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22

  ..續本文上一頁戒急乘緩、乘戒俱急、乘戒俱緩,總共有四句,簡單這樣解釋。

  【此世界是名娑婆,】娑婆就是堪忍,就是你一出生,就要忍耐,來到這個世間你就是要忍耐,一點辦法也沒有,從生老病死中有無量無邊的苦處,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所以我們娑婆世界到處都會有牢騷、抱怨,很少能做到無怨無悔,沒有幾個人有辦法做到這樣,這個世間變化多端,水災、火災、風災,戰爭的武器發明得愈來愈厲害,專門發明殺人用的,氫彈、核子彈、中子彈、飛彈、戰車然後直升機,現在包括夜光作戰,發明到什麼程度?發明到晚上可以直搗黃龍,晚上直升機在飛的時候都不會撞到山,山海都看得清清楚楚,用紫外線透視過去,晚上就可以作戰,所以我們人不會發明我來發揚這個真理,武器愈發明,殺人的力量就愈大,說起來,娑婆世界是在減劫當中,完全依照佛祖所預測的預言那樣清清楚楚,一步、一步的兌現,人心愈來愈險惡,災難愈來愈多,還會産生一種莫名其妙的疾病,到現在醫生查不出來,連一個細胞的細胞膜裏細胞核裏的還有細胞膜,細胞膜裏還有細胞核,都束手無策沒辦法,我們身上的細胞都不簡單的。【在華藏二十重世界海中,】講到這個就很難講了,【屬第十叁層(極樂世界也在十叁層)。】佛當時在世時以佛眼觀照這個法界,那麼他講的這個地理位置以什麼爲定點呢?以娑婆世界爲標准點,因爲我們現在用天文望遠鏡這樣看過去,跟佛所講的這個世界只是名詞、名相不同,無量無邊的這個角度是相同,到底佛是站在什麼角度來說明,比如一個須彌山就一直爭執到今天,沒有辦法定論,有的人談須彌山,喜馬拉雅,所以佛當時在世在講須彌山就是因爲喜馬拉雅山,佛在比喻不可拿那個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來比喻,所以須彌和喜馬拉雅是同音,應該是指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這是一個爭執;再來你說須彌山的東南西北,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蘆洲,這變成四個星球,這問題也是很大,如果說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那麼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蘆洲,四個星球你怎麼解釋呢?所以日月環繞須彌,這個角度倒是很相近,爲什麼?須彌山在地球最頂峰,海拔七、八千公尺,日月繞著轉,我覺得這有道理,一直很支持這個定點——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印順導師也是支持這個論點。但是很多人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爲須彌山是七寶所構成的,那麼喜馬拉雅山並沒有什麼七寶,只是石頭,有的人又說所謂七寶是經過提煉以後的,金、銀、銅、鐵、琉璃是蘊藏在裏面,而不是指須彌山就是七寶構成的,佛已入涅槃了,我們又沒辦法看到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就是一直爭論。這二十重華藏世間,經典這麼說,你先注意聽,再來講天文上的觀點是什麼,二十重是這樣的,由下往上,第一個圓圈是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每一個顆粒微塵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如是等叁千大千世界作爲華藏世界的最底層,再來就是二個叁千大千世界,畫二個圓圈,再來就是叁個圓圈,四個圓圈,五個,第五層五個,第六層六個,到了最上面二十層,由一個圓圈到最上面二十個圓圈,如果用叁角形來講,上底是二十,下底是一,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這二十個叁千大千世界的顆粒微塵加一,乘以二十層的高度,除以二,就等于二百一十個叁千大千世界,什麼叫做華藏世界?由一個圈到二十個圈,這樣底下一個大蓮華出生這麼多的世界,簡單講華藏二十重世界海,就是二百一十個叁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星球碎爲微塵,所有的物質現象粉碎成顆粒狀,每一個顆粒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盡的叁千大千世界,構成華藏世界海,這樣你有辦法算嗎?佛的智慧你想想看,多可怕,你也沒辦法用這種角度來解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這只是一個世界海而已。娑婆世界是在這華藏世界的第十叁層,第十叁層就是十叁個叁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每一個微塵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所以娑婆世界在東邊,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就是往西方,極樂世界在十萬億國土以外,所以娑婆在東方,極樂世界在西方,十萬億國土就是十萬億個叁千大千世界,同樣在華藏世界第十叁層。這樣還不夠大,《華嚴經》講的不止這樣而已,華藏世界海在中間,外圍環繞著十個世界海,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這都是一個個二十重世界海、一個個世界,就十個世界海。好了!這是《華嚴經》裏對整個世界的描述,現在我們來看天文物理學上的這個世界是什麼,它以整個銀河系來作爲一個單位,以前不了解是太陽系作爲一個中心點,所以我們講太陽是恒星,當然這是絕對錯誤的,一切法無常,太陽也會盡的,太陽的生命是一百億年,現在天文望遠鏡是以銀河系作爲一個單位,還有一點要解釋,我們一般對星雲跟星群都搞錯了,一般人對天文物理學的觀念就是認爲星雲是很多的無量無邊的星星,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那叫星群,不叫星雲,什麼叫星雲?是星球的成住壞空,到最後內跟外不能保持平衡發生大爆炸以後散出來的瓦斯,這個瓦斯經過幾萬億年的擴散,簡單講就是顆粒微塵擴散,氣體,擴散到多少光年的距離,幾百萬光年距離還在擴散,所以你看過去的它不是一點質點,光,它整個像霧,就像雲層一樣,這個叫做星雲,星雲是地球或太陽壞了以後所爆炸出來的氣體,殘留在虛空當中,星球是無量無邊的質點,把每一個星球當作一個亮點,那無量無邊的亮點遠遠的照過去,它有一個形狀就像飛碟一樣的重疊,比如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銀河系,往右旋轉像碟,裏面有二千億個星球,我們太陽不過是其中一個而已,你想想看這個銀河系到底有多大,每一個星球不是撞擊在一起,它有距離的,用光年計算,幾百萬光年才有辦法計算到。這只是一個宇宙當中的一個小小單位,這種銀河系有無量無邊的銀河系,銀河系的銀河系的中間沒有辦法質點的,都有排斥力,使它星球沒辦法接近,中間叫黑洞,就是說一個銀河系的形狀不一樣,有的是扭曲的,有的是旋轉的,有的像馬頭,有的是碟形,像我們銀河系就是碟形的,這在《華嚴經》都有講,或有世界如馬頭形,或有世界如叁角形,或有世界如方形,或有世界如菱形,這個角度跟今天的銀河系剛好不謀而合,華藏世界海跟華藏世界海中間,變成有這個空檔,銀河系跟銀河系中間也是有空檔,因爲它不能在一起,因爲質量跟拉力的關系,大銀河對吸引小銀河,整個扭曲變形,人沒辦法察覺,質量大,拉力大,會把整個小銀河牽製住,所以這個世界就是在成住壞空裏,成住壞空就是這個星球構成,發出來的,在科學家的這個觀念就是,所有的世界演變只是在一點演變出來,這一點是幾萬兆的溫度跟光速所演變散發出來的,刹那之間的爆炸,所以慢慢的變化,冷卻以後才有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世界再爆炸再形成其它的世界,簡單講這和佛法講的無盡的世界一切就是一,就是一點,這一點有幾萬兆的溫度所散發出來的速度,速度迸發後,慢慢凝結變成物質現象,這跟佛法講的色心二法來自于如來藏,一切相其實本不可得,唯心所造,意思也差不多接近,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幾乎相同,所以我們就了解,佛當時在世所講的這個地理位置,跟我們現在講的只是名相上的不同,爲什麼說佛法是絕對遠遠的超過于其他的宗教,就這個世界的觀點來講,佛教所講的就勝過其他宗教,遠勝無量無邊的智慧,其他的宗教設一個天堂賞好人,設一個地獄處罰壞人,就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就解決了,佛法講這都是業感,所以我們要出生在什麼世界就依你的業,感應到你出生的地方,因此我們不敢強迫將《華嚴經》所講的思想,配合天文望遠鏡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我們做一個完全不謀而合的這種來相提並論,來穿鑿附會,我們不敢這麼做,只可以說很多角度都不謀而合,就是第一個無量無邊的世界,第二個形狀也是無量無邊,華藏世界集中在一層、二層、叁層,那麼一個銀河系,有的像一個叁千大千世界這樣的星球,這也很類似,另外一個銀河系,甚至二倍于我們的娑婆的銀河,再來銀河系又比我們銀河系更大,那變成說如果以華藏世界來講,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的微塵國土就變成一個銀河系來講,甚至于無量無邊的世界,那這就不是我們凡夫可以去了解的東西,不過都一樣可以體會的就是實在是無量無邊,光是這一點,這個世界就不是其他回教、基督教、天主教,乃至一貫道所講的世界所可比擬,因爲佛到底是佛眼,我們是凡夫眼,他講的話絕對是事實。我們今天是靠天文望遠鏡,師父吸收了天文的科學知識,傳達給大家知道,讓大家了解而已,也不可以穿鑿附會,會引起爭論,所以師父今天講的就是參考,極樂世界是確確實實有的,不是沒有,那是你自己沒有智慧,不相信淨土,那也沒話說,個人的業緣不同,就是修行的人也不同,有的愛小乘、有的喜大乘,有的愛密宗、有的愛禅宗,沒辦法統一,所以業跟緣就是很不可思議,不過你若是對淨土很有信心,你這輩子要了生死的機會就大,就算你今天很沒有修行,臨命終有人爲你助念,你的機會也很大,何況你現在一心不離佛。【華藏世界海中有無量世界,此世界是無量中之一。】這個完全正確,完全跟天文物理學一模一樣,【梵語娑婆,此雲堪忍。此世界的衆生,皆能忍受貪、嗔、癡叁毒及諸煩惱,】不然學佛的人難道沒有煩惱,有煩惱,大家都是煩惱,爲什麼?習氣重嘛!不順自己的意思就煩惱,【能忍斯惡,故名忍土。】一出世你就要覺悟,來到這個世間你就是要忍耐,要保重,所以說放下就是這個道理,因爲你不放下你也很無奈,不然你要怎麼辦,無常的世界就是這樣,你能怎麼樣呢?沒辦法。無所住就是道。【不但娑婆世界的天龍鬼神,乃至十方無量世界的天龍、鬼神,見光、聞音,知釋迦牟尼不久滅度,所以皆來天宮聽佛付…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