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叁角形,【而一而叁。】可以說一,也可以說叁,【叁一圓融,微妙難思,故名勝觀如來。】
【世尊若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了達一心具叁觀,叁觀齊修,】觀照一切法空性,空性當中是因緣幻化不壞假名,假觀,不可以執著空觀,不可以執著假觀,這樣叫做中觀,其實沒有所謂的中觀,根本就沒有中觀這個名詞,中觀就是破除執著,記住!說:哎呀!我修中觀。那你的問題很大了,修什麼中觀,中觀哪裏是用修的,中觀,進入中觀就是實證,修中觀,不能修的,中觀怎麼修呢?中觀的人無一切相,一切相統統是,你修什麼?進入中觀的人就是等于他是悟道的人,自內證的功夫無所作,又面臨一切相,就是即相,離一切相,名爲中觀。所以了達一心叁觀,叁觀一起修空、假、中,【便證一境叁谛之理。】叁谛:真谛、俗谛、中谛。【理觀和合,能生一切善法;】理跟觀和合,你懂的無生的道理,你用無生去觀照,這二種力量加起來,理跟觀,觀就是事修,理就是無生,我們要理事來修行,理是無生,觀照就是事相,在事相上了解當體就是無生的理,一切無生的理,當下就觀照緣起不壞假名,還是要過著現實的生活。能生一切善法,【能斷一切罪苦。罪滅福生,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了。】
【又于過去無量無數恒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我們出食的時候(念)南無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無數恒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我也曾經親近供養過的。佛號寶勝者,非世間之寶,乃出世間之寶。出世之寶,義含四德:常德、樂德、我德、淨德。具此四德,既不漏落生死,也不漏落涅槃。兩邊不漏落故,所以成就真常、真樂、真我、真淨。離世間凡夫之四倒,】世間凡夫的四種顛倒,就是執世間爲常、爲樂、爲我、爲淨,【又離出世二乘四倒,】他認爲本性沒有一個常樂我淨,沒有一個常樂我淨的本性,一切都是無常、一切都是無樂、一切都是無我、一切都是不淨,所以說剛好顛倒,【超世出世間,故名寶勝。】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寶勝佛名,而生勝解,慧解現前,從解起行,凡有所作,超世出世,直入中道第一義谛,妙契真如。所以此人,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第一義天之妙樂。】
【光明經,】全部叫做《金光明經》,這本《金光明經》跟《法華經》,跟《仁王護國經》,都是鎮護國家的叁部經典,國家若發生戰亂,都會讀這個《仁王護國經》,《金光明經》跟《法華經》,我們讀《金光明經》國家就會得到四天王的守護,所以我們每年都有仁王護國法會,佛教會都有舉辦,《金光明經》是其中一部,【流水品,】這裏面說明一個流水長者子,《金光明經》裏面有這麼說,無量劫以前,世尊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爲流水長者子,他出去遇到幾萬條的魚,【十千魚,】就是上萬,被困在幹枯的泥土裏面,快幹枯,快死掉,他知道若沒有水,上萬條的魚都得死,他就借二十只大象拖水,倒下去,就救了上萬的衆生,【得聞寶勝之名,】因爲他放生,放生就要爲它念佛號,我們不只是買來而已,若只是買來放出去,這樣可惜,所以我們過去在放生的時候儀式做很久,唱一個楊枝淨水贊,還開示十二因緣,然後,爲它念阿彌陀佛,放生的儀式照這樣去做,很久。但是衆生可以得到利益,下輩子借著說法的利益,念佛的利益可以超生,所以因爲就是這樣稱寶勝如來,講十二因緣,所以這些魚【尚盡生忉利,】全都生忉利天,所以《光明經流水品》有十千魚,得聞到寶勝如來之名,尚且又生這個忉利天,【況男女聞名,甯有不得勝妙樂者。】勝妙的樂,光是要聽到佛經,沒有排斥佛法就很不簡單了,在座諸位!你若不相信,你去度一個很鐵齒的(不信邪的),你就會覺得很疲乏,你就會感覺度衆生真的不簡單,你知道嗎?不簡單,有的人不聽經,若去看病,在放慧律法師的錄影帶,他偏偏不聽,拿二個棉花從耳朵塞起來,真的,不聽就是不聽,他的內在裏面有一種成見,所以說這世間要順事聽經接受正法,這要相當的善根,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深信不疑,聽經聞法是很不簡單的事。
【又于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地藏菩薩,又白佛言: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吾也曾經親近供養過的。此佛名寶相者,智者大師曰:實相尊貴,故名寶相。寶相者,諸法實相也。】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金剛經雲,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又雲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無量義經雲,無相不相,是名實相。以依實相,出生二法、叁道、四果。】後面會解釋,【無相者,無生死相;不相者,不涅槃相。】不入涅槃,沒有生死相就是跳出輪回了,不涅槃就是大悲心,度衆生,不相就是沒有涅槃相,【二法者,頓漸二法也。】要看根機才說法,【叁道,即叁乘。四果者,】這不是初果、二果、叁果、四果,不是,這應該加一個字,叫做四種果位,講四果的話會誤會成初果、二果、叁果、四果阿羅漢,所以這要加二個字,加四“種”果“位”,【乃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樣才正確,如果我們稱四果,這樣就變成四果阿羅漢。【四聖果既然從實相出生,則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而生慧解,深悟實相,起恭敬心時,枝末煩惱先行脫落,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無疑。】
【又于過去無量阿僧只劫。有佛出世。號袈娑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哇!這更不得了,袈裟幢一百大劫,但是都不會比阿彌陀佛更偉大,阿彌陀佛是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才夠力量,一百大劫,這佛號若跟阿彌陀佛比,又不能比。
【地藏菩薩,又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只劫,有佛出現世間,其佛名號,袈裟幢如來,我當時也曾親近供養。其佛號袈裟幢者,袈裟是叁世如來寶幢之相。著袈裟時,生寶幢想,一切外魔不能壞;一切外怨不敢侵。此人持如來戒,身心清淨,諸惡不起,衆善齊修,自淨其意,不染塵勞,隨佛出家,被如來叁頂之衣,】這個頂畫x,不是叁頂,要叁領,(新版已更正),領就是衣服一件叫做一領,頂是有頂器物的計量器,比如說一頂帽子,一頂帳子,蚊帳的帳,講叁頂就不對了,要講叁領,首領的領,叁領之衣,【一安陀會,此雲五衣,作務時穿。】注意!這個在泰國目前也沒有這個叁衣,泰國的話比如說他們也只剩下一件,我們中國有叁衣、五衣、七衣、九衣,在泰國不是穿黃色就是穿卡其色的這個袈裟,我們現在中國在披的袈裟,跟泰國,跟佛在世的完全不一樣,中國天氣冷,沒有辦法,你披那個袈裟叁件,到東北試看看,都是零下二十五度,零下五十度,你披叁件袈裟馬上冷死,你沒有辦法的,在熱帶、亞熱帶那沒有問題,在寒帶沒有問題,如果你在南北兩極的話,唉呀!那一點辦法都沒有,冷得。。。你根本不可能,就是叁件袈裟都拿來披,一般的身體可能受得了,像我這種身體蹲在裏面變成冰淇淋,那個沒有辦法,所以中國有中國的袈裟,裏面看你要穿多少,對不對?再披袈裟,中國太冷了,沒有辦法,不是像印度一樣,印度有時候熱得不得了,到中夜的時候叁衣全部加在一起可以禦寒,中國冰天雪地,沒有辦法,所以中國的袈裟格式全部都改掉,我們先穿這衣服,(師父指自己身上卡其色服),今天依我這種身體,叁件袈裟到東北,叁件都披著又都卷著,也沒有辦法禦寒,裏面可能要放一件棉被,十斤的棉被,要不然怎麼有辦法,零下,像那個蘇聯、美國紐約一下雪,你知道下雪下多高,下幾尺,那個一下雪的話整個車子都淹到頂了,那個沒有辦法,紐約下雪的話大雪紛飛,所以那個暖氣,像多倫多,加拿大,Canada,加拿大的北方一直下雪,所以叁衣在寒帶沒有辦法,在熱帶、亞熱帶可以。第一個安陀會中國話叫做五衣,作務的時候穿的。【二郁多羅僧,此雲七衣,入衆時穿。叁僧伽黎,此雲大衣,說法時穿。昔日堅誓師子,】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敬袈裟而不害獵人,百劫不墮惡道。】這個要講,這是故事,很重要的故事,這是世尊的本生故事,本生故事就是世尊過去在因位修行的時候,他以前是一頭獅子,這頭獅子的名叫做堅誓,堅持他的誓願叫做堅誓,根據《報恩經》卷七,《賢愚經》卷十叁,堅誓師子,《師子品》所記載的師子,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它是一只身上的毛是金色的獅子,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它是一頭金色的獅子,釋迦牟尼佛也曾當過獅子,它看到一個辟支佛,辟支佛很有威儀,辟支佛當然是阿羅漢辟支佛,這個是不得了的聖人,對凡夫而言是很不得了,很有威儀,這頭金獅常常親近,聽他在誦經,當時有一個打獵的,想要這頭金獅的毛,剝它的皮獻給國王,因此想一個辦法要接近這頭獅子,這頭獅子常常看到出家人現這個威儀身,所以看到出家人不會怕,這個人,獸師,打獵的獸師就僞作沙門,他也剃光頭,入山,坐在一棵樹下,獅子看到了,咦!這是出家人,這很好,它以爲他是真正的比丘,因爲這頭獅子看到比丘,看辟支佛看習慣了,出家人都不會傷害它,這頭獅子就舔他的足,表示親切,這獵師看它在舔他的足的時候,用毒箭射它,近距離,一射,照理說毒箭射進獅子的時候它還有抗拒力,這頭獅子本來中箭的時候它想咬死這個僞作沙門的人,它突然間作這個念頭:這是沙門,披袈裟的。這頭獅子這麼思維:披壞色衣就是袈裟,是叁世諸佛聖賢的標志,這個披袈裟不管他有修行沒有修行,就是不可以傷害他,不可以起一念的惡念,乃至我喪失了生命,我都不對披袈裟的人動一個惡念,終不起惡心,這是僞造沙門,所以它因爲這樣,卻到最後。。。,它有機會活命,跟他拼,先咬死他,到後…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