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出世當鬼,鬼的形就現出來了,若一直行善布施,做慈善,出世之後也是人的身體,但是一直往上,頭往上,所以他一出來他的形量,他的形狀已經接近他要出世的形狀,在這中間欲界的中陰身,一出世的時候像五、六歲小孩的高度,但是六根(諸根)明利,有的人說:師父!我這樣拜他不曉得知不知道。我說:他比我們還清楚。死後爲什麼會昏迷,是因爲我們有肉體,肉體牽製著靈性的中陰身,所以我們會痛苦,昏迷,因爲中陰身接近神經系統,所以我們若靈魂脫出去,是由神經系統整個失去作用,神識就脫出去,最接近靈魂的就是我們的神經系統,腦部的神經系統一脫離之後,他就沒什麼昏迷了,昏迷是還沒有死,我們死後(斷氣),中陰身一脫出來, 清清楚楚,你的小姑來,你的兒子、女兒來,他在旁邊都看得清清楚楚,比如說他在手術臺死掉,他已經在手術臺上面,看手術臺的人到底是誰在他的旁邊動手術,他也看到一個人躺在那裏,那個人就是他本人,他在天花板上面,所以推出來的時候他就跟隨著那個屍體出來,他差不多五六歲的小孩的高度,但是中陰身諸根明利,明就是光明的明,利就是利害的利,很利,非常的利,若菩薩證悟到菩薩果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如果一個有修有證的人他的中陰身是壯年,看起來很高大,若沒有修行的人他死的時候中陰身像五六歲,他有證果或是大徹悟的人,他因爲智慧高,出來,看起來就像壯年,證悟到果位的人,出來的中陰身形狀周圍都是圓滿的,都有光明,菩薩要入胎的時候,光明照百千俱胝的四大部洲。
再來,色界當中也有形量,我們剛才講的是欲界,色界的中陰身也是有形量,他圓滿如本有,而且有慚愧之心,與衣俱生,就是說天人一出世衣服就穿在身上,我們人出世是沒有穿衣服,光溜溜的,天人不一樣,天人一出世他的衣服就具足,看他福報的輕重他的衣服就有好壞,天人一出世衣服就穿在身上了,他出來不是光溜溜,不是。菩薩之中一出世也是有穿衣服,又此中他的色身很微細,同類的才看得到,所以階層一樣的才看得到,就是頻率相同才可以看到天界的衆生,頻率相同才可以看到菩薩的這個境界,但是若修行到很清淨的天眼,比如說我們人間修行有定,天人也看得到,我們看天人也看得到,也許像廣欽老和尚那種境界,有定力的人,打坐,像虛雲老和尚他都可以看到天界,他的定力,頻率,離不開他眼的視神經,頻率相同,所以在我們陽間有修有證的這些聖者,他的眼睛可以看到天人,眼睛就可以看到天界,頻率相同。欲界之中有吃很微細的香氣叫做乾闼婆,但是若福報不夠的人在欲界吃惡香,若有福報的人吃到比較好的香。
另外有業力更強的人,速度最快的,最疾的業通,在投胎所在處一旦決定,他所有的力量就都消失,注意聽!我們中陰身出來是有很大的神通力,像天眼通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一旦決定要出世的一刹那之間,所有五種的力量全都消失,第一,定力消失,第二,神通力消失,第叁,意志力消失,第四,願力消失,第五,威德力消失,這五種力照理說,有福報的中陰身就擁有,不過這五種力在決定要去出世的時候全都消失,就是五力也辦不到,業力的強,強到你完全無法控製,你一旦決定要出世在哪裏,你用什麼定力、神通力、意識的力量、意志的力量、願力、威德力全都沒用,全部都消失,一定要去出世,所以說這中間最多是四十九天,但是我們人臨命終的時候,如果我們修淨土法門就不用經過中陰身,就沒有中陰身,爲什麼呢?因爲此身一結束,極樂世界蓮花馬上現前,所以他不用經過中陰身,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中陰身,一刹那之間就蓮花現前,蓮花托質,人臨命終坐在蓮花當中,像處在胎中,所以這個此爲生有所攝,我們說死有、中有跟生有,生有就是已經出世在極樂世界了,非中有,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中陰身,下地獄的人也沒有中陰身,就是在那一刹那,下地獄,這是指人,就沒有人的中陰身,可是地獄跟地獄中間他有中陰身,地獄的死轉向哪一道也有中陰身,只有人類一刹那之間,二種情形沒有中陰,第一,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中陰,第二,下地獄的人也沒有中陰身,爲什麼?沒有時間,你造惡造太重,你只要靈魂一出來,你一下子就墮地獄,沒有經過中陰身,但是另外也有人主張,往生淨土的人也必需要經過中陰,只是時間比較短而已,他是主張有,但是我是主張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不經過中陰身,一刹那之間而已。
所以今天特別在中陰身發揮,因爲這資料平常你們不容易聽到,也沒有人跟你們講得這麼清楚,所以平時你們就要培養這個念頭,中陰身就是隨著念頭,你起什麼念出世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們念念就要注意有沒有落入惡念,要念善不可以念惡,念清淨的佛國土,你自然就轉生蓮花。
好了!中陰現前,【遇善緣則善而生善道;遇惡緣則惡而墮惡道。】
【所以陽間眷屬,當須設大供供養叁寶,仗叁寶之威光,以資神識,往生善道;或轉讀世尊,所說之經,如無量壽經、金剛法華等經,法力無量,能令亡者,識神不落惡道;或念佛名號、菩薩名號,名含萬德,仗佛萬德之力,能令亡者,離諸惡道。善緣既來;惡緣即謝。光明來,黑暗謝,一切諸魔鬼神,悉皆退散,無能爲力。仗叁寶之力,決生善道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世尊。一切衆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若能聽到一佛的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我以前在讀《地藏經》讀到這一段我很懷疑,想說哪有這麼大的力量,後來才慢慢用數學的統計學跟概率學,那是有可能,要遇到一佛名,一菩薩名,這很困難,在目前而言,我們所有的太空學,就我們現在所有的儀器可以達到的地方,無量的星球,只發現地球有這個人類,外太空也是有衆生,不過到目前爲止有發現飛碟,但是一直沒有辦法跟外太空接觸,所以以目前而言,這麼多星球,只有我們這世間也就是地球有人類,統計過有五十七億人口目前而言,亞洲大部分才信佛,我的意思是說有正知正見,又能對佛、菩薩、大乘的經典認同的,這樣算起來就微乎其微,所以我當時發願要誦《地藏經》誦一百部,在雷音寺的時候,看到這段我覺得一個很大的問號,怎麼有這麼大的功德,慢慢、慢慢才體會到,嗯!這個有可能,這種機率,要遇到的機率、概率很少,而且要有信心,那更難能可貴,所以說佛門的門檻是很高,要遇到是不簡單的,又要有信心,那更加困難。
【主命鬼王白佛言:世尊,一切衆生,臨命終時,事急心專,】因爲那時候沒人救我們,【其心猛利,若能得聞佛名號,即時將佛名號,種在八識田中,牢不可破。】
【名能招德,】名字能夠招德,我們談到孔子,孔子我們就知道是聖人,我們談到佛祖,我們對釋迦牟尼佛十分的恭敬,名字會招德,對不對?招德,名字也會招惡,意大利的黑手黨,哎呀!一聽到就知道這很糟糕,這個名字是假的,但是他所有的德行都包括在裏面,【無量佛德在其中,且其心猛利,乘此心數,】就是心所有法,我們說心王、心所,心數法就是心所法,借著這種心所法,簡單講心所法就是起心動念,借著這種起心動念,【速生善趣,】因爲你臨命終的時候要一心念佛,不然你臨命終要依靠什麼,除非。。。,我告訴過你,除非你有辦法修到像六組這樣,所到之處都是你清淨的世界,不然你就要修到像佛祖這樣,爲什麼呢?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哪裏都是超出叁界,我們不同,我們哪裏都在叁界內,對不對?在臨命終的時候可以借著佛號,速生善趣,【不墮惡道。此事無疑,一菩薩名亦然,如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等,】過去念這四大菩薩感應的人不曉得寫幾本書了,光是被觀世音菩薩救的不計其數,《觀音靈感錄》你看看,人家難道會亂寫,對不對?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等【大菩薩名;或聞大乘經典,一句一偈。】大乘的經典最究竟圓滿,佛一直贊歎《法華經》跟《華嚴》,這二部經典是一切經典,可以說是根本經典,很多都是引用《法華經》講什麼,或者是《華嚴經》講什麼,一句一偈。【其心猛利,執持一句一偈,念念不放、念念相續。】因爲我們若無法修到空性的思想,那麼我們就要在事相裏面下功夫,事相的意思就是說因果法叫做事相,除非你悟到空性,無生,無生自然你就了解清淨的法身是什麼,你就會進入實報莊嚴土,你若斷小乘的空性,斷惑,證到小乘的空性,你就會進入方便有余土,但是在我們還沒辦法證到小乘的空性或是大乘的空性的時候,我們只有相信因果,因果是最基本的觀念,念念不放,念念佛號,當然就念念感應淨土,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我們可以往生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簡單講就是在因果的論斷裏面,世間的生滅也是因果,所以我們修行最究竟要非因非果才能成佛,因性,因性本空,果性,果性本空,這樣才有辦法進入佛祖的心境裏面,但是凡夫沒辦法證悟到無生的階段,你只有念念佛,念念招感佛菩薩的威德力來加持我們。【如墮大海,執一木板,牢不放手,】我們現在就像墮入叁界的大海裏面,這個木板就是佛號,你可要抓緊,牢不放手。【仗此一偈一句功德,能破地獄苦。所以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仗此念念執持,一句一偈,或一佛名號功德,如湯消冰,尋即解脫。】有一次我到中部,一間道場一向打禅七,有一次我到他們那裏,咦!竟然有念佛的聲音,讓我覺得很驚訝,爲什麼都在打禅七的道場怎麼會在助念呢?我就進去了解一下,我說:我們這裏是禅七的道場,禅七是在參念佛的人是誰,爲什麼會在助念呢?他說:法師!沒有辦法,修禅是修禅,臨命終屎尿都在床上拉,沒有辦法,完全意識都沒辦法。我們若在修行,雖然我們知道理念,知道有這個悟性,…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