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含有此义。】
【又十方丛林,库房有一对联“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是个典故,杨歧是个禅师,当库头的职事,就像我们今天讲的储藏室,这个人很明因识果,杨歧禅师非常用功,以前没有电灯,都用蜡烛,他不敢去拿常住的蜡烛来点,因为那是要供佛的,他捡人家没点完的、剩下一点点就丢掉的,就集合起来又融化,做一个比较大的,再用一个灯芯,做这个灯芯虽然是很小,不过够他看书用功就好了,现代的人开三支日光灯也不看,以前的人就非常珍惜这一点点晚上的光明,现在的人得来的东西太简单了,都不会珍惜,所以说他是深信因果的光明,这可以说是千古僧人中的一种模范,所以叫做杨歧灯盏明千古,就是明因识果的人,一点都不敢偷拿常住的东西去用,按照戒律学来讲,在丛林里面,若晚上十点打板全部要休息,如果说我很想要用功,你跑到佛祖的前面,佛祖的前面都有蜡烛,去那里看书,盗佛光明,其罪甚重,偷拿佛祖的光明,这个蜡烛是照亮佛的,不是私人用的,所以现在若是晚上超过十点,现在是电灯,有的人甚至到十二点、一点都没有休息,电费便宜,超过十点就算属于私人用的,那就赔常住,所以古时候都是这样持戒律的,这么样的明因识果的。底下说,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就是公案,这个宝寿禅师在五祖那里待过,也是当库房的,当时寺庙的住持和尚叫做戒公和尚,戒公和尚因为身体不好,跟我一样时常生病,要常常煎药,中药里面都要加几片生姜,侍者就跑到库房里要拿生姜,每次去每次遇到宝寿禅师大骂一顿,你来拿什么?他说:和尚叫我来拿的。宝寿禅师说:谁叫来拿都一样,和尚不等于常住,常住是包括和尚,和尚一个人怎么能够代表常住呢!不可以!就不给他,侍者只好跟戒公和尚说:唉呀!你感冒要煎药,我只拿二片姜而已,不给我,大声骂我,他也不想想你是住持。有修行的高僧就是这样,戒公和尚说:对,他这样对,没关系!你拿钱去跟他买。住持还得拿钱到厨房买那二片生姜,再拿去煎中药,你想想看!所以侍者每次拿钱来买生姜,算常住里面就有在买卖了,看外面市场一块多少、一片多少都照算,宝寿禅师,生姜照市价给他,过了一段日子,住持和尚退位了,这郡太守下了一道命令,因为这间道场很大,就请戒公和尚说:哎呀!你这间道场这么大间,没有一位住持也不可以,你推荐一个来当住持。戒公和尚不假思索的说:宝寿禅师。每天都跟他作对的,连讨二片生姜都不给他的,后来一推荐就是他,为什么?他明因识果嘛!一个明因识果的住持这个道场怎么不会兴盛呢!一定很兴盛的,是不是?从这个故事我们就晓得,在宝寿禅师这边是公事公办,一点也不徇私,因为生姜本身就是寺庙的庙产,不可以说因为住持和尚就可以随便乱拿,戒公和尚这一边他也不会因此而生气,公事公办要生气什么,这个住持要生气那要看情形,要看是不是在救一切众生。以前有一个老和尚教了一个徒弟,这徒弟老是睡眠,早课忘记爬起来,他师父准备一根藤条,每天迟起,打,打得。。。,有的人看不过去:噢!这师父很残忍。后来那位徒弟竟然就是最精进的人,所以师父明因识果知道徒弟在这个道场睡大觉,没办法消施主的道粮,揍他,现在那些小和尚怕万一有一天睡得比较晚,他师父会揍人,就把藤条拿去藏起来,每藏一次他师父就换更粗的,所以不要藏师父的藤条,你藏,下回会愈粗。在丛林里,禅宗修禅的,打禅七或者打佛七,进去都先签约,不怕死的进来,死的不赔偿,真的,打禅七就是要成就你,打死不赔偿,你肯不肯,所以冬天太冷,房子底下都放棺材,进去先写契约书写好,不怕你告,你看!那是用生命在下赌注的,一个禅师要成就一个人那真的用生命换来的,那不是说像我们现在不能讲也不能骂,你用藤条,藤条还没拿起来,他就说:我自己离开较省事。没有办法,所以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修行人他不能够成就,没有人要打,像李炳南老居士讲的,现在有那个老师要教学生,有,但是没有那种学生,有那个老师,没有那种学生,都不够资格,经不起一句,经不起打一下就回去了,永远不能成就,他错了,你也不敢对他怎样,所以永远都错到底,所以一个真正懂戒律的人或者是明因识果的和尚,那是应该发威的,我不敢,我个子比较小,不敢,都让你们自己自由,从律学里面,因为我们半月、半月都有诵戒,有结夏安居,律学一直上到今天,我想,这个僧团是没什么问题。所以这位戒公和尚很了不起,非常维护贤能的人,而且非常重视公共的道德,什么是公共的道德?只要是大众物,只要是常住物,爱惜得不得了,这叫做公共的道德。像我以前住一个道场,法师是比较有威仪,有一些在家居士准备要出家的,厕所不晓得怎样,唉!每次拉尿都洒出来,喷得左邻右舍都有尿骚味,我就在旁边写一张单子:请向前看齐,冲啊!你要看整齐,再冲,不好,没有公共道德心,连上一个一号,我们都要有道德的观念,都要有公共常住的观念。所以你要住在这个地方,我告诉你,师父要管你是一大福音,师父要揍你这是一大福音,师父不揍你、不教化你的话,你惨了,错,你都不晓得。【警觉后人,莫偷十方物,免堕泥犁,受无间苦啊!】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唉呀!这个就是因为没有碰到好的,众生他在造罪,也没有人制止他,就任自己的习气,所以这些出家的人若没有在道场好好的磨练,他都会用他的习气烦恼心在出家,他要怎样就怎样,这就是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没有办法停,停不了的,我们说腹部痛,注射一针就停止,地狱不能停,你哀嚎,哀嚎给谁听,地狱也没什么父母,也没有什么纯是化身的东西,你死后,魂神马上堕地狱,不必借着父母,借着业风,在经典里面讲的业风,业力的风,一吹,你又活起来了,或者是鬼卒一叫,活过来、活过来。。。,你又活起来了,死不了的。
【经云:“作是得是,不作是不得是。”】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分明,丝毫不爽。】师父才告诉你因果比电脑更准,与其你要在三宝门内造业,那你不如不要来,有的人就是这样子,听经闻法表面来听,后面诽谤师父,诽谤三宝,那你这样子,来跟不来有什么两样,来了多造业而已,这个不对,哪个法师不对,那个受菩萨戒怎么样,在家居士那个又不合,在三宝门中造福报的也是很大,造恶业的也是很大,所以因果分明,丝毫不爽,【“汝若作如是之罪,杀害父母、破坏三宝、伪作沙门、】现在多了,假的出家人,这个太多了,在高速公路旁站着,到底真的、假的,我们也看不懂,有的太过简单,穿一件海青,看清楚一点,咦,却穿皮鞋,跟人家化缘,当然真的出家人在外面化缘也是有,但是真正有惭愧心的人他会好好安住他的常住,好好的修行,照理讲他不会去那种地方一直这样化缘,【盗常住物,必堕地狱无疑。罪大之人堕地狱,求一念间停苦而不可得者,无间地狱也。”】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号亦别。】噢!大地狱十八,再来五百,再来好几千,名号都不同。
【此乃略标地狱之名。】
【摩耶夫人,重问地藏菩萨:“云何叫无间地狱?”地藏答圣母曰:“凡有地狱,皆在阎浮提之南,大铁围山之内。大地狱有十八、中地狱有五百、小地狱有千百,如是名号各别。”】
【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纯铁意思就是你没办法破坏,【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跑到哪里都是火,【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地狱一层连一层,一层连一层,【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
【此文标无间地狱之处。】
【地狱是唯心所造,唯业所成。】像我们人也是幻化出来的,不过业感所成的这世间我们也很无奈,要完全不执着,这不太可能,所以假的世间由于执着就变成真的,比如说四大五蕴本来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但是你一执着,又变成真的了,你看出去的世间历历然,清清楚楚,就好像跟真的一模一样的,【“地府有大地狱,城周匝八万余里”,表地狱是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所成;“其城纯铁”,表地狱是刚强、残忍之心所造;“高一万里”,表地狱是恶贯满盈,万罪积造;】这个“贯”就是以前的钱,中间都打一个洞,清朝、明朝、唐朝,钱中间都打一个洞,方便贯穿进去带在身上,若再大一点就银圆,满就是数量足,盈就是有余,这个恶贯满盈就是形容作恶累累,罪大恶极。【“城上火聚,少有空缺”,表恶人之心,纯是烦恼。“狱城之内,有八大地狱相邻,中有一狱,号曰无间”。】
【八狱者:
(一)等活(狱卒唱生】唱生就是唱:活起来、活起来,【或冷风吹活)。】冷风旁边写个:业风,业风就是这样,你没办法掌握,业风一吹又活起来了那叫做业风,业的风,业感如是,在世的时候横行霸道,抽爱情税,杀人放火,或者是下达命令砍头。
【(二)黑绳(热铁绳并罪人身)。】并就是捆绑,或者也可说延续,它的本意就是延续,意思就是热铁绳一直缠绕着这个罪人没有间断。
【(三)众合(两山相合以磕罪人)。】磕念ke一声,意思是碰撞或敲击这个罪人,两山相合以磕罪人。
【(四)叫唤(号叫呼叫)。】
【(五)大叫唤(大呼叫)。】
【(六)炎热(烧然)。】
【(七)众热(大烧然极热)。】
【(八)无择(亦名无间,苦痛万端,暂无间歇)。】没有你选择的余地,【一投此狱,苦火无间,又何所可择!故名无择。】没有选择。
【其狱周匝】周匝就…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