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不思議品第六▪P3

  ..續本文上一頁種執著,這樣不是真正在求法。

  【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

  法當下就是無相。

  若隨相識就是說如果隨著相而産生了分別心,就是著執著。

  唉!這實在講得太棒了!維摩诘居士今天已不在了,不然,我也會去跟他頂禮,實在是講得太棒了,這個人實在太優秀,實在是太棒了,即使是大法師也沒有辦法講出這些,哪一個法師能夠講出這麼偉大的法?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實在是太了不起了,法當下就是無一切相,我們若隨著一切相、分別心,這樣是在求相,就是著相,不是在求法,求法是爲了求解脫這顆心。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

  意思是說不可住,什麼叫做不可住?因爲剎那間、剎那間在變化,不值得我們執著,法不可住就是說不值得我們去執著它,這樣解釋比較貼切,意思是說這世間是生滅法,剎那間每天都在變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包括我們的色身,包括我們的肉體,包括我們一切思想,包括一切天地萬物,沒有一法剎那間能夠停住,若是這樣,這世間不值得我們執著,所以說,法不可住,法不能讓你安住,不能讓你執著。

  若執著法,是則住法,就是執著法,不是在求法。

  所以,求法者當下與空相應才叫做求法,與中道相應、與解脫相應、與自在相應名叫做求法。

  【法不可見聞覺知。】

  眼睛叫做見,不可【聞】耳朵叫做聞,鼻舌身叫做【覺】意叫做【知。】

  所以,見聞覺知就是我們所講的六根,眼,對眼來講叫做見,對耳來講叫做聞,對鼻舌身來講叫做覺,鼻子的覺,舌頭的覺,身體的觸覺,意識就是知,也等于是六根,見聞覺知。

  【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意思是說我們不要被六根所騙,眼睛所看的,耳朵聽的,身體所感觸的,全都是假的,不要被騙了。你若行見聞覺知,有所著,若行就是如果你執著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鼻舌身的覺以及意識的知,如果你行于六根裏面的覺知,執著于六根裏面的感受,是則見聞覺知,這樣是六根的妄想,不是真正的求法,非求法者意思是說這樣還不能開悟、不能解脫,以這樣來講就是放下,任何時間、空間,六根、六塵所看的一切,全都不可得,利根的人叁言兩語,簡簡單單就完成佛道的覺悟,利根的人,叁言兩語就完成覺性,但是,鈍根的人,你叫他不要執著,他還是執著,相同,別說叫他不要執著,光是叫他這張嘴巴安靜,他就忍耐不住,他不稍微講兩句話會死,有空就講話,所以,今天持八關齋戒,誰持戒一百分?

  【法名無爲。】

  法的名字叫做無爲,無爲就是沒有造作,無所謂身口意造作的生滅法。

  【若行有爲.是求有爲.非求法也。】

  有爲就是生滅法,有所造作,身口意有所造作,名叫做有爲法,若行有爲,是求有爲,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應無所求。】

   那句話,你要用叁條紅線劃起來,把它貼在你房間的門口,出出入入都看得到,

  一下子就開悟了,我的根機也很利,這樣我就開悟了,真正求法就是這樣,這句就解決了,于一切法應無所求,這才是真正在求法。所以,我不希望別人對我多好,人家對我不好,我無所求,不會說:拜托你不要傷害我,不要這樣子,我不會傷害人,講話自己注意點就好,別人,我們不要傷害,不要像別人,說他怎樣又怎樣,我告訴你,若法師在講經當中很我慢,有時候會出洋相,舊金山,昨天跟今天,兩天都是大地震,昨天跟今天,連續叁天都是大地震,美國老大,他現在住在美國,他現在正好在美國,他說他住的地方不會地震,現在無話可說,安靜了,所以,這種事是很可怕的賭注,留給後面的人,一個可怕的錯誤思想,這幾天剛好大地震,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state,加利福尼亞州,Los Angeles洛杉矶大地震,連續,還連續的,昨天到今天,電視報導的,難道電視亂報導嗎?若地震,我就會想美國老大在那裏。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于諸法中得法眼淨。】

  說完之後,五百天子馬上證得初果阿羅漢。

  所以,我才告訴諸位!學佛的人不要搞稀奇古怪的神通,不要搞稀奇古怪的言論,如法的說,經典怎麼說,你就照著讀就好,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講一些叁十叁天外,不著邊際的話,講一些神奇鬼怪,見光、見佛、見花、見鬼神,什麼魔鬼來,不要講那些,如法說,求法者于一切法應無所求,一句話就解決了。

  【爾時長者維摩诘問文殊師利。】

  現在換維摩诘居士問文殊師利。

  【仁者遊于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

  現在要借師子座了,文殊師利菩薩,你在無量的法界,你知道無量阿僧祇劫國土,哪一個國土有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

  【文殊師利言。居士。】維摩诘居士。

  【東方度叁十六恒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

  度就是過。

  【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

  八萬四千是多大,你知道嗎?一由旬四十裏,八萬四千乘以四十裏,四十裏是從這裏到臺南,我們從這裏到臺南,八萬四千倍長度的色身;身高,你看!我們在須彌燈王佛之下,你看,我們看得到嗎?根本就看不到。

  【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很驚人!【嚴飾第一。】最爲莊嚴。

  【于是長者維摩诘現神通力。】

  現神通力,他是佛,每樣都可以,至于我們,我們就沒辦法。

  【實時彼佛遣叁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诘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

   遣叁萬二千師子之座,過去從未見過。

  【其室廣博.悉皆包容叁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

  結果,維摩诘居士的房間才只有方丈而已,結果,叁萬二千的師子座,無所妨礙。

  所以,要講神迹,聽得懂嗎?聖經講:當時在鬧饑荒,耶稣的一顆饅頭,變成很多饅頭,聖經記載面包,變成很多面包,發給每個人吃,所以,耶稣基督是救苦救難,不過,我過去在讀研究所時,我去過玫瑰教堂,在愛河邊,知道嗎?很大間,在五福路那裏,那時候不知是什麼路?離佛教堂沒多遠,沒多遠,那個地方在愛河邊,我還記得,進去時,到後來每人都..,他們都用餅幹,挾一塊,到牧師前面,不是牧師,是神父,天主教堂,我還記得是神父,唱聖歌,我也進去,跪著唱,我也跟著看,哆來米發嗦 ...,我看得懂,唱、唱、唱..,後來,大家一直看我,進去試看看天主教堂是怎樣,很高,講一講,就是耶稣怎樣、上帝怎樣,聖母瑪利亞,唱聖歌,我也拿一本,聖經拿不起來,因爲釘在桌上,現在是否有改變,我不知道,拿不起來,唱、唱、..,爲什麼到基督教堂?爲什麼到天主教堂,你知道嗎?因爲尿急,沒得拉尿,.,坐公車下來,急得受不了,不知到哪裏拉尿,唉!天主教堂在這裏,進去,我就進去:廁所在哪裏?他說:在那裏。我想說:在唱聖歌,就進去看一看,後來排整排,唱聖歌,阿門!一人發一塊,你若有去過天主教堂,你就會知道,我就想:我進去時,忘記念阿彌陀佛就慘了,阿門!阿彌陀佛!真糟糕!因爲念佛念習慣了,回家,聽一聽,根本沒什麼道理好講,他們認爲耶稣很行,鬧饑荒時,耶稣變化面包,他若看到這些,叁萬二千只師子座進去裏面,才這麼大還容納得下,就昏倒了,這不是變面包變得出來的,若要講神通,比賽神通會很驚人,這叫做事事無礙法界,小能容大,《華嚴經》講的,證入一真法界,事事無礙,事相與事相當中沒有阻礙,大能容小,小能容大,就是這樣無所妨礙。

  【于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也不會變得比較小,

  【悉見如故。】

  悉見如故就是說也是保持原來的樣子,也是保持原來的情形。

  【爾時維摩诘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

  就師子座就是依著師子座的大小,來、來,請坐、請坐,「就」就是依,按照師子座的大小,

  【與諸菩薩上人俱坐。】

  請就椅子坐,維摩诘居士借椅子來了,來!大家請坐!

  【當自立身如彼座像。】

  當自立身就是說想辦法把自己的身體變得像那麼大,像椅子那麼大,不然,坐不上去,八萬四千由旬,都是那麼大的椅子。

  【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自己變形,【爲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

  坐師子座,那是大菩薩變化無窮。

  【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初發心的菩薩,諸新發意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坐不上去,椅子太高,從過去無量劫不發大心,椅子坐不上去,這意思是說無量劫人家都發大心,你不發大心,今天菩薩都能坐椅子,你卻坐不上去,沒有用,皆不能升。

  【爾時維摩诘語舍利弗就師子座。】

  說:你怎麼不上去坐,講話故意諷刺,明明知道他坐不上去,還叫他坐上去。

  【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升。】

  以阿羅漢的神通力,竟然坐那張椅子坐不上去。

  維摩诘神力所控製,就是要讓他知道,修小乘跟修大乘的差別是非常之大,也可以說諸佛的功德,師子之座,不是無德之人坐得上去,這樣你就了解,所以,我們在凡夫時,第一就要發菩提心,不要發二乘人心,不要發小乘心,要發無上的菩提心,發無上的菩提心就是度衆生不疲不倦,不可以有絲毫倦怠,不能退失道心,衆生難度你就是要度,你就是要度,傷害你也好、誹謗你也好、贊歎你也好,你就是要度他,無上的菩提心就是大悲心。

  【維摩诘言。唯.舍利弗。爲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

  椅子是從他那裏借的,你向須彌燈王佛作禮,頂禮一下,你就坐得上去。

  【于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爲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這樣就坐得上。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于毗耶離城,無所妨礙,又于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

  舍利弗說:太好了,太好了!連看都不曾看過,這麼小間,容下這麼…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不思議品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