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主布施的東西我無法消受,【故欲參方訪道,以了生死大事。徒以師意既決,只得懇留數日,】就再留他幾天,【做一件衲衣,】衲衣就是補破的東西,衣服經過補叫做衲,衣服破了經過補這個叫做衲,【與師禦寒。師允其請。母女二人,遂歸家中,裁縫衲衣,】出家人所穿的也都叫做衲衣,有的人衣服好好的,故意挖一個洞來補,這個實在不必要如此,【一針一句彌陀聖號。做畢,再包四錠馬蹄銀,】四錠馬蹄銀。你如果看古裝片,你知道嗎?元寶的意思。馬蹄銀,馬蹄銀就像帽子那樣,有沒有?馬蹄銀。你如果看古裝片的元寶,元寶。四錠馬蹄銀,像馬蹄那種銀錠,【送師路上做川資。】就是給他做盤纏,路費,【其日母女二人,同送師處,師即受之。定于次日動身,其夜依然坐禅如故。至半夜,有一青衣童子,手執一旗,後數人鼓吹而來,並有數人,扛一朵大蓮華,】扛一朵大蓮華,【至師前,童子曰:“請師上蓮臺。”】如果是我們衆生一下子就坐上去了,【禅師心中暗想:“我用禅功,未修淨土,何以接往西方?恐是魔來,惱亂我耶?”遂不理他。童子再叁勸請,未可久延。師取一柄引磬,】我們平常所打的,當、當……引磬,【插在花臺。時候已至,即鼓吹而去。】就一直鼓吹而去。【次早其徒家中,】就是供養師父的母女,【馬母生一引磬。馬夫以此怪事,】照顧馬的馬夫就覺得很奇怪,【告知主母。母女二人,見引磬知是師物,不知何緣而入馬腹?乃大驚。即馳至師處,見師正要動身。】外出去參學,【問師有失何物?師雲不失。徒出引磬與觀,此是師物,何以而從馬腹生出。其師見物聞言,汗流浃背。】很驚慌、很驚慌。【乃作偈雲:
“一襲衲衣一張皮,四個元寶四個蹄。
若非老僧定力足,幾與汝家作馬兒。”】
“一襲衲衣一張皮”,就是你供養我一件衲衣,我沒有修行來世要還你,一張皮就是馬,一張皮就是變成馬,你送我一件衲衣,我沒有修行,來世我變成一匹馬,就是那匹馬的皮,就是那張皮。
“四個元寶四個蹄”,你送我四錠元寶,我沒有修行,就變成那匹馬的四個蹄,就是一個果報變成畜生。
“若非老僧定力足”,如果不是我這個老僧有點定力。
“幾與汝家作馬兒。”差不多變成你們家的馬了。
【乃將衣銀還之于徒。
此則故事,亦可爲本段作注腳。我等比丘,若無實行,信施難消,可不懼哉!】所以我們出家人還在計較他供養的多或少,信徒對我們好或壞,這個都不重要,我們隨緣度叁餐過日子就可以了,【應人人同發菩提心。是爲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四念施主恩竟。】
我休息一下馬上就下來。今天我們稍微提前下課,不必講那麼長。
丙五 念衆生恩
雲何念衆生恩?謂我與衆生從曠劫來,】曠劫就是久遠劫,很久遠、很久遠,【世世生生互爲父母,】今生我做你的父親,來世搞不好你做我的父親,就是互相輪流,所以互爲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怎麼說沒有呢?一定有的,所以要念衆生恩。
【首句征,謂下釋成衆生恩。衆生者,衆法和合而生。外身是色陰,有地水火風,】我們的身體地水火風,【四大之法所成。皮肉筋骨】我們的皮、肉、筋、骨【爲大地(有質礙故),痰淚精血爲水大,周身暖觸爲火大,】這個“煖”就是“暖”是一樣的,身體有熱度有溫度。【出入氣息,及手足運轉爲風大(動則屬風故)。內心是受想行識四陰,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之法。前五識屬受陰,第六識屬想陰,第七識屬行陰,第八識屬識陰。】這個在唯識學我們都有研究過了,【內外十二法,】把筆拿起來,內就是八個識,外就是四大,八加四等于十二,內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八個識,外就是地水火風,八識加四大,十二法,【和合而生,故名衆生。
此衆生名,是九法界之通稱。地獄、餓鬼、畜生,是叁途苦報衆生。人間、阿修羅,是苦樂間受衆生。天上是著樂衆生。】這個怎麼說呢?叁途只有苦,只有痛苦而已,地獄、餓鬼、畜生,只有痛苦而已。人間、阿修羅是苦樂間,就是有苦有樂這個叫做苦樂間,若、樂,有苦有樂。天上呢?執著快樂。【聲聞緣覺是二乘衆生。菩薩爲大道心衆生。我與衆生,從曠(遠也)劫來,從迷積迷,以曆塵劫。世世生生者:叁十年爲一世,一百年爲一生。又一期住世,一番生死爲一生。互爲父母者:或衆生爲我父母,或我爲衆生父母,彼此各皆有恩。
今雖隔世昏迷,無宿命通,昏昧迷暗,彼此互不相識;以理推測,定有互爲父母子女之事,豈無報效耶?】因此諸位不要結惡緣,無論有多壞,我們要把他當做自己的父母,生生世世與我們都有母子、父子的關系。
【今之披毛戴角,】現在的畜生怎麼知道,【安知】就是你怎麼知道,【非昔爲其子乎?】不是過去的自己的兒子呢?現在的披毛戴角你怎麼知道不是你過去自己的兒子呢?【今之蝡動蜎飛,】(蟲豸(豸zhì1. 古書上說的沒有腳的蟲:蟲~(蟲子的通稱)。2.〔獬~〕見“獬”。3. 解決。)之屬飛翔或蠕蠕而行。借指能飛翔或爬行的昆蟲。)蝡(rú),軟軟的。軟動這個“軟”就是微動,像蚯蚓那種叫做軟動。蜎飛,蜎,這個念yuān,蜎飛就是昆蟲,昆蟲,【安知不曾爲我父乎?】你怎麼知道它以前不是我的父親呢?好,看八十八頁倒數第四行的大字。
【此段,即推測諸趣中,定有父母。且先約畜推之:披毛戴角,指牛馬豬羊等。蠕動蜎飛,謂昆蟲蝼蟻等。安知往昔非我父母乎?安知,即推測之意,未定之詞也。
每見幼離父母,】從小就離開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姓張、姓王記不清楚,【彼其號呼于地獄之下,】號呼就是非常地痛苦的哀叫。彼其號呼于地獄之下,就是痛苦的哀叫,【宛轉于餓鬼之中。】宛轉就是變化,變化,變來變去,【苦痛誰知,饑虛安訴。】他饑餓得受不了要向誰訴說,【我雖不見不聞,】我雖然沒看見沒聽到他的哀叫,他一定求我幫忙他,【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若沒有經過此事,就沒有辦法說出這種痛苦的事,陳就是陳述。不能描繪,不能描繪出來,【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邪知邪見的人根本不能了解這種事情,因此我們辦水陸大法會說真的,如果要孝順父母的,包括超度、消災,這個應該是很好的因緣和機會。爲什麼說水陸法會力量大?你想想看藥師壇、淨土壇、梁皇壇、內壇、諸經壇,你想想看整天念佛、拜佛,大衆這麼虔誠整天拜忏,幾百個出家人你想這個力量多大?有很多人感應,很多、很多人感應,有人人狗死了也來幫它超度,這個也是能夠得到感應,狗死了也可以,所以有的人寫“我家那四只貓”,可能有燒死貓,燒死貓。貓的嗔恨心也很重,譬如說你壓死貓很不好,很不好,壓死狗也很不好,沒有關系,我們農曆年底打個佛七,打個佛七,還有機會,念七天的佛,七天七夜,你看這種力量有多大。所以我們今年的佛七開放,女衆這邊開放讓人住,開放讓人住。如果遠路來的要用功的,早上要跟得上的,罰沒辛苦一點地住,可能不會住滿,人不會那麼多,要住的人沒有關系先報名,免費的,免費的。先報名沒有關系,來隨喜佛七,七天把自己關起來,好好地在講堂念佛,我的意思是每一年都要如此。上了一年的經典了,難道不證實自己的功夫好不好?所以就是年底要考試,念佛七天,好好地來用功一下。這個道理大部分的人都很簡單,這個道理。看八十九頁的小字。
【前二句舉例,比況宿世親緣,現今迷昧。羅漢尚有隔胎之迷,】隔胎就是再轉世,他就忘記他前世是什麼了,【無怪乎張王難記也。】姓張的、姓王的記不起來。【第五句彼字,指宿世父母。或墮地獄受罪,苦痛誰知?或受餓鬼之報,饑虛安訴(無處可訴)。】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痛苦還能向人家訴說,你如果是餓鬼要向誰訴說,【我未得天眼天耳,不見不聞。彼必向乃子乃孫,求拯求濟。此六道輪回,叁途劇報,】劇報就是苦報,很痛苦叫做劇,很痛苦的報叫做劇報,【非經不能陳述此事。《阿含經》、《大日經》、《悲華經》、《地藏經》等,均有言之。非佛具足叁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及得一切智,不能道此言。
彼邪見人:即不信因果者。不知依惑造業,依業受報,隨善惡以升沈,有苦樂而不等;故曰何足以知此。】要怎麼樣才知道呢?【印度常見外道,】常見外道這個“常”字,就是做人生生世世都是人,永遠是人。做豬來世也是豬,當人來世還是人,當奴婢來世也是當奴婢,當員外來世也是當員外,這樣就不公平了,每個人都要做人誰肯做豬,對不對?這個叫做常見。【謂人,則生生世世爲人;畜,則生生世世爲畜;無有善惡輪回,是大邪見。又斷見外道,謂人生一死,永歸斷滅,無有後世善惡果報,亦大邪見。我國學說,亦有一靈真性,化爲虛空,此與斷見外道相同。此等邪見,實能誤人。若人既可生生爲人,及一死永滅,無有後世,則推翻因果,世人何必爲善,盡可作惡,豈不是要壞盡人心耶?】如果沒有因果誰都敢做壞事,【惟望大家,輾轉宣傳,必宜注重因果,勿中邪毒。
是故菩薩觀于蝼蟻,】蝼就是昆蟲的意思,菩薩看到這些昆蟲,【皆是過去父母,】所以慈悲到連一只螞蟻、一只蟑螂都不敢殺死,講到這個實在很痛苦,佛教說不要殺生,說實在的也是很苦惱的事情。我們五樓的客廳蟑螂實在太多了,我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現在很苦惱,還有一只壁虎,每天我如果在念佛它就……,每天我如果念佛,這就吱、吱叫,一只而已,沒看到兩只,只有一只,蟑螂實在太多了,因爲我感冒都會吐痰,它們都來吃痰,還有水龍頭,所以那個客廳,我的徒弟要好好幫我清理一次,每…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