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本愿经讲记▪P147

  ..续本文上一页到自己,百千生,耳不闻苦声。】好了!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未来世就像我们现在的末法,【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

  【布施回向之文。】

  【佛对地藏说,未来末法之世,若国王及婆罗门等,能如是慈心、悲心、平等心、怜愍心、同情心,而行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将此福利不自享受,了达诸法性空无我之理。从缘起而行施,施福无主,回向法界,回向佛果,回向众生。不问多少,心大福大,心冥法界,福等虚空。如一杯水,投入大海,便是大海水了。施福亦复如是,不论多少回向法界,便是真如性海了。所以毕竟成佛,尚得佛报,何况释梵转轮人天之报。因是之故,地藏菩萨,汝应普劝一切众生,当如是学,布施之法,及一切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若加二个字意思更强烈,加在哪里呢?于佛法这个于字的上面,只要,你只要在佛法上,佛法当中种到一点点的善根,【毛发沙尘等许。】这太少了,来讲堂洗个碗,打个斋,乃至洗个厕所,擦个地板,或是介绍人家来听经,做一点点功德就好,只要在佛法中种到些许善根,毛发沙尘就是一点点、一点点,【所受福利。不可为喻。】师父才跟诸位重复的赞叹,进入佛门这个门槛是很不简单,我们进入佛门每样都是功德,进门,点个头,皆共成佛道,到后面洗个碗,发的心是平等无相,来这里参加个八关斋戒,就在佛法当中,所以若要修福,三宝门中最快又最大,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上来王臣布施,此是庶民布施。】庶民就是平民,一般人,但是你要注意看那个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字才算,我们一般看经都说:善男子、善女人,很简单,我就来!那是善哦!善很重要,不是恶男子、恶女人,那没有办法,要善才有办法。【布施一法,是平等的,王臣百姓,皆能布施。布施是成佛之法。成佛之法很多,且以布施为第一。】我们光是色身以外的东西舍不出来,别说舍佛祖的头目脑髓,挖掉你的眼睛,砍掉你的脑袋,对不对?现在的人说真的,输血就已经不错的善行了,现在除非兄弟姊妹肾坏掉,割一个给他,自己的父亲割给自己的儿子,这我曾看过,那天报纸登的,大姊不孕,妹妹的卵,这个法律允许的,跟姊夫的精,用试管培养成功,再注入子宫,真的怀孕,看这种东西多厉害,所以说,说真的能用这样,就找世上智商很高的人,拜托他,你的精虫稍微保留,台湾需要人才,找智商最高的人,优生学。布施这是成佛之法,但是第一个最重要就是要布施。

  【六祖大师云,内舍贪悭;】内心舍却贪心,【外利众生,是名布施。以此布施一法,舍尽自己的烦恼,外又能利益众生,何等的好呢!】但是大家都不了解,我执是生死的根本,在舍的时候都会舍不得,所以他舍不出去,【所以布施一法,能令人从生死此岸,而直达涅槃彼岸。】我们若每天舍,施舍习惯了,心就无所着了,布施习惯了,不过你要看经济能力,有一个太太听到经典之后很发心,来,三万、五万、二万一直布施,她先生没有学佛,布施到后来,她先生把钱藏起来,她先生拼命工作赚三餐,剩下的他太太。。。师父说布施功德很大,就拿来一直布施,她先生说:我拼得汗流浃背,你一次拿给师父很轻松。钱把她约束起来,后来不给她,为什么?布施没有节制,要节制,布施要节制,看你的情形。【但是此法微妙,非粗心具我法两执的人,所能究竟。是以如来解释,较量其浅深。】

  【例如昔日达摩祖师见梁武帝,】这个梁武帝在世间而言这也是大善人,他光是建道场就建好几千间,度好几万的出家人,就是说鼓励人家出家修行,但是他的果报不好,这个梁武帝到最后被围困,在这个城上饿死了,当然他这辈子造福的功德很大,因有种下去,饿死在城墙上被贼所围困,这是宿世的业报,在座诸位!不要听到这样就退道心,认为:梁武帝功德做这么大临命终却饿死。【武帝即以此法自豪。】自豪就是自己自满,很满足,【对达摩曰:朕一生造寺斋僧,有何功德?】这个朕就是皇帝的自称,秦始皇的时候所订的,秦朝以后天子都是自己称为朕,【摩曰:】就是达摩祖师说,【实无功德,】因为你用执着的心布施,【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帝曰:如何是真功德?摩曰:净智】不可思议奥【妙圆体】当下,这个【自空寂,】就是当下,当下,意思就是一时顿现,不是渐渐的显现,讲一时顿现的思想华严讲得最多,一时,同时顿现,叫做海印三昧,这在华严讲得更清楚,如果一个人证悟到无生,可以设身利法,完成圆融,这样无量无边的世界一时顿现,为什么?大圆镜智,所以悟道的人走到哪里他都解脱,他都圆满,为什么?见性才有可能,圆满,理圆满,但是事相而言他还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还要继续度众生,但是证悟到的境界跟佛一样,【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清净本性,除非你自己悟,你在世间你怎么求得到呢?世间你求就是生灭,取舍不断,对不对?有这个因就感这个果,业感就缘起,所以我们若真的要修行,不了解空性的道理,你不是叫做修行人,空性的道理要在事相里面慢慢磨练才有办法,【观此则梁武帝,未谙】谙就是知晓,不了解【布施的真谛,贪着人天果报。谁不知布施,是到彼岸成佛之法。此法修到圆满,其余法法,皆修到圆满,便是佛陀耶。】

  【世尊对地藏菩萨,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初发心时,最好于佛法中,种多少善根。】若像在座诸位这样从第一天听到今天,这不是少善根,在座诸位!这是多善根,你听得懂也好,听不懂也好,有受益也好,听得多也好,听得少也好,在座诸位!师父都要赞叹大家,何况在这里跟随师父听四、五年的经典,打死不退的,这是大大的多善根,听经闻法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听经就是多善根,因为你会开智慧,一切的善不离方寸,一切的福也是不离方寸。【佛是指前品,称佛名号;法是指此品,布施的轨则。在佛法中,所种善根,乃至如毛发沙尘等许,将来渐渐佛法种子增长时,其所受福利,是不可为喻的。】不可譬喻,所以我们高雄福报大,讲堂这弘法的道场若继续一直讲,一直熏习,一直讲,一直熏习,我们这里是讲经,一直讲、一直讲。。。,一直重复的熏习,一直重复的熏习,这也要有因缘跟福报。

  【大论云虽有种种福田,佛为第一福田,以无量佛法具足故。】

  【成佛之法,是无量。今略说布施,此外六度十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十度是加上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方便,愿,力,智,加上这四个波罗蜜,就是十波罗蜜,叫做十度,波罗蜜就是果,到彼岸的意思,【四谛十二因缘三乘一乘,皆成佛之法啊!】所以不要互相攻击,不要互相毁谤,绝对不可以,小乘不可以毁谤大乘,大乘也不可以毁谤小乘,三乘不可以毁谤一乘,一乘更加不可以毁谤三乘,凡是法可以成佛,都是平等的东西。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所以说你家的佛祖,若在家人,你家的佛祖初一、十五就买二粒水果来拜,水果(橘子)放到坏掉,人都不吃还拜佛,你不晓得有的拜佛拜得橘子长毛(发霉),跟你说真的,我有一次去一间。。。,这不可以说(出名字),去一间xx的道场,那间xx的道场都在作佛事,你知道吗?我有因缘有一些事情去办,整天都作经忏的道场,我实在是无意中的,看到,哎哟!一盘供养完,死人念完之后又拿到这边,这边念完又拿到这边,没有买新的水果,这样拜不晓得拜多久了,水果看起来都有斑点,像老人斑这样,我不敢问他,我另外那个同参道友他比较有胆子,他说:你们这个怎么这样?也不买新鲜一点的来拜。他不太高兴,这是我家,我们会处理,你别出声。我说:倒是真的,这是人家的道场,不要讲人家,所以我现在跟诸位。。。,跟我们法师讲,地下室地藏菩萨那里,橘子稍微收一下,你不要拜得长毛,我讲人家反而被人家讲,慧律大师!你地下室也拜到发霉。要命,严重,待会儿下去检查看看,真的,赶经忏,道场拜得。。。,水果真的很严重,这盘端这,端那,都端同样一盘,那束花供养完,往生的人插完,对不对?准备收起来,又一个送进来,这花再插下去,又收起来,又死一个,这盆花再插下去,都重复使用,好像在演话剧一般,那花舍不得丢掉,话剧一天要演四五场,对不对?每场都用那盆花,一样,演一次话剧一天就解决了,那不同,死人有时候放很久,这就不好,若要供佛要新鲜的,花、菜,诚恳供养才有用,在座!你可要记得。有人问:请问师父!榴莲可以供佛吗?不过在比丘戒里面并没有说佛不敢吃榴莲,应该是可以才对,真的,他没有写:若比丘不得用榴莲供佛。没有这样记载,没有,榴莲我敢吃,世尊应该也是敢吃才对,有的拜榴莲很没用礼貌,整粒拿去,上次我看到一个法师,我不可以讲他的名字,他去市场,整篓的荔枝拿回来,拿回来的时候连打开都没有,连洗都没有,全都没有,整篓乱七八糟放在佛祖面前, 我说:呀哟!法师!你这样在做什么?供佛啊!呀哟!你没有打开,也没有洗,对不对?荔枝的叶子都还没有处理,我说:拿下来!拿下来!这样不可以,这样是罪过,不是功德。怎么懒惰成这样,这一定是男众比丘,女众绝对不会这样,男众道场很好观察,房间打开棉被没摺,庭院若有种树,树叶没有在扫,真的,男众就是这样,整天,男众比较会用功,若女众道场很简单,走进去很干净,绝对是女众,割草机整天都是除草,一看…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与轮回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