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付嘱拥护之文。】
【地藏,吾今日在天宫,殷殷勤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因人天二道,是法器。人根机利,天结使薄,且六根具足。学道易,可以造就,堪修菩提。】
【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女等。于佛福田种善根,于法福田种善根。乃至一毛之轻、一尘之小、一沙之细、一渧之微,只要少许善根,种在八识田中。汝须以道力,在在处处,拥护此人渐渐修行,增进无上菩提。切勿令其,退失善根,则幸甚矣!何以故,人身难得故。】人身难得,这种我要相信,有一个差不多六十几岁的男众,他来拜访师父,这故事你可要注意听,这很重要,他说:师父!我已经六十几岁了,修行都没什么感应,也没什么进步,知道要了生死。我说:这样不可以,六十几岁生命已经很短了。我说:你的睡眠呢
他说:我的睡眠很少。我说:这样最好,第一你现在先听师父的话,一天听录音带几个小时,听完之后开始用功,从《印光大师菁华录》开始听,听完之后一开始,早上三点起来拜佛,然后打坐一、二个钟头,因为都是你的时间,我说:你有自己空的房子?他说:有!我的房子是好几间。在澄清湖旁边那里他也有买房子,他可以去那里修行,他就真的听师父的话,那种徒弟就是好教,好教就是很好教,我说这样他就这样,他就真的开始拜佛,我说:第一点你的身体要顾好,你的营养食品都要带在身边知道吗?不然你在拜太劳累了,营养品要带在身边,累,泡了喝,身体先照顾好。他说:这样我懂,我懂。有时间再来听经。他说听经他比较没办法,他要处理一些事情,后来就自己一人去住另外一间房子,夫妻就分房,自己一人就开始用功,非常的精进,《弥陀经》,之后就拜佛,拜八十八佛,师父都教他,有一天拜下去举起头的时候,突然间整个墙壁都是透明的,整个全部都是光,非常的亮,就是一个佛的光,因为前面安佛像,拜下去的时候起来,噢!全部都是佛光,很久、很久的时间,他一直在那边享受佛光的温暖、慈悲,非常的亮,然后他不执着,这个事情他就请教师父,他那时侯喜悦得不得了,我说:不可以,你要继续精进,那是自性的光明,因为你精进,所以你没有杂念,那是你自性现出来的光明,虽然是外在,但是其实就是我们内心清净,我们若动一个念头喜悦,赶紧放下,不要因为这样的喜悦而执着,只能说这样子可以证明往生没有问题,瑞相就是往生的证明,多多的瑞相,多多益善,但是不要求瑞相,不可以求瑞相,你稍微想想看!六十几岁,肯用功就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是不是?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退失这个善根,千万要精进,增上这个菩提,为什么呢?人身难得。
【处胎经云“盲龟浮木孔,时时犹可值。人一失命根,亿劫复难。是海水深广大,三百三十六,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遇于是。”】就是一制瞎眼的龟,浮木孔,这个木头浮起来,时时犹可值,随时随地都可能碰到,瞎眼的乌龟有时候抬起头来,还会钻进浮在水中有孔的木头,人一失去身命根,亿劫复难,是海水深广大,三百三十六,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遇于是。讲到这个,再跟你讲一个公案,我们有一次几个人,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当时还没有出家,大家相约去承天寺参访老和尚,去的时候就顶礼,老和尚就笑一笑,很欢喜,一个、一个问,我在最后面。你要做什么?你现在在做什么?我读大学,现在。。。,你未来呢?将来要做什么
我将来要做事业。你呢?你要做什么?我,我要去美国留学。你呢?你要做什么?问我要做什么,我就。。。,我说:我想要出家。他说:噢!这样对,这样对,这样对。请老和尚开示,老和尚讲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事业若做愈大,梦就做得愈大。(笑)事业若做愈大,梦就做得愈大,意思就是说都是在做梦,修行比较重要的意思,事业做愈大梦就愈大,修行最重要,老和尚就是叫我们不要忘记身命的可贵,是很短的。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门首就是最前面的。
【将堕之文。】
【复以拥护渐修之次。地藏啊!未来末法之世,若天若人,临命终时,随业受报。】在我现在去为这么多人助念,我不曾看过临命终很自在的人,很少,真的,很少。【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所作的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在座诸位!你可不要造业,【不一定今生造罪入恶道,久远劫前造罪,今日缘熟,亦受果报。或今世造业,临终受报。如是宿业、今业,落在恶趣,临堕之时,或至门首。未入地狱前,请用方便,而救拔之。】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若很怕恶业造很重,跟地藏菩萨打交道一下算是不错,真的,我们的恶业若造很重,怕堕地狱,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我若在地狱旁边,拜托您现前救我一下,有用,真的有用,我是念观世音菩萨就很感应,很奇怪,说真的,我整天都念阿弥陀佛,不曾念观世音,很奇怪,但是若是一念观世音菩萨就全身发烫,好像菩萨就是在前面,这个很不可思议的力量,像我们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对不对?我们都跟同学诵这个《普门品》,就有说不出来的菩萨的感应,正在诵《普门品》的时候,前面就一道的光,我用眼睛看看不到,认真一直诵的时候,就一道光一直照得很清楚,非常的清楚,那绝对不是在做梦,一定不是在做梦,我们是比丘不能打妄语的,不是我今天我要讲得让你感应,讲得让你有信心,我编一套,我还没有上西天,我就先堕地狱了,这个不可以的。
【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是诸众生,不论有罪无罪,若能念一佛名、一菩萨名、大乘经典,一偈一句。是诸众生,既口念,其心就念。口念心念,心念才能口念。其心既有佛法种子,汝以神力,用异方便,而救拔之。于是人所,为现无边身。法身一现,地狱便空(因迷法身,故有地狱)。】法身就是空,如果你对空的思想了解的话本来就没有地狱。
【经云“法身流转六道,处处皆闻。法身一现,地狱即空”。】处处皆闻,你可要记得,为什么处处皆闻?你要注意那个处处,处处就是哪里都是缘起法,哪里都是空性,你可要记得这句话,哪里都是缘起法,哪里都是空性,当下就是空性,不要寻找,所以禅宗里面最忌讳就是寻找真理,没有那个真理可以寻找的,当下觉悟,缘起就是性空,但息妄念,别无胜解,你只要平静这个妄念,什么叫做妄念?比如说缘起法,我举一个例子你们会比较了解,比如说办一桌很大桌,很丰富,很丰盛,平常人都会想:这比较好吃我多吃二块,有一个贪念或是一个执着,对不对?被别人挟走他就不高兴,这就是不了解缘起法,这一桌虽然有好吃的东西,但是这是缘起法,我们若用平常心来吃,别人吃我也很欢喜,我有因缘我就挟得到,我也很欢喜,所以这样,这一桌里面没有贪、嗔、痴,没有,所有的菜全都煮好放在那里,没有写贪也没有写嗔,也没有写痴,全都没有,为什么?都是我们的念头,我们若能悟到,处处就是缘起法,现在在办筵席,现在大家在吃饭,这就是因缘生,当下就因缘灭,好菜、坏菜,我们吃下去肚子会消化就好,当下你就没有。。。,你正好要靠过去挟,那人速度比较快,差零点一秒那块被挟走,但是你若是有修行的人或是有修养的人,没有关系,那块被挟走,菩萨有施舍心你尽管吃,但是后面不要加那句:最好你腹泻。不要多那句出来,发一个恶念,恶念不好,吃得腹泻,吃死你,吃死你,吃了跟人死,胡言乱语,吃一吃都没有留地址,他家住址在哪里,真的,有的人吃了就走人,你知道吗?有一次我去全省素食馆,一个流浪汉,可能没有饭吃,我邀请了十几人,我当然知道谁是受邀吃饭的,他突然坐在那个地方,我一看就知道这流浪汉没有饭吃,他就吃、吃,吃一吃,隔壁那桌的老是看到那人跑来吃饭,吃免费的,人家坐,他也跟着人家坐,那人就说:吃死你,吃死你,吃了跟人死。吃一吃都没有留地址,他不晓得(那流浪汉)往哪里去,我一看也知道这是来吃免费的,为什么我会知道呢?因为我过去也曾去吃免费的,真的,我看那里在宴客很热闹,我自己就走过去了,有发红包吗
没有,不认识的,我想:哪有那么厉害,那么多人他会认得我?对不对?有一个人走过来,他的亲戚朋友来看,看亲戚朋友怎样,我旁边刚好坐一个年轻人,差不多三、四十岁,他走过来一直看我,他心想不曾见过我,我一直看他,后来我想:他这样看也不是办法,我就问隔壁说:妈妈!妈妈!这桌菜是什么菜?哪是真的,那个我不认识,随便称呼一下,妈妈!这叫什么菜?小孩子爱吃,对不对?若有死人、宴客,走到哪里都会上前去吃,不管捡破烂,捡字纸的时候,人家在宴客,篮子放在旁边,上前就吃了,(笑)是啊!真的,要吃以前先去洗脸洗干净,不然他晓得我捡破烂的,尤其是去士林,以前的人没有在餐馆宴客,都是摆在路边搭那个帐篷,现在还有,现在若办素食的,我上前去吃,人家可能认得,真的,这大家都吃过,所以说他来吃,我不会见怪,因为我曾去吃过,这餐给他吃没有关系,那个又聪明,我宴请那桌六千,很丰盛,他差不多出四道菜就离开了,他不敢吃太久,吃太久不好意思。所以说处处皆闻就是说哪里都是缘起,哪里都是性空,菜上面没有写贪、嗔、痴,都是你这颗心自己在那里分别,自己在那里执着,所以说若是一个圣者,听经闻法他会解脱,法身一现,地狱就空,因此我们不要落入分别心,…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