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牟尼佛已,爲衆說四谛,聞者同時得道。】
【第一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果。第二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果。第叁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果。】【九十六億人】九十六億人過去怎樣呢?在釋迦佛的時候,這當中幾千年來大家全都已經有【--受五戒者。】【九十四億人--受叁歸依者。】你看,叁皈依的功德就這麼大,【九十二億人--一稱南無佛者。】在座諸位,我們今天每天聽經聞法念佛,我們最慢到彌勒佛時一定解脫的,彌勒佛還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光是腹部痛十分鍾就受不了。我那時候去開這只手,注射麻醉藥,昏了過去,任他宰割,不醒人事,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曉得,開刀結束之後,麻醉藥退了醒過來,不得了了,整夜在雷音寺哀叫,阿彌陀佛都忘記念了,痛得實在心髒快停了,唉呀,光是那一晚就受不了了,別說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所以我跟在座諸位講:別等到彌勒佛,遇得到遇不到還是一個問題,若遇不到不就倒楣了,第五尊佛若來,遇不到,還得第六尊了,你看,要等到何時,所以這輩子就要解決了。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複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
【此乃地藏不忘佛恩之文。】
【地藏證法身,法身是一,一能無量,無量從一而生。故無量分身,從一而分。今蒙佛摩頂安慰之後,即合無量身而爲一身,共複本來之形,涕淚哀戀。何故流淚悲哀呢?(一)】這裏你可要注意看,我們一般哭泣都是哭我們自己的事,地藏菩薩爲什麼無緣無故。。。,他哭泣不是哭他的事,是哭我們的事,你看他如何哭泣法?【悲衆生造罪不悛(quan一聲)。】悛就是改過,不悛就是不改過,不停止,【(二)悲衆生剛強難化。】確實,這句我說法到今天深深的體會,衆生是很難、很難度化的,我那時候講一個笑話,唉呀,一些老菩薩,供養就好,不要一只手老是拉住。一個男的寫信來罵:這麼沒有慈悲,她辛苦賺錢來供養你,那麼誠意你還講她,叫人家不要怎麼樣子。意思就是說我對老人很沒有禮貌。我內心想說:哎呀,那個講經只是一種啓發,表示雖然年紀大了,供養也有一個儀式,法師難爲,我也是沒有惡意,我是跟老菩薩講:老菩薩,你若要供養沒有關系,不要一直拉扯。她左手拿紅包,說要供養,我的手伸過去時,她的右手牽著我,說:法師,你不簡單,我是聽你的錄音帶怎樣。紅包還沒有給我,右手牽著我,我一直等,她一直講話,差不多四五分鍾,手還沒有放,兩人牽手,她在那裏一直講話,我都沈默,也不曉得怎麼辦,心想她是老人沒有關系,她說:師父,你這只手很漂亮。所以衆生剛強難化,他不了解那是一種善巧方便,【(叁)悲如來慧日將沈。】佛要入涅槃了。【(四)悲天宮付囑任重。有此四悲,所以涕淚哀戀,而白佛言:“我地藏過去也是凡夫,流轉生死,幸蒙我佛慈悲接引教化我。我依法修行,獲得無漏不可思議神力,能現種種身,具足大智慧,對種種機,說種種法,此乃佛教化我的。”華嚴經雲:“第七地菩薩,證無生法忍,欲取涅槃,十方諸佛同時出現。善男子,汝所證無生法忍,】無生就是緣起,就是性空;法忍,忍是印可,證悟,不是忍耐的意思。如果把忍排到無生法前面來——忍無生法,就是證悟了無生法,是這個意思,無生法已經印證了,【甚爲難得,但未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等功德。善男子,汝莫入涅槃,應該從體起用,廣修六度萬行,而成就諸佛功德。”觀此一段文,則菩薩辛辛苦苦用功, ,證無生忍時,上不見諸佛,下不見衆生,無有不欲取涅槃而自度者;所以諸佛即現身,而方便接引之。因此地藏菩薩說:“我證七地時,若非如來接引,焉能獲得不思議神力,及大智慧力呢!昔日如來如是度我,我今如是度衆生,正我報答佛恩,接引後學分內之事。”】這個也是我的願力,這一句話就是我要講的話,我今天一直這樣子的用我的生命整個獻給佛教,不眠不休也是要報答佛的恩,我一直每天祈禱佛教要興盛,我活得很快樂、很自在,也很解脫,因爲所有的來去相都是緣起,緣起就無所得,做我們該做的工作,無所挂礙,也不用挂礙衆生他接受與否。今天來講的話我也是一直報答佛的恩,我們今天可以活得很輕松,一念之間可以回光返照,可以沒是沒非,是非到我這裏也全都沒有,他叫我搬弄是非那也不可能,我可以勉勵衆生、鼓勵,我不會傷害到衆生,跟師父相處過的人都知道我從來不傷害衆生,也不會說衆生的過失,我只會贊歎、勉勵,爲什麼?因爲大家都是衆生嘛!我不希望鬥爭也不希望嫉妒,也不要互相懷疑,都不好,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有障礙,所以若要活得很自在,很簡單,以佛心爲己心,佛發什麼心你就發什麼心,以佛志爲己志,那麼就要度衆生,但是沒有度衆生的相。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叁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所以學佛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離苦得樂,要離苦得樂就要先歸敬叁寶,所以我才說皈依比結婚還重要,今天我們就是辦皈依,爲什麼?比如說這輩子她是我們的老婆或老公,但是你下輩子不一定,但學佛不一樣,你今天若來皈依,無量劫的金剛種子都在,生生世世你都不能離開叁寶,你有正念,緣起你就入道,所以結婚是這輩子的事情,但是皈依是無量劫金剛的種子,所以你若不能先歸敬叁寶,要永離生死不可能,連機會都沒有。
【法華經雲:】在旁邊寫:《方便品第二》,【“佛自住大乘,】佛已經成佛了,【如其所得法,】佛得到他圓滿之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這一首偈,顯示得佛定力、慧力,】要有定力,慧的力量,定的力量可以伏煩惱,慧的力量可以斷煩惱,這個差距很大,所以外道爲什麼不能了生死,因爲他只能伏煩惱暫時不起來,他不能斷煩惱,這個慧最重要就是我空還有法空的智慧力量,才能夠斷盡煩惱,【莊嚴法身,才能說法度生。華嚴經雲:“水銀和真金,可以塗佛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功德和法身只要有緣他就顯現出來,【這首偈,也是修成定、慧功德,與法身和合,才能處處現身。】
【我們學道,一念相應,初見法身,是素法身。素法身,】這個素法身是對妙兩個來對稱講的,素法身就是不妙,不是很了不得的功夫,只是平平的,妙法身就不得了了,妙用現前,素法身【不能處處現身,一定從性起修,】性就是我們圓滿的覺性,我今天在皈依當中有對他們開示過:我們明明知道百年之後一定要死,這是生命的終點,所以今天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多余的,執著也是多余的,只是製造痛苦而已,我們每個人都很清楚到終點統統要結束生命的,爲什麼不把終點變成起點,起點就是你聞法的現在,爲什麼不把終點化作現在,終點如果化作起點,那不得了了,下手就覺悟,你遇到什麼事情都放得下,知道百年之後眼睛合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的,只有極樂世界才是歸依處,這還是比價差的功夫,如果說你若用佛的圓滿的覺性,一下手就不生不滅,這樣你今天就是佛,雖然沒有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種的功德,不過你一下手就是從本性下手,終點就是起點,起點就是終點,得力就是這樣而已,你用種種的觀照力量,你今天執著、牢騷、抱怨,放不下又能奈何這個無常,所以法性、空性的道理,緣起空性之理是佛發現的,不是他發明 的,他發現這個宇宙的真理,無所住,正因爲無所住,功德才可以盡虛空遍法界,因爲它沒有實體的,沒有實在的外表,所以它可以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我們若能下手處就是終點處,終點處不離下手處,這個人就是最會修行的人,我們知道百年之後一定要死,現在下手就看得很開了,會錢倒,倒就倒,對不對?討得回來就討回來,討不回來,沒有關系,你到眼睛合上的那一天也是要放下,不然你要怎樣,對不對?所以我們能夠把起點跟終點化作一念那就是佛,濃縮成一念,所以一念就是萬億劫,萬億劫就是一念,就是這個道理,因爲你建立了時空的架構是妄想,妄想沒有了,時空盡了,自然除盡,你沒有建立我、我所有,煩惱全部停止,要你痛苦你都很困難,我不曉得要煩惱什麼,他見到法性的真理的真谛,苦集滅道的這個真理,什麼事情都好談,我們學佛也是一樣,只要你見性,什麼都好談,站著,站著享受,躺著,躺著享受,生病,享受生病的清閑,工作,享受工作的功德,煮飯,享受煮飯本身帶來的喜悅,對不對?就是這樣,【修般若妙慧、首楞嚴定,與法身和合,才能處處現身。】
【地藏菩薩說:“我過去蒙佛接引,修成無漏定慧,莊嚴法身,方獲得不可思議神力及大智慧。】在座諸位,以後一定都能修到這種程度,所以我們今天對衆生的愚癡要原諒他,要常常說是因爲我們的智慧不夠、忍辱不夠、本性的力量不夠,不是境界讓我們煩惱,不是別人讓我們煩惱,是我們自己的功夫還不夠,釋迦牟尼佛他不曾說誰給我們煩惱,【因有神力,便能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以智慧力,能度百千萬億人,令人人舍邪歸正,歸依叁寶,仗叁寶力,】所以皈依叁寶很重要的,【返迷成悟,永離生死,到涅槃之家,】其實要到家,你只要記住,初發心就是終點,簡單講就是到最後你非放下不行,這樣我們今天不用辛辛苦苦執著在每一個時空的動點,你現在想想看有一天我要死,計較這個你能得到什麼,你今天辛辛苦苦的創業,開發你一切的,廣欽老和尚說:大事業就作大夢,小業就作小夢,若放得下的人就沒有業,就不會作夢。這個人事業很大,就表示他的夢做得很大,財産幾百億嚇得整天待家裏不敢出來,怕人家綁票,比窮人還辛苦。所以我跟諸位講:富裕、貧窮隨緣,我們聽到佛法最…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