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38

  ..續本文上一頁度脫之。】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宰輔就是宰相,【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此文乃如來現同類身度生。】

  【如來證窮】窮就是盡,以大徹悟到極盡,證窮【法身,】窮法身就是極盡,【法身無身,】注意!無身就是沒有相,無相,也可以解釋成:法身沒有一定的身,就是無相,【能現種種身;法身無相,能現種種相。無相能現一切相,則法身不斷不常;】不斷就是沒有斷滅,外道就是斷滅;所謂不常,因爲妙用現前,所以是無常的,爲什麼不常?如果常的話那就完蛋了,法身如果是常,就一潭死水了,所以法身也可以說是無常,佛性可以說是無常,佛性如果是常,那糟糕了,一潭死水,釋迦牟尼佛爲什麼能夠體用一如,性相一如,相用就是妙用現前,所有的妙用都是不離體,所以體、相、用是一體叁面的角度,不斷,斷見就是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也不是常,常就一潭死水,完全沒有作用,就像虛空一樣,所以外道就誤解佛性,認爲佛陀像虛空一樣的,他就觀想虛空,有的人師父也沒悟道,也沒見性,也不懂得見性是什麼,就教他的徒弟:你要觀虛空,虛空很大,你要觀虛空。徒弟傻傻的不會,他不懂虛空是掌握在你的心,沒有從那個執著的根源斷根,觀想一片虛空,昏昏暗暗的像死人一樣,那個人永遠不能成道,如果把佛性當作虛空,那是比喻,諸位,如果把佛性當作虛空那就慘了,我們的覺性沒有來去相,所以是平等如虛空,這樣對,但是如果說觀想虛空,這樣叫做修行,昏昏暗暗那糟糕了,那是錯善知識,那是惡知識,他根本就知識稱不上,所以叫【不斷不常者,】不常就是無常,佛性是無常(因爲會起妙用),佛性是常那就完蛋了,佛性也不能講無常,是無常就完蛋了,不能脫離因果法,所以是不即不常,不斷不常,【是諸法實相。】是諸法實相的意思。

  【如來“現男子身”而度衆生。男子是大丈夫相,能辯世出世間一切事,其性剛正不阿(e一聲)。】阿,曲意附和、偏袒哪一個人的意思,,剛正不阿,不偏袒哪一個人,【故孔子曰:“吾未見剛者。”】語出《論語公治長篇》,把筆拿起來,這個剛字不容易,剛是堅強不屈,這個不簡單,哪一個人可以做到堅強不屈的,這太難了。比如上班族的要靠老板吃飯,在哪上班就要看老板的臉色,你說不阿谀,剛強不屈,很快就被開除。堅強不屈,表示當他執著真理的時候絕對不賣人情,這不簡單的。【或對曰:“枨也如何?”】孔子有個弟子叫做申枨。老夫子你認爲這個申枨剛不剛呢?申枨是魯國人,字子周,【子曰:“枨也欲,】欲就是多嗜欲,欲望太重了,執著這個五欲六塵的享受,【焉得剛。”】意思就是他連心裏那一些欲望都不能擺平,哪裏算得上一個不屈不撓的堅強的人,所以我們若受到欲望的動搖,就不能稱得上是個剛的人,剛就是剛陽之氣,就是純陽,【所以男兒剛正,去欲無私故,能成辦大事。】所以領導人一定要無私,不能說執著這個,執著那個,偏袒這個,偏袒那個,【“或現女人身”,女人慈悲心切、柔和善順、忍耐力強,所以如來現女身而度之。如觀世音每現女身度人。】

  【“或現天”--六欲天、四禅天等身,而教化人天衆。】

  【“或現龍”。世尊曾現大力毒龍身,因持八關齋戒,而不傷害提婆達多。現龍身度龍衆。】

  【“或現神鬼身”。陽間神爲貴,陰間鬼力大。如來亦現鬼神身,而度陰陽兩類衆生。】

  【“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世尊先與人結緣,】這句很重要,要先跟人家結緣,結好緣,沒有好緣怎麼度他,【無緣不度。】我不是常常告訴諸位,我們人不要常常說:我最行。應常謙虛說:我很平凡。要多結善緣,如果人家贊歎我們,就謙虛,一切功德推給別人,自己不居功,就沒有敵人,這樣就跟衆生結到善緣,你可要記得,沒有幾個人喜歡聽人家吹噓的,我若今天一直贊歎自己,你聽到也是很刺耳,我們的價值觀、成就不要由我們自己一直宣揚,讓別人認同,你認爲我盡心盡力了嗎?那就可以了。我是出家人,我的責任就是弘法利生,我沒有認識榮譽跟毀謗,我只認識責任跟義務,responsibility,我的責任就是這樣,責任完成了你要講什麼那不關我的事情,一切法無相,我不會贊歎我自己。【如來法身無相,而現山林、河池、泉井一切相,利及于人,與人結緣。昔日饑馑之世,如來將身投山,即成肉山,高一由旬,以濟饑餓者,其山名水愛護。】

  【如來或現種種果林,用濟群生;或現川流,滋潤阡陌田野;】田間的道路,南北爲阡,東西爲陌,【或現草原,供人畜牧;或現河池、泉井,供人飲用。】

  【此又現依報利生之文。】

  【“或現天帝身”(欲界天身),“或現梵王身”(色界天身),“或現轉輪王身”:人間大國王身,以十善法,教化人民,“或現居士身”:在家修行者,“或現國王身”:小國王身,“或現宰輔身”:左輔右弼,】輔就是輔助,弼bi四聲,意思是糾正你的過失,就是矯正過失,也是輔助意。中國人把輔弼兩個字一起用的意思就是宰相,簡單講皇上左右兩邊有兩位宰相,是出將入相,【宰相身,助施王化,】施就是實行,化就是教化,助施王化就是幫助實行國王度化衆生,【“或現官屬身”:地方百官。】

  【“或現比丘、比丘尼”:出家二衆。梵語比丘,此雲“乞士”:上乞法養慧命;下乞食養色身。又雲“除馑”,比丘持戒清淨,人天福田,供養者,能除貧窮之馑。】

  【“或現優婆塞、優婆夷身”:在家二衆,持五戒,親近侍奉叁寶之男女也。“乃至或現聲聞身”:聞佛聲教,悟四谛理,信行人也;】信行人就是有信心,有修行,其實這指的是信善知識的教,如理的修行叫做信行人,信仰善知識之教,依教奉行,【“或現辟支佛身”:觀十二因緣,而自覺者,法行人也。】叫做依法修行,當然就是比較又更進一層了,信行人只是信仰叁寶,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如理如法的如佛所教的,這樣去觀照,因此我告訴諸位,沒有天生釋迦,自然彌陀,沒有白吃的午餐,你一定要吃過苦頭,一定要下過功夫念佛,念到有定力,一剛開始念佛會心煩,後來輕安,然後把這個輕安的喜悅再放下,就接近叁昧,事一心不亂,但是在接近事一心不亂的時候,如果你能夠配合見性法門那更不得了,保證上上品往生,爲什麼?你不著一物,這句佛念下去就是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佛心就是無生,生即是無生,念就是無念,理事當下就是完成佛道,所以說如果師父接下來要講的那叁部,《見性的法門》你不要缺席。

  【“或現菩薩身”: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皆能現之。】

  【誘進同輩,】誘就是教導、引導,先以欲勾牽,我們也要引誘,所以引誘不是壞事,但是要用正當的手段,不能讓衆生産生錯覺,這樣會害了你自己,恰到好處誘進同輩,【現種種身,化度衆生,非但以佛身獨現其前,可知如來法身無身,隨類化身。慈善根力,能令衆生,見種種身,而得度脫。】

   【汝觀吾累劫勤苦,】你看,佛陀還是這樣子,地藏王菩薩也是一樣的,【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衆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殷勤就是親切而周到,咐囑就是交代清楚,【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衆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所以我們要跟地藏王菩薩先結個善緣,初一、十五,或一個月誦一次《地藏經》,拜托地藏王菩薩牽引一下,萬一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我也有誦《地藏經》你可不要忘了我,默念就好才不會被旁人聽到會笑死,講太明顯人家會笑。(笑)有次我去琉球,日本人比臺灣人迷信百倍,參觀一個四周圍都是水中間只有一間房子,說那間房子有神,沒有生男的去求也有,女的也有,神,你知道嗎?空無一物,我很調皮,走,日本人看到我在走,他不拜,他怕我譏笑他,准備一些叁牲酒禮,拜葷的,就點香,念念有詞,不曉得在念什麼,我說:這很虔誠,神可能在裏面還是什麼。實際空無一物,就一個門而已,她們對著門一直拜。說起信仰,真的,香港比較嚴重,若算命師、地理師在香港保證吃香、馬上富裕,就怕沒功夫,香港人相信地理是相信得。。。,包括要建一間房子前要先排地盤、方向,日本人算命也是一樣,臺灣人還不算很迷信。

  【此乃臨終托孤之文。】就是交代的意思,遺囑的意思。

  【地藏,汝觀吾過去叁大阿僧祇劫,修種種苦行,舍頭目腦髓、國城妻子,爲衆生故,求無上道,乃至成佛,現種種身、說種種法,無數方便,度脫如是剛強罪苦衆生,十有八九,尚有未及調伏者;倘】假如【其隨業受報,墮大惡處,受大苦時,汝當憶念,今日吾在忉利天宮,殷殷勤勤,】就是殷殷勤勤的勸導你,好好的叫你負起這個責任,【將如來所未度者,付囑汝去度,莫令墮惡趣,】意思是要有善根,【直至彌勒出世。所有曾種善根的衆生,】這句很重要,在座諸位,不曾在佛門結緣的那個不談,出世在意大利、加拿大、美國的都耶稣基督的,沒在佛門種善根,那都免談,只要他有種過一點善根,拜過佛的,供養過佛菩薩的,【務令善根成熟,不受諸苦,遇彌勒佛,皆得授記。世尊滅度,要經五十六億七千六百萬年(兜率天壽四千歲),然後彌勒下生,彌勒成佛時,即作是念:“是諸衆生,皆于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遣來付我,】就是派我來,交代我,【我今受之。善哉!釋迦牟尼佛,能善教化如是等衆生,來至我所。”如是叁贊釋迦…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