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40

  ..續本文上一頁快樂,下手處就是涅槃之處,這樣就解脫了,【證寂滅之樂。”】

  【何以地藏菩薩化衆生歸敬叁寶?因爲佛、法、僧叁寶,乃卻】卻就是阻止,這個很重要,卻【惡之前陣,】陣就是古時候交戰布置的戰鬥隊形,聽到一個鼓聲要作什麼動作,這有智慧的,比如敲第一聲鼓點第一排士兵射箭,射完蹲下換第二排准備好,敲第二聲鼓點第二排射箭,依次下去,敵人就倒了,用鼓來整合戰鬥力量,這是很要智慧的。學佛也要靠智慧,要斷煩惱還是要有方法的,【入道之初章,】章就是規矩、法規、標志或是條理,入道的法規,【越苦海之舟航,到涅槃之要道。】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裏39頁到40頁寫,【“夫叁寶者,】什麼叫叁寶?這一段你要很注意看,【千生罕遇,萬劫難逢。】因爲這是了生死的妙法,沒有福氣的人根本就沒辦法聽到,若聽到他也不相信,【歸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在《戒律學》裏講,若有出家衆不孝順他師父的,不順從師長的,得逆罪,今天可以現叁寶中僧寶的身份,完全都是師父這一刀,雖然他只是比畫一下爲你剃度,不過你可以受人天的供養,現僧相完全都是師父的一手造成的,舍頭目腦髓都不能報師父的恩,將來要出家的人,你要順從你的上人。罪滅河沙這裏要加幾句:譬如靈丹之妙藥,療百病以蠲除,若以懇切至誠心,故無求而不應。所謂道;【冥冥大夜中,】冥冥就是衆生沒有智慧都按照自己的我見、我慢,來做事,【叁寶爲燈燭;滔滔苦海內,】滔滔就是我們身在紅塵,比喻滾滾的五欲六塵,裏面都是痛苦的,迷惑執著這個五欲六塵,你造這個惡因,就要感受這個苦報,【叁寶爲舟航;焰焰火宅中,叁寶爲雨澤。”】像我以前沒有聽到佛法,因爲不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你看到什麼就執著什麼,內心雖然有希望,以後考大學,做事業,娶妻生子,孝順父母,都是這種觀念,但是沒有根本下手,根本就是智慧,不了解世間是虛妄的,對什麼事情都很執著,自己的看法很重,所以從小,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意見不同,攻擊、傷害,在學生時代就體會人確實是很自私,不要碰到有利害關系,你碰到了統統一樣,老師說學生不好,學生說教授不好,世間沒有圓滿,後來才發現了叁寶的真理,原來都是我們的起心動念,所以炎炎火宅中最主要就是那個念頭,那個煩惱、執著、我慢,充滿著錯誤的分別心,可以說讓人非常痛苦,因爲無量劫來所結的煩惱太重,克服不了,所以很痛苦,內心裏面的摧殘比時間更可怕。內心的煎熬、忿怒很快就讓我們老化,生病會讓我們老化,對,沒有錯,但是煩惱更可怕。叁寶爲雨澤,因此我們一定要有甘露法雨,碰到什麼事情才能夠放得下,要不然會受不了跳樓自殺,像日本人就很多跳樓的,成績不好、感情挫折,就跳樓,那就是沒有碰到佛法,我也是差一點點,不然就完了,幸好,所以說我今天對佛法一直很感恩,對佛陀感恩,不要說我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了生脫死,像我這樣子,噢,那就感恩叁寶感恩得不得了,感恩佛陀的大智慧,活得實在是太快樂了,無所求、無所懼,也無所得,【叁寶功德,難盡宣揚。】不論你怎麼贊歎都贊歎不完的。

  【所以地藏化衆生,登叁寶之慈航,自然乘智慧風、破煩惱浪,直到彼岸矣!】所以在座諸位,要聽經聞法的道理就是這樣,你沒有智慧你沒有辦法的,就憑你那一點點小聰明,你就破煩惱,有可能嗎?世間的小聰明不算什麼,聽到佛法真是好。

   【但于佛法中所爲善事,一毛一渧,】 di四聲,就是水滴,一渧就是一滴水,【一沙一塵,或毫發許,】就像頭發那麼一點點,【我漸度脫,使獲大利。】一步一步來,漸漸、漸漸度化他,所以每一個作法師的人都要有這樣的悲心,只要他有一點點善根,不可以放棄他。

  【這段文,地藏說:“衆生無善根,不能度,】人家說佛門門檻很高,你看隔壁棟的,有來聽經沒有?不是說你要進入佛門就進來,有的是從臺南每個禮拜都來聽經,有的從臺中來共修,再遠的路程都來,這不是善根深淺是什麼,所以說沒有善根,真是不能度。【必定八識心田中,有叁寶種子,或有佛種、或有法種、或僧寶種子。】佛陀說我們要做一個善于耕耘的人,就是要播種,散播叁寶種子,聽經聞法,結善緣,印經典,法會有困難來幫忙,清掃廁所,乃至于挑菜,幫忙煮飯,擦大殿,都是散播種子,【如是叁寶種子,乃至最小一毛之輕、一渧之小、】雖然小得像一根毛那麼輕的善根,或是一滴水那麼小,【一沙之細、一塵之微,在人八識田中,我則種種方便,爲其滋潤,】替他製造機會,製造因緣讓他學佛,【令其漸漸萌芽、】有時候這種佛菩薩的力量實在是不可思議,有個人聽經,因爲他很懶惰,躺著聽,心不在焉,突然耳邊有人罵他:法師在講經你還躺著。很大聲,嚇一跳,他想:是我聽錯了。錄音帶子又倒帶回來,嗯,沒有這句,他想:奇怪!不曉得有沒有聽錯。沒有,這句很清楚,喊得很大聲,很嚇人,從今以後聽經,坐得很莊嚴,真的有護法,要恭恭敬敬,打開,坐端正。所以說有時候佛菩薩若要度你,隨意講兩句,示威一下你就嚇到了。【開花、結果,超凡入聖,結菩提果,使獲大乘如佛之利益。”】世尊示現在世間,到最後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法華經雲:“或有人禮拜,】這是《方便品第二》講的,【或複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複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這樣來供養佛像,就漸漸見到無量佛,【自成無上道。”也是這個道理,只要汝在叁寶中,種微小善根,將來一定成佛道。】

   【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你不用牽挂,他的意思是說後世衆生一定會造惡業,因爲習氣重,護法的力量不夠,所以沒辦法斷煩惱,尤其我們離佛叁千年,去聖遙遠,【如是叁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這段文,請佛勿慮。何者?只要衆生于叁寶中,肯種微少善根,我地藏即以無量方便而教化之,令其善根增長,仗叁寶力,自然發智慧火、燒煩惱薪、】薪就是用來作燃料的木頭。我們若在叁寶門中發大心,【滅宿業障,業空惑盡時,則轉生死爲涅槃耳。】所以有時候:菩薩,來聽經。我沒有時間,若去賭博打麻將可以從晚上打到明天,徹夜不眠,這兩個哪種力量最大?賭博;再來,追女朋友的力量很大,我有個同學,不可以講名字,講人家的名字不道德,非常愛一個女生,問題這男的不英俊、但家裏有錢,他愛到什麼程度你知道嗎?人家都告訴他:我們兩人沒緣。他沒有關系,很有耐性,晚上人家已經關門了,他都在外面等,窗外看一下也好,她媽媽看得很過意不去,說:這孩子很善良,家庭也不錯,只是貌相不是很好。但這個女衆本身條件不錯,長得美,喜歡英俊的。他每天去情願等,那種力量,你想想看,世間若用造業的力量來作功德那不得了,她媽媽說:這孩子很乖,有時候會請他進來坐 ,她就跑到裏面躲起來,就是不跟他見面,他是死皮賴臉,比聽經還黏,聽經,一個星期才講四天而已,他是每天早晚都去看她,那種的精進修行,實在是,若有愛神也被感動,實在是太過認真,到最後人家還是不願嫁給他,後來他很失望,到美國去。所以我們人因爲迷惑顛倒,執著這種力量,一直希望感動對方,若轉一個念頭,說,哎呀,這個就是生死嘛!早晚有一天我們要分開,人家不愛我們,我們就讓佛祖愛。不要業就比較輕,沒有差別,無論美醜,所以說沒有結婚的人比較沒有那麼痛苦,你有家庭很麻煩。【唯願世尊滅度之後,不必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如是叁白佛言:“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爾時,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因地藏菩薩一肩荷(he四聲)擔】擔任、承受的意思,【未來末法衆生,故爲佛贊善哉善哉。一贊善哉,能體佛心;】就是大慈悲心,所以講大菩提心就是大悲心,這兩個就是等號,【二贊善哉,善用方便。汝能度衆生則佛助汝歡喜,汝能度衆生,則成就久遠劫來所發深弘誓願。當汝度衆生將畢之時,即登大寶華王座,而證菩提,佛預助汝歡喜。】其實地藏王菩薩要成佛我看是很困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哪有可能,對不對?我們這裏還沒度盡,哪有那麼簡單,大家都成佛了,地藏王菩薩才成佛,這我成佛的時候地藏王菩薩還在度衆生,你看這種願你敢發嗎?他是菩薩做得到,才敢發願。

  【觀衆生業緣品第叁】

   【地藏經十叁品,前二品是能化之主,此品是所化之機。地藏是能化,】地藏菩薩可以度衆生,【衆生是所化。衆生是個什麼東西呢?迷真起妄,】迷失我們的真,真就是真性,迷了我們的真性。真相是無相可得,無念可得,無所分別,無所執著,我們起妄就是在錯誤緣起的世間迷失了,一直認爲這世間真的,所以他就虛妄錯覺,拼命一直執著,【故有衆生;】什麼叫衆?就是集一切煩惱而生叫做衆生。【不迷常覺,則無衆生。】若不迷,就不是衆生。【可知衆生無自性,從緣而生,如水成泡,機緣和合而有;色受想行識,五陰和合故有衆生,離陰無別生;衆生本來空,】在座諸位,這個很重要,這個本來空不是沒有,“空”旁邊寫:因爲是“緣起”。爲什麼本來空?緣起就是空。【迷之則有,悟之則無。地藏知衆生本空之理,】本空就是當體即空,無所謂的來去、增減、生滅相,【就發衆生度盡,方證菩提之願。此願是真實的,非空口講白話,無根據之願也。】所以地藏菩薩是真的,不是世間人亂發願的,

  【衆生迷理起惑,由惑造業,故有衆生。作十善業,則有天、人、阿修羅叁善道之衆生;作十惡業,則有地獄、鬼、畜生叁惡道之衆生。如是在六道之中,頭出頭沒,】頭出就是叁善道——天、人、阿修羅…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