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什麼躲起來?老師你叫我躲的,你再躲,你再躲,就是叫我要躲起來。你拿他沒辦法,他在臺灣生的叫做王臺生,所以說【煩惱不起,】要忍耐,沒有忍耐他沒有辦法,【如白玉無瑕。】白玉中的赤色小斑點,玉上的斑點。
【大玉毫相光。】
【指無生法忍,見忍辱實相,具無量功德。】
【紫毫相光。】
【指精進勇猛,修行一切善法。精而不雜惡法,進而不退善法。】
【大紫毫相光。】
【指身心兩忘,不見有精進相。】什麼叫做不見有精進相?就是不執著,意思就是說他不會覺得他很了不起,不像現在的人,若在認真做早課、認真做晚課,一打坐下去二、叁個鍾頭,遇到人就說:我叁、四點就起床了,我一坐就二個鍾頭,我雙盤,你有嗎?沒有。你還早。都這樣,那就是執著,所以記住,什麼叫做真精進?記住!沒有妄想叫做真精進,底下那句你就注意聽,【離妄名精,悟理名進,故名大。】這個講得太好了,太好了,離妄就是離開這個世間的種種緣起法的虛妄執著,精的旁邊括號,叫做純,純就是清淨心就顯現,這個精就是清淨心就顯現出來。進,你就不退了,悟理叫做進,悟到什麼?悟到無生,空理,悟到空性的道理,你就是真正在進了,如果你沒有悟到空理,你進了馬上又退,進了馬上又退,因爲你有情緒的變化。所以這二個字講得太好了,什麼叫做精進的定義?離妄名精,精就是純,單純的純,純就是不雜,不雜就是清淨,太棒了,悟理叫做進,要悟到無生的道理叫做進,無生,進無所進,就是說你在精進當下也沒有執著說我在精進,悟到空性哪裏有階級的,悟到空性的人哪有高低,悟到空性的人哪有對立,哪有善惡,哪有是非,哪有漸次,沒有,豁然大悟,是同時顯現,真正精進的人二十四個小時都沒有妄想,他無所求,緣起法裏面他就能體會到無論順境、無論逆境,我們說那個環境好,這個環境不好,對不對?真正精進的人哪裏有差別,比如說我們走在路邊,現在比較沒有了,以前環保局沒有很重視的時候,路邊什麼海報每樣都貼,像師父這麼老年紀的人,在臺灣叁十年前路邊什麼海報都貼,什麼難看也貼,好看也貼,走過去的時候他師父都把他徒弟眼睛蒙起來,不要看,對不對?若真正有功夫的人看那個有看跟沒看不是等于零,一張紙糊的,一看就透視了,就是因爲衆生沒有辦法離妄,對不對?我們執著,執著當然他就有進跟退的東西,有進跟退,有好、壞、美、醜的一個觀念,當然相對的世界就不能叫做精進了,不能進,因爲他會退,故名大。【法句雲“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你若起一念你在精進,這樣是妄想心,不是真的精進心,你若確確實實很精進,但是不要認爲你很偉大,不可以認爲執著我很精進,我很偉大,這樣你不是真正在精進,那還變成妄。【若然心不起,精進無有涯。”】這樣念不知對不對?若然心不起,你若能做到心不起心動念,你這個精進沒有邊際,不執著就不得了,不得了,所我才告訴諸位:誰精進,誰不精進,看表面是看不出來的,你看他拜佛拜成這樣,上次,別說道場,別說名字,我們去親近一位老法師的時候,我們裏面大家都同參道友有一個很精進,你知道嗎?那人很精進,每天都誦經誦得很晚,結果同參道友稍微碰到他而已,噢!不得了:你吵什麼?等一下我殺掉你。我說:你有沒有講錯,佛門裏面有用這個的,要殺掉他的,我聽師父開示這麼久,還沒聽過師父說吵到他就把人家殺掉的。他真的起嗔恨心,你知道嗎?那個嗔恨心之重的。。。,我說:這樣不精進也罷。說真的那麼精進,嗔恨心那麼重,好凶惡,我沒有那麼精進,我也沒像他那麼凶惡,對不對?凶也要凶得有道理,很凶,高頭大馬,動不動就要揍人家,結果沒有朋友,也沒有兄弟姐妹,全都沒有,他的家人來告訴我:他在我家就很凶惡,沒有人要理他。我說:讀到大學怎麼這麼凶。沒辦法,從小寵壞了,獨生子,寵壞了,對不對?結果他去修行,同參道友沒有人要理他,大家都不理他,他自己無知當作解脫,大家不理我最好,我也不用講話,我說:大家不理你,你要擔心。他說:我這樣比較清淨。我說:這樣不叫做清淨,這樣沒有兄弟姐妹,你今天若死亡,沒有人爲你助念,你對大家都這麼惡劣。勸告他,真的,後來有改變,慢慢的改變。
【青毫相光。】
【指禅定。青屬東,東方是群動之首。動中有不動,是定亦然。對境心不動,是名定。】對境心不動。
【大青毫相光。】
【指佛定。那伽常在定,】這個那伽翻譯成中文叫做無來無去的定才是大定,叫做常在定,這個那伽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楞嚴大定,那伽翻譯成中文叫做無來無去,你的心無來無去,你當然就是在定,我們今天爲什麼心不定,就是來去的相,善跟惡對立,沒有來去就是佛,當然常在定,釋迦牟尼佛二十四個小時行住坐臥都在定,就像禅宗的見性的法師,二十四個鍾頭哪一分鍾他不在定中,那伽常在定,如果你用那個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心性修的話,你就永遠在定,【無有不定時。】二十四個小時都在定中。【即首楞嚴定。】
【碧毫相光。】
【指般若。能空一切相,破一切執,成一切智,到涅槃之彼岸。】這一段拜托你畫一條線,這就是修行的根本,請問師父!修行要怎麼修?就這幾句而已,這幾句就是修行的代表,空一切相就是破一切執著,你爲什麼要修行?你哪需要修,因爲你有執,如果你當下放下你要修什麼,所以本性不用修,爲什麼?本來就具足了,執就是因爲意識的習慣性,他從小,無量劫來,分別跟執著已經習慣了,不這樣會死,對不對?沒有這樣會死,像那天報紙登的,他的女朋友離開,他用電線勒死她,你看看!這樣多悲哀,爲什麼?他認爲我付出去的辛苦,我一定要得到你的愛,所以這個愛恨會交織,會毀了一個人,若要修行,要做到那幾句,能空一切相,眼睛看的我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慢慢放下,當然你無法一下子放下,記住!破一切執,你才能成一切智,你這個執沒有放,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不是叫做修行,叫做修福報,若在佛門當中那個執沒有放下叫做修福,因爲它是生滅法,若放下,放的當時就具足一切智慧,就這樣而已,一念之間而已,布施沒有執著,修行也沒有我慢相,全都沒有,爲常住做工作做到死,他也不會有一念的埋怨,沒有,這真的是在修行。空一切相,破一切執,成一切智,到涅槃之彼岸【如碧玉,一切玉中,最貴者。】
【大碧毫相光。】
【指出世般若。般若爲前導,導一切法到彼岸,周遍法界,無一法不是佛法。】
【紅毫相光。】
【指方便。能令衆生】這個念qu一聲,區公所這個區的音,【祛】祛就是消除,祛【黏解縛、】黏就是被境界黏住了,縛就是指心中打結,解不開,你要記得師父跟你講的一句話,沒有聽經聞法,靠自己悟,你簡直沒有希望,除非你是菩薩,大根器再來的,你今天只說我自己用功,你穩死的,你一定穩死的,爲什麼?過去人家講一句話,善知識幾十年來他的修行都集中在幾句話對你開示,那幾句話就是最重要,就是說你沒有親近善知識你要成就等于零,除非你是有來曆的不談,我指的是一般的,你沒有聽開示,心中的結要從哪裏解,你說來我聽聽看,煩惱起來你有辦法,你克服不了,我不騙你,你不聽經聞法,死,你無路可走,到後來你心中郁結,撞牆,自認爲我已經相當有功夫了我不用聽經聞法,遇到境界一來,煩惱不斷,表示你的功夫不夠,對不對?若常常聽經聞法,他有一個了不起的地方,他種下八識清淨的種子,他有一天慢慢的熏習,瓜熟就蒂落,水到就渠成,我告訴你,熏習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善法也是一樣,惡法也是一樣,你今天去市場,賣魚,腥味,你今天都在腥味的魚中走來走去,你都不用買魚,回來就一股腥味,我們今天點香,每天都點,每天都點,你的大廳不用點香,你就覺得一種清香,熏習,惡法的力量也很可怕,善法的熏習也很可怕,你要去掉心中被境界所黏住、心中束縛,一定要熏習,天天的重複,repeat,and repeat, repeat,就像我們英文老師他每次都講(英語),repeat,review再一遍倒回來,倒帶,再一遍,repeat,review and repeat,再一遍的聽,重複的聽,每次都重複,我告訴你,你不解脫都不可能,祛黏解縛,【斷惑證真,如紅光照大千。】
【大紅毫相光。】
【指一乘方便。能令叁乘人,開權顯實。所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綠毫相光。】
【指願。發願入生死,度苦厄,是艱難之事。如綠葉,蔭覆群生。】樹若有葉就會覆蔭陽光,衆生不會被陽光曬到。
【大綠毫相光。】
【大願度生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僧那于始心,終大悲而付難。】發那個大悲心,菩提心在一個開始,終大悲而付難,一切困難他就前進,那一念之起點,就是菩提心的起點,那麼就是大悲心,你就要去。
【金毫相光。】
【指力。】力波羅蜜。【以神力度人,離苦得樂,如金寶。】
【大金毫相光。】
【指佛十力。】十力,加一個字:十智力,智慧才能産生力量,十力的話會誤解,以爲佛有十種力,不對,佛有十智力,智慧産生的力量才對,所以要講指佛的十智力,不能講十力,十力,簡單稱,這樣有時候會誤解,【具足度衆生之力。】
【慶雲毫相光。】
【指智度。佛法大海,惟智能度。如慶法雲,覆生死海。】
【大慶雲毫相光。】
【指一切種智。慶法界雲,蔭涅槃海。】
【千輪毫光。】
【指慈。能與世間種種之樂。】
【大千輪毫光。】
【指無緣大慈。】無緣這個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我就是慈悲,你對我好壞不重要,今天我一定要對你好,慈悲是我們的本份,出家人與世無爭,【與法界衆生出世之樂。】讓你出世可以。。。,爲什麼…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