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什么感应。我说:平安就是感应,平安就是福。难道不是这样,【作福者,仔细留意。】留意一下。
【修补宝塔,蕴佛光明,】含藏着有佛的光明,因为人家到塔拜佛,礼拜,念经,共修,这功德都很大,听经闻法开智慧,所以说蕴佛的光明,【修补精舍,图佛形像,建苦海之舟航,】大家看到佛像这么庄严,大家就跪下去拜,心中就有佛,心中若有佛,他就慢慢去恶从善,【为信根之枝干,睹者发心,】看到的人他就会发大心,【见便忘返,】看到就会忘返,忘返就是流连忘返,就会继续发心,【益福生善,惟此为先。】
【佛游拘萨罗国,时婆罗门耕田,】有一个婆罗门在耕田,【持牛杖拄地,】拄念zhu三声,就是支撑,用牛杖支撑这个地,持牛杖拄地就是以物自支,用牛杖支撑着地,【礼佛。佛笑,比丘问佛,】佛为什么在笑呢?【佛言此人今礼二佛,礼我及杖下迦叶佛塔。比丘愿见,迦叶佛塔。佛令从婆罗门索地。】索就是寻找。【索已,佛即现出七宝塔,高一由旬,广半由旬。婆罗门曰,我姓迦叶,是我迦叶塔。】意思是同姓,很光荣的意思,释迦佛,这是我的释迦佛,同样的意思,他是迦叶,他也是迦叶佛,表示说很光荣。【诸比丘白佛:能授泥否?】以前都用泥土涂成的塔。【佛言可。】可以。就是说能够传授这个泥吗?就是要涂这个塔,佛说可以,【即说偈“真金百千担,】这个担就是一百斤为一担,【持用行布施,】你用黄金百千担布施,布施黄金给人家,【不如一团泥,敬心】加一个字,修【治佛塔”】,不如一团泥,敬心来修治佛塔,这样你看看,你拿黄金担几百担,几千担的黄金布施,持用布施,不如捏一手的土,这样来补佛祖的塔,三宝门中好修福,【世尊礼过去佛,比丘亦礼。佛言“人等百千金,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善心,恭敬礼佛塔。”】
【观此因缘,可知修补塔庙、经像等,有继往开来之福;】继往开来就是继承前人的事业,为未来开辟道路,【承先启后之功。】就是继承前人的遗教,开启后来的事业。其实这个继往开来、承先启后意思都差不多。
【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
【善与人同。无人做,自己做;】没人要做善,我自己做,对不对?【有人做,劝人同做,】善与人同,这个善(行善),大家一起来,与人同就是一起来,要做善大家一起来,【功德更大。尤其是国王,应该德风下偃,】这个念yan三声,偃本来是指人伏在地上,隐匿难见,倒地、倾斜或者是息止,德风下偃的意思就是说国王若有这种德行,底下的人一定会照着他的去做,下偃,大家都会相同,【率民同修布施,】他就会领导人一同布施,【广结善缘。】
【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
【此论果报。】
【自己布施,又劝他人同施,承此良因,国王升为转轮王,同施臣民,升为小国王。】
【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此论回向。】
【修补成功之后,在佛塔前,尽除我执,】不可以执着,绝对不可以执着,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在讲出众生的毛病,就是执,执就是众生的毛病,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在讲一个字,就是空,为什么?破执叫做空,空性会破一切执,这样而已,就是这样子而已,你如果不执着,像六祖一样的,来去自在,心无挂碍,解脱自在,不生不灭,三藏十二部经典都用不着,你也都不用看,你今天若有办法,我又有那个勇气肯,放下,三藏十二部经典都跟你无关,没事,为什么?生死就了了,问题是放得下吗?要有境界现前才可以比赛,才可以知道有用、没有用。尽除我执,【破灭我见,以此功德,回向法界,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就是把自己做的功德向别人,简单讲,这样就不自私了,我执就破了,回事向理就是可以圆满,为什么呢?事相是差别,理体是无生,当然这样才可以圆满,一个人不能修到平等心怎么达到圆满的阶段?你在争论长短,世间的事相上拼命,拼得你死我活,怎么拼你就是不会解脱,一定要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就是差别,所有的缘起差别相都是缘起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看到一切相,非相就是空,当下就是空,无所着的东西,即见如来,这样就看到我们的本性,如来就是我们的本性,即见如来,这样就看到每一个人本来的面目,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布施有差别心,他布施比较多,自卑感,我很穷,我不敢到道场,有一个信徒到别间道场,他看到人家布施,自己都有自卑感,师父说:你发心这个,你发心这个,你发心这个。下次不敢去了。他说:道场都是富裕人家在走动的。我说:你不要这么讲。那个法师他的作风不能代表一切,是人为的因素,你来我这讲堂不用花什么钱,你来听经我不会叫你缴税,叫你赞助多少,不曾,我不曾这么说,尽管来,没有关系,他说:我觉得走道场都是富裕人家在走动的,没想到法师慈悲。我说:哪有这样,出家人哪能增加众生的负担?有钱施舍,这是他的福,别人抢不走,我们今天没钱,我们随喜也有福,所以走道场不一定要富裕人家,穷人也是可以走道场,只要我们有这颗虔诚的心,对不对?嗯!师父讲这样很有道理。对啊!没理怎么当法师。难道不是这样,你尽管放下,你来文殊讲堂,你富裕、贫穷都不用担心,你尽管来,法会尽管来,你没出钱,我也很欢迎,为什么?佛教不是做生意道场,这里也不是玉市,也不是市场,又不是在做买卖,这里没有买卖,这里是修心养性的地方,这里是开智慧的道场,不是在买卖,没有高也没有低,也没有富裕也没有贫穷,不分男、不分女,尽管来,师父开大门迎接你,不曾出一毛钱照常进来,欢欢喜喜进来,尽管来没有关系,进来拜佛,进来听经,一毛钱都不用,不要说道场都是富裕人家在走动的,有的在家居士接帖子接到吓到,师父!你知道吗?人家不晓得怎么打听我家的住址,我一年都接到十几间道场的帖子,不晓得要去哪一间,十几张的帖子,你看我会不会怕,观音法会也寄,弥陀佛七也寄,过年三千佛也寄,水陆也寄,接到这个要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要去是没那么多钱,那么多间道场,不去,心想我们是三宝弟子,我们不尽一点心力又过意不去,在过意得去跟过意不去中间有矛盾心,矛盾心就不会解脱,帖子却造成他的困扰,我说:罪过无量,罪过无量,实在很不好意思,至于我,我都是寄皈依我的徒弟,不是皈依的徒弟我都不敢寄,我寄的一定不会拿别人的道场的那些信徒,我不会这种作法,因为他没有皈依,对我没有信心,我不敢,万一被人家多话,慧律法师抢人家的信徒,我不做这种工作,所以我寄的信件,都是给我的徒弟,你,在座诸位!你要注意听,你若接到我的贴子会怕,拜托你注明:师父!我接到帖子会怕,你退回来,电脑我为你消除,从今以后你不会接到我的帖子,我不会寄,不用担心,我这里无相,平等,不分男女,不分富裕、贫穷,大家都一样,所以回事向理就是这样,【回因向果,】果就是要成佛,【将来成报身佛。回事向理,】回其实就是转过来,向,注意这个向,其实不是向,这个向其实是悟的意思,回事向理意思就是说在缘起里面你要悟到无生的道理,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哪里有回这个向那个,还有来去相,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方便说,回事向理的意思就是转事相当下就是空性的理体,哪有什么转来转去的,根本就没有,悟的意思,所以修行佛法我告诉过你,不能用修的,要用悟的,【将来成法身佛。回自向他,将来成应身佛。】没有自私,【功德回向,三身齐证。可谓澈法底源。】澈底了解这个法的根本,底源就是根本,你真的是了解法的根本。【穷实相理,】穷就是尽,【果报无量无边矣。】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
【此论悲田。】
【苦中之苦,莫如老病生产者,】其实生产现在不痛苦了,大家都剖腹生产,若自然生产,因为医学发达,生产像下蛋,一下子OK, no problem,(日语no problem de xio
难道不是没问题吗?),现在生孩子很简单,所以说老、病,生产这个不可怕,老跟病比较可怕,【福中之福,莫如供养老病生产者。】以前的人哪有在叫医生,叫产婆,像我出世,后面婆随便叫一个,招呼一下就来,还没到,我就生出来了,我听师妈讲的,不晓得是否真的,还没到我就生出来等她,还得让她忙,对不对?很简单,都没有痛苦,现在医学发达了,不曾听到生孩子生到死亡的,对不对?以前常常听到生孩子生到死亡,现在你有听到生孩子生到死亡吗?不曾听到,对不对?医学发达。【老病无人奉事,等死而已。产妇分娩,】娩就是生孩子,妇人生产叫做娩,分娩就是生小孩,【若不及时饮食,母子皆亡。所以布施此辈,得福甚大。】
【佛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这个要作一下笔记,八福田我先念纲要,你要作一下:第一个佛田,释迦牟尼佛的佛,佛田;第二个叫做圣人田,圣人的田;第三个叫做僧田,出家人的田,出家人的僧,佛田、圣人田、第三僧田。第四个叫做和尚田,和尚的田;第五个叫做阿阇黎田;第六个叫做父田;第七个叫做母田;第八个叫做病田。父、母、病,最后就是这三个,再读一次,佛、圣人、僧、和尚、阇黎、父、母、病这八福田,我们一个一个简单解释一下。
为什么佛的福田,大家都知道,这不用讲,我们都知道佛是一切的福田最胜无比的,但是我们都遇不到,遇不到只有拜后代的雕刻或是画像,把假佛当作真佛来供养,佛他是极果,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我们人若能恭敬就可以得到…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