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P6

  ..續本文上一頁都不會改變,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這樣,接著,就是隨著業力而去,你造什麼業,你就隨你的業力而去,所以,意無作相,是叁業無作相;沒有造作。[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能夠隨著無作,慧就是說無爲法的智慧,無作就沒有所謂的造作,就沒有業,就是清淨心的智慧,【是爲入不二法門。】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

  你對于..,福行,一般人講我們行十善業,欲界的善行,能得樂道叫做福,我們若在造福,我們知道這是欲界十善,罪行;一般都離不開十惡業,身口意的十惡,不動,不動是指色界、無色界的業,一般來講,福行罪行不動行[爲二。]就是說,爲二就是有對立,認爲福罪不動,以爲是很強烈的不同性,有的人說:奇怪!怎麼叁樣卻說二,不是,爲二就是說有不同的觀念,爲善是福,爲惡是罪,修打坐、禅定是不動,所以,他認爲這不同;爲二。

  【叁行實性即是空。】

  福無福的真實相,罪性本空,不動是指短暫的定,所以,還是空性,

  【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于此叁行而不起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不起就是不起心動念的執著,放下!放下!

  說這樣人家會誤會,這樣誰要做善,做福也沒有做福的實在性,造罪也沒有造罪的實在性,修禅定也沒有禅定的實在性,修這做啥?這樣叫做斷滅見。

  所以,佛是說,福行當體就是空性,你不要以福爲驕傲,罪行就是一般所說的十惡業,感應到不好的果報,你也不要太自卑,只要一念悟到空性,當下就是福。

  比如說,你現在很窮,或是很陋劣、很卑微,有的人長得很醜,個子矮又壞脾氣,很醜,接著,又沒讀書,自卑感很重,他看到人就覺得很自卑,那就是所謂罪行的果報,我們不用這樣,學佛的人沒差別,心中若擁有智慧、解脫,比外表穿西裝的更好看,爲什麼?他這輩子穿西裝好看,結束之後就不好看了,叁塗在等他。

  我們的心若擁有智慧,罪性本來就是空,了解這就是我們的業報,所以,也不要覺得有什麼看不開、自卑感,我上次,以前在南星注射時,有一個駝背的,每天,我常常遇到,我常常去,她也每天去,遇到,常遇到她,聽說她生十幾個,十幾個,哇!很糟糕!也生十幾個,個子小又瘦,瘦又黑又醜,每天都要注射,去都駝背,駝背,注射沒多久,往生了,她不學佛,不學佛時,對這不了解,所以,我們是學佛的人,就不會瞧不起她,知道一切福行、罪行、不動行全都是平等法。

  因此,我們不要落入斷滅見,福也沒,罪也沒,不動行也沒,這樣就落入斷滅,斷滅就是罪很重。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爲二。】

  從我就是從我的主觀意識,産生彼、我對立的二元的對立觀念,所以說,從我起二,對于有一個我起對立性觀念。

  【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

  你若看到我當下就是空性,你就不會起彼此,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我,對不對?有此故有彼,有彼故有此,這是中觀常常講的,所以,你若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

  【若不住二法.】二法就是彼、我對立二法,有我就有彼;彼此,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你若無分別心,哪有彼此的觀念?彼此的觀念?【是爲入不二法門。】不二法門。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爲二。】

  得失相;有所得相,有所得當然有所失。

  【若無所得.則無取舍。】

  有取就有得,有舍就有失,所以說,你若以無所得,無所得就是畢竟空性,則沒有取舍,沒有取舍,心就平靜了。

  【無取舍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上次,我有一次在講經,我就講:我們要行菩薩道、要發菩提心,乃至青春、生命都要施舍。一個外道的跑來,講到快結束了,跑來,人家還沒解散就跑來,慧律法師!您不是說要施舍?我說:是!對!要施舍。您的表給我。我的表拿下來,我拿在手上,他的手要伸過來拿,我說:我爲了怕增加你的執著,爲了破你的我見,所以,我要收回來。幸好沒有拿走,這算是比頭腦的,增加你的惡業,我不可以造這種惡業,給你,就增加你的執著,手表是我講經時在看、在用,可以度衆生,你拿表做啥?對不對?所以,估價..,站在度衆生的角度來講,手表還是由我戴比較有功德,戴在你那裏,只是好看而已。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爲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

  受就是樂受、苦受、憂受、喜受,想就是我們的念頭,這就是滅受想定,滅受想定,這就是所謂聖者的定,

  【無闇無明。】像入滅受想定無闇也沒有明的對立。【一切法相.亦複如是。】所以,亦複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磐】高興入涅磐,是二乘人所追求的,【不樂世間】世間很痛苦,不樂世間,有學佛的人都知道,除非是沒有學佛的。

  以前,沒有學佛,我都跑去百貨公司、西門町,沒錢,沒錢就去逛、逛..,逛什麼?逛西門町,走、走..,若口渴,口渴就找最便宜的,一杯冰差不多幾塊錢,十塊,都去買那個,沒錢,沒辦法!整天逛百貨公司,走、走...,走一走,只是沒有一樣能買,沒錢,這樣看,滿足視覺,說起來很可憐,現在,我若到大統逛又不同了,大統,你不相信,我再到大統逛,還是再到大立逛,慧律法師!您喜歡什麼?我送您!我不用。百貨公司,結果,很多信徒在聽我的錄音帶,大統、大立,對不對?來逛,慧律法師!您要什麼?他若說:您要什麼?我就說:我要那顆鑽石。那可不行,太貴重了。施舍不出來,也不知要買什麼?用不著,所以,樂涅磐不樂世間,這是二乘人及凡夫的對立,這世間很痛苦,所以,修行人每個都希望入涅磐,清淨的世界,不喜歡這個世間,

  【爲二。】;二種對立性

  【若不樂涅磐不厭世間.則無有二。】

  這樣就無二,所以,學佛的人,學佛的人都發現到這世間很痛苦,都希望早點死,所以,大家都在佛祖面前發願,我折十年的陽壽給慧律法師,有的,我折二十年,有的,我折叁十年,有的,我全折給他,我說:講那些都沒用,你全折給我,你現在要馬上死,對不對?陽壽,所以,這沒什麼意思,你討厭這個世間,難道馬上會死嗎?所以,話雖如此說,我不用,我活到六十歲就好了,或者是我活到四十歲、五十歲,又不能讓你用講的,你活到四十歲、五十歲時,你很有把握嗎?念佛念到自知時至,你很有把握嗎?所以,說起來是壽命長比較好,壽命長用功的時間比較長,若懶惰的人,活愈久,愈痛苦,惡業造愈多,他也不念佛,她現在:我才四十五歲而已,還會生産,四十五歲還會生産,念到五十五歲,五十五歲還會生産,哇!真行!差不多六十歲才用功,差不多六十歲,一般世間人差不多六十歲,六十歲就來不及了,六十歲就來不及了。

  所以,覺悟要有很強的力量,所以說,愈精進的人,他無礙,爲什麼?他隨時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他將一天當作叁天用,念佛不是看時間長、短,若懶惰的人,他若在世間活一百歲乃至一百二十歲,但他懶惰,不修行,不修行就造業,活愈久,業愈重,聽到不能自殺,又很痛苦,不知怎麼辦?就在那裏拖、拖、..,上次,報紙有刊登,登怎樣?登夫妻吵架,她以前常說:我死了比較快活(舒服),說她死了比較快活(舒服),結果,去喝鹽酸,不知是硫酸還是鹽酸,灌下去,灌下去時,開始爛、爛..,發爛時,結果怎樣呢?人家把她救活,救活,因爲爛掉、壞掉,後來,做一個人工肛門,腸子卻不會排大便,不會排大便時,身上老是要帶一個罐子,你到長庚或是榮總,肛門都挂在腹部旁,有的是燒,上次,報紙登的,有一個燒,燒得沒死,沒死時,卻也活不成,活得很痛苦,也不會死,卻不會講話,燒得太嚴重,不會講話,很可憐!裏面要裝一個助講器,裝在裏面,聲帶燒壞了還是怎樣,裝在裏面,用腹部講話,嗚、嗚..,所以,我們一念錯誤而已,叁十幾歲自殺沒死,她就得拖到六、七十歲,第二次,叫她再死,她不要了,人家問她:你怎麼不繼續自殺?哇!很痛苦!很痛苦!結果,自殺沒死,沒死卻救活了,她現在很痛苦地過日子,出去,整個喉嚨都痛苦,吃又吃不營養,不營養,氣色就會變,粉蓋不住,腹部用一個肛門,你想想看!排大便,賺死了,這個賺死了,臺灣有句話叫做卯時的卯,說今年走卯時運就是賺死,身上老是背一袋,慘了!這下真的嚴重了!所以說,學佛的人,那條路絕對行不通,絕對行不通,所以,你不要厭這個世間,則無有二。

  【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

  你若有所束縛,你就有所解。

  【若本無縛.其誰求解。】

  本來就無縛,自性本來就是空性,沒有人束縛你,沒有人束縛你,其誰求解?

  【無縛無解.則無樂厭。】

  沒有所謂的快樂,也沒有所謂的厭惡,【是爲入不二法門。】

  所以,有的在家菩薩,差不多都是女衆比較多,差不多四、五十歲,婚姻失敗,有的是叁十幾歲,都來,來時就痛哭流涕,師父!您解救我,我活得很痛苦,嗚、嗚、..,哀嚎不已,家庭很痛苦,師父!您要解救我,爲我加持,我現在煩惱很重,這種事,不是師父不慈悲不解救你,所有的煩惱,你若不從內心自己覺悟,自己去覺悟、放下,你沒辦法,我就慢慢對她開示,慢慢開示,我說:這種煩惱又不是我開刀,開刀,腦部切開,切開,唉!煩惱在這裏,一塊黑黑的,啪!剪下來,不然,你問醫生,醫生曾開過煩惱,多一塊煩惱突出來的,你問醫生看看,那是無形相的,所以,她來聽師父講一講,開示之後,她內心很歡喜,我跟她說:歡喜?你現在聽我講,講一講是很歡喜,但是,回去又忘記了。不是自己覺悟的力量沒有用,你一直靠著外力,一直靠著善知識的指引,一定要靠你的意志力,好!我今天回去,放下!我跟你講一千句的放下,不如你動一個決定:我放下!你的一句比我的一千句還厲害,聽得懂我的意思嗎?我叫你一千句的放下、放下..,抵不過在座諸位…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