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觀衆生品第七

  【觀衆生品第七】

  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诘言:「菩薩雲何觀于衆生?」

  維摩诘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衆生爲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叁入,如十九界,菩薩觀衆生爲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羅漢叁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如空中鳥迹,如石女兒,如化人起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衆生爲若此。」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雲何行慈?」

  維摩诘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爲衆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叁世故;行無诤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衆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衆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衆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诳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爲若此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爲悲?」

  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衆生共之。」

  「何謂爲喜?」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何謂爲舍?」

  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維摩诘言:「菩薩于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于何住?」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衆生。」

  又問:「欲度衆生,當何所除?」

  答曰:「欲度衆生,除其煩惱。」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答曰:「當行正念。」

  又問:「雲何行于正念?」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又問:「善、不善孰爲本?」

  答曰:「身爲本。」

  又問:「身孰爲本?」

  答曰:「欲貪爲本。」

  又問:「欲貪孰爲本?」

  答曰:「虛妄、分別爲本。」

  又問:「虛妄、分別孰爲本?」

  答曰:「顛倒想爲本。」

  又問:「顛倒想孰爲本?」

  答曰:「無住爲本。」

  又問:「無住孰爲本?」

  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時維摩诘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謂此華爲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爲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爲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于是不知所雲。」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舍利弗言:「不複以離淫、怒、癡爲解脫乎?」

  天曰:「佛爲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爲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爲證,辯乃如是?」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即于佛法爲增上慢。」

  舍利弗問天:「汝于叁乘爲何志求?」

  天曰:「以聲聞法化衆生故,我爲聲聞;以因緣法化衆生故,我爲辟支佛;以大悲法化衆生故,我爲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爲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爲明,是爲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爲諸垢之所惱也,是爲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爲叁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爲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弦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爲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衆寶積滿,赒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爲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爲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爲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于中現,是爲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複樂于聲聞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爲正問不?」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有定相,雲何乃問不轉女身?」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爲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複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複如故。

  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舍利弗問天:「汝于此沒,當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

  天曰:「衆生猶然,無沒生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還爲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叁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

  曰:「無所得故而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複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爾時,維摩诘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衆生。」】

  【觀衆生品第七】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诘言。菩薩雲何觀于衆生。維摩诘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衆生爲若此。】

  這句話很有作用,爲什麼說很有作用?幻師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魔術師,都會變化,都是假的,一看就知道魔術是假的,不要被騙了,但是,衆生都被騙。

  所以,見所幻人,意思是說所見到的都是幻化出來的,你若要觀察衆生,你可要記得!世間全是變化出來的,業力所變出來的,沒有一件是真實的,你看看!譬如幻師,所見的幻人幻化出來,菩薩觀衆生爲若此也,你既然知道幻化是假的,假的並不實在,不實在還痛苦什麼?你談情說愛在談怎樣,執著你的金錢,執著什麼?執著你的轎車、樓房,執著你的孩子、執著你的丈夫,你執著什麼?什麼東西值得你執著,你說來讓我聽聽看!你既然知道這世間是幻化的,這世間哪一種是實在的。

  【如智者見水中月。】

  像有智慧的人見水中月。水中的月是假的。

  以下講的都是不可得。

  【如鏡中見其面像。】

  鏡中的影像也是假的,了不可得。

  【如熱時焰。如呼聲響。】

  呼聲響,呼聲響,你抓不到、看不到。

  【如空中雲。如水聚沫。】

  空中雲不實在,剎那間在變化。

  聚沫,沫就是小水泡,像水,和合的聚泡,不實在。

  【如水上泡。】

  像水上的泡不可得。

  【如芭蕉堅。】

  芭蕉堅,芭蕉怎麼會堅?芭焦很脆弱,不可能!不可能!

  【如電久住。】

  雷電,雷電怎麼可能久住,一閃就過了。

  底下講的都是不可能,意思是說一切都是不可得,身體也不可得,不真實性。

  【如第五大。】

  我們說只有地水火風,第五大就是空,也是不可得。

  【如第六陰。】

  我們的身體只有五陰,…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觀衆生品第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