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12

  ..續本文上一頁就是以前人家做木工時用的准繩,比如說牽一條黑線很長,彈一下就知道這條線從這邊到那邊要鋸直,叫做繩墨,【楷定邪正故。】楷就是典範,法式、模式的意思,楷定邪正就是判斷什麼是正的什麼是邪的,【修行邪正,以經語爲准則。金剛經雲“有四相,即非菩薩;】你若執著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那麼就非菩薩,【無四相,乃名菩薩”。四、】修多羅還有一個意思叫【顯示,能示正理故。】佛教若沒有正理要如何樹立二叁千年,如何跟別的宗教相提並論又超過它呢?就是因爲我們有正理,經典會顯示這個正理。【誦經相應,因地一聲,】這因地一聲就是我們發一個因地心來誦經,只要一聲【便得法悟道。】佛當時在世就是這樣,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爲假名,亦名中道義,一聽馬上證果,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切法不可得,不可住,無所起落,沒有增減,便得悟道,馬上悟到空性的思想。【如六祖聞金剛經,大徹大悟。五、結蔓,】這念man(二聲)。印度都有這個習慣,把花貫串成一串一串的,比如我們坐飛機出國,人家給我們獻花,挂在胸前,獻花,結鬘,這鬘字就是裝飾用的花環之意,【貫串諸法,莊嚴法身故。】

  【次釋人題】

  【唐于阗國叁藏沙門實叉難陀譯,是人題。】實叉難陀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我們看的《華嚴經》都是他的翻譯,他是一位譯經家,是很重要的人物,把筆拿起來,記一下他的出生跟涅槃的日子,西元六五二到七一零年,活了五十九歲,實叉難陀翻譯成中文叫學喜或者是喜學,就是一天到晚都歡喜學習,就像在座諸位很歡喜心來聽經,他是唐代譯經叁藏法師,于阗國就是新疆省,現在的新疆和阗人,精通大、小乘,其它的外道的異學全都通達,證聖元年,就是西元六百九十五年,他帶著梵本的《華嚴經》來到洛陽,奉武則天的命令,(所以你要記住:若想到武則天,可不要忘記實叉難陀,他們是同一個時代的,)跟叁藏法師菩提流志,還有義淨叁藏等,這叁位叁藏法師在東都皇宮大內,大遍空寺共譯成漢文,那就是新譯的《華嚴經》八十卷,現在最流通的就是這個《八十華嚴》,此外另翻譯《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總共有十九部,一百零七卷,在長安四年就是西元七零五年歸國,後經再叁的邀請,因爲他太精通叁藏了,在景龍二年,西元七零八年,再度來華,唐中宗親自到四十裏郊外迎接,沒多久實叉難陀染上病,未幾罹疾就是染病,景雲元年十月示寂,世壽五十九歲,荼毘後跟鸠摩羅什一樣舌根不壞,哦,不得了,想想看,那《華嚴經》是不是佛說的?門人悲智等,送他的靈骨和舌根回于阗國建七寶塔供養,這個塔稱爲華嚴叁藏塔,因爲他翻譯《八十華嚴》,最大的功勞之一就是實叉難陀,當然還有菩提流志、義淨叁藏,所以這位實叉難陀不是簡單的人,太偉大了。我才告訴諸位,我們人什麼也留不住,到最後只有留他的德行,火化沒有舍利子,這不可恥,唐玄奘大師的靈骨被日本人搶走,我們從日本又迎回來,稱玄奘大師的爲靈骨不稱舍利,因爲他沒有舍利子,蕅益大師也沒有舍利子,你能否定唐叁藏玄奘大師和蕅益大師的功德,對佛教的貢獻嗎?不可以否認的,是不是?鸠摩羅什,皇帝送他十個太太,鸠摩羅什對佛教的貢獻你能否認嗎?你不敢否認他的。諸位要想:我活著是不是有辦法對佛教有貢獻,我就盡心盡力,這樣就對,這樣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不要整天只想要面子,不要想死後有沒有舍利子,你看我都不想,我的骨頭沒關系,交代徒弟,骨灰磨一磨丟到什麼大海,不要建什麼紀念館。我說:活著不煩惱有成道沒有成道,而煩惱死後那堆臭骨頭。真是顛倒的衆生!

  【經是西國文,須人翻譯。最初翻譯是漢朝竺法蘭、摩騰】就是迦葉摩騰,【二位高僧,翻四十二章經。其次,鸠摩羅什翻金剛、法華、維摩等經。迄唐朝,“實叉難陀”翻八十華嚴,及此部地藏經。“實叉難陀”是我國唐朝時,于阗國人。于阗是北印度國,此雲地乳。因國王無子,禱毗沙門像,剖額】把額頭剖開【得嬰兒;因不飲人乳,神像前,地隆起如乳狀,神童飲吮,】shun(叁聲)吸,【長大爲王,故以此立國名。】

  【“叁藏”】 法師一般都認爲唐叁藏,這個觀念要改變,只要通達【是經、律、論。】的法師都稱作叁藏法師,【“經”诠】诠是解釋【定學、】因爲衆生的心妄想,顛倒,不曾定,【“律”诠戒學、】戒律是解釋戒學,【“論”诠慧學。】可以讓我們開智慧。【戒、定、慧叁無漏學,是出苦海之津梁,超凡入聖之良藥。所以佛弟子,先持戒,令身口清淨;次修定,而動惑;】動,破除的意思,【後修慧,而拔惑。】拔就是斷,斷惑,連根拔起嘛!根都不存在了,當然就斷掉了,【斷惑證真,則入聖域矣。】

  【所以出家人必通叁藏,以叁藏之法爲自師,】就是自己效法佛講的法,【亦爲人師,】又教化人,【名叁藏法師。而號“沙門”者,乃實叉自謙。沙門是梵語,此雲“勤息”】 勤就是精進的意思,息是息滅。勤修什麼呢?【——勤修戒、定、慧,】息什麼呢?【息滅貪、嗔、癡。】所以勤息就是沙門的意思。【又雲“息心”。四十二章經雲:“辭親出家,識心達本,】達本源,本源就是我們的如來藏心,我們所講的明心見性,識心達本源什麼意思呢?了解我們這顆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遍一切處,【解無爲法,】無爲法就是本性具足,無所造作,也無所不作,無爲就是空,了解這個無爲法,無所造作,簡單講就是說是讓你悟的,不是讓你拼命的增加或減少本有的東西,本性無爲,不能夠動念、分別、執著,乃至增加、減少都不對,無爲,無所不爲,簡單講就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所以說修行是比較勉強,說悟道才正確,說修行,有東西可以修,這塊木材不夠方正,我現在修得方正,它本來有形象的東西,而心沒有形象你要修什麼,講修就是因爲對凡夫,凡夫習氣重,煩惱重,所以說:我修行,這樣講對,其實是沒有這些,因爲你妄想執著,才會有這些東西,本來沒有的東西,你是自己自我增加,你要修掉,所以說修道、修行是方便講,講悟道就正確,【名曰沙門。”“實叉難陀”是譯者之名,此雲學喜。】說喜學也對,在《叁藏法數》裏有二個,一個是學喜,一個是喜學。【論語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曰:常常學並重複的溫習,學了以後時常再把它熏習,不亦樂乎,這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我們聽經聞法也是這樣,佛法沒有什麼訣竅,就是要熏習,聽久自然就豁然大悟。我跟諸位講過,聽得懂也好,聽不懂也好,這個熏習很重要,師父已用二十年的時間,你才初學佛,才二叁天就想開悟,師父花二十年的時間到今天我們還是不眠不休,吃盡多少苦頭才稍微懂一點點而已,你今天聽不懂就不來,這樣的話你是學什麼佛,不可以這樣子的。所以我很欽佩以前在臺中親近的李炳南老居士,因爲他周叁講《華嚴經》,我們都有去聽,我們看那些老菩薩哪有幾個聽得懂,不過人家拿一串念珠,老師盡管講他的《華嚴經》,底下人盡管念他的佛,這個就是熏習,多麼了不起,是不是?我們要聽不懂才要來,聽得懂你來做什麼,聽懂了不用再複習,聽不懂才要再繼續努力,所以聽不懂才更要勇氣,再繼續參加才是一位學佛的人,否則,你不懂,明天也不懂,明年也是不懂,我們聽不懂沒關系,多少聽一些,明天聽一些,以後再開別種課程,突然,咦,我半年前有聽過,那時候不懂,現在懂了,豁然了悟,說大悟不可能,小悟,稍微有悟到。所以這個熏習很重要。【此尊者勤學叁藏,法喜現前,故名學喜。】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這是品題。】因爲佛爲母說法,佛出世他母親就上天界(往生),爲了要圓滿孝道上升忉利天爲母說法,所以這一品排第一。

   【地藏經叁卷,十叁品。大意如下:】所謂大意就是說一品大概的意思,【第一天宮神通品,與第二分身集會品,】分身集會意思就是說,將這個無量無邊地藏王菩薩的化身都集合,【此二品明地藏乃能化之主。大士分身無量,深入泥犁,】泥犁翻譯成中文叫做地獄,或者是這《佛學辭典》裏面,或者是泥啰耶,或者是捺洛迦,這只是翻譯的音而已,音的差別而已。那麼這很重要,地獄是什麼意思?泥犁是什麼意思?一般的人都講錯,地獄火很多,不然就說地獄很痛苦,這種解釋是不對的,只對一點點而已,什麼是泥犁呢?什麼是地獄?地獄真正的解釋叫做無有或者是無福,就是說福報都花光了,一無所有的福,是完全沒有福報的人去的地方,這才是正確的翻譯,一般的人都認爲地獄是翻譯成痛苦,這不是這樣翻譯的。簡單講什麼叫泥犁?意思是說那個地方一切喜跟樂之類的全部都沒有,歡喜跟快樂的事情在地獄而言是完全沒有,彼處喜樂之類,一切全無,稱爲十法界裏最惡劣的環境,在那裏每天一點快樂都沒有,比如我們人間有快樂也有痛苦,唱唱歌、跳跳舞,過新年、發紅包,或者是結婚,世間人認爲這是快樂,或是說當爸爸了,還有一點快樂可說,或晚上睡眠,這些地獄統統沒有,所以我跟諸位講,在世珍惜福報的人,他才不會墮地獄,比如我洗衣服,忘記關水了,你不要認爲這樣沒關系,這是用你的福報,不管你住在哪裏,在《了凡四訓》裏有一句話很重要,“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吃一口飯,喝一口茶,都有我們的福在,有的人一出世在非洲的沙漠,完全沒有水的地方,別說洗澡,光是要喝一口茶,沒有,要自己去挖土,我們現在在臺灣大家都是很富裕,爲什麼?這叫做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福報要靠自己去珍惜。我們若不在房間裏講話,電燈要趕快關掉,煮好飯了,瓦斯趕快關掉,不要浪費瓦斯,簡單講勤儉就是惜福,當然現在講的是世間的生滅福。福報有二種:一種叫做…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