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佛國品第一▪P3

  ..續本文上一頁問,不回去,爲什麼不回去?因爲慧律法師還沒講他所講的沒錯,印章還沒蓋,他不回去,他會煩惱這樣講對不對,明明這位講得對,但是印章沒蓋上,不回去,坐在那裏等,叁點半、四點。法師,他這樣講對嗎?我說:對!好,再見!印章蓋下去,就回去,表示印證了。所以,我聞表示沒有爭執;如果說是我阿難說,阿難算什麼?對不對?我爲什麼要聽你的,所以,爲了讓後代的人,研究經典的人無所爭執,不能有所執著、有所對立,因此要講「我聞」。

  世間的執著,就是所謂的「愛」,有兩種,非修行人叫做五欲愛,修行人叫做法愛;這個很重要,這兩種都是感性。世間人說五欲愛,就是執著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修行人的愛叫做法愛,出家就是要斷這兩種愛,外道是斷五欲的愛,但是,不斷法愛,因爲外道都執著自己是百分之百正確,因此,情有所執,佛法正好是破除一切執著。因此,出家要出兩種:欲望的家,法執的家,就是要斷兩種愛,五欲的愛、法愛,連法的執著統統要斷掉。所以,我聞,表示這部經確確實實有來曆,確確實實欽承佛的聖旨,傳下來一定沒有錯誤。

  【一時,】

  有的人問:師父!怎麼不說某時某月某日,爲什麼要說一時?印度一年是二十四個月,所以,印度分黑月跟白月,就是十五天跟十五天,中國是十二個月,印度是二十四個月,印度的一個月,我們的一個月,他們分成二個月,十五天爲一個月,看到月亮叫做白月,白月:白色的月亮,若沒看到月亮叫做黑月,黑月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月底,但是,他們不這麼講法,他們講白月跟黑月,白月誦戒就是十五誦戒,黑月誦戒就是農曆二十九、農曆叁十,沒有看到月亮,但是,月亮還在叫做黑月,所以,我們的一年就是印度的二十四個月,風俗習慣不一樣。所以,若以幾月幾日來講,無法換算,他們那裏的農民曆,跟我們的農民曆不太一樣,日期不太一樣。

  一時:表示因緣具足,就是要說法的時間。

  

  【佛在毘耶離庵羅樹園.】

   毘耶離是一個國家的名稱,國家的名稱,你們的字要寫小一點,中國話叫做廣嚴,什麼叫做廣嚴?因爲這個國家很廣而且很美,嚴就是很美,所以,這個國家叫做毘耶離,廣嚴,嚴就是莊嚴的嚴;庵羅樹園是一個僧伽藍的場所,園:園就是僧伽藍,就是出家人住的地方,又稱伽藍又稱精舍,中國人稱寺。園就是很大,意思是說佛當時所住的場所,除了住的地方,四周圍都有水果樹,庵羅似桃子,又不像桃子,中國沒有這種水果,園就是出家人住的地方,我們現在所講的僧伽藍。

  

  【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

   大比丘可不是尋常之輩,意思是說大家一起來聽這部經典,有時間、有人還有地點,就像我們開會,地點在哪裏,有多少人,幾點開會,證明他所聽到的是正確的。

  摩诃就是大,爲什麼叫做大比丘?大比丘有叁種,第一是大,第二是勝,第叁是多,叁種意思,意思是說在一切衆中最聖,天人所崇拜的,所以爲大;比丘勝過九十六種外道,所以叫做勝;比丘集合這麼多數目,八千,所以是多,所以叫做大、勝、多。

   比丘中國話叫做破煩惱,也叫做乞士,比丘除掉五種邪命來養法身,所以,叫做乞士。簡單講,每個出家人都要過化緣的生活。

   比丘、菩薩爲什麼不一起講?比丘、菩薩合起來有多少?不能這樣,因爲比丘有色身,佛身邊的比丘,每個都有父母親,都是出生在印度跟隨佛出家,所以,這是色身;而菩薩在虛空是法身。所以,身相不同。佛說法時,菩薩都坐在半空中,凡夫看不到,凡夫看虛空都是空的,諸佛菩薩都到達,就是坐在半空中,比丘是色身,法身的菩薩坐在半空中,所以,二種人分開談,因爲色身尚未證得法身,因此,不太相同。所以,比丘跟菩薩二種不可以合起來講,所以,先講阿羅漢,之後再講菩薩,因爲菩薩是未斷究竟的法執,還未成佛,但是,他的智慧已經超過羅漢,所以,羅漢是大家都看得到,羅漢先講,人嘛!所以人先講,其他看不到的菩薩,放在後面。

   簡單講,比丘就是破煩惱,清淨的持戒,能使天魔怖畏叫做比丘。因爲,印度用比丘來代表種種意思,清淨的乞士,破煩惱的人,清淨的持戒,能怖魔,令魔怖畏有四種意思;印度只寫比丘就表代這四種意思。但是,中國話無法以一個名詞來代表比丘,所以,比丘不能翻譯,直接用比丘兩個字。

   再講一遍,比丘的意思是淨乞士,就是清淨的乞士,爲什麼?他清淨心,淨乞士,破煩惱,淨持戒就是清淨持戒,能怖魔,能夠讓外道怖畏,在印度(是只有)比丘一詞,但是,在中國則有四種意思。

   【菩薩叁萬二千。】

   菩薩中國話稱菩提薩埵,覺悟的有情,意思是說大道心的衆生,發大道心,發大心的人叫做菩薩。

  

  【衆所知識。】

   大士處世如日月升天,有眼睛的人,大家都了解,衆所知識就是大家都知道。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大智,以現在而言,叫做權巧方便的智慧,菩薩所學的,都是要度衆生,所以,他必須要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大智是指權巧的方便的智慧。

   我們若用權巧方便的智慧,我們講話就不會傷到人,講話會圓融。

   意思是說這些菩薩,神通、智慧都已經具足,六度諸法都已經證得,所以,大智慧做爲他的根本,所以,稱爲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什麼叫做諸佛威神之所建立?因爲這些菩薩都是從諸佛菩薩依法而修持,之所建立就是從那裏所塑造出來的,唉!你在哪裏聽經聞法?我是在文殊講堂所建立的佛學理念、觀念,所以,這樣講就表示有正知正見的道場,他是諸佛威神之所建立,你們是文殊講堂所建立,對不對?他是諸佛威神之所建立,意思是說更加的不可思議,他的建立是從諸佛菩薩而來,道力一定很深,因爲,他的老師是佛。

  

  【爲護法城.受持正法。】

   護法城就是說真理給人聽,請衆生不要破壞叁寶,要護持叁寶,所以爲護法城,這是對外;對內是受持正法,對內就是我對每一個衆生的心,應當受持正法,對外護法,對內受持,就是自己的心,所以,爲護法城是外,受持正法是內。

  

  【能師子吼。】

   獅子是最凶猛的,師子吼叫做無畏的音聲,無畏:沒有恐懼,在森林裏面,獅子是最棒的,大家都怕牠,當然這是比喻,在叢林裏面,獅子若遇到人拿槍,那只獅子穩死的,牠多會吼也沒用,這是一種譬喻,獅子最猛,若獅子遇到人拿機關槍,一百只也沒有用。

  

  【名聞十方。】

   就是大家都了解。

  

  【衆人不請,友而安之。】

   要注意聽!這句話要注意聽!衆人不請,不請就是說他沒有邀請我,我主動的去救他、去幫忙他,譬如說慈母要救度嬰兒,母親一定是疼自己的孩子,小孩在哭泣,他可曾:媽媽!抱我一下!可曾這樣?他哭:哇!哇!奶瓶塞進去,抱來抱去,有的小孩長得美,抱起來向人展示,人家是佛像畫展,他是嬰兒畫展,我兒子長得美嗎?我兒子長得很美,生到美的孩子很安慰,若生到醜的不敢抱出來,生這麼醜的,哭叁天叁夜,頭這麼突,突成這樣,他媽媽都不敢抱出去,醜得連火車都不讓他坐,一抱上車,我看看:唉!這麼醜,下車,很糟糕!

   衆人不請就是不用經過人家的要求,主動幫忙人家叫做不請,菩薩就是如此,菩薩就是發大心,有困難我們就幫忙;友而安之,友當動詞用,這句話一般是指朋友的友,現在不是,當動詞用,友而安之意思是說當作你的朋友就在你的身旁,就是我在你左右,隨時聽受你的差遣,你有什麼困難,你盡管交代下來。

  

  【紹隆叁寶,能使不絕。】

   這就是繼承佛的種子,續佛慧命叁寶才會興旺,所以,今天我們若要興旺叁寶,繼承佛陀的慧命,一定要栽培僧才,僧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功課,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

  【降伏魔怨。製諸外道。】

   降伏魔怨,這世間都有怨仇,魔太多了,你遇到小人就跟遇到魔一樣。我告訴過諸位:你甯可得罪一百個君子,也不要得罪一個小人,你得罪一個小人,他會像陰魂不散,一直在你身旁打擾,讓你不能修行,他隨時二十四小時都想報複你。所以,不能用仇視來壓製仇視,只有一條路,不要理他,我們冷靜修我們的,不要聽,你也不要解釋,你的是非才會平息。

  佛陀講過一句話:如鐵之生鏽,出自于鐵。這句話的意思很深,鐵爲什麼會生鏽?因爲鐵有鐵質,它會生鏽、會氧化,這個人起惡心,本質就是壞,質就是壞,心的本質就是壞,心若壞心,一定會腐蝕你清淨的本性,你會不會害到人是其次,你發惡念:仇視、報複,你的清淨心已經轉成魔的心,將來是害自己,如鐵的生鏽來自于鐵的本身,這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所以,我們活在這世間,永遠都不要動念:我要讓你好看、要讓你死、要報仇,或者是要讓你難受,你會不會害到人是其次,你的心;清淨的本性已經轉成魔在控製了;如果說別人一直攻擊我們,我們用歡喜心想:我上輩子欠人的,我們不可以報仇,不然,我們的心(就受到傷害),我們要做佛祖,我們不可以腐蝕清淨心,我們有一顆清淨光明的本性,不可以報複,不可以瞧不起人。所以,你若發現這個人是小人,你就敬鬼神而遠之。哪一種情形叫做小人?前後不一叫做小人,仇視心重的人叫做小人,胸量小的人,斤斤計較的人,都算是小人。所以,要降伏魔怨,製諸外道。

  

   一般經典講四種魔,第一叫做煩惱魔,煩惱魔又有一個名稱叫做欲魔,意思是說欲望會讓我們産生煩惱…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佛國品第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