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沒有辦法,甯願死也不傷害披袈裟的這個僞造沙門的獵人,當然他僞造沙門會下十八層地獄,他爲了要剝獅子的皮,獅子那麼善良跟他示好,所以說皮被他剝走。在律學而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見比丘(袈裟),無論有修行沒有修行,一律恭敬著,得無量無邊的福報,供養沒有修行的,一樣可以得到大福報,爲什麼?身披袈裟故,是一切的福田,何況是聖人,何況有修有證的比丘,所以我在這裏由獅子的故事,還是要勸勸大家,除非那個人披袈裟是邪知邪見,是外道混進來的,那個免談,知見不正,不能稱爲比丘,知見若正,有修沒有修放在其次,因爲他知見正,他可以引導無量無邊的衆生學佛,那就必需要禮敬了,所以說我們若看到披袈裟的比丘、比丘尼出家衆,沙彌、沙彌尼,不管他有修行沒有修行,一律恭敬,得無量無邊的福報,像這頭獅子被射死,看到他是沙門相,是諸佛聖賢的標志,不忍心動一個惡念,不然這個人一定死的,他把它射死,這頭獅子會咬死他,所以這只獅子到喪命都沒有反抗,甯願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傷害披袈裟的比丘,所以說我們做爲一個佛教徒,佛弟子更不可以傷害出家人。
【世尊,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寶幢想,恭敬叁世諸佛,此人以敬叁世佛故,即能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于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廣爲說法。必成菩提。】
【地藏菩薩,又白佛言:世尊,過去又有佛出現世間,其佛名號大通山王如來,此佛我曾經親近供養,此佛功德,我是知道的。大通山王佛,大通是般若,山王是佛德。若人修行證法身時,即具般若之智,通達一切法,而到諸法之彼岸,故名大通。又見法身時,具常樂我淨四德,猶如須彌山王,四寶所成,】四寶就是金、銀、琉璃、水晶。水晶不是水精,現在很多人購買這個水晶,炒這個水晶熱,水晶有氣(磁場),所以我們水晶流通得很好,這也是四寶之一,不過這個要相當的經濟能力才有辦法,【故名山王。大通者,般若佛因也。】不然怎麼通達,【山王者,四德佛果也。佛因赅果海;】佛是因赅果海,【果海澈佛因,】因赅果海跟果澈因緣就是這意思,【所以修行證法身時,不但能修般若之佛因,又能證四德之佛果。若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聞名生解,慧解現前,證自法身,即具大通般若之智,所以得遇恒河沙佛,廣爲說法。又證法身時,具如來山王功德之果,所以必成菩提。】
【又于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淨月佛:】這個都是表法的,【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月在水而不染水;佛在世而不染塵,故名。】
【山王佛:華聚菩薩雲“世尊金色如金山,猶如日光照世間。能拔一切諸苦惱,我今稽首大法王”,】贊歎世尊如山之王,【佛功德巍巍,猶如須彌山王,故名。】
【智勝佛:聲聞緣覺菩薩中,以佛智最勝故。】
【淨名王佛:淨是體,】我們的本體是清淨的,我們會起心動念,汙染,我們就不了解本體,所以我才告訴諸位,修行要在事相上磨練,然後要在清淨心下手,就是不准它動一個念頭出來,惡念一點點都不可以,要不然他的中陰身一牽就走了,你起的都是惡念,你會下地獄的,所以我們要在事相上磨練,事相上磨練正用感恩的心,正用感恩的心,日本有個阿信,對不對?感恩的心。臺灣有個阿性,就是本性的性,我們統統是阿性,爲什麼?阿性就是平等,就是清淨,所以人家問你:你叫什麼名字?我是臺灣的阿性,也是有感恩的心,但是我這個心是平等心。淨就是體,【名是用,從體起用,于一切法,得自在故。】得自在。
【智成就佛:一切種智,成就故名。】
【無上佛:菩薩有所斷,名有上士;佛無所斷,】佛達到最高超的境界,【故名無上士。又法無上,涅槃是人無上,佛陀是。】
【妙聲佛:法華經雲,】在旁邊寫個:譬喻品第叁,《法華經》這麼說,【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這個太偉大了,佛的音柔軟音,這個文詞多美,能夠想到這樣子的名詞實在是太了不起了,柔軟音就是不傷害衆生的音,聽起來就很有慈悲心,這種柔軟的音,你一看這個名詞,唉呀!佛陀真是偉大,佛陀所發出來的聲音是柔軟的音,意思就是說心腸大慈大悲才會講柔軟音,像世間動不動就罵人,對不對?你怎麼死,怎麼上吊,火車怎麼輾,對不對?這就是殘忍的音,對不對?你出去被車子撞到,都是講這些,發的都是惡願,佛祖沒有這樣,佛祖都是軟柔音,你真的死掉,他也是會痛苦,一般吵架的時候都會惡語,都亂講話,佛祖沒有這樣,他沒有憤怒,他聽到就是這樣而已,衆生委屈他,他也是笑一笑,人家懷孕來毀謗,佛也是這樣,佛就是那麼冷靜,柔軟音,深遠甚微妙,唉呀!太微妙了。【演暢清淨法,我心大歡喜。】
【滿月佛:佛功圓德滿,】這是指他的臉,佛的功德,不是這有這尊佛才滿月而已。滿月佛,再來就是油飯佛,滿月之後就要做油飯,過去的人也很奇怪,爲何滿月就要做油飯?以前不曉得你曾看過否,孩子滿月,差不多滿周歲的時候,上面擺很多東西,擺一支剪刀、一支鐵槌,一支鉛筆,還擺一支秤子,他若拿到秤子,以後要做生意,拿到筆,以後很會讀書,放孩子下去讓他隨便摸,看他摸到什麼,至于我保證不會去摸那個,他若放一疊錢在那裏,我什麼都沒看到,我一定馬上。。。放我下去,就是去拿那疊錢,這疊代表一切,可以建講堂,可以印經典,可以度衆生,現實的社會需要這一疊,我一定不會去拿別的,拿一把刀,以後殺豬,不曉得你曾看過否,我們都有這樣,放下去隨便摸,以前我不曉得摸到什麼,也忘記了。底下,佛功德圓滿,【如十五夜月,月圓光滿。】對不對?月圓光滿。
【月面佛: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于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這是來自《華嚴經》,這是《華嚴經》講的。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衆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世尊啊!如是等,不可說佛,我皆曾經親近供養,承事。】承事就是侍奉他,【若人承事十方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于佛菩提,方可希冀。】我們都要侍奉善知識,侍奉諸佛。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衆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皆可以求佛功德。佛功德在名號中,每一佛名,其名下德相,周遍法界。而且一德含一切德,故雲念一佛名,功德無量。此乃狹義,屬根本智;若論廣義,須要一一承事十方諸佛,廣學諸佛無量道法。念無量佛名,會其名所含之義,到十方世界,參學。學無量世界種種法門,然後一一貫通。如梵王網羅幢,彼此互入互攝,】就像大梵天王這個網,【重重重重,無盡無盡,森羅萬象,一法即之,才是到家時節,】什麼叫一法印之?就是同時顯現,這個在講華嚴叁昧,同時顯現叫做一法印之,叫做海印叁昧,《華嚴經》裏面講的海印叁昧,什麼叫做海印叁昧呢?就是說任何東西飛過海中同時顯現,就是無量無盡的世界,在佛斷煩惱的一刹那全部同一個時間顯現出來,叫做海印叁昧,讀過《華嚴經》研究過華嚴思想的人都知道,海就是大海的海,印就是印章的印,叁昧,海印叁昧,就是所謂華嚴的一種叁昧,同時顯現的一個叁昧叫做海印叁昧,因爲我們這裏有的人可能沒有看過華嚴,華嚴是好得不得了,二部大部經典你今生今世一定要看,不管師父有沒有講,一個是法華,一個是華嚴,這二本是大乘經典所有的根本 ,師父若沒有講華嚴,你也是要自己看,但是有一個答案,就是看不懂,讀一讀結一個緣可以,若沒解釋完全看不懂,講到六相,成相、壞相等等,沒有辦法,講到十玄門,那個重重無盡的世界,想都沒辦法想像的,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這個實在沒有辦法想像,怎麼能夠重重無盡呢?我們一般人習慣在慣性意識的叁度空間,我們所生活的不是長,不然就是寬,就是高,我們連一個鬼都看不到,我們連一個天人都看不到,談什麼重重無盡的華嚴,對不對?根本就不可能,我們連一個鬼都看不到,鬼的頻率我們都沒辦法,天界的天人,我們若眼睛看得到,我們就可以看,噢!天界的衆生有微細的四大,在我們上空飛來飛去的,我們看不到,一點都看不到,所以我們沒有辦法了解華嚴的思想,只能結一結善因緣,講這個華嚴就功德無量,你每天都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你每天念這叁句,臨命終就功德無量,很驚人,聽經也不必全聽,聽不懂都沒有關系,每天都來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念叁句,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還用震動的,每天都念這個就不得了了,聽得懂聽不懂都沒關系,要結,結這個華嚴大法的因緣,不得了了,但是大家福報大,已經結了法華的因緣,必定成佛,那個《華嚴經》之棒,那沒有話講,自己有時間看一看,看情況。一法印之,才是到家時節,【屬差別智。十輪經雲,若念一佛,則見一佛;若念多佛,則見多佛。若念小身佛,則見小身佛;若念大身佛,則見大身佛;】我才告訴諸位:你觀想佛祖觀想大尊一點,不要觀想你胸前挂的那一尊,你胸前挂的那尊那麼小尊,怎麼看得到,對不對?你有觀想嗎?師父!我有觀想。你都觀想什麼?拿那條項鏈:我觀想這尊。唉呀!觀想這麼小尊,要觀想就觀想文殊講堂這尊才夠大,則見大身佛,【若念無量身,則見無量身佛。其功德,何只無量,而且圓融。此乃地藏菩薩,教化盡性之談。】
【是衆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是衆生等,指念佛衆生,念一佛也可,念多佛也可。念到得益時,生則在世間上,成就種種功德,】念佛就會消災解厄,【利益人天;死則即見十方諸佛,隨願往生,十方淨土,親近十方諸佛,廣學法門。唯其生時念…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