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问,不回去,为什么不回去?因为慧律法师还没讲他所讲的没错,印章还没盖,他不回去,他会烦恼这样讲对不对,明明这位讲得对,但是印章没盖上,不回去,坐在那里等,三点半、四点。法师,他这样讲对吗?我说:对!好,再见!印章盖下去,就回去,表示印证了。所以,我闻表示没有争执;如果说是我阿难说,阿难算什么?对不对?我为什么要听你的,所以,为了让后代的人,研究经典的人无所争执,不能有所执着、有所对立,因此要讲「我闻」。
世间的执着,就是所谓的「爱」,有两种,非修行人叫做五欲爱,修行人叫做法爱;这个很重要,这两种都是感性。世间人说五欲爱,就是执着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修行人的爱叫做法爱,出家就是要断这两种爱,外道是断五欲的爱,但是,不断法爱,因为外道都执着自己是百分之百正确,因此,情有所执,佛法正好是破除一切执着。因此,出家要出两种:欲望的家,法执的家,就是要断两种爱,五欲的爱、法爱,连法的执着统统要断掉。所以,我闻,表示这部经确确实实有来历,确确实实钦承佛的圣旨,传下来一定没有错误。
【一时,】
有的人问:师父!怎么不说某时某月某日,为什么要说一时?印度一年是二十四个月,所以,印度分黑月跟白月,就是十五天跟十五天,中国是十二个月,印度是二十四个月,印度的一个月,我们的一个月,他们分成二个月,十五天为一个月,看到月亮叫做白月,白月:白色的月亮,若没看到月亮叫做黑月,黑月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月底,但是,他们不这么讲法,他们讲白月跟黑月,白月诵戒就是十五诵戒,黑月诵戒就是农历二十九、农历三十,没有看到月亮,但是,月亮还在叫做黑月,所以,我们的一年就是印度的二十四个月,风俗习惯不一样。所以,若以几月几日来讲,无法换算,他们那里的农民历,跟我们的农民历不太一样,日期不太一样。
一时:表示因缘具足,就是要说法的时间。
【佛在毘耶离庵罗树园.】
毘耶离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国家的名称,你们的字要写小一点,中国话叫做广严,什么叫做广严?因为这个国家很广而且很美,严就是很美,所以,这个国家叫做毘耶离,广严,严就是庄严的严;庵罗树园是一个僧伽蓝的场所,园:园就是僧伽蓝,就是出家人住的地方,又称伽蓝又称精舍,中国人称寺。园就是很大,意思是说佛当时所住的场所,除了住的地方,四周围都有水果树,庵罗似桃子,又不像桃子,中国没有这种水果,园就是出家人住的地方,我们现在所讲的僧伽蓝。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大比丘可不是寻常之辈,意思是说大家一起来听这部经典,有时间、有人还有地点,就像我们开会,地点在哪里,有多少人,几点开会,证明他所听到的是正确的。
摩诃就是大,为什么叫做大比丘?大比丘有三种,第一是大,第二是胜,第三是多,三种意思,意思是说在一切众中最圣,天人所崇拜的,所以为大;比丘胜过九十六种外道,所以叫做胜;比丘集合这么多数目,八千,所以是多,所以叫做大、胜、多。
比丘中国话叫做破烦恼,也叫做乞士,比丘除掉五种邪命来养法身,所以,叫做乞士。简单讲,每个出家人都要过化缘的生活。
比丘、菩萨为什么不一起讲?比丘、菩萨合起来有多少?不能这样,因为比丘有色身,佛身边的比丘,每个都有父母亲,都是出生在印度跟随佛出家,所以,这是色身;而菩萨在虚空是法身。所以,身相不同。佛说法时,菩萨都坐在半空中,凡夫看不到,凡夫看虚空都是空的,诸佛菩萨都到达,就是坐在半空中,比丘是色身,法身的菩萨坐在半空中,所以,二种人分开谈,因为色身尚未证得法身,因此,不太相同。所以,比丘跟菩萨二种不可以合起来讲,所以,先讲阿罗汉,之后再讲菩萨,因为菩萨是未断究竟的法执,还未成佛,但是,他的智慧已经超过罗汉,所以,罗汉是大家都看得到,罗汉先讲,人嘛!所以人先讲,其他看不到的菩萨,放在后面。
简单讲,比丘就是破烦恼,清净的持戒,能使天魔怖畏叫做比丘。因为,印度用比丘来代表种种意思,清净的乞士,破烦恼的人,清净的持戒,能怖魔,令魔怖畏有四种意思;印度只写比丘就表代这四种意思。但是,中国话无法以一个名词来代表比丘,所以,比丘不能翻译,直接用比丘两个字。
再讲一遍,比丘的意思是净乞士,就是清净的乞士,为什么?他清净心,净乞士,破烦恼,净持戒就是清净持戒,能怖魔,能够让外道怖畏,在印度(是只有)比丘一词,但是,在中国则有四种意思。
【菩萨三万二千。】
菩萨中国话称菩提萨埵,觉悟的有情,意思是说大道心的众生,发大道心,发大心的人叫做菩萨。
【众所知识。】
大士处世如日月升天,有眼睛的人,大家都了解,众所知识就是大家都知道。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大智,以现在而言,叫做权巧方便的智慧,菩萨所学的,都是要度众生,所以,他必须要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大智是指权巧的方便的智慧。
我们若用权巧方便的智慧,我们讲话就不会伤到人,讲话会圆融。
意思是说这些菩萨,神通、智慧都已经具足,六度诸法都已经证得,所以,大智慧做为他的根本,所以,称为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什么叫做诸佛威神之所建立?因为这些菩萨都是从诸佛菩萨依法而修持,之所建立就是从那里所塑造出来的,唉!你在哪里听经闻法?我是在文殊讲堂所建立的佛学理念、观念,所以,这样讲就表示有正知正见的道场,他是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你们是文殊讲堂所建立,对不对?他是诸佛威神之所建立,意思是说更加的不可思议,他的建立是从诸佛菩萨而来,道力一定很深,因为,他的老师是佛。
【为护法城.受持正法。】
护法城就是说真理给人听,请众生不要破坏三宝,要护持三宝,所以为护法城,这是对外;对内是受持正法,对内就是我对每一个众生的心,应当受持正法,对外护法,对内受持,就是自己的心,所以,为护法城是外,受持正法是内。
【能师子吼。】
狮子是最凶猛的,师子吼叫做无畏的音声,无畏:没有恐惧,在森林里面,狮子是最棒的,大家都怕牠,当然这是比喻,在丛林里面,狮子若遇到人拿枪,那只狮子稳死的,牠多会吼也没用,这是一种譬喻,狮子最猛,若狮子遇到人拿机关枪,一百只也没有用。
【名闻十方。】
就是大家都了解。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
要注意听!这句话要注意听!众人不请,不请就是说他没有邀请我,我主动的去救他、去帮忙他,譬如说慈母要救度婴儿,母亲一定是疼自己的孩子,小孩在哭泣,他可曾:妈妈!抱我一下!可曾这样?他哭:哇!哇!奶瓶塞进去,抱来抱去,有的小孩长得美,抱起来向人展示,人家是佛像画展,他是婴儿画展,我儿子长得美吗?我儿子长得很美,生到美的孩子很安慰,若生到丑的不敢抱出来,生这么丑的,哭三天三夜,头这么突,突成这样,他妈妈都不敢抱出去,丑得连火车都不让他坐,一抱上车,我看看:唉!这么丑,下车,很糟糕!
众人不请就是不用经过人家的要求,主动帮忙人家叫做不请,菩萨就是如此,菩萨就是发大心,有困难我们就帮忙;友而安之,友当动词用,这句话一般是指朋友的友,现在不是,当动词用,友而安之意思是说当作你的朋友就在你的身旁,就是我在你左右,随时听受你的差遣,你有什么困难,你尽管交代下来。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这就是继承佛的种子,续佛慧命三宝才会兴旺,所以,今天我们若要兴旺三宝,继承佛陀的慧命,一定要栽培僧才,僧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功课,是我们今天最重要的。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降伏魔怨,这世间都有怨仇,魔太多了,你遇到小人就跟遇到魔一样。我告诉过诸位:你宁可得罪一百个君子,也不要得罪一个小人,你得罪一个小人,他会像阴魂不散,一直在你身旁打扰,让你不能修行,他随时二十四小时都想报复你。所以,不能用仇视来压制仇视,只有一条路,不要理他,我们冷静修我们的,不要听,你也不要解释,你的是非才会平息。
佛陀讲过一句话:如铁之生锈,出自于铁。这句话的意思很深,铁为什么会生锈?因为铁有铁质,它会生锈、会氧化,这个人起恶心,本质就是坏,质就是坏,心的本质就是坏,心若坏心,一定会腐蚀你清净的本性,你会不会害到人是其次,你发恶念:仇视、报复,你的清净心已经转成魔的心,将来是害自己,如铁的生锈来自于铁的本身,这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所以,我们活在这世间,永远都不要动念:我要让你好看、要让你死、要报仇,或者是要让你难受,你会不会害到人是其次,你的心;清净的本性已经转成魔在控制了;如果说别人一直攻击我们,我们用欢喜心想:我上辈子欠人的,我们不可以报仇,不然,我们的心(就受到伤害),我们要做佛祖,我们不可以腐蚀清净心,我们有一颗清净光明的本性,不可以报复,不可以瞧不起人。所以,你若发现这个人是小人,你就敬鬼神而远之。哪一种情形叫做小人?前后不一叫做小人,仇视心重的人叫做小人,胸量小的人,斤斤计较的人,都算是小人。所以,要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一般经典讲四种魔,第一叫做烦恼魔,烦恼魔又有一个名称叫做欲魔,意思是说欲望会让我们产生烦恼…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