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包括我也要順僧團的裁決。所以如法、如佛、如律所說,我們要順從。【爲母說法,衆弟子皆聞,皆增長孝順善根,此是“衆成就”。】 在座諸位,這個孝字你要徹底去做,一定要順,順從父母、順從恩師的教導。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印度用這種數目沒辦法算的觀念,講得太好了,【及大菩薩摩诃薩,】摩诃就是大的意思,大菩薩摩诃薩,都是大,其實大菩薩就是摩诃薩,摩诃薩就是大菩薩,重複是強烈的形容,表示都很有神通力的,【皆來集會。贊歎釋迦牟尼佛,能于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衆生,】唉呀!這個我相信,娑婆世界衆生真的是很難教育,很難調伏,難調難伏,所以很多的出家衆他也不剃度徒弟,做一個雲遊僧,現在還單操一個,他比較輕松,剃度徒弟就要費心思,不好調伏,徒弟一定有自己的意見的,在家居士也是一樣,學佛的有的也是很剛強難調難伏。有一個人沒有受菩薩戒,因爲吃素食,隨便吃,一顆饅頭也過一餐,因爲他不是菩薩,這個肉身,我看他講話煩惱是很重,他餓身體認爲這叫修行,我是好意告訴他:你的胃有胃寒、胃潰瘍、胃出血,吃素食還吃得那麼差,你應照叁餐好好煮,不然素食館買個便當,我們飲食要正常。不要,他就是不要,他的意思是說古時候怎樣吃苦,我說:這倒是真的,不過你現在的胃已經很嚴重了,醫生快宣布報廢,你道業還沒有成就,就會先因胃病死亡。真的,每天在那裏痛苦、煩惱,他又不懂得心法,我說:不是過午不食叫做修行,這叫做戒,持戒是要讓我們解脫,因爲他在家結婚的,過午不食,若站在他的道力而言我們是贊歎的,不過站在體力而言就沒辦法了,撐不下去,若共參誦經就會變成無聲,坐著就打瞌睡,人家念阿彌陀佛,他念周公,沒有體力怎麼修行,我才說不是聖人,不要裝聖人,胃不好就看醫生,飲食要調整一下,不聽就沒辦法。連修行人都是那麼剛強,堅持自己的看法,連師父要他身體好他都不聽,他認爲他這樣叫修行,我跟他講:不是這樣叫修行,沒有煩惱的人叫做修行,得大自在的人叫做修行。我說:禅宗,禅堂一天都吃五餐。肚子餓就去吃,那都沒有修行?只有過午不食的人叫做修行?佛製的戒律是希望我們不貪,你現在身體都扛不了了,你看,禅宗的修行,他吃一吃,又吃點心,肚子餓了再吃,一天吃四五餐,那一些禅宗大德臨命終哪一個比他還自在,說回去就回去,腿盤起來,咳嗽一下,馬上往生,而你在那裏急救卻難以往生,對不對?所以說我們都不了解修行是心法,只會一直固執這樣叫做持戒、這樣叫修行。以前我在雷音寺時,有個人沒征求先生同意,來受五戒,就受淨行,淨行的意思是夫妻要分房,她先生是沒有學佛的,噢!這事情鬧很大,亂七八糟,真的,她先生要拿刀殺我,我不曾聽說竟然要拿刀殺師父的。誰說學佛夫妻不可睡在一起,淨行就不可以,有時候當師父不是講經講死,而是被信徒害死,所以以後若要受淨行,就先看看你有沒有經過你先生的同意,或是有經過你太太的同意,我看要先冷靜一下,因爲剛強的衆生,不了解佛法,難調伏。【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此乃隨喜孝順、贊歎五濁度生之文。】
【十方諸佛與釋迦同體。釋迦孝順,十方孝順;釋迦說法,十方說法。十方諸佛與釋迦牟尼,無有彼此之分,所以十方諸佛功德相同。佛佛道同,衆生迷而不覺,故有彼此、你我之分。】他不曉得大家都會成佛,所以我才說多結善緣不要分你跟我,不要變成敵人,我們要將敵人變成同參道友,不要將同參道友變成敵人,否則這條路愈修愈窄,愈走愈短,不要這樣,尤其我們這張嘴、態度、修養,【今日釋迦爲母說法,十方諸佛來集,隨喜贊歎,同贊釋迦牟尼佛,在穢土教化剛強難化衆生,演說甚深、希有、難信之法,是爲甚難。良以諸佛在淨土成佛,無五濁,容易信此法;在五濁惡世教化令信,是爲甚難。所以爲諸佛稱揚贊歎。】
【五濁者:】
【(一)見濁。】簡單講就是看法不同,夫妻會爭吵得這麼嚴重就是看法不同,母子、兄弟相告就是看法不同,國家之間的戰爭就是看法不同。只有佛佛道同,因爲見涵蓋的就是我執,我的看法才是正確的,你的看法就是不對,所以簡單講見濁就是看法不同引起的爭執。【良由諸法乃和合因緣而生,無有諸法自性;】無有諸法的自性就是沒有一個永久性,即使夫妻建立家庭也是短期間,說死就死,說回去就回去(往生),所以說既然世間因緣所生都是暫時借我們用的、住的,暫時借我們休息、修行,我們若能了解,不需要過得那麼痛苦,【衆生不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妄見諸法,】執著這個世間、色身認爲是真的,他不了解世間是緣起法、不了解色身是假的,是因緣所生法,條件若成就合,條件若沒有就分。妄見就是拼命執著自己的看法,【執爲實有,】衆生的毛病就是這四個字,執爲實有,執著以爲實在的。講到這要講一個故事,這幾天看報紙,哎呀!那實在死得太冤枉,一個十九歲的女孩,長得美美的,很多男子追求,這個男朋友跟女朋友感情很好,不過意見常常不合,常常要打她,男的粗魯,不懂得珍惜,這女孩說:我還沒嫁你,動不動就打我,我不要理你了。後來另外找了一個男孩,兩個人同居,前男友受不了,雖然打她卻也愛她,後來找到她的時候拿刀到她家理論,現在跟她同居的說:你打人家,人家不跟你,她現在跟我不是我的意思。女孩也說:你動不動就要找我的麻煩,不懂得珍惜我,他疼我,當然我要跟著他。前男友拿刀沖來,同居的這男友身體壯,結果他把刀搶過來,反插回去,前男友當場死亡(本來要去殺人反被殺死,這樣不犯戒),執著這個實有,爲了爭一個女孩子。學佛的人不同,我們就有冷靜的態度,你即使結婚,五十年也得死,變成老阿婆、老阿公,都一定會死的,沒什麼好執著,再美的也還是會老,不要執爲實有,這樣就不會很痛苦,放下,真的,一念之間回光返照。世間最嚴重的執著就是以爲世間是真實的東西,因爲不了解才結婚,因爲了解而分開,真是至理名言,但對學佛的人來說,這句話就不是這樣了——因爲了解而結婚,因爲不了解才分開,學佛者有共同的看法,都是佛門弟子。【便起自他、人我、彼此之見。有人我見,不能見道,故雲見濁。】所以看法不同是我們世間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師徒、母子、衆生看法不同會很痛苦,所以我們要忍辱,忍辱就是說這世間本來就是角度不同,所以有差別相,我們懂得會差別相進入忍辱空性的智慧裏面,跟我們意見相同的,我們跟他談,意見看法不同的合掌令歡喜,不要彼此之間爲了看法不同而鬥爭,沒有必要,你有你的權利,所以師父一直重複講人有權利看法不同,但是沒有權利去傷害對方,這是我重複的一再的表白。
【(二)煩惱濁。因有人我、彼此角立,】角立,角就是爭吵,你看牛二只角,左右各一只就是對立,有角就會鬥,【于中便起是非,而生憎愛、怨親、嫉妒等煩惱,熾然不息,故名煩惱濁。】熾(chi四聲),衆火聚燃,火勢旺盛叫做熾,比喻作煩惱控製不住。有報紙登:一對男女朋友活得很好,相處很快樂,結果雙方父母反對,這二人就跑到深山林中自殺,這種“勇氣”不簡單,不能結婚何必這樣,無緣就不必這樣,兩人從斷崖跳下去投江自殺,後來屍體浮起來,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世間還把他們當作情聖來贊歎,若佛陀看到:真是大愚癡的衆生。拿生命開玩笑,生命可以修行成佛,解脫,所以沒聽到佛法的就是這樣,憎愛冤親嫉妒等煩惱,熾然不息,故名煩惱濁。所以我跟諸位講,我們若爲人父母,兒女的婚姻隨他的緣,你告訴他:眼睛要睜大,沒有媽媽的事,我跟你講得很清楚了,你不要生了孩子才每天抱回來叫阿媽照顧,我才不要這樣,我現在是要照顧佛祖,不照顧孫子,我抱的是念珠,不要抱孫子,你自己負責。
【(叁)衆生濁。煩惱內薰,發動身口七支,】身叁:殺、盜、淫,口四:妄語、兩舌、惡口、绮語。【造取舍、憎愛等業,隨業受報,六道輪回,故有衆生濁。】注意聽,衆生濁不是外面講的那個衆生,是煩惱很多而生起叫做衆生,這要這樣解釋,是集一切煩惱之多而生起。
【(四)命濁。既有輪回,則有一期受報;壽夭窮通,各各不同等命運,】命運,報應逃不掉,該怎麼死你就怎麼死。有個人到大陸,在千島湖事件沒有死,說幸好沒去,沒有死,那我到日本去玩,結果去名古屋坐飛機空難,當場死亡,怎麼死就怎麼報應,逃不掉。我外甥當警察,在處理高速公路車禍,回家來都吃不下,見多了車禍,看到有撞下去的時候不見頭顱的,同事都一直吐。。。所以這種壽夭窮通,果報沒辦法,逃不掉,就是目犍連證到阿羅漢果,果報也逃不掉,像龍樹菩薩,是菩薩再來的,他的死很淒慘,被外道活活打死。所以不能從一個人的臨命終的狀況來說這個人有沒有修行。各各不同等命運,【故名命濁。】
【(五)劫濁。前四濁熾盛,叁災競起,】叁災分小叁災和大叁災。小叁災是人壽從八萬四千歲到一百歲,每一百年減少一歲,減到叁十歲的時候,就大旱不雨,現在開始已有這種現象了,大旱不雨叫做饑馑災,我們這個世間就會愈來愈淒慘,像非洲這樣沒有收成,一天餓死的不曉得有多少;第二、疾疫,病愈來愈多,你用什麼藥控製?沒辦法,像臺灣昨天報導,到目前爲知臺灣的統計得到AIDS超過八百個人,我們佛教徒要很自愛,要不然就判死刑,還有就是不要隨隨便便輸血,輸血也會得AIDS,以前沒有的病現在都有,像古時候的人若耕作回來就拉弦,廟口下棋,現在的人哪有時間去廟口下棋、拉弦,每個人都腦神經衰弱,以前的人吃得不是很好但是沒農藥,身體很健康,現在…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