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111

  ..續本文上一頁碰!這有什麼好玩?不會玩。看多麼沒有善根,電動玩具不會玩,(笑)看孩子玩成那樣,沒有辦法,所以我們接近佛法的人,善根一直增加,接近惡的人,惡業一直增加,遊玩一直增加,賭博、喝酒、逛街,一樣,【所以善退惡增,乃閻浮衆生之心病。】

  【是等輩人。如履泥途。負于重石。】這個念dan四聲,石,十鬥爲一石,重石,這容器名好像背十鬥重。這不能念負于重shi二聲,念shi二聲的話,石是由矽質所構成的這個礦物質,構成地殼的堅硬的物質,這是石頭。負于重石dan四聲,石是十鬥容量的名,【漸困漸重。足步深邃。】愈踩愈深,愈踩愈深。所以我告訴諸位,你可不要交到壞朋友,可要記得一定要交到好朋友,交學佛的朋友,最好要交到善知識,可以與善知識做朋友。

  【此喻閻浮衆生,善退惡增。如履泥途,】像腳踩土一樣,土本來就軟的,對不對?腳踩爛泥土,上面又背石鬥,當然你就沈下去,【指退善;負于重石,指作惡;漸困漸重,指惡增;足步深邃,指墮叁惡道。不能自拔了!】這個不能自拔你要好好的體會,習氣是很難控製的,你看經典,不能自拔,這很簡單,不,很不簡單的,真的是不能自拔,我們的習氣,我們的惡,我們的口業,或者是貪嗔癡,愛買東西,愛賭博,愛打電動玩具,一切的惡都是不能自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若得遇知識。】假使有機會遇到善知識,【替與減負。】減負就是減少負擔,他寫得比較簡略,若遇到善知識,替我們減少這些負擔,或者全部把它擔起來,【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像佛菩薩這樣大力量爲你擔起來,【複相扶助。】扶助你,就是說把你扶起來,叫你站穩,表示不要落入叁惡道,【勸令牢腳。】這個牢腳的意思是說腳跟立得堅定牢固,把你扶起來,叫你站穩,意思就是說衆生平時因爲沒有智慧,胡作非爲,現在大善知識幫助你有正知正見,叫你要安住在正知正見,繼續修行,【若達平地。須省】這個念xing叁聲,須省,就是自我檢討。我們現在講的要了悟,世間人講的要冷靜,善知識若扶、扶。。。,叫你腳要走穩,不要走錯路,走到平地,平地比較好走,他又交代你:你不要忘記過去,要注意將來,不要走到【惡路。】千萬不要再這麼做,【無再經曆。】不要再走這種路。

  【此乃知識能救之文。】

  【地藏菩薩說閻浮衆生,作惡。漸困漸重,不能自拔,唯知識能救。】我們今天若沒有遇到叁寶,沒有遇到善知識,別說你往生了脫,光是這個生活你就很痛苦了,因爲你不曉得用什麼辦法來打開那個結,你也沒辦法打開,因爲那個我執從小時候的教育,傳統的觀念,無量劫來的習氣,哪一個有辦法活得很快活,不可能,所以有福報的人遇到善知識,唯知識能救,善知識爲我們說法,教導我們,指引我們,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正路,什麼是惡路,【知識者,叁寶無漏功德啊!若者僥幸之辭,】若者就是比較幸運的,【僥幸遇到叁寶中善知識,】光是遇到叁寶佛法僧就不簡單了,懂得拜佛、念佛、聽經聞法就很不簡單了,還要遇到叁寶裏面的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解行合一,正見現前,所謂正見:八正道最重要的,【替其向叁寶中求救,與其減罪,】教他如何求忏悔,忏悔文,不然我們怎麼忏悔,發願,叁寶教你如何發願,不然我們會嗎?一個菩薩來,說:你有念佛嗎?有啊!念多久?念十五年。你有回向嗎?他說:師父!什麼是回向?怎麼沒聽過。回向就是你做的功德要到極樂世界。沒人告訴我這個。念十五年的佛,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他連回向都不會,念佛就子孫能夠平安,考試讀書好一點,事業比較順利,爲什麼?不懂。所以我們若能遇到叁寶,懂得好好教育,懂得從內心的虔誠求忏悔,懂得從外表事相來莊嚴,這樣內外性相一如,在事相而言,緣起,在理體而言,無生,所以叫做緣起叫做生,性空叫做無生,所以生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所以修行也不可以壞了事相,比如說我心中有佛就好,心中有佛很好,也還是需要外面買一些花來插,點蓮花燈,佛桌,佛像也是要莊嚴,爲什麼?不壞事相,衆生看到:噢!叁寶的地方很莊嚴。一看就生歡喜心,所以說我們若一個修行人,除非我們是高僧大德,要不然我們當一個在家居士蓬頭垢面,清湯挂面,化妝就認爲這個罪過很重,或者說是我穿一套比較漂亮的,“拜佛的人那麼貪著”,我告訴你:人家穿得漂亮沒怎樣,你告訴他:你這樣是執著,我看你是執著,人家穿漂亮,他沒有執著這個,他知道要給衆生歡喜的,佛法不是從外表論對跟不對,美跟不美,不是這樣,我說最美的就觀世音菩薩最美,有人說:哎呀!文殊講堂太奢侈了,樓梯用大理石,電梯、大理石,噢!這個太奢侈了,我說:最奢侈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黃金鋪地,我這裏還沒用到這樣,雨天曼陀羅華,落下來的花編織成低地毯,那個還得了,你罵我,會糟糕,我告訴你,我這樣沒有奢侈,阿彌陀佛在前面不要亂講。噢!講錯了!講錯了!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若是修行人,我們外表要注意,威儀,統統要注意的,所以說我們要了解性相一如的道理,所以有的人學佛就不同了,他就完全變了,過去很美,現在也不能擦口紅,也不能擦粉,好的衣服每件都, 送人,留下的褲子每件都像布袋,那個專門抓老鼠用的,穿起來是這樣通風,東風一吹,全灌進褲子裏。褲子松成這樣,他也在穿,打個噴嚏,褲帶松了就掉下來,修行不要執著,沒錯,但你不是高僧大德,你不是在修苦行,你今天不是出家人,出家衆我就不講二句話,在家不用這樣修,在家褲帶綁緊,穿得合身,化妝,清淨,頭發梳理好,爲什麼?衆生一看,哇!好莊嚴,學佛就是這樣莊嚴,大家起歡喜心。與其減罪,【或全滅其罪。叁寶有如是大威神力,因叁寶是無漏功德,】要注意那個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才叫做功德,無漏他才有功德可說,世間人他沒有達到無煩惱,沒有達到不生不滅他沒有功德可說,他只是善人而已,你注意聽這句,叁寶是無漏的功德,你要很注意聽,那二個字:無漏,無漏才能顯現功德,無漏就是我們的清淨自性才有具足功德,你若煩惱,比如說我布施,善事,布施做善事,希望報紙刊登得很大篇,要不然就希望電視爲我們報導,那個統統跟無漏扯不上關系,簡單講就是說我行善又不願意讓人家知道,也不用刻意不要讓人家知道,有的記者來訪問什麼他就刻意,不用到這種程度,隨緣,我無所著,要這樣才對,所以說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功德,要無漏,我不用煩惱心,才可以達到真正的功德,我若用煩惱心,或是用有所求的心,錢拿出去那是叫做善,生滅善,生滅的善法,他緣起而已,不能達到性空,他緣起,以後再遇到緣,因爲布施,緣又産生,就好緣,他種了這個好緣,以後他就有福報,有福報就是繼續六道輪回,所以要注意那二個字無漏,那就是修行的根本,下手你就要沒有煩惱,不生也不滅你才可以跟人家講你懂佛法,若整天執著自己的看法,執著自己在做善事,我是個好人,奇怪!報紙怎麼不爲我報導一篇,看能不能總統召見,要不就是整天盼望人家贊歎我們,那個都是煩惱法,【能滅有漏之罪,】有漏就是煩惱,【又能扶其修善,助其不退。叁寶教訓,能令其牢腳,踏實行善,】好好的去做,踏實的行善,【因此得達人天平坦之地,須省作惡是叁途惡路,從此再不造罪、再不退善,叁寶知識之力啊!】所以有的人來講堂他很自然,他就會解脫,有的人拜托他進來,他也不要,所以他不進來他就不會分辨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有時候在害人他卻認爲這是叫做善。

  【世尊。習惡衆生。】現在講這個講得很有道理,作惡的衆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就是說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的衆生的習氣控製不住,若開始有一點點惡的因,牽引的果就無量無邊,比如說我們的貪心,我的衣服很多,或鞋子很多,買辦法,他沒買很痛苦,其實沒有在穿,對不對?揮霍無度,很懶得賺錢,又勤勞花錢,那就是壞的習性,若喝酒下去就發酒瘋,太太也要打,女兒也要打,兒子也要揍,酒品差,叫他改,不改,一直連續作惡,所以娑婆世界一點點惡你就要注意,慢慢去除,要不然以後牽引過來就一大串像葡萄這樣。

  【複舉習惡易增之文。】

  【世尊,衆生萬不能作惡,一作惡就有種子,種子起現行,】你有播種,當然你就要去收成,你造什麼因,就要自己去收,【又令汝第二次造罪。第二次造罪,】你一作惡就有種子,種子就起現行了,會再給你第二次造罪,若第二次再繼續造罪,【內薰爲種子,惡種子又增加,種子複起現行,其力更大,無辦法不去造罪。】就是不得不造業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去造業,殺雞殺習慣了,我的生意做十幾年了,叫他改行改哪一行,沒辦法改,殺習慣了,殺生的罪很重,你雖然知道因果,不過他現成這行業刀子一放,就要餓死了,沒有飯可吃,所以勉爲其難還是繼續殺生爲業,不然不曉得怎麼辦,殺生好賺,對不對?一天做幾萬,對不對?歇業他怎麼有飯可吃,所以這做下去有時候爬不起來,【如是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種現相薰,便至無量。所謂一件穢、兩件穢,一穢下去,就不能自拔。】我們的心已經生病,生病就是貪嗔癡具足,我們的心就沒有辦法調伏,所以修行是點滴的功夫,就是這個道理,修行讓我們假不了,修行是一點一滴,一點一滴。。。,慢慢克服,要慢慢放下,慢慢培養,所以一下子要放下除非是六祖那種慧根的人,【所以佛教弟子忏悔,初夜造罪,初夜就忏悔,便容易拔罪,莫待天明,天明則種子已種下八識田中,就難拔了。是以覆藏過失之人,其罪不滅,唯有一直增長下去,如樹大難拔了。】

  【是諸衆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爲設福。以資前路。】前路就是將來的路,要替將來鋪路。

  【地藏菩薩,說閻浮衆生,既有如是…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