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含有此義。】
【又十方叢林,庫房有一對聯“楊岐燈盞明千古,寶壽生姜辣萬年。”】這是個典故,楊歧是個禅師,當庫頭的職事,就像我們今天講的儲藏室,這個人很明因識果,楊歧禅師非常用功,以前沒有電燈,都用蠟燭,他不敢去拿常住的蠟燭來點,因爲那是要供佛的,他撿人家沒點完的、剩下一點點就丟掉的,就集合起來又融化,做一個比較大的,再用一個燈芯,做這個燈芯雖然是很小,不過夠他看書用功就好了,現代的人開叁支日光燈也不看,以前的人就非常珍惜這一點點晚上的光明,現在的人得來的東西太簡單了,都不會珍惜,所以說他是深信因果的光明,這可以說是千古僧人中的一種模範,所以叫做楊歧燈盞明千古,就是明因識果的人,一點都不敢偷拿常住的東西去用,按照戒律學來講,在叢林裏面,若晚上十點打板全部要休息,如果說我很想要用功,你跑到佛祖的前面,佛祖的前面都有蠟燭,去那裏看書,盜佛光明,其罪甚重,偷拿佛祖的光明,這個蠟燭是照亮佛的,不是私人用的,所以現在若是晚上超過十點,現在是電燈,有的人甚至到十二點、一點都沒有休息,電費便宜,超過十點就算屬于私人用的,那就賠常住,所以古時候都是這樣持戒律的,這麼樣的明因識果的。底下說,寶壽生姜辣萬年,這就是公案,這個寶壽禅師在五祖那裏待過,也是當庫房的,當時寺廟的住持和尚叫做戒公和尚,戒公和尚因爲身體不好,跟我一樣時常生病,要常常煎藥,中藥裏面都要加幾片生姜,侍者就跑到庫房裏要拿生姜,每次去每次遇到寶壽禅師大罵一頓,你來拿什麼?他說:和尚叫我來拿的。寶壽禅師說:誰叫來拿都一樣,和尚不等于常住,常住是包括和尚,和尚一個人怎麼能夠代表常住呢!不可以!就不給他,侍者只好跟戒公和尚說:唉呀!你感冒要煎藥,我只拿二片姜而已,不給我,大聲罵我,他也不想想你是住持。有修行的高僧就是這樣,戒公和尚說:對,他這樣對,沒關系!你拿錢去跟他買。住持還得拿錢到廚房買那二片生姜,再拿去煎中藥,你想想看!所以侍者每次拿錢來買生姜,算常住裏面就有在買賣了,看外面市場一塊多少、一片多少都照算,寶壽禅師,生姜照市價給他,過了一段日子,住持和尚退位了,這郡太守下了一道命令,因爲這間道場很大,就請戒公和尚說:哎呀!你這間道場這麼大間,沒有一位住持也不可以,你推薦一個來當住持。戒公和尚不假思索的說:寶壽禅師。每天都跟他作對的,連討二片生姜都不給他的,後來一推薦就是他,爲什麼?他明因識果嘛!一個明因識果的住持這個道場怎麼不會興盛呢!一定很興盛的,是不是?從這個故事我們就曉得,在寶壽禅師這邊是公事公辦,一點也不徇私,因爲生姜本身就是寺廟的廟産,不可以說因爲住持和尚就可以隨便亂拿,戒公和尚這一邊他也不會因此而生氣,公事公辦要生氣什麼,這個住持要生氣那要看情形,要看是不是在救一切衆生。以前有一個老和尚教了一個徒弟,這徒弟老是睡眠,早課忘記爬起來,他師父准備一根藤條,每天遲起,打,打得。。。,有的人看不過去:噢!這師父很殘忍。後來那位徒弟竟然就是最精進的人,所以師父明因識果知道徒弟在這個道場睡大覺,沒辦法消施主的道糧,揍他,現在那些小和尚怕萬一有一天睡得比較晚,他師父會揍人,就把藤條拿去藏起來,每藏一次他師父就換更粗的,所以不要藏師父的藤條,你藏,下回會愈粗。在叢林裏,禅宗修禅的,打禅七或者打佛七,進去都先簽約,不怕死的進來,死的不賠償,真的,打禅七就是要成就你,打死不賠償,你肯不肯,所以冬天太冷,房子底下都放棺材,進去先寫契約書寫好,不怕你告,你看!那是用生命在下賭注的,一個禅師要成就一個人那真的用生命換來的,那不是說像我們現在不能講也不能罵,你用藤條,藤條還沒拿起來,他就說:我自己離開較省事。沒有辦法,所以現在爲什麼這麼多修行人他不能夠成就,沒有人要打,像李炳南老居士講的,現在有那個老師要教學生,有,但是沒有那種學生,有那個老師,沒有那種學生,都不夠資格,經不起一句,經不起打一下就回去了,永遠不能成就,他錯了,你也不敢對他怎樣,所以永遠都錯到底,所以一個真正懂戒律的人或者是明因識果的和尚,那是應該發威的,我不敢,我個子比較小,不敢,都讓你們自己自由,從律學裏面,因爲我們半月、半月都有誦戒,有結夏安居,律學一直上到今天,我想,這個僧團是沒什麼問題。所以這位戒公和尚很了不起,非常維護賢能的人,而且非常重視公共的道德,什麼是公共的道德?只要是大衆物,只要是常住物,愛惜得不得了,這叫做公共的道德。像我以前住一個道場,法師是比較有威儀,有一些在家居士准備要出家的,廁所不曉得怎樣,唉!每次拉尿都灑出來,噴得左鄰右舍都有尿騷味,我就在旁邊寫一張單子:請向前看齊,沖啊!你要看整齊,再沖,不好,沒有公共道德心,連上一個一號,我們都要有道德的觀念,都要有公共常住的觀念。所以你要住在這個地方,我告訴你,師父要管你是一大福音,師父要揍你這是一大福音,師父不揍你、不教化你的話,你慘了,錯,你都不曉得。【警覺後人,莫偷十方物,免墮泥犁,受無間苦啊!】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衆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唉呀!這個就是因爲沒有碰到好的,衆生他在造罪,也沒有人製止他,就任自己的習氣,所以這些出家的人若沒有在道場好好的磨練,他都會用他的習氣煩惱心在出家,他要怎樣就怎樣,這就是衆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沒有辦法停,停不了的,我們說腹部痛,注射一針就停止,地獄不能停,你哀嚎,哀嚎給誰聽,地獄也沒什麼父母,也沒有什麼純是化身的東西,你死後,魂神馬上墮地獄,不必借著父母,借著業風,在經典裏面講的業風,業力的風,一吹,你又活起來了,或者是鬼卒一叫,活過來、活過來。。。,你又活起來了,死不了的。
【經雲:“作是得是,不作是不得是。”】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分明,絲毫不爽。】師父才告訴你因果比電腦更准,與其你要在叁寶門內造業,那你不如不要來,有的人就是這樣子,聽經聞法表面來聽,後面誹謗師父,誹謗叁寶,那你這樣子,來跟不來有什麼兩樣,來了多造業而已,這個不對,哪個法師不對,那個受菩薩戒怎麼樣,在家居士那個又不合,在叁寶門中造福報的也是很大,造惡業的也是很大,所以因果分明,絲毫不爽,【“汝若作如是之罪,殺害父母、破壞叁寶、僞作沙門、】現在多了,假的出家人,這個太多了,在高速公路旁站著,到底真的、假的,我們也看不懂,有的太過簡單,穿一件海青,看清楚一點,咦,卻穿皮鞋,跟人家化緣,當然真的出家人在外面化緣也是有,但是真正有慚愧心的人他會好好安住他的常住,好好的修行,照理講他不會去那種地方一直這樣化緣,【盜常住物,必墮地獄無疑。罪大之人墮地獄,求一念間停苦而不可得者,無間地獄也。”】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雲何名爲無間地獄?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號亦別。】噢!大地獄十八,再來五百,再來好幾千,名號都不同。
【此乃略標地獄之名。】
【摩耶夫人,重問地藏菩薩:“雲何叫無間地獄?”地藏答聖母曰:“凡有地獄,皆在閻浮提之南,大鐵圍山之內。大地獄有十八、中地獄有五百、小地獄有千百,如是名號各別。”】
【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余裏,其城純鐵,】純鐵意思就是你沒辦法破壞,【高一萬裏,城上火聚,少有空缺。】跑到哪裏都是火,【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地獄一層連一層,一層連一層,【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
【此文標無間地獄之處。】
【地獄是唯心所造,唯業所成。】像我們人也是幻化出來的,不過業感所成的這世間我們也很無奈,要完全不執著,這不太可能,所以假的世間由于執著就變成真的,比如說四大五蘊本來就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但是你一執著,又變成真的了,你看出去的世間曆曆然,清清楚楚,就好像跟真的一模一樣的,【“地府有大地獄,城周匝八萬余裏”,表地獄是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所成;“其城純鐵”,表地獄是剛強、殘忍之心所造;“高一萬裏”,表地獄是惡貫滿盈,萬罪積造;】這個“貫”就是以前的錢,中間都打一個洞,清朝、明朝、唐朝,錢中間都打一個洞,方便貫穿進去帶在身上,若再大一點就銀圓,滿就是數量足,盈就是有余,這個惡貫滿盈就是形容作惡累累,罪大惡極。【“城上火聚,少有空缺”,表惡人之心,純是煩惱。“獄城之內,有八大地獄相鄰,中有一獄,號曰無間”。】
【八獄者:
(一)等活(獄卒唱生】唱生就是唱:活起來、活起來,【或冷風吹活)。】冷風旁邊寫個:業風,業風就是這樣,你沒辦法掌握,業風一吹又活起來了那叫做業風,業的風,業感如是,在世的時候橫行霸道,抽愛情稅,殺人放火,或者是下達命令砍頭。
【(二)黑繩(熱鐵繩並罪人身)。】並就是捆綁,或者也可說延續,它的本意就是延續,意思就是熱鐵繩一直纏繞著這個罪人沒有間斷。
【(叁)衆合(兩山相合以磕罪人)。】磕念ke一聲,意思是碰撞或敲擊這個罪人,兩山相合以磕罪人。
【(四)叫喚(號叫呼叫)。】
【(五)大叫喚(大呼叫)。】
【(六)炎熱(燒然)。】
【(七)衆熱(大燒然極熱)。】
【(八)無擇(亦名無間,苦痛萬端,暫無間歇)。】沒有你選擇的余地,【一投此獄,苦火無間,又何所可擇!故名無擇。】沒有選擇。
【其獄周匝】周匝就…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