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166

  ..續本文上一頁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付囑擁護之文。】

   【地藏,吾今日在天宮,殷殷勤勤,以天人衆,付囑于汝。因人天二道,是法器。人根機利,天結使薄,且六根具足。學道易,可以造就,堪修菩提。】

   【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女等。于佛福田種善根,于法福田種善根。乃至一毛之輕、一塵之小、一沙之細、一渧之微,只要少許善根,種在八識田中。汝須以道力,在在處處,擁護此人漸漸修行,增進無上菩提。切勿令其,退失善根,則幸甚矣!何以故,人身難得故。】人身難得,這種我要相信,有一個差不多六十幾歲的男衆,他來拜訪師父,這故事你可要注意聽,這很重要,他說:師父!我已經六十幾歲了,修行都沒什麼感應,也沒什麼進步,知道要了生死。我說:這樣不可以,六十幾歲生命已經很短了。我說:你的睡眠呢

  他說:我的睡眠很少。我說:這樣最好,第一你現在先聽師父的話,一天聽錄音帶幾個小時,聽完之後開始用功,從《印光大師菁華錄》開始聽,聽完之後一開始,早上叁點起來拜佛,然後打坐一、二個鍾頭,因爲都是你的時間,我說:你有自己空的房子?他說:有!我的房子是好幾間。在澄清湖旁邊那裏他也有買房子,他可以去那裏修行,他就真的聽師父的話,那種徒弟就是好教,好教就是很好教,我說這樣他就這樣,他就真的開始拜佛,我說:第一點你的身體要顧好,你的營養食品都要帶在身邊知道嗎?不然你在拜太勞累了,營養品要帶在身邊,累,泡了喝,身體先照顧好。他說:這樣我懂,我懂。有時間再來聽經。他說聽經他比較沒辦法,他要處理一些事情,後來就自己一人去住另外一間房子,夫妻就分房,自己一人就開始用功,非常的精進,《彌陀經》,之後就拜佛,拜八十八佛,師父都教他,有一天拜下去舉起頭的時候,突然間整個牆壁都是透明的,整個全部都是光,非常的亮,就是一個佛的光,因爲前面安佛像,拜下去的時候起來,噢!全部都是佛光,很久、很久的時間,他一直在那邊享受佛光的溫暖、慈悲,非常的亮,然後他不執著,這個事情他就請教師父,他那時侯喜悅得不得了,我說:不可以,你要繼續精進,那是自性的光明,因爲你精進,所以你沒有雜念,那是你自性現出來的光明,雖然是外在,但是其實就是我們內心清淨,我們若動一個念頭喜悅,趕緊放下,不要因爲這樣的喜悅而執著,只能說這樣子可以證明往生沒有問題,瑞相就是往生的證明,多多的瑞相,多多益善,但是不要求瑞相,不可以求瑞相,你稍微想想看!六十幾歲,肯用功就沒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是不是?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退失這個善根,千萬要精進,增上這個菩提,爲什麼呢?人身難得。

   【處胎經雲“盲龜浮木孔,時時猶可值。人一失命根,億劫複難。是海水深廣大,叁百叁十六,一針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難得遇于是。”】就是一製瞎眼的龜,浮木孔,這個木頭浮起來,時時猶可值,隨時隨地都可能碰到,瞎眼的烏龜有時候擡起頭來,還會鑽進浮在水中有孔的木頭,人一失去身命根,億劫複難,是海水深廣大,叁百叁十六,一針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難得遇于是。講到這個,再跟你講一個公案,我們有一次幾個人,去參訪廣欽老和尚,當時還沒有出家,大家相約去承天寺參訪老和尚,去的時候就頂禮,老和尚就笑一笑,很歡喜,一個、一個問,我在最後面。你要做什麼?你現在在做什麼?我讀大學,現在。。。,你未來呢?將來要做什麼

  我將來要做事業。你呢?你要做什麼?我,我要去美國留學。你呢?你要做什麼?問我要做什麼,我就。。。,我說:我想要出家。他說:噢!這樣對,這樣對,這樣對。請老和尚開示,老和尚講一句話,我到現在還記得,他說:事業若做愈大,夢就做得愈大。(笑)事業若做愈大,夢就做得愈大,意思就是說都是在做夢,修行比較重要的意思,事業做愈大夢就愈大,修行最重要,老和尚就是叫我們不要忘記身命的可貴,是很短的。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門首就是最前面的。

   【將墮之文。】

   【複以擁護漸修之次。地藏啊!未來末法之世,若天若人,臨命終時,隨業受報。】在我現在去爲這麼多人助念,我不曾看過臨命終很自在的人,很少,真的,很少。【經雲“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所作的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在座諸位!你可不要造業,【不一定今生造罪入惡道,久遠劫前造罪,今日緣熟,亦受果報。或今世造業,臨終受報。如是宿業、今業,落在惡趣,臨墮之時,或至門首。未入地獄前,請用方便,而救拔之。】所以在座諸位!我們若很怕惡業造很重,跟地藏菩薩打交道一下算是不錯,真的,我們的惡業若造很重,怕墮地獄,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我若在地獄旁邊,拜托您現前救我一下,有用,真的有用,我是念觀世音菩薩就很感應,很奇怪,說真的,我整天都念阿彌陀佛,不曾念觀世音,很奇怪,但是若是一念觀世音菩薩就全身發燙,好像菩薩就是在前面,這個很不可思議的力量,像我們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對不對?我們都跟同學誦這個《普門品》,就有說不出來的菩薩的感應,正在誦《普門品》的時候,前面就一道的光,我用眼睛看看不到,認真一直誦的時候,就一道光一直照得很清楚,非常的清楚,那絕對不是在做夢,一定不是在做夢,我們是比丘不能打妄語的,不是我今天我要講得讓你感應,講得讓你有信心,我編一套,我還沒有上西天,我就先墮地獄了,這個不可以的。

   【是諸衆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衆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現無邊身。爲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是諸衆生,不論有罪無罪,若能念一佛名、一菩薩名、大乘經典,一偈一句。是諸衆生,既口念,其心就念。口念心念,心念才能口念。其心既有佛法種子,汝以神力,用異方便,而救拔之。于是人所,爲現無邊身。法身一現,地獄便空(因迷法身,故有地獄)。】法身就是空,如果你對空的思想了解的話本來就沒有地獄。

  【經雲“法身流轉六道,處處皆聞。法身一現,地獄即空”。】處處皆聞,你可要記得,爲什麼處處皆聞?你要注意那個處處,處處就是哪裏都是緣起法,哪裏都是空性,你可要記得這句話,哪裏都是緣起法,哪裏都是空性,當下就是空性,不要尋找,所以禅宗裏面最忌諱就是尋找真理,沒有那個真理可以尋找的,當下覺悟,緣起就是性空,但息妄念,別無勝解,你只要平靜這個妄念,什麼叫做妄念?比如說緣起法,我舉一個例子你們會比較了解,比如說辦一桌很大桌,很豐富,很豐盛,平常人都會想:這比較好吃我多吃二塊,有一個貪念或是一個執著,對不對?被別人挾走他就不高興,這就是不了解緣起法,這一桌雖然有好吃的東西,但是這是緣起法,我們若用平常心來吃,別人吃我也很歡喜,我有因緣我就挾得到,我也很歡喜,所以這樣,這一桌裏面沒有貪、嗔、癡,沒有,所有的菜全都煮好放在那裏,沒有寫貪也沒有寫嗔,也沒有寫癡,全都沒有,爲什麼?都是我們的念頭,我們若能悟到,處處就是緣起法,現在在辦筵席,現在大家在吃飯,這就是因緣生,當下就因緣滅,好菜、壞菜,我們吃下去肚子會消化就好,當下你就沒有。。。,你正好要靠過去挾,那人速度比較快,差零點一秒那塊被挾走,但是你若是有修行的人或是有修養的人,沒有關系,那塊被挾走,菩薩有施舍心你盡管吃,但是後面不要加那句:最好你腹瀉。不要多那句出來,發一個惡念,惡念不好,吃得腹瀉,吃死你,吃死你,吃了跟人死,胡言亂語,吃一吃都沒有留地址,他家住址在哪裏,真的,有的人吃了就走人,你知道嗎?有一次我去全省素食館,一個流浪漢,可能沒有飯吃,我邀請了十幾人,我當然知道誰是受邀吃飯的,他突然坐在那個地方,我一看就知道這流浪漢沒有飯吃,他就吃、吃,吃一吃,隔壁那桌的老是看到那人跑來吃飯,吃免費的,人家坐,他也跟著人家坐,那人就說:吃死你,吃死你,吃了跟人死。吃一吃都沒有留地址,他不曉得(那流浪漢)往哪裏去,我一看也知道這是來吃免費的,爲什麼我會知道呢?因爲我過去也曾去吃免費的,真的,我看那裏在宴客很熱鬧,我自己就走過去了,有發紅包嗎

  沒有,不認識的,我想:哪有那麼厲害,那麼多人他會認得我?對不對?有一個人走過來,他的親戚朋友來看,看親戚朋友怎樣,我旁邊剛好坐一個年輕人,差不多叁、四十歲,他走過來一直看我,他心想不曾見過我,我一直看他,後來我想:他這樣看也不是辦法,我就問隔壁說:媽媽!媽媽!這桌菜是什麼菜?哪是真的,那個我不認識,隨便稱呼一下,媽媽!這叫什麼菜?小孩子愛吃,對不對?若有死人、宴客,走到哪裏都會上前去吃,不管撿破爛,撿字紙的時候,人家在宴客,籃子放在旁邊,上前就吃了,(笑)是啊!真的,要吃以前先去洗臉洗幹淨,不然他曉得我撿破爛的,尤其是去士林,以前的人沒有在餐館宴客,都是擺在路邊搭那個帳篷,現在還有,現在若辦素食的,我上前去吃,人家可能認得,真的,這大家都吃過,所以說他來吃,我不會見怪,因爲我曾去吃過,這餐給他吃沒有關系,那個又聰明,我宴請那桌六千,很豐盛,他差不多出四道菜就離開了,他不敢吃太久,吃太久不好意思。所以說處處皆聞就是說哪裏都是緣起,哪裏都是性空,菜上面沒有寫貪、嗔、癡,都是你這顆心自己在那裏分別,自己在那裏執著,所以說若是一個聖者,聽經聞法他會解脫,法身一現,地獄就空,因此我們不要落入分別心,…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