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弟子品第叁▪P8

  ..續本文上一頁法,你將貴重的瑠璃當作水精來看待,意思是說你要先了解我們念頭的根本是什麼,他是大乘或是小乘。

  【汝不能知衆生根源.】你不能了解衆生的根機,【無得發起以小乘法。】你不可以用小乘法,你不了解這幾個人是大乘根機,要說大乘法,而你對他說一些小乘法。

  【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彼自無瘡就是說他本來就無瘡,你爲什麼要爲他開刀?

  很厲害!很會講話,他沒有瘡,你偏要爲他開刀。

  體慧法師很慈悲,我在南普陀,有一次生病,人不舒服,正中午,帶我到順天中藥房看病,我很感謝他,他知道我生病,有時候我又好好的,他有空就問:慧律法師!走,我帶你去看醫生。我說:我沒病,看醫生?我想沒事多少看一下也好,真糟糕!熱心到連別人沒病也要帶他去醫院,真糟糕!

  彼自無瘡,勿傷之也,意思是說他本來就無瘡,你要爲他開什麼刀,不要傷害他,意思是說他是大乘人,你怎麼可以用小乘法傷害他?這用意就是這樣,彼自無瘡,他是大乘法,他是大乘根器的人,你怎麼可以用小乘法去傷害他,他不得力。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

  小路叫做小徑,你若要走大道,你就不須告訴他小道的方向讓他走,你直接告訴他大道就好。

  【無以大海內于牛迹。】

  這個內當動詞,是注滿,把它注滿,牛迹就是牛的腳印,這頭牛踩下去,腳印也只是一點範圍而已,你將一大片大海的水,灌入牛腳印,根本行不通,知道意思嗎?無以大海內于牛腳印,你將大海的海水那麼多,灌入牛的腳印裏,牛的腳印一點點而已,意思是小乘根本一點點就足夠,大乘法是盡虛空遍法界。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螢火就是晚上的螢火蟲,一點點,一點點光,牠呼吸,吸氣有一點亮度;你就說此光亮跟太陽一樣,太陽就是表示無上的菩提之道,大乘,無量無邊的華藏世界的法,而小乘人就跟螢火蟲一樣,跟螢火蟲相同。所以,我們不能混在一起。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這些比丘長久都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只是暫時沒有提起正念,可惜!他忘掉了,你只要再對他提示一下,他就又能恢複。所以說,富樓那!這些比丘大家都發大乘心,但是,中間有隔陰之迷,有一點點忘記,【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如何,怎麼可以用小乘法教他。

  【我觀小乘智慧微淺.】小乘人沒什麼智慧,【猶如盲人.】瞎眼的人,【不能分別】不能了解,分別就是不能了解,【一切衆生根之利鈍。】小乘人就像瞎子,不善于觀察衆生的根器。

  【時維摩诘即入叁昧。】入定,【令此比丘自識宿命.】讓他了解自己宿世是修大乘根器,【曾于五百佛所植衆德本.】大家都回小向大, 【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得到本來的面目,就是明心見性,還得本心,本來就是佛。

  【于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诘足。】

  注意哦!現在看到這些比丘頂禮維摩诘居士,有一些在家居士也讓出家人頂禮,有啊!也有人這樣,也有比丘、比丘尼向在家人頂禮,少數。我是如此勸告諸位,你今天若是維摩诘居士,沒有話講,就一個而已,自古以來,到現在只有一個而已,包括臺灣的高僧大德,我們所看到的,他雖然是一位大居士,他也很尊重法師,我有一次,七點多一點,跟廣化老和尚到臺中,本來要回南普陀,說:師父!不用!我們李老師正好在講經,我們到慈光圖書館聽他講《華嚴經》,當時,老和尚身體不舒服,但是,他也很久沒見到老居士,走吧!我說:好!我們走。他撐著拐杖,我就扶著他,進去之後,馬上安排另外一張椅子、桌子,我們倆另外坐,老居士講經以前先禮佛叁拜之後,馬上向老和尚頂禮,之後再上臺,我才發現到,一位這麼偉大的在家居士,原來就是很恭敬叁寶,今天道業才會成就,論年紀是八、九十歲的人,論德行老居士是一位不得了的人,卻因爲他是在家居士。所以,我們在這裏不要以維摩诘居士的例子來涵蓋一切,講經第一天我就跟你們說了,你要記得,你不是維摩诘,回去最好要寫幾個字:我不是維摩诘。挂在這裏。

  因此,于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诘足。這就是尊重他的法,當然若遇到這種在家居士,我們也可以向他頂禮,很驚人!這人就是佛了。

  【時維摩诘因爲說法.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複退轉。】

  因爲維摩诘居士說法,所以,他得不退轉。

  【我念聲聞,不觀人根.】就是不觀照衆生的根機,【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所以,我不夠資格。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诘問疾。】

  迦旃延能勝九十六種外道,所以,摩诃迦旃延是專門降伏外道的。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我不夠資格,【詣彼問疾。所以者何。】

  【憶念昔者.佛爲諸比丘略說法要。】憶念昔者,佛爲諸比丘簡單說法,佛常常說有爲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無爲法是寂滅不動。

  【我即于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無常義就是無常的道理,苦義就是苦的道理,空義就是空的道理,無我就是無我的道理。寂滅:大乘寂滅的道理。之後,我就按照佛的意思爲他們說法,講無常、苦、空、無我、寂滅。

  【時維摩诘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這樣不可以,意思是說你對實相法根本不了解,你用生滅心,實相法是不生不滅,你要證得不生不滅的實相,才來講實相法。

  所以說,心是什麼?心是迷惑所感應來的,行者就是何也,行者是什麼,造用之名,不可用生滅心的造作,生滅心行,這個行就是造作,你造作生滅法,怎麼可以說實相的道?有形就有影子,有相就有生,無形就無影子,無相就無生。但是,心是隨事相而轉;行,他就會造作,見法是生滅,所以你的心有生滅。你若悟到法是不生滅,當然你的心就不生滅。

  迦旃延聽到佛的無相,以爲法是有生滅之相,所以,影響你的心,你的心也是生滅,實相是很深奧,是微妙不可思議的法,你用生滅心來講實相的不生滅法,這樣不行。

  所以說,如何以生滅心來說法,這樣不對!

  【迦旃延。諸法】;一切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這句話很重要!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才是真正的無常義。

  因爲無常義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不生不滅,所以,你要了解無常就是不生不滅的涅磐,你一直誤認爲有生滅、生滅,這樣不對。

  意思是說迦旃延尊者!諸法是畢竟空性的不生不滅,這才是無常義,不是你用生滅心講無常,這樣不對,噢!不了解。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五受陰就是色、受、想、行、識;洞達:如同空一樣的清清楚楚了解。

  什麼是真正五受陰的色身?空無所起,五陰身當下就是空性,這才是真正的苦義。意思就是說苦無苦自性,這才能講苦,如果苦有自性,永遠不能成道。你講這個苦不能透徹的顯示實相的道理,你只說世間是苦,但是,你要了解苦無苦性,苦當體自性就是空,空就是空無所起。你若要對人講苦的道理,你一定要讓他了解,它是空性的五陰身,空性的五陰身當下就是實相,這才能講苦。意思就是苦一定要會歸不生不滅的無所起,才能顯示苦,意思是說苦當下也可以究竟解脫,你若說苦有自性,苦一定是苦,不能洞達五陰本空,不能叫做說法,這不是真的苦義。

  意思就是你開示苦,要讓人了解苦是無著性,讓人了解,破除五陰身是無著性,如此,內外畢竟皆空,這才能顯示出佛所講的真正苦的道理。你若對他說世間是苦,增加他的痛苦,本來他還不解世間這麼痛苦,你跟他講這世間很痛苦、很痛苦..,你不跟他講實相、解脫的道理,讓他有所了解,他就一味地認爲很痛苦、很痛苦,來增加痛苦,說法者何以增加聽法者心理的痛苦跟負擔?不名說法。

  善說法藥當令一切衆生解脫,不增其痛苦;不可以增加對方的痛苦,才是真正在說法。一般都是講世間痛苦,怎樣又怎樣,不二法門不是這樣講。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小乘人是觀諸法爲緣起法,內沒有一個真主,爲空義,雖然能夠觀空,但是這個空都不能滅,所以不究竟。大乘是在有不有、在空是不空,用這種道理才是真正究竟。

  所以,究竟無所有是空義,不只是緣起,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空本來是要除掉有,也不是說「非有」去而存「空」,也不是說把「有」除掉,而存在「空」,不是這樣,如果把「有」除掉,而存在「空」,那不是真正的空。

  所以,大乘法是不二法門,有、空都是畢竟空。小乘因爲是觀緣起法,他內心沒有一個真我,他就當作無我即是空義,雖然能夠觀空,但是還在空,法執的空還沒有徹底究竟,不究竟。大乘不同,他在有不有、在空不空,所以他究竟無有,無所有的道理。

  【于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小乘;因爲執著有個我在痛苦,所以,他就修無我,無我既然修得不錯,在我中再執著一個我,執著我在修無我。

  所以,對我跟無我,全都不二,無二。大乘的我跟無我平等。

  【法本不然.】

  不然就是沒有生起來,然就是生。

  小乘,叁界,以叁界(叁界寫痛苦),所以滅之,以求無爲,小乘是如此修。所以,滅已生,以滅爲生。

  大乘不同,大乘觀一切法當體就是不生,不須要滅,所以,法本不生,不然就是不生。

  【今則無滅.】連滅都不要,(因爲)不生,沒有任何人束縛你,這才【是】真正【寂滅義。】

  法既然是無常、苦、空、無我,你若悟到之後你就進入涅磐,涅磐就不生不滅,所以,當體就是空性,不須滅。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我不夠資格問維摩诘居士。

  【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诘問疾。】你去向他探病。

  阿那律是天眼第一,阿那律以前修行時很懶惰,被佛罵,阿那律就發個大願修苦行,太過于精進都不睡,卻成了瞎眼,瞎眼之後,佛教他天眼,半頭天眼,整個頭都可以看到叁千大千世界,我們是用眼睛看,阿那律是用頭蓋骨看。

  所以說,若是菩薩,全身到處都可以看,耳朵也可…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弟子品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