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132

  ..續本文上一頁都學佛,我們若死,人家就有辦法爲我們處理,要不然你就要事先交代清楚,所以若能合作,聽佛祖的語言,或是聽鬼王的語言,這些菩薩的語言,無有不解脫叁惡道,得到生人天大利益。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擁護衆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不是真的鬼,若是鬼王都是菩薩化身的。

  【此乃開迹顯本之文。】開迹顯本,迹就是我們所講的今生今世所示現的,本就是久遠劫以來,叫做開迹顯本。開迹顯本的意思就是說他讓你了解他現在雖然是鬼王,但是他實在是久遠劫以來他早就是菩薩了。

  【開示現鬼王之迹,而顯實是菩薩之本。】實在是菩薩的根本。【法華經雲】在旁邊寫幾個字,《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法華經》的第八品,【“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是也。】內心是在行菩薩道,意思是說他有大慈悲心,但是外表現出來的是聲聞身,我們現在也可以說他外表看起來是鬼王,內心其實是菩薩的心腸,所以有時候當師父的人就要拍桌椅,有時候就要生氣,爲什麼呢?要示現給徒弟看,現在就是在教化你,但是師父的心腸實在是大慈大悲,爲了要救你,他不得不這麼做,他不大聲呵斥,你不怕,大部分的人比較不怕小聲,但是都比較怕大聲,對不對?當然,不可以一天到晚對他大呼小叫,久久大聲一次他才會怕,噢!你師父現在在大聲了。我師父不大聲才是不正常,反而更糟糕,我師父整天都在大呼小叫,大聲久了沒作用,久久一次很大聲,徒弟就嚇到,所以說若要凶不要每天凶,每天凶有免疫力,久久凶一次他就嚇到。【況且非本無以示鬼王度生之迹,非迹無以顯菩薩慈悲願力之本,】這二句的意思,注意聽!這要解釋一下,非本就是說如果不是久遠劫以來,就沒有辦法示現鬼王來度衆生這種迹象。非迹就是如果不是今生今世的示現,就不能夠顯示菩薩慈悲願力之本。這個要這樣念,不然這二句會看不懂,非本要畫一線,非迹也要畫一線,爲什麼呢?非本就是如果不是久遠劫以來大慈悲心,那就無以示現鬼王度衆生的今生今世的迹象,如果不是今生今世示現鬼王的迹象,就沒有辦法顯示菩薩慈悲願力之本。這樣知道嗎?不然這二句有的初學佛法的人看不懂,不曉得在講什麼。所以【本迹雖殊,】久遠劫跟這輩子的示現雖然有一點差別,【不思議一也。識得迹,就能下化衆生;識得本,就能上求佛道。故菩薩現種種身,而度衆生,豈獨鬼王身乎!】

  【觀此文,則閻羅王及諸鬼王,皆是菩薩。】都是菩薩。我才告訴諸位:人家對你愈壞,你愈要把他當作是菩薩,有時候菩薩示現那種力量,違逆你,爲什麼?爲了要成就你,他若不這樣你不會醒,大家都對我們很好,不曾有逆境,我們不曉得我們忍辱的功夫到什麼程度,偶爾遇到一次逆境,不錯,說真的,所以悟道的人順逆二境皆方便,悟道的人順境跟逆境那都是一種方便法而已。【各承願力,現鬼王身,在幽冥界,行菩薩道,利益衆生。但能利益衆生,便是菩薩,利生功德圓滿,即證菩提。在天上、在人間、在地府,皆能行菩薩道,功德圓滿,皆證菩提。因度生爲因,菩提爲果。故欲取菩提者,須度衆生。】你不度衆生,我告訴你,你不可能成佛,你永遠不可能成佛,二乘人,聲聞、緣覺他不度衆生他怎麼能夠成佛,不可能,成佛,你要發大悲心,一定要發大悲心。【普賢行願品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爲體故,】大悲心出生一切諸佛,你不曾聽過嗎?大悲心即是菩提心,注意聽!不只是悲心,要注意那個大,很大的大,大就是絕待,冤親平等的悲,比如說我們在發糖果,大部分分到那個仇人,臉就臭臭的,這個不要分給他,那天才罵我而已,不要理他,有修行不會這樣,發糖果,看到那個仇人照樣給他,不會不跟他打招呼,不會這樣,冤親平等,大悲,佛陀就是這樣,哎呀!這一點是不簡單,真的,我們若看到討厭的人,就快速離開,對不對?但是佛陀不會這樣,看到討厭的人愈要救他,大悲心,【因于衆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碛】這個念qi四聲,碛就是沙漠,沙漠【之中,有大樹王,】哇!陽光很大,結果沒地方躲,咦!有一棵樹木,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樹的根得到水,意思就是說我們修行人不要忘失菩提心,忘失了菩提心你不能成佛,忘失菩提心就是說只要我有機會利益衆生,我絕對義不容辭,而且我利益衆生又不讓衆生誹謗,注意!中國的比丘比較困難,很難做,泰國的比丘比較簡單,爲什麼?泰國的比丘他是修佛陀在世的四阿含思想,所以他堅持戒律,遠離女衆,他持得很嚴格,臺灣不能讓你這樣,你受菩薩戒,菩薩要令衆生歡喜,他要接觸女衆,但是接觸女衆,比如說他供養,在中國而言,在泰國來講你供養,你就要放很遠,他們也沒有在收紅包,他們大部分是食物,對不對?中國行菩薩道的比丘,中國的法師叫做菩薩比丘,泰國的比丘就是稱爲比丘,所以我們在誦戒的時候,中國的比丘撫尺一拍,菩薩比丘僧即佛,還加一個菩薩,所以中國的比丘難當,拿捏沒辦法拿捏得准,如果你要按照聲聞,這個女衆你要遠離得不得了,如果你是要行菩薩道,那不可以遠離衆生,你要很親切的去招待她,所以這個很難拿捏得准,沒有辦法,非常困難,所以說還得不得起心動念,還得不能讓衆生誹謗,你想想看!你看多難做,你要救度衆生,又不能讓衆生誹謗,爲什麼?引起譏謗的話本身就有罪過了,讓衆生誹謗叁寶我們比丘也是要負因果,對不對?所以這個大、小乘差距最大的,小乘就是出離心,出離心爲最重要的,小乘修的都是要趕快斷生死,了生死,出離心強,大乘的就是菩提心、大悲心,所以大、小乘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個。【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一切衆生而爲樹根,諸佛菩薩而爲華果,以大悲水饒益衆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觀此文,鬼王百千生作鬼王身,在生死中,用大悲水,饒益衆生,宜乎其受記,當來作佛了。】以下聽到這個佛號很好,聽到一個功德就無量,你愈聽就愈歡喜心。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現在世尊替他授記了,【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鬼王受記,成佛之文。】

  【觀因記果,故名受記。】受記就是成佛,所以我們《法華經》已經講完了,這並沒有什麼困難,【如來有叁達智:一、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可以了解過去,【二、智慧知現在世無礙。叁、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所以鬼王成佛之事,如來一一備知,爲其受記,令其歡喜,堅其心志。亦令一切鬼王歡喜,鬼王可以行菩薩道故,亦令一切衆生歡喜。鬼身尚且成佛,何況人身,天身耶!】所以在這裏我誦《地藏經》我就曉得,我若到黑臉、紅臉、黃臉的,只要神在那裏,我都很有禮貌。

  【佛金口記鬼王,卻後過一百七十劫,其度生功德圓滿,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所以我才告訴諸位,你要成佛你就要度衆生,寫書也可以度衆生。【無相是其別號,通號是如來。無相者,無有相,】無有相就是不能說他有這樣的相,因爲相都是緣起的,【無無相,】第一個無要這樣說,不能說無相,確確實實有,所以說無有相,無無相,【離一切相,故名無相。】這句要這樣解釋,什麼叫做無相?你不可以說他有相,也不可以說他無相,你說他有相而言,他是緣起,你說他無相而言,緣起就清清楚楚,簡單講就是心,你多寫一個字:“心”離一切相,故名無相。意思都出來了,就是心離一切相,故名無相,意思就是說你看一切都了解這是因緣生因緣滅的,放下一切執著。【其成佛時,劫名安樂。其時人民,身心安樂,世界名淨住,其國人民,清淨共住。故其佛壽命,不可計劫,長壽說法度生故。】壽命就很長了。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佛告地藏,主命鬼王,今日修因,將來成佛,是果。】我告訴諸位: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是世間人說的,表示你要下一番功夫你才吃得到午餐,同理我們今天坐在這裏聽經聞法,八識田中一直熏習,你放心,你一定成佛,光是這輩子聽經聞法、念佛的這個功德,就不得了了。【佛因佛果,其事如是,誰亦想不到,誰亦說不到。】就是不可思議。【以鬼王身,行菩薩道,真是不可思議。】別談鬼王身,在座諸位!禅宗只有一句話,有一個徒弟問師父說:師父!我今生今世能開悟嗎?他的師父只有跟他回答一句話:問你肯或者是不肯。怎麼會沒有機會呢?怎麼會沒有機會了生死,這一句話就是充滿著一切答案,問題是我們肯或是不肯,比如說我今天遇到委屈,我肯放下就放下,不計較,你對我愈壞,我對你愈好,肯,一句話而已,你就萬緣放下,全部一切相對你都沒作用,修行除了智慧以外,再加上志氣,非常有志氣,很有志氣,說放下就放下,千百萬億的語言抵不過一句放下,對不對?我們沒辦法這樣,我們受到委屈的時候就要安慰一下,哎呀!不要這樣,是不是如此?他也對我們不錯,慢慢講,安撫,誇獎一下,講一講,差不多到明天他才放得下,到明天還不錯,甚至半個月又發作,一個月又發作,情緒不穩定,所以我們要記住,我們要做理性的主人,不要做感性的奴隸,我們要做理性的主人,理性就是智慧,我們今天真的要修行,其實你說難很難,你不肯放下就很難,你不肯放下你就很困難,我們若肯放下,就什麼都很簡單,就一句話而已。底下,所以說,以鬼王身,行菩薩道,真是不可思議。【鬼王現在結緣結得多,將來成佛,所度人天悟道,亦不可限量。】

  十號,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諸佛通號,就是佛,就是其中一個名號。

  【稱佛名號品第九】佛就是其中十號之一,我們常常稱的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等等,稱佛名號第九。

  【此乃成佛之因,向…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