果难逃,故堕地狱,备受恶报。佛复悲伤痛惜,欲代我受苦。无奈我业深重,自作还应自受,不可替代,不能救拔。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我罪报既毕,得生人道,佛则转悲为喜。以者用也,】佛就是【用种种权巧方便,】令种善根,譬如佛【即说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之法,令我得种善根,不堕恶趣。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种种教化提携,】携令善根,【令我善根】携就是用手提起来,你看下面,携就是用手提起来,简单讲就是提携我们、教化我们,令我们的善根,【得以增长。】但是因为我们的业障深重,【奈我障重,不肯受化。佛心亦无暂时弃舍于我,是则佛恩何等深重。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佛于印度出世,我还在六道轮回,【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我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在末法时期出世,【何福而预出家;】不要说出家,你们在家居士就不得了了,我们这些在家居士又能学佛,又有家庭、又有事业,如此还懂得来听经这才是伟大,做师父的人不但赞叹出家,更加赞叹在家的菩萨不简单,我们这些男众、这些女众,这些在家菩萨的确不简单,【何障而不见金身;】金身就是佛,我们有什么障碍不能见到佛的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又自己很庆幸,幸好还有佛的舍利可以礼拜,我们若顶礼舍利有无量的福,能灭无量的罪,所以说起来我们很可怜,佛出世的时候,我们还在六道轮回,尚沉沦,现在我们得人身,结果佛已经灭度,我们不能见到如来的金色身,实在很悲哀,何罪而生末法,罪过无量,何福而预出家参与,参与预出家就是能够参与出家的行列,我们的障碍有多大,不见佛的金身,我们如此幸运,能够礼拜佛的舍利。

  【此段自悲自庆。悲者,悲伤不生佛世。佛当初应机出世,我尚沉沦苦趣。现今我得人身,佛已灭度(灭妄证真,成就佛道。度生已毕,入大涅槃)。纵使不得与佛同生一世,能于正像法中,得生亦好;何罪而生在末法,不见如来金色之身。此皆自悲之词。何福而预出家,得列僧伦三宝之数;何幸犹得躬逢如来真身舍利(译灵骨)。此皆自庆之意。舍利,即佛悲愿,碎金刚身,而成舍利。以为末法众生,作大福田。令我等礼拜供养,能得无量福,能灭无量罪,能成一切智,何等庆幸之事。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过去都没有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我们如果没听到佛法,不知道生、老、病、死的可怕,不知道六道轮回的可怕,不知道无常法,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怎么会知道我们常常受佛恩,就是因为我们常常听法,听闻法的开示,所以我们知道生死的痛苦,【此恩此德,邱山难喻。】邱山就是高山的意思,高山,佛恩比高山还高。

  【如是指上悲庆之余,心中思惟,还是夙生已种善根。向使下四句乃反显,不种善根,难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佛之恩德高大,邱陵山岳难以为喻。

  自非发广大心,】你若没有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骨碎身,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就是要报佛恩,报佛恩。

  【此段即由正思惟,而得正知见。乃知欲报佛恩,须发佛心,而行佛事。发广大心,即发佛之平等大慈悲心;此心即菩提心。行菩萨道三句:皆行佛事,佛在因地中,所行之事也。行菩萨道者:舍己利他,广行方便: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要解释一下:这个叫做四摄法——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意思是说你要修养自己,或是要引导众生入佛门,你一定要具足这四种条件,使他觉得有亲切感,使他觉得我们佛教徒对他真的很好,所四摄、四事、四法,四事就是四种事相的四,四摄、四事、四法,统统是指一样的东西:第一叫做布施摄。我们人的布施随着自己的力量布施给众生,因为我们众生都有贪,众生都有贪,我们方便施舍一些东西给他,或是施舍真理给他,施舍一些财物给他,众生会高兴。有的人你布施金钱给他,他不高兴,布施佛法给他,他一生一世感恩你,感恩你,令起亲爱之心,他会认为你这个人修养很好,以后你对他说话才能契入,才能契入。所以要摄受众生第一个要布施,布施财物或是布施法的真理。第二、这个爱语非常重要,爱语不是男女那个恋爱的爱,爱语就是一种非常诚恳、关心的话,这个爱就是我对你非常慈悲的那种意思,也就是说依照众生的根性,好好地安慰他,让众生觉得我们很慈悲。简单讲,换句话说,爱语直截了当的解释就是:菩萨能够站在对方,了解对方的心思,而站在他的角度替他讲话,不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完全附和他。我们所关心的就是他所需要的东西,有的是很关心,有的是很关心,关心到使人受不了,有的女众长得漂亮,长得漂亮男众就很关心她,非常地关心,关心到使人受不了,如何受不了?上班也载她去,下班也在外面等她,等得程度也太离谱,而且人家女众已经跟她拒绝了,拜托他不必再来载她了,他也是硬要见她一面,那个就是很关心,关心到已经受不了了,那个已经不是关心,变成是一种压力了,压力了,所以男众就自己认为我尽力地做还不能感动你,错误,要对方能够接受,这个才叫做爱语。自己关心的程度一定要……关心的方式,你的方式、你的时间、你的空间、你的语言,要恰到好处他(她)才能够接受,你关心到变成限制她的自由,这个哪里是关心?所以男人都比较坏,他关心得已经让人家受不了,受不了没办法,受不了,他不懂,所以了解语言是最高超的艺术,所以我们说话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说话有几种艺术:

  

(A说话前)

  ⑴讲话第一个要件要先听话,听他怎么说,你不要一直抢着要说,这个就是错误,要说话以前你先听对方讲,你要说什么,你就先做听众再做演讲家,他都没有说话,你就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你怎么知道他要听什么?你要先听他说,讲话。

  ⑵再来,第二点、要尊重他的自尊心,尊重他的自尊心。

  ⑶再来,第三点、他最不欢喜谈论的话题,你都不要去提起。譬如说她的儿子被抓去关,她的娇儿做落翅仔,或是她的儿子做古惑仔,她最不喜欢人家讲这些。她先生整天花天酒地玩女人,她最不喜欢人家讲这些,你关心她,说:最近你先生好吗?酒有没有少喝了?外面还有没有玩女人?她满脸地不悦。你是关心她,但是那么多人你就不要讲这些。有的人不要人家讲学历的问题,有的人不愿意给人家问学历,你偏偏一天到晚:你读哪里?你读哪里?你问人家这个做什么,对不对?所以我告诉你们要了解心理,要了解心理,要了解心理然后要会说话,你如果对学历高的,一去就介绍:这是台大博士班。他就……整张脸就满面春风。他读小学,不想让人家知道他读小学,他就一直对他说:你怎么不认真念书?怎么读这么少?在那么多人面前跟他泄底,这个就是不懂得说话。

  所以我们人一定要懂得说话,这一堂课大家要注意听,一定要懂得会讲话,知道吗?一定要懂得会讲话。

  

(B说话时)

  ⑴讲话要了解次第性。长辈先讲,你是晚辈尽量听。我告诉你:最伟大的人要先做最平凡的人,就是你要先学如何听人家讲话,长辈在讲话你要静静地,没有你插嘴的余地,我们不是抢着讲话根本不懂礼貌,不要说做菩萨,做凡夫都不够资格。因为我了解。

  ⑵接下来,对不能开玩笑的众生,你不要跟他讲太多,保持一个距离。如果这个众生能够跟他说笑话的就无所谓,还要看立场、看时间,还要看空间,所以不是单方面地关心,这样就能够产生效用,不一定,一定要两方面的互相,所以你要很懂得关心,尤其是语言,语言。师父,我一辈子不会去伤害到众生的心,你放心,你跟我相处久了就知道,也不必太久。我这个人也不会去伤害到任何人,叫我恶口这个办不到,骂人,或是去伤害到别人的自尊心,我明明知道这个女众已经嫁人了外面又有男人。我也是告诉她:你要好好地学佛,自己注意一点。我会说得很好听,我不会去伤到她的心,我会对她说得很好听。我说的只有她知道而已。我会对她说:家庭尽量不要破裂。她就知道我在讲什么,我所说的旁人绝对不知道我在说谁,我有这种修养,有这种修养。所以你们这些男众、女众,你们如果跟师父在一起你放心,我绝对不会伤害你,我只会疼惜你,跟你摸摸头、跟你摩顶授记,如此而已。我不会伤害你,只会鼓励你、说好话,绝对不会跟你说坏话。

  ⑶第三叫做利行。利行简单讲就是利益众生的意思,凡是利益众生,使众生产生欢喜心,这个叫做利行,利行就是利他行,利他的工作。人家说自利利他,利行就是利益众生叫做利行。

  ⑷第四个叫做同事。同事就是顺他的角度,顺他的立场然后讲同样的语言。譬如这个人很贫苦,我跟你讲这个人很贫苦,从小到大就是贫苦出身的,你不要在他面前说你有幸福,这是错误的答案,在苦难的众生的面前,不能讲你有多幸福。他现在三餐不继,你对他说:你的命实在很差,要是我家一进去就开冷气,你看我老公让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门就是轿车,奥斯摩比或是劳斯莱斯,BMW,说你的幸福,你看这样打扮,出门都是高官显赫,都是中央级的人和我们来往,增加人家的痛苦这样不好,不要在可怜的人、贫苦的人的面前讲你是一个很Lucky的,很幸运的人,不可以。你要跟他讲非洲人比你更苦,你现在虽然贫苦,还有人比你更苦。以前我也是很贫苦,所以我绝对不会瞧不起贫苦的人,或是瞧不起病苦的人,你所说的话要和痛苦的人立场相同。这样他会认为这个人实在了不起,了不起,所以法师也必须要懂得心理,修行人也要了解…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