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159

  ..續本文上一頁願王。【複以禮念之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者,修行全憑願力,所以發願要緊。】願,這願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志氣,要有志氣。慧律法師!你身體那麼差,你還要講經?要!志氣,有志氣,願力就強,對不對?所以說從過去到現在,我發的願,對不對?就是除非我病得爬不起來,才有休息的一天,這五、六年來只有一天受不了,爬不起來,那次,感謝諸位爲我念佛,有一天休假,要不然我是不曾休息,因爲願力,我們的願力。

  【(一)欲發廣大慈心,以無緣慈,遍緣法界有情,發救度一切衆生離種種苦,衆生苦盡那時休?】什麼時候才會結束,說真的,這很不簡單,真的,別說什麼,若單單一個衆生每天跟你作對(唱反調),你就苦惱無邊了,你還要度他,度他哪有可能,說真的,不太可能,聽他一句話你就受不了,度不下去,疼不入心,像我們去爲人助念,他的家人有的有學佛,有的沒有學佛,打電話要去爲他助念,從進去的第一句話,他家開鍾表店,他說:這和尚都是爲了紅包來的。聽不下去,除非是菩薩,會繼續爲他助念,你知道嗎?要像我這麼性格的人,聽到,我看包准拿了木魚、引磬又打道回府,我們是真的要去爲他助念,他第一句話跟你說:這都是爲了紅包來的。所以你要發救度一切衆生,你還得忍耐,要很忍耐,不可以有什麼埋怨,計較,咬牙繼續念,不然你沒辦法,衆生毀謗,行菩薩道確實很不簡單,所以說我要很感謝諸位,我在這裏講你還要聽,我還得感謝你,不是你感謝我,銀行常說感謝我,感謝師父幫忙,我說:不對,我拿錢來存這裏,你還得讓我生利息,不然這錢要放在哪裏,對不對?要我感謝你才對,怎麼你感謝我,對不對?世界有一種銀行不是生利息,是你存入之後一直扣你的錢,因爲他保護你的錢,你存放之後,不夠,繼續扣,比如說你存放一萬塊,你回到臺灣忘記了,你改天要去領,不但沒得領,你還欠他二萬,因爲他保護你一萬塊很久了,所以一萬扣掉,還要繳二萬,外國銀行就是這樣,我不騙你,你認爲是這樣子,每個銀行都給你利息,那可不,你不要認爲所有世界的銀行都會生利息,不是,有的銀行是生你的利息,從一萬元一直存一直扣,一直存一直扣,有一個上次報紙登的,他存在這個銀行,存到忘記,不曉得是英國還是瑞士,有一天他經過那個國家的時候,銀行存摺拿出來要領完,結果還得繳五十叁塊,不夠錢扣,扣光了。所以說要當菩薩實在是很不簡單的事情,不是這麼簡單,二句話你就退失了,你要當菩薩,我是菩薩,受菩薩戒,大家都有受菩薩戒,說真的這是名字菩薩,真正稍微逆境你就沒辦法,受不了,衆生苦盡那時休?沒辦法休,爲什麼?習氣重,煩惱重。【四宏誓願,屬衆生無邊誓願度之願。】這個太難了,但是你一定要有志氣,沒有辦法,我到今天還是沒辦法度無緣的衆生,像佛祖這樣太偉大。

  【(二)欲修無上菩提,則一切不管。】一切不管底下那句話你可要注意看,【萬緣放下、不著有無、凡聖情忘、勇猛精進,直趣菩提。】唉呀!這幾個字,修行,別本經典有聽沒有聽都沒有關系,你今天聽到這句,你畫黃線起來,你回去讀看看,看你有沒有辦法,萬緣放下,就是不管什麼時間、空間的交會點叫做萬緣,無論什麼時間要放下,無論什麼境界要放下,你想想看!哪有這麼簡單,對不對?一個獨生子來,說:師父!我要出家。我說:怎樣?出家就來啊!不過我是獨子,我的父母親都放不下,所以我就要娶妻。我說:那不是你父母親的問題,是你自己喜歡娶妻,跟你父母親無關。萬緣放不下。不著有,不著無,有就是有相,無就是理體,也不可以執著相的東西,也不可以否認這個相,不著無就是否認,不能執著相,但是也不可以否認這個相,就是不能否認緣起,也不能肯定緣起,如果你肯定緣起的話,語言其實是虛妄的東西,如果你否定緣起,那麼就壞了事相。凡聖情忘,勇猛精進,直趣菩提。【如古人雲】這句很重要,我說我喜歡禅宗就是這樣子,這幾句讀一讀,一百分,【“修行須是鐵漢,】修行要怎樣呢?不是鐵打的身體,是鐵打的心腸,鐵漢就是如如不動,【著手心頭便判,】著手就是面向一切境界,在那一刹那之間你的心,心頭是指你的心,便判就是當下就要放下,著手心頭便判,就是說一切境界現前,當下這一念你就要全部放下,不用經過二秒鍾,這樣你才知道當下的意義是什麼,之後這句是我們體會比較深的,【一切是非不管,】我才告訴諸位,不管你生死,不管你做好做壞,個人做個人負因果,一切是非不管,這樣而已,這句話你若做得到,你就輕松到連喝茶也感覺甜(師父端茶喝),晚上睡覺,睡得很香甜,到哪一國你都覺得心情很歡喜快樂,一切是非都不管,你稍微想想看!我們人哪有那種智慧一切是非都不管,因爲他沒有智慧,他會矛盾,到底什麼是是,到底什麼是非,我統統不管的話,我是不是消極,我如果不管的話,是不是脫離這個社會,因爲他沒有這個般若智慧,因此這句話我告訴你,就符合道家的思想,盡力而爲,盡人力,而聽天命,才叫做一切是非不管,如果你沒有盡人力,我們不夠資格講這句話,等于說你發菩提心,但是如果你沒有厭離心,那你不夠資格說菩提心,菩提心一定要建立在出離心之下,一樣,如果你沒有盡人力,你談不上一切是非不管,比如說我今天當住持,我的徒弟在鬧意見,當師父的:一切是非不管(師父擬一副端然而坐的姿態),這樣叫做修行?穩死的,整間道場馬上亂得像市場,他這個意思不是這樣,你的責任跟你的義務要完成,用最圓滿的角度完成,但是內在裏面知道這個是假相,知道這就是暫時因緣的,我要這樣處理才是圓滿,不然一切是非不管,你不就任憑它爛,對不對?不是這個意思,【直趣無上菩提。”四宏誓願,屬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

  【(叁)欲度自己出離叁界,早日解脫生死,破除九十八使見思二惑。四宏誓願中,屬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

  【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歸依。或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瞻禮。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

  【上來叁願皆美,但做事要有步驟,欲得成就,須假外緣。】借助外緣,在座諸位!假借這個外緣,假就是借,假外緣這句話很重要,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一個好的水手不是在讀書的地方,我讀航海學,讀這個羅盤學,地理的東經、西經,經度、緯度,交會點,船在哪裏,這沒有用的,比如說你讀海專,那只是理論,現在就怎樣?你要去出航,愈到暴風雨的時候,你要怎麼辦?你有什麼裁決?你每天在風和日麗之下開那艘船,很簡單,大家都會開,那沒什麼,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你要出入生死,大死一番你才可以成就,你是一個超能力的水手,一定的道理,沒有經過磨練不能成就一個了不起的法師,或是了不起的修行人,所以借著這個外緣就是要借事相來磨練,要談理論大家都會,不用我上臺講,這本書你們自己看也會,還講得頭頭是道,問題是遇到境界,是不是真正有辦法放下,是不是真的有辦法如佛所說的自在,斷煩惱成就菩提,這就要看你對外緣是不是有辦法放下,所以借著外緣,逆增上緣來磨練我們,意志一天一天愈來愈強。【如萬物生長,必假日光之緣;欲度大海,必仗舟航之力。佛種從緣起,】這一句話要很注意聽,佛種從緣起意思就是說你想要成就佛道的種子,它就是在當下的緣起,不離緣起的,每一個因緣你都懂得要掌握,【但因無緣,難得成就。】緣起要有好的善知識,要有好的道場,要有好的同參道友,你自己就很有志氣,有覺性,這緣起你就有辦法成就佛道。

  【今日很好,得遇地藏願王,願力最大,能滿衆生之願,爲我助緣。所以我們要至心歸依地藏菩薩,叁寶中屬皈依僧寶。皈依之後,時時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表我敬意。還要一瞻一禮,如菩薩在我目前。我在菩薩前,彼此言行不遠,炙手可親,感菩薩神力功德,流入我心。仰仗菩薩功德神力,自然所願速成,永無一切業障阻礙。】沒那麼簡單,那天一個美國的博士回來,感觸很大,他說:臺灣的這些居士福報很大,我們在美國要學佛很困難。他本身是博士,現在在美國大學教書,一個月好像七千多塊的收入,簡單講就是臺幣十四萬多,他在教會計,他說:在美國多可憐,你知道嗎?也沒有道場,也沒有師父,結果他就怎樣?就請師父的《十四講表》的錄音帶,把大學生集合,開始研究,討論,再來就討論師父講的《六祖壇經》,結果他也不懂,不曉得要問誰,師父講叁度空間,長、寬、高是這樣跑的,可是一下子如果沒有叁度空間,因爲大家都活在時間、空間的觀念之下, 所以沒有辦法突破這個時空一時頓現,結果他沒辦法,無法感受,不能感受什麼叫做一時頓現,就是所謂的海印叁昧論,一真法界,一時頓現,怎麼樣都想像不出來,你動個念頭就落入觀念,他沒有辦法一時頓現,你就把這個本性隔閡掉了,切割成無量無邊的分裂跟對立的思想的分別跟執著,可是佛的本性不是這樣,佛的本性一切法不執著,一切法沒有分別,所以一切相,當下攝心一體的東西,因此一時頓現,十方世界都在眼前,聽不懂,博士照樣聽不懂,他不曉得師父在講什麼,師父!我們很可憐,聽不懂不曉得要問誰,是啊!要問誰,不曉得,結果他就拿一包紅包供養:師父我們那幾個研讀的同學,有的繳美金十塊、二十、五十,供養師父,從美國專程回來請教師父問題,國外沒有學佛的因緣,很困難、困難,正信的很困難,在美國密宗比較風行,再來就禅宗,大家不相信淨土,他們認爲淨土跟上帝一樣,拜上帝也是要得救,我們念阿彌陀佛也是要得救,所以西方人思想認爲淨土法門跟上帝沒什麼兩樣,跟上帝的思想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們不念佛,大家都坐禅,meditation everyda…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