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沒什麼感應。我說:平安就是感應,平安就是福。難道不是這樣,【作福者,仔細留意。】留意一下。
【修補寶塔,蘊佛光明,】含藏著有佛的光明,因爲人家到塔拜佛,禮拜,念經,共修,這功德都很大,聽經聞法開智慧,所以說蘊佛的光明,【修補精舍,圖佛形像,建苦海之舟航,】大家看到佛像這麼莊嚴,大家就跪下去拜,心中就有佛,心中若有佛,他就慢慢去惡從善,【爲信根之枝幹,睹者發心,】看到的人他就會發大心,【見便忘返,】看到就會忘返,忘返就是流連忘返,就會繼續發心,【益福生善,惟此爲先。】
【佛遊拘薩羅國,時婆羅門耕田,】有一個婆羅門在耕田,【持牛杖拄地,】拄念zhu叁聲,就是支撐,用牛杖支撐這個地,持牛杖拄地就是以物自支,用牛杖支撐著地,【禮佛。佛笑,比丘問佛,】佛爲什麼在笑呢?【佛言此人今禮二佛,禮我及杖下迦葉佛塔。比丘願見,迦葉佛塔。佛令從婆羅門索地。】索就是尋找。【索已,佛即現出七寶塔,高一由旬,廣半由旬。婆羅門曰,我姓迦葉,是我迦葉塔。】意思是同姓,很光榮的意思,釋迦佛,這是我的釋迦佛,同樣的意思,他是迦葉,他也是迦葉佛,表示說很光榮。【諸比丘白佛:能授泥否?】以前都用泥土塗成的塔。【佛言可。】可以。就是說能夠傳授這個泥嗎?就是要塗這個塔,佛說可以,【即說偈“真金百千擔,】這個擔就是一百斤爲一擔,【持用行布施,】你用黃金百千擔布施,布施黃金給人家,【不如一團泥,敬心】加一個字,修【治佛塔”】,不如一團泥,敬心來修治佛塔,這樣你看看,你拿黃金擔幾百擔,幾千擔的黃金布施,持用布施,不如捏一手的土,這樣來補佛祖的塔,叁寶門中好修福,【世尊禮過去佛,比丘亦禮。佛言“人等百千金,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善心,恭敬禮佛塔。”】
【觀此因緣,可知修補塔廟、經像等,有繼往開來之福;】繼往開來就是繼承前人的事業,爲未來開辟道路,【承先啓後之功。】就是繼承前人的遺教,開啓後來的事業。其實這個繼往開來、承先啓後意思都差不多。
【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
【善與人同。無人做,自己做;】沒人要做善,我自己做,對不對?【有人做,勸人同做,】善與人同,這個善(行善),大家一起來,與人同就是一起來,要做善大家一起來,【功德更大。尤其是國王,應該德風下偃,】這個念yan叁聲,偃本來是指人伏在地上,隱匿難見,倒地、傾斜或者是息止,德風下偃的意思就是說國王若有這種德行,底下的人一定會照著他的去做,下偃,大家都會相同,【率民同修布施,】他就會領導人一同布施,【廣結善緣。】
【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爲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爲小國王身。】
【此論果報。】
【自己布施,又勸他人同施,承此良因,國王升爲轉輪王,同施臣民,升爲小國王。】
【更能于塔廟前。發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此論回向。】
【修補成功之後,在佛塔前,盡除我執,】不可以執著,絕對不可以執著,叁藏十二部經典就是在講出衆生的毛病,就是執,執就是衆生的毛病,叁藏十二部經典,就是在講一個字,就是空,爲什麼?破執叫做空,空性會破一切執,這樣而已,就是這樣子而已,你如果不執著,像六祖一樣的,來去自在,心無挂礙,解脫自在,不生不滅,叁藏十二部經典都用不著,你也都不用看,你今天若有辦法,我又有那個勇氣肯,放下,叁藏十二部經典都跟你無關,沒事,爲什麼?生死就了了,問題是放得下嗎?要有境界現前才可以比賽,才可以知道有用、沒有用。盡除我執,【破滅我見,以此功德,回向法界,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就是把自己做的功德向別人,簡單講,這樣就不自私了,我執就破了,回事向理就是可以圓滿,爲什麼呢?事相是差別,理體是無生,當然這樣才可以圓滿,一個人不能修到平等心怎麼達到圓滿的階段?你在爭論長短,世間的事相上拼命,拼得你死我活,怎麼拼你就是不會解脫,一定要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就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就是差別,所有的緣起差別相都是緣起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看到一切相,非相就是空,當下就是空,無所著的東西,即見如來,這樣就看到我們的本性,如來就是我們的本性,即見如來,這樣就看到每一個人本來的面目,我們現在不是這樣,布施有差別心,他布施比較多,自卑感,我很窮,我不敢到道場,有一個信徒到別間道場,他看到人家布施,自己都有自卑感,師父說:你發心這個,你發心這個,你發心這個。下次不敢去了。他說:道場都是富裕人家在走動的。我說:你不要這麼講。那個法師他的作風不能代表一切,是人爲的因素,你來我這講堂不用花什麼錢,你來聽經我不會叫你繳稅,叫你贊助多少,不曾,我不曾這麼說,盡管來,沒有關系,他說:我覺得走道場都是富裕人家在走動的,沒想到法師慈悲。我說:哪有這樣,出家人哪能增加衆生的負擔?有錢施舍,這是他的福,別人搶不走,我們今天沒錢,我們隨喜也有福,所以走道場不一定要富裕人家,窮人也是可以走道場,只要我們有這顆虔誠的心,對不對?嗯!師父講這樣很有道理。對啊!沒理怎麼當法師。難道不是這樣,你盡管放下,你來文殊講堂,你富裕、貧窮都不用擔心,你盡管來,法會盡管來,你沒出錢,我也很歡迎,爲什麼?佛教不是做生意道場,這裏也不是玉市,也不是市場,又不是在做買賣,這裏沒有買賣,這裏是修心養性的地方,這裏是開智慧的道場,不是在買賣,沒有高也沒有低,也沒有富裕也沒有貧窮,不分男、不分女,盡管來,師父開大門迎接你,不曾出一毛錢照常進來,歡歡喜喜進來,盡管來沒有關系,進來拜佛,進來聽經,一毛錢都不用,不要說道場都是富裕人家在走動的,有的在家居士接帖子接到嚇到,師父!你知道嗎?人家不曉得怎麼打聽我家的住址,我一年都接到十幾間道場的帖子,不曉得要去哪一間,十幾張的帖子,你看我會不會怕,觀音法會也寄,彌陀佛七也寄,過年叁千佛也寄,水陸也寄,接到這個要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要去是沒那麼多錢,那麼多間道場,不去,心想我們是叁寶弟子,我們不盡一點心力又過意不去,在過意得去跟過意不去中間有矛盾心,矛盾心就不會解脫,帖子卻造成他的困擾,我說:罪過無量,罪過無量,實在很不好意思,至于我,我都是寄皈依我的徒弟,不是皈依的徒弟我都不敢寄,我寄的一定不會拿別人的道場的那些信徒,我不會這種作法,因爲他沒有皈依,對我沒有信心,我不敢,萬一被人家多話,慧律法師搶人家的信徒,我不做這種工作,所以我寄的信件,都是給我的徒弟,你,在座諸位!你要注意聽,你若接到我的貼子會怕,拜托你注明:師父!我接到帖子會怕,你退回來,電腦我爲你消除,從今以後你不會接到我的帖子,我不會寄,不用擔心,我這裏無相,平等,不分男女,不分富裕、貧窮,大家都一樣,所以回事向理就是這樣,【回因向果,】果就是要成佛,【將來成報身佛。回事向理,】回其實就是轉過來,向,注意這個向,其實不是向,這個向其實是悟的意思,回事向理意思就是說在緣起裏面你要悟到無生的道理,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哪裏有回這個向那個,還有來去相,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方便說,回事向理的意思就是轉事相當下就是空性的理體,哪有什麼轉來轉去的,根本就沒有,悟的意思,所以修行佛法我告訴過你,不能用修的,要用悟的,【將來成法身佛。回自向他,將來成應身佛。】沒有自私,【功德回向,叁身齊證。可謂澈法底源。】澈底了解這個法的根本,底源就是根本,你真的是了解法的根本。【窮實相理,】窮就是盡,【果報無量無邊矣。】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産婦女。】
【此論悲田。】
【苦中之苦,莫如老病生産者,】其實生産現在不痛苦了,大家都剖腹生産,若自然生産,因爲醫學發達,生産像下蛋,一下子OK, no problem,(日語no problem de xio
難道不是沒問題嗎?),現在生孩子很簡單,所以說老、病,生産這個不可怕,老跟病比較可怕,【福中之福,莫如供養老病生産者。】以前的人哪有在叫醫生,叫産婆,像我出世,後面婆隨便叫一個,招呼一下就來,還沒到,我就生出來了,我聽師媽講的,不曉得是否真的,還沒到我就生出來等她,還得讓她忙,對不對?很簡單,都沒有痛苦,現在醫學發達了,不曾聽到生孩子生到死亡的,對不對?以前常常聽到生孩子生到死亡,現在你有聽到生孩子生到死亡嗎?不曾聽到,對不對?醫學發達。【老病無人奉事,等死而已。産婦分娩,】娩就是生孩子,婦人生産叫做娩,分娩就是生小孩,【若不及時飲食,母子皆亡。所以布施此輩,得福甚大。】
【佛說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這個要作一下筆記,八福田我先念綱要,你要作一下:第一個佛田,釋迦牟尼佛的佛,佛田;第二個叫做聖人田,聖人的田;第叁個叫做僧田,出家人的田,出家人的僧,佛田、聖人田、第叁僧田。第四個叫做和尚田,和尚的田;第五個叫做阿阇黎田;第六個叫做父田;第七個叫做母田;第八個叫做病田。父、母、病,最後就是這叁個,再讀一次,佛、聖人、僧、和尚、阇黎、父、母、病這八福田,我們一個一個簡單解釋一下。
爲什麼佛的福田,大家都知道,這不用講,我們都知道佛是一切的福田最勝無比的,但是我們都遇不到,遇不到只有拜後代的雕刻或是畫像,把假佛當作真佛來供養,佛他是極果,位登極果,世、出世間最勝無比,我們人若能恭敬就可以得到…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