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馬在走的路,所以現在講馬路是不通的,現在應該講道路才是通,以前路是馬在跑的路所以稱爲馬路、馬路,我們現在斑馬線,就像斑馬(身上花紋)一條一條的;第二個叫做技藝,很多的技巧、藝術;第叁解釋作方法;第四個解釋作學問。多解大術,藝術的術,應該是指方法,他有很多方便的方法可以讓你解脫。
【二乘只有定慧,而無方便。菩薩不然,既具般若,又有方便,故雲多解大術。】
【善禁是毒。】禁就是製止,要製止你,你心中的貪、嗔、癡的毒要製止。
【既降伏自己的煩惱,又有方便能降別人的煩惱,故雲善禁是毒。】這個禁就是停止,善就是很能夠製止內在的,這個毒是指煩惱,內在的煩惱。
【乃及夜叉。】
【菩薩有大方便,能教人破見惑五利使。】
【諸惡毒等。】
【又能教人降伏五鈍使煩惱。】這個五利使、五鈍使,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貪、嗔、癡、慢、疑,這個大家都知道了,講過幾百次了,所以夜叉代表五利使,惡毒代表五鈍使,煩惱。
【忽逢迷人。】迷惑的人。
這很糟糕,整個次序全部都打亂了,把筆拿起來,中間四個字:“欲進險道”,寫:1,就是應該排在第一行;然後:“菩薩權智鑒機”,上面寫:2,這是第2行;好!再看中間,“而語之言”,語就是告訴,上面編號第3;“咄哉男子”,上面編號第4行;然後前面:“菩薩權智,防微杜漸”,編號:5,就是第5行;然後“豈可起惑造罪耶”,編號:6,這是第6行;然後最後一行:“爲何事故”,這是第7行。唉呀!這一頁整個次序全部都打亂掉,(新版已更正)。好!你們把那個箭號:欲進險道,從那邊1畫一個抛物線,箭號畫到第一個地方,把一,欲進險道調到第1行來,【忽逢迷人,】然後【欲進險道,】突然間遇到一個迷惑顛倒的人。他自己本身就迷了,要進入險道,欲進險道怎麼解釋呢?【菩薩權智鑒機,有先見之明,知煩惱熾盛的迷人,欲作罪。】第2行。
第3行,【而語之言。】這個語當作動詞用,告訴的意思,他就告訴你。
我們看第4,【咄哉男子。】這個咄字,就是一種感歎的意思,像我們現在說:嘿!這個人很沒禮貌。咄哉男子,嘿!很愚癡,有一點感歎,有一點責備,又好像有一點製止,就是那一種氣忿,只是一種氣忿的語言使你感受到他的感觸很重。
然後第5行,【菩薩權智,防微杜漸,】微是微小,指壞東西剛剛冒頭來,剛冒出頭,微。杜就是先堵死你,一個土再一個好像記者的者一樣,七堵、八堵,是不是?那個堵死你,杜就是堵死。漸就是逐漸,意思就是引申爲慢慢的擴展,慢慢的發展。防微杜漸就是在壞事或者是壞的思想,剛剛露頭的時候,剛剛顯露的時候我們要及時防止,免得讓他逐漸發展叫做防微杜漸,我們要做壞事的時候,或者是壞思想,正好突頭,馬上要防止,以免一直發展愈來愈大叫做防微杜漸,簡單講就是惡業不要讓它擴散,【製之于未然。咄哉者警覺之詞,汝是男兒大丈夫,豈可起惑造罪耶。】
再來,最後一行,【爲何事故。】你爲什麼事情呢?
【爲何事業。】
【而入此路。】
【而入地獄。】
【有何異術。】異就是不同,術就是方法。
【異術指方便權智,】唉呀!不曉得有什麼方便權巧,【汝有方便智否,有則雖入惡道,】你有方便智否?有則雖入惡道,
【能製諸毒。】雖然能夠在惡道裏面也可以製止。
【能製伏見思煩惱,則不爲所害。】爲什麼?他有辦法,有何異術,異就是不同,術就是方法。他有不同的方法,表示他力量很夠。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
【欲作惡的迷人,忽聞菩薩開導,指示自己的迷津,方知隨煩惱作業,是墮地獄受苦,非入地獄遊觀。】
【方知險道。】才知道險路,【即便退步。】
【即時止惡不作,不造罪,不起惑,是名退步。】
【求出此路。】
【廣修衆善,求出叁途。】
【是善知識。】
【菩薩以同事攝,與迷人同修。】什麼意思呢?菩薩以同事攝,同事就是站在你的立場替你考慮,然後攝受于你進入解脫的狀態,同事,跟迷人同修,示現迷惑顛倒,跟你的角度一樣,之後再慢慢把你引導出來,所以這個同事就是站在你的立場,來攝化,來度化你,你是什麼行業,他就示現什麼人來救你,你是什麼個性他就示現接近你的角度來救你,這個不簡單。
【提攜接手。】
【勉其精進向善。】
【引出險道。】
【滅惡不作,即出惡道。】
【免諸惡毒。】
【免受叁惡道苦,保全法身慧命。】
【至于好道。】一直來到好道。
【既生人天好道,教其做人之法。】他若能遇到佛法,那這個人這輩子不得了,這個人如果碰到了佛法最起碼他不敢殺生,絕對不敢殺生,他雖然吃葷,一定是買人家方便的,不敢親手去殺生,這點就很不簡單了,父母親往生他也會處理,學佛再怎樣認識一點點也遠比那些沒學佛的好太多了,他懂得處理,有的人學佛學到精神分裂。有一天我那個時候,以前不是在文殊講堂,一個大學生去學密宗的,她不曉得怎麼學,學到精神分裂症,沒學佛以前正常,她是不是貪求感應,那麼多年修密宗也沒什麼事,她修得比手劃腳,小姐還很美,讀淡江大學,來就大呼小叫,後來她媽媽就來,對我很大聲,很奇怪!精神病的都要找我,我靜默,她一直嚷,“我女兒好好的來拜佛拜成這樣精神不正常,你看看!回去念念有詞,”我笑一笑,笑一笑,講很久,你不曉得,在家裏坐著就發作,開始比手劃腳,說她是佛祖再來,叫大家要對她恭敬,叫父母親跪著向她頂禮,很嚴重,精神病嚴重到這種程度,我就靜靜聽她講,聽她講,聽她講,我都沒有回答她,等她講完了,氣也差不多消了,因爲當時氣在發作時你不可以跟她談,你要靜默,笑一笑,笑一笑,念了半個小時,看我都沒回答,她說:師父!你怎麼都不講話。我說:我聽你講比較省力,你有時間讓我講嗎?你沒有間斷,你中間都沒有休息,我要從哪裏插嘴,對不對?你一直罵,一直講你女兒是我害的,我跟你講真的,你女兒來到我這個地方,其實很少來,我也不曾看過。我說:她修什麼?她說她修密宗。我說:修密宗跟我這裏沒關系,我這裏是淨土宗的,再者,全臺灣修密宗的人這麼多,很少聽到人家說精神不正常,金剛上師每個都很正常,密宗每個都修得很好,也不可以說因爲這樣就破壞密宗的觀念,對不對?是不是這樣?所以說最好你去查一下原因。我告訴諸位一般修行會出事的、會精神分裂的都是急著搶功,太過精進,廢寢忘食,日夜一直熬夜,引起神經系統精神分裂,我們人是凡夫,不可以一開始要像祖師大德這樣廢寢忘食,到墳場,也不吃,餐風露宿,每個都感冒,肺炎,咳嗽不停,挨餓,又沒目的,還沒修行你就死了,出師未捷身先死,你還未出師,就先死了,對不對?一開始先發神經,在佛門裏面很奇怪的,你按部就班,該睡你就睡,該吃飯就吃飯,聽經就聽經,腦筋要正確,按照師父的指導,生活要規律化,你(若不聽)這樣會著魔,我輸你,若這樣會著魔,你是先天的,要不然就你父母親,要不然就你爺爺奶奶,半先天性的遺傳,那也有可能,所以男的你若要娶妻,我勸告你一句話,出家可以來我這裏,若要娶妻,我勸告你一句話,你若接觸到女衆,最好去打聽她叁代有人發瘋否,真的,我不騙你,站在優生學裏面這是很重要的,你父親、母親曾發瘋嗎?你祖父、祖父母曾發瘋嗎?先問這樣,最後一句話一定回答你:你母親才發瘋。若這樣就可以娶她,(笑)這樣表示正常。說真的,血液在優生學裏面這個是蠻重要的,看她有沒有反應,若反應這句就可以娶她,這樣正常,她會生氣,問得讓她生氣。所以說修行有時候要教好他,除非他是正常的,精神病你怎麼教呢?沒有辦法,真的,佛門裏面出入的人很多,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進來,出家人也不可以出手對他怎麼樣,對不對?所以這個很難做。要教好對方,還要對方是正常的人。
【令得安樂。】
【知禮識義,】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解釋起來很不簡單,知禮識義這有很多解釋,知禮。禮是什麼?如果我問你禮是什麼,你一定講“禮貌”,不對,禮是什麼?修養,不對,你一定猜不透的,要送禮,要有禮貌,都不是,禮是什麼?人類行爲的規範叫做禮,你看!這解釋得恰到好處,人類行爲的規範就是禮;第二個解釋作威儀,懂禮的人一定對人很有禮貌,像我們去日本,唉呀!日本人確實有禮貌,百貨公司店面,員工站在那裏,戴帽子,穿得很漂亮,日本人多幹淨你知道嗎?你若進入hotel,就看他們擦地板擦不停,那扶手擦上去待會兒又擦下來,那紅銅的,擦得亮晶晶,日本實在真的很幹淨,要進去,頭點得(日語:歡迎光臨,請進),所以日本人來我也是很有禮貌,日本人來,我講的是諧音,但是我跟他講的是不一樣,椅子拿來那裏坐(擬音日語的歡迎光臨yiraxiayimase),日本人也對我謝謝,(日語domo arigado gozayimaxita。)(日語yiye,doyidaximaxide不客氣),都一樣,椅子拿來那裏坐,他以爲我在講日本話。真的很有禮貌。禮要解釋作威儀,所以我們這威儀要好;第叁這個禮要解釋作尊敬,你要尊敬對方,尊敬傳統,尊敬長老,這個禮可以用在任何一個時間跟空間,你一定不會吃虧。禮,第一個,人類行爲的規範,第二個解釋作威儀,你走到哪裏,人要有人樣,對不對?佛要有佛樣,畜生有畜生的樣,你是人你要有人的威儀,第叁,尊敬,你要尊敬對方。再來,什麼叫做義?這個義就不簡單解釋了,人要講義,其實沒有幾個懂得這個義,第一個正確合宜的道理,或者是舉動,這意思就是指道德規範,或者是合乎道德規範的行爲。禮,我們前面講的禮是人類行爲的規範,義是道德規範的行爲,就是合…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