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148

  ..續本文上一頁你就知道女衆道場,很漂亮,若衣服,男衆隨意穿,破一個洞,補一補,穿久了都會有黑點,男的都隨便,女衆不一樣,所以說人先天就是這種個性,我們若用這種心來供佛,整簍供上去,這沒有供養,還有罪過,那位比丘因爲年紀比我大,我不敢對他說什麼,我只是很好意思把它拿下來,我看他這種舉動我很難過,爲什麼這麼懶惰。

  【此教男子女人,最初種善根,向聖人種,供養聖人。一方面得福,一方面向聖人學習。聖人如何種善根,我亦如何種;聖人如何學,我亦如何學。聖人是學成的,所以向聖人學習,便是向聖人種善根了。】只有一句話可以種到善根,就是至誠懇切這句話,你若要供養水果,煮飯供養你就至誠懇切,你若認爲供佛散亂心,我告訴你,這叫做結緣供養,無力,一點力量都沒有,所以要很恭敬的在佛前供佛、供菜、供水果,然後供香等等,都要非常的恭敬。

  【而且供養聖人,得福無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何故生人天道,大論雲“以人中結使】結使就是煩惱,我們人的煩惱比較【薄,厭心易生;】厭心就是出離心,小乘的特色就是出離心很強,大乘的特色就是菩提心強,但是你要記住,不懂出離心就不懂得菩提心,就是所有的菩提心要以小乘的出離心做基礎,沒有出離心,你談不上菩提心,沒有出離心哪裏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就是覺悟,覺悟什麼?覺悟六道輪回痛苦,要自己覺悟也要衆生覺悟,要救度衆生,你不想出離六道輪回,你懂得菩提心是什麼?你如何救度衆生讓他離開六道輪回?所以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你要了解菩提心,你一定要了解出離,所以小乘的這個厭離心如果産生的話,菩提心就體會出來,【天中智慧利。”故二處最易得道。】但是我告訴你,天上的人難修行,雖然智慧比較利,不過享受太好,因爲天上不是像我們這種色身拉屎拉尿,有時候老人要帶BB紙尿褲,所以說人間真的痛苦,只要你有這肉體,你得拉屎,你得拉尿,大便、小便,很麻煩,但是人間的痛苦我們比較容易覺悟,若天上快樂難修行。

  【若能回向法界。】法界就是平等,什麼叫做法界呢?法界就是無界,法就是空,法界就是空性的界,絕對的界,真理叫做法,法界,到哪裏才擁有真正的真理,其實遍法界都擁有真理,所以若能回向法界,法界就是無止盡的,無邊際的,這個站在事相上裏面講,法界就是無界,究竟的真,一真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爲喻。】

  【此句教人布施供養時,其心要大,不求自己利益。爲利益一切衆生故,】爲了利益一切衆生,【而行布施。】其實我們整天都爲衆生忙碌,我們的煩惱一定少,爲什麼呢?我們就會忘了自己,忘了我,對不對?我們整天都爲衆生忙,怎麼會爲自己而煩惱,忘了自己,整天爲衆生,我們會忘記自己,忘記自己就是無我的精神,你可要記得,在這個世界只有愛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佛教講的慈悲,今天報導的,太感動了,一個外國的男衆,車禍撞得變成植物人,醫生都宣布放棄了,他的未婚妻,本來都訂婚了,發生這種事情,你知道她多有耐性,在身邊照顧他,講話給他聽,講故事給他聽,經過叁四年了,竟然睜開眼睛還會認人,每次講完都會笑,醫生認爲不可能的事情,他認爲那是巧合,結果把他攝影起來,攝影就是拍攝,因爲這個男的很愛他的未婚妻,他未婚妻也很愛這個先生,雖然沒有結婚,所以發生車禍變成植物人,照理講是沒有辦法,結果用愛的力量,竟然叁四年內照顧他,照顧到現在會笑,眼神還會張開,知道她講什麼,只是沒辦法講話而已,很清楚的,叁四年前沒有這樣子,就是靠著那一念執著的心,喜悅的心,那也是很有耐性,未婚妻,不然我們這裏,假設說我們這裏沒有結婚的,左手按《地藏經》,右手按良心,你的男朋友真的被醫生判定腦死,你有辦法照顧他五年,在身邊,日夜照顧,有辦法讓他感動到眼睛張開,師姐!你舉手。(師父望臺下)左手要按《地藏經》,因爲左手摸《地藏經》表示不可以妄語,《地藏經》,你知道嗎?右手摸良心,你講給我聽聽看,沒有,我聽到那個,那個確實是愛情的力量,實在是很大,愛情的力量,所以我常常唱一首歌,墳場也敢去,現在真的體會得出來,墳場也敢去,確實是真的,這一種是因爲愛的力量,噢!不得了,其心要大,不求自己的自利。他未婚妻若用這種照顧未婚夫的力量來照顧阿彌陀佛,上品上生,照顧得阿彌陀佛沒地方逃,真的,阿彌陀佛本來畫像在那個地方,照顧得阿彌陀佛眼睛會動,(師父作眼睛眨動貌,衆笑),真的,她若有這種精神整天照顧,說不定阿彌陀佛還會呼吸,說不定照顧到畫像真的有感應,真的,那種心怎麼會不感動?天地都爲之動容,我告訴你,真的,哪一個女衆有辦法這樣,當然也有,是啊!有的會這樣想:師父!你要是這樣,我絕對有辦法。你最好不要這樣假設,壞心腸。你昏倒我去照顧你,最好不要這樣想,這個念力是很可怕,你們大家都這麼想,我明天會真的昏倒,這個念力很可怕的,我告訴你,孔子說一句話你可要記得,那句話真的是唯識學,萬夫所指,無病而死,真的,衆人又罵有詛咒,那個人馬上得重病死亡,腦袋不要想:師父若昏倒我要去照顧他。可不要這麼想,一個人起心動念,我明天真的昏倒,不可以,不可以起心動念。(笑)所以說這種東西確實不簡單,心要大到這種境界,爲了利益一切衆生故,而行布施。【心大福大,得無漏福,則不可爲喻了。】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就是誠懇的心,【贊歎恭敬。布施供養。】布施就是印經,我們這裏印經典不曉得足足印幾千萬,我看是算億的,不計其數了,【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

  【前文向佛種善根,此文向法種善根。複以供佛之次,佛言地藏:未來善男女,還要供養法,供養佛所說之法,即成佛之法,亦即度生之法。若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蘊】就是含藏,含藏【在八識田中,】放在八識田中就是我們現在每天聽經聞法,熏習在這個八識田中,【虔誠服膺,】膺就是承擔,我們很虔誠能夠把他順從,能夠把他承擔下來,【如獲至寶。殷重至誠贊歎,日久不退,】日久不退第一個你就要解理通達,教理若不通達,你馬上就退道心,【法種成熟,豁然能解。】豁然就是開通明朗的樣子,豁然能解。【從解起行,】在解的旁邊寫個:解如目,行如足,這樣你就曉得眼明的人才行得通,不是拼命一直走,一直走,走不到目的地,你若眼睛瞎走到哪裏,沒有聽經聞法你怎麼行得通?行不通,所以教理要先聽經聞法,我們知道道理,我們下手就正確,【爲人演說,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何以故,財施有限,法施無窮啊!】但是要說法這很難,很難,說真的,要拿錢出來這比較快,要講經說法,有,有在講,臺上講,臺下一直離開,是啊!一直離開,所以連法的布施也不一定大家受益,再者,也不一定大家都能講經,我告訴過你們,做什麼事都很簡單,只有說法這個最困難,要如理的說,如法的說,知見要正確的說,爲什麼?你一定要悟,你要見本性,你沒有見本性講出來的話都是扭曲,用意識,意識就是扭曲,杯弓蛇影,水有折射,如果你拿一根筷子,插入水裏,看過去,筷子好像彎向一邊,折射,人的意識形態也是這樣,我們會折射,折射就是把一根直的東西會變成彎的東西,就是說佛法若見本性,他怎麼說針針見血,句句都是實語,爲什麼?他的本地風光,不見性,你在講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就會扭曲,所以他是說法,也是,但是卻是相似法,相似並不是代表正確的法,相似有時候就會誤導衆生,所以說法最困難,清掃廁所,煮飯,這有辦法學,但是講經,學習不一定有辦法,要半先天性才有辦法,一半是靠先天,一半要靠後天,真的,還得宿世有結緣,所以過去有一個公案,他在講經沒有人聽經,後來他開始施食,施食什麼?麻雀,念、念、念。。。,給麻雀吃,經過二十年,成了老和尚,已經年紀很大了,結果來聽經的都十幾歲,這就是他施食的麻雀,拿東西給它吃,麻雀又回來聽經聞法,所以宿世若沒有結緣,你有很大的智慧,沒有用,你講得很好也沒有用,沒有緣,人家看到你的臉就反感,雖然你有智慧,但是沒有結善緣,聽不入耳,所以這個弘法要有種種的因緣條件具足,全都具足才有辦法。

  【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爲喻。】爲喻就是比喻。

  【此句教人不求名聞、利養、恭敬,】別人恭敬我們【而行法施。】我們要無條件的布施,【但願利益一切有情,無住相布施。】無住相的布施。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布施供養。】像我們現在印新的經典出來了,【瞻禮贊歎。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故者就是舊的,以前都念破銅爛鐵有要賣嗎?有酒瓶可賣嗎?若沒有學佛的人,佛經就拿去換麥芽糖了,以前不曉得有沒有拿佛經去換過,也不曉得,以前我家旁邊常常有(師父擬作手轉搖鈴學小販喊貌),報紙、舊書,換麥芽糖,換麥芽糖,不曉得有沒有拿過《楞嚴經》去換,那本什麼經換過,換回來不知吃了幾支了?酒瓶都有換,現在我們舊的書修補,不要拿去換麥芽糖,也不要拿去包槟榔。【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

  【複以供法之次,地藏菩薩,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偶然遇佛塔寺,藏有大乘經典。若是新者,應布施流通,應以香花末香塗香燒香幢幡等供養法寶,】沒有法寶你不能解脫,【還要一瞻一禮,禮拜法寶,俗說拜經。】有的人一字一拜,一字一拜,拜《法華經》,拜《華嚴經》,臺灣很多人一字一拜,這當然要看人,有人說:拜佛功德比較大。我說不一定,若胖子差不多一百公斤的要怎麼辦,他拜一拜下去,爬不起來,對不對?看心,看我們的心,不一定拜佛的功德比較大,可以拜佛…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