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最好,若一百多公斤,你叫他怎麼拜,有的二百多,像日本相撲的拜下去爬得起來嗎?對不對?有時候胖子就要用念佛的,要念佛的,瘦瘦的人拜佛方便就拜,看各人的身材。【天臺山,智者大師,有拜經臺。】在華頂峰,叫做拜經臺,位在國清寺的東北方有這個降魔塔在,【九華山,天臺頂,亦有地藏菩薩聖迹,拜經臺在。讀誦開解時,稱揚贊歎,大乘妙典,心恭敬、身合掌,如是供養。若遇故者,舊也。舊經曾經有人受持讀誦數十年,此經有功德,鬼神衛護,切莫看輕。】跟你講這個,你不相信,有虔誠,真的有差別,有一個人在拜經典,這很重要,經典沒有放好,他平時很用功,經典放這樣,突出一塊,當夜在睡覺,後腳跟被人家拉好幾次,他就醒過來,心想:奇怪!我過去不曾這樣被拉,今天怎麼這樣。他又睡著,咦!人家又拉他的腳,護法在拉他的腳,結果他爬起來,心想:睡不著,不然去看看。結果去看那本《金剛經》到桌緣這邊,桌緣外面突出一塊,爲什麼?護法神會托著,他放這樣,護法神整夜不能睡,托著,怕《金剛經》掉下來,對不對?他恭敬法,他放這樣盡自管去睡,護法托著,很累,護法的化身去叫醒他,叫醒之後才發現:罪過、罪過,這本《金剛經》放這樣,後來推進去,之後護法就來告訴他了,很凶,告訴他:我托多久你知道嗎?你現在才起床。好像做夢又好像看到。所以我們若放經典,我現在看到那個公案,很害怕,每本經典都放正,比較不用麻煩護法托一整夜,你突出來他就托著,恭敬法,所以你稍微想想看,我們想想看護法對這個法寶都是這麼恭敬的,經典隨便擺,不好,要放好,盡量不要擺在腰部以下,要擺在腰部以上。鬼神衛護,切莫看輕,確實鬼神真的衛護。【或毀壞者,應該修補填寫齊整,經營妥理。】就是完備、適宜、穩當。【或獨自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爲修補舊經,或印新經,一人發心也可;或有人欲參加,即勸多人共同發心,功德更大,有自利化他兩種功德。但舊經切莫焚燒,此是法身父母。不能修補時,可建小塔,而安置之,所謂經塔是也。】這是在大陸有辦法,臺灣沒有地方,除非你自己有山上,像我們內門鄉,可以挖一個窟將那些經典藏起來,要不然你怎麼有辦法,比如說我們在高雄市區經典要蓋一個小塔,高雄市一坪一百萬,叁角窗一坪一百萬,我們這裏一坪八十萬,你知道嗎?一間廁所,四、五坪包括浴室,四百萬,你知道我們蹲的廁所要四、五百萬,我們哪有辦法建個小塔,要建在哪裏?沒得建,這裏講的是大陸,地方大可以這麼說,臺灣你沒辦法。
【如是等輩。叁十生中。常爲諸小國王。】因爲你修補經典,恭敬經典。【檀越之人。常爲輪王。】檀越就是施舍,【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如是同修補舊經,或者隨喜參加印新經等輩,叁十生中常爲諸小國王。檀越之人,指發起印經補經者,常爲輪王,以十善法教化其國人民,又還以十善法教化諸小國王。過去勸其發心,今世又教化之。檀越是梵語,此雲施主。】所以我們電影常常說:施主、施主。
【昔有五王往來友善,】就是常常在聯絡,【其最大者,字普安王,習菩薩行。余四小王,常習邪行。】就是邪知邪見。【大王欲度呼來殿上,七日娛樂。】請他們吃東西,歡喜跳一些舞,喝一點酒,讓他們娛樂,之後再對他們說法。【四王告別,大王憐愍送行,】憐愍就是說你們只執著五欲六塵的快樂而已,說起來很可憐,【臨別語小王言,各說所樂:】就是說所想要的,這個樂就是你心中想要的是什麼,叫做各說所樂,每個人最高興的是什麼事情呢?你有什麼願望最快樂,【一王願春月林木榮茂,遊戲原野;】就是說希望像春天的月,林木茂盛,遊戲原野,這是愛玩的國王,【一王願常作國王,出入尊貴;】繼續再作國王,作上瘾了,他不曉得作國王很倒楣,不曉得,傻瓜才作那個,對不對?真正聰明的人大家都要作法師誰要作國王,對不對?做得要命人家還在背後又罵又詛咒,報紙一登,攻擊,不輕松。【一王願婦兒端正,極情快意;】婦就是王妃,希望他娶一個王妃所生的小孩都很端正,婦兒端正,簡單講就是喜歡娶嬌妻。【一王】這個比較孝順,【願父母親眷,樂敘天倫。大王言此非久樂,】這種快樂很短,無常的法,【四王言,王樂雲何?】大王你要什麼東西?你是什麼叫做快樂?【大王言:我樂不生不死、不苦不樂、不饑不渴,不寒不熱,存亡自在,】要活就示現,要亡就隨時斷氣,自在【此是我樂,四王言此樂何處有?】這種快樂哪裏有?【大王言:吾師號佛,近在祗桓,諸王歡喜,同詣佛所,作禮退坐。大王跪曰:】大王見到佛也得跪,【我等今得爲人,暗鈍無知,】暗鈍就是愚昧的、蒙蔽了,幽暗,暗鈍無知,【深著世樂,】深深執著世間的快樂,我才跟諸位說:世間哪有什麼快樂,我就感受不出來,我不曉得世間什麼叫做快樂,過去到現在什麼跳舞,KTV、MTV,什麼喝酒、抽煙、打牌,我不曉得世間什麼才叫做快樂,我真的感受不出來,可能宿世有一點點善根,對不對?我當時沒有學佛,高中就常常這麼想,人的生是從哪裏來,死要往哪裏去,就曾這麼想,讀大學的時候剛好遇到佛學社,這是真的解決我一輩子的迷茫,所以我覺得我很幸運可以聽到正法,可以有了生死的機會,我願意將我懂的講給大衆聽,所以我就發一個菩提心,我們先天性又稍微有智慧,稍微有辯才,我們要供養大家結善緣,不可以只有我知道,這個法我看得懂,盡量講給大家聽,當作參考,這個世俗絲毫沒有快樂。【不知罪福,願爲我等說其苦谛。】世間是痛苦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罪業,什麼是福,享受到最後,福就享盡了,罪惡就現前了,爲什麼是苦?世間無常當然是苦。【佛爲廣說八苦,四王聞已,心開意悟】知道世間是苦的,【即得須陀洹道。】馬上證初果羅漢,以前證果就像桌上拿橘子這麼簡單。【白普安王言:大王真是大權菩薩,化導我等,今得道迹】什麼叫做道迹?這個迹我們說痕迹、痕迹,這就是可循的一個,留下來的一個迹象,今得道迹,這個迹就是所謂的功業行走後所留下來的這個印,腳印,【大王之恩。我本觀諸宮殿,心情愛著不能遠離;】我本來看皇宮很好,現在佛對我們開示:八苦、無常、不淨之後,【今睹宮殿,如觀穢廁,無可樂者。】哪有什麼快樂?對不對?冷靜看看,其實我們很冷靜,像鄧麗君往生,她四十一年次的,華視設那個靈塔,老兵到達那裏,在面前哭泣哭得很淒慘,老師帶學生去那裏,向一代的巨星鞠躬,其實我們學佛的人早就知道了,你多出名你一定要死,她的歌聲風靡幾億的中國人,也是走(往生)了,這樣也是回去(往生)了,所以無一可樂,我們內心早就知道了,你多美,你多會唱歌,沒有用。【即舍王位付弟,各出家爲道,此輪王化小王之例,詳如阿含經。】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很少的意思。
【此是于佛法種善根之文。】
【蓋奉事余道,不出生死徒自勤苦,】自己在那裏白忙,徒增痛苦,【非涅槃因。】
【福田經雲,佛告天帝,九十六種道中,佛道最尊;】九十六種加一個:外,九十六種外道當中,佛道最尊,【九十六種法中,佛法最真;九十六種僧中,佛僧最正。】因爲當時出家不只是我們佛教,婆羅門其他也有,只要是修苦行也有人出家,但是六師外道太多,皆非正道,【蓋由如來阿僧只劫,誓爲衆生,衆善普備,得慧成滿。叁界天尊,無能及者。其有衆生,發一敬心,向如來者,勝獲大千世界珍寶,施矣。是爲最尊,無上之道。故教善男女等,必須于佛法中,種善根。】
【大論雲,善根有叁:】拜托!這六個字你們要畫二條線,最大的善根,所以佛陀說:無貪就是最大的財富,無嗔就是最大的慈悲,無癡就是最上的智慧,【無貪、無瞋、無癡,一切諸善法,皆從叁善根增長。】
【或布施善根,布施能舍貪,無貪即善根;或供養善根,身口意叁業供養,叁業清淨即善根;或修補塔寺善根,修補爲人心無瞋,即善根;】講經說法降伏我們的嗔恨心這也是修補,所以師父也算是在補破網,補什麼破網?補你們心中那個破網,所以當師父的人就是修補我們衆生內心的嗔恨心,修得無嗔,【或裝理經典善根;慧生癡滅,】這加一個“則”字,慧生就是智慧生,則愚癡滅,叫做慧生癡滅,【即善根。】當你智慧生起來,你的愚癡就會滅掉,你見到光明,自然沒有黑暗,這就是善根。【如是等善根,乃至一毛之輕、一塵之微、一沙之小、一渧之細,種在八識田中,法水滋潤漸漸增長,能止惡生善、破惑證真、是涅槃因,故雲善根。】種這個善根。
【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
【上來所修善事,大小不同,乃至一毛一沙之細,但能將此微因善種,回向法界衆生。是人回向功德,百千生中,其善根常存,雖受人天妙樂,不昧前因,常植善本,增進菩提,乃至畢竟成佛。】所以在座諸位!我告訴過諸位:我們今天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最好,可以自己開悟證果,這是最好,萬一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自我解脫證果,或是沒有那個能力往生極樂世界,在座諸位!你也很安慰,你一直聽經念佛念到死,你也不得了,爲什麼?你這個菩提根已經種下去了,不讓你成佛都不可能,你現在就是將來的佛,無量無邊的衆生可以入佛門種菩提的因,我告訴諸位!就是沒有往生也很安慰,當然這要比較久才會成道,但是你的善根、善事,前面說做一點點的善就叁十叁天往返百千生,你看!在座諸位!摸摸我們的良心,我們今天在佛門做多少工作了,當然要看你發什麼心,所以我告訴在座諸位!你們真是師父贊歎的對象,不簡單,不簡單,真的不簡單,所以說我們要堅持下去,一直熏習,一直熏習。
…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