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救我們,爾時地藏菩薩爲了救母痛苦,普及一切,發這個大願。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衆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衆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這個文字都很簡單。但是他們講話很客氣,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其實這是地藏王菩薩自己的力量,不過菩薩在講話一定不會說自己很行,一定說所有的功德都是佛祖加被的。
【“爾時”者,佛母聞地獄事畢之時。地藏菩薩即白佛言:“世尊啊!我學佛學成功,而證得如來神力。以如來神力故,就能大悲拔苦,將一身分爲無量身,分身到衆生作業受報極苦之地獄去救度。】
【“假如不是佛慈悲勉勵我,即不能作如是變化——變一爲多,化而複化——以幻化之身,到地獄去度衆生啊!”大智度論雲:“諸菩薩修苦行事,難辦難成。”佛安慰言:“無得疲厭,當勤精進,行是十力,】就是佛的十智力,這個十力如果加一個字才是真正的意思,十智力,智慧産生的力量,【當得無量果報。”這段文說一切菩薩修一切難行苦行,極其艱辛,佛是過來人,知道過此難關,便得無量神力,因此勉勵菩薩莫退,勇猛向前。所謂:“百尺竿頭重進步,】一百尺竹竿,這個最前面的還要再進一步,怎麼樣?【十方世界現全身。】簡單講就是最後那一點點刹那的執著,如果你還真肯能放下,才能夠見到清淨的法身,所以叫做百尺竿頭,百尺竿頭就是剩下最後一點,重進步就是如果你肯再放下,那麼十方怎麼樣?世界現全身,十方世界爲什麼現全身呢?因爲你知道平等無相的道理,平等無相的道理你才能夠現全身,所以爲什麼人家念佛念到見極樂世界,爲什麼?即心即佛,他當下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他沒有第二個念頭,【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你若沒有經過一番精進,寒徹骨,要經過冬天冷得入骨,當然在臺灣沒有這樣子,到大陸都是零下幾十度的,所以焉得梅花撲鼻香,你怎麼能得到梅花呢?撲鼻就是表示這個氣味撲過來很沖,比喻作香氣很濃的意思,【所以修行在最困難之時,必須善知識來接引,】這倒真是的,修行沒有善知識的話如同盲人一盲引衆盲,爲什麼?很簡單,只要不管你是天主教、基督教、乃至一貫道,你若對佛教完全不認識,你聽他說你覺得他很有道理,甚至他毀謗叁寶你也覺得他很有道理,真的,是啊,“出家不孝,出家可能是遭受打擊”,他誹謗叁寶,因爲你不曾接觸過出家人,也不曾聽經聞法,他一講,你就跟著他罵出家人,爲什麼?因爲你不曾比較,你也不曉得佛教長什麼樣子,這個有可能,所以你若沒有遇到善知識,這輩子。。,來世要做人已經很困難了,邪知見,這個惡知見,一下子就叫你下地獄喝咖啡了,一下子就進去了,所以這善知識是大明燈,這《大智度論》講的,《大智度論》贊歎善知識,善知識者如燈塔,善知識者如佛再世,善知識是法身父母,善知識者是頭目腦髓無以回報,善知識者是明眼人,善知識者是引導人,我們當依靠之,在《大智度論》特別的贊歎善知識,【否則功虧一篑,】功虧一篑就是最後差一點點,這一篑本來是我們所講的畚箕,這塵土的一個筐筐,指一筐土,功已經快完成了,篑就是差一點點,虧一篑就是還缺這麼一個畚箕,就差一畚箕土填下去就好了,所以說爲山九仞,功虧一篑,這在《尚書》的旅獒篇都有講,意思就是我們堆了九仞的山,堆到最後已經快完成了,只剩下一點點而已,剩下一個畚箕,土蓋起來就完成了,可是你沒有,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後一點點還沒有完成,含有非常惋惜的意思,你修行一定要有善知識來接引,否則你一定功虧一篑,自己沒有見性,又認爲自己見性,自己路走錯了,又認爲自己很行,這是很慘、很慘,【功敗垂成,】這是說事情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差一步就要成功,也是含有惋惜的意思,這垂就是接近的意思,功敗在哪裏?垂成就是接近成功,意思就是說已經接近成功還差這一點點,失去了,可惜,比如說這個人吃素已經吃叁十幾年,認真念佛已經念得非常的好,到臨命終一病苦開始就亂罵了,我不相信淨土,我認真念佛,念得你看我那麼痛苦,對不對?大家還是得往生,你若能知道生死無常,對不對?就沒什麼了,比如我們佛光山的心平法師昨天過世,肺癌,享年五十八歲,佛光山的這個住持可能還要換,所以高僧一個一個回去,世間本來就是這樣,所以不可以我一生病,我快死了,就埋怨佛祖不來接引我們或是怎麼樣,這樣要怪自己平常的修持,你怎樣修行,你就是怎樣得到果報,永遠不牢騷也不抱怨,法尊!把它寫下去,拔度,早晚課,因爲你們都在佛光山受戒,很惋惜,才五十八歲,這個肺癌已經很久了,在榮總治療,好像十四年還是十幾年,沒有辦法,我看到這個,報紙打開嚇一跳,真的很驚訝,所以說法師到最後也是要走,大家都要走,所以我們不可以在最危險的時候,【自打退鼓。因此地藏菩薩說:“我行菩薩道,遇最困之處,若非如來大慈來接引,更進一步,焉能獲如來神力,將一身變爲無量身。我既有如來神力,今日又蒙佛在天宮付囑,將未度盡的衆生,交給我去度,我就用如來神力去度,大約不會錯嘛!我度衆生度到阿逸多成佛。彌勒未下生以前,所有釋迦的兒孫,在六道中者,悉遣解脫,】悉遣就是悉令解脫,都讓他解脫,【離叁途苦,以人天身,得遇龍華叁會,聞法度脫。此事我盡力去作,唯願世尊,願不有慮。”】
【阿逸多是彌勒之名,此雲“無能勝”。彌勒修慈心叁昧,于諸菩薩中,最爲第一,故雲無能勝。】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衆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這都是習氣在作用,惡習結業,每天做、每天做、每天做,久了壞習慣就變成業力,善習結果,【爲善爲惡。逐境而生。】追逐這個境界而産生,所以我們對境界能夠知道:生就是緣起,那麼就是無生,無生就是空,空不壞事相,事相就是緣起,沒有什麼好追求的,因爲你追求起點你就知道終點,它一定是,無常,一定是死亡,所以一個修行人如果知道世間如夢幻泡影,二六時中,一切法不執著,如果遇到惡緣已經在現前了,就趕快冷靜,靠自己稍微控製,自己觀照作意對治,【輪轉五道。暫無休息。】我們不曾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動經塵劫就是說一不小心你就是塵點劫,動就是含有不小心的話,最後那一念不小心的話,咦!你就要經過千萬億劫,迷惑障難,所以我告訴諸位,你內心稍微想想看,你下輩子還要來投胎,還得從頭開始,若依我的角度而言,我出世跟師媽努力,撿廢鐵,撿破爛,開始牙齒痛,接著,讀書還得聯考,去學校老師打得半死,因爲調皮搗蛋,爲了要爭世間人的一席之地賺一點錢,就得高考,就得普考,大學的競爭一次是十幾萬人在考,因爲我們那個時候一百個人才考上十七個,17%,不像現在的大學49%,二個考上一個,除非你不要讀,你若要讀書,大學一定考得上,現在的大學生我只要把眼睛一閉,飛镖一射,他就是大學生,因爲到處都是大學生,現在就沒什麼,以前我們那個不好考,你稍微想想看,以我的立場,觀想牙齒痛,讀大學的時候又沒錢看牙科,長大成人又得拔牙齒,現在的牙科醫術很發達,做得讓我們不覺得很痛,不然以前看牙科醫生像見到閻羅王一般,哎呀!牙科,連進去都不敢,痛得知道進去穩死的,牙齒痛是最痛苦的,現在醫學發達了,去,注射一針止痛,整排牙齒拔光了都不曉得,下輩子你長大成人你得換乳牙,光是牙齒痛就受不了,聯考,你若智慧跟不上人家時大學又考不上,若考上,畢業就是失業,爲了要拼個職業就拼得像發瘋,所以說在這個娑婆世界,在臺灣還好,你如果今天到蘇聯去就慘了,你讀再多書都沒有用,因爲沒有職業,葉爾欽現在實施這個經濟政策稍微有一點改善。
【佛告地藏言:“一切衆生未解脫者,內被惑轉,】爲什麼內被惑轉?因爲無明,因爲無明才轉得動你嘛!如果你明心見性,心地清淨,能夠透視它的不實在性,它要轉你什麼,內被惑轉,【外被境轉,所以性識無定。】我們的內心,性識無定就是說我們的分別心什麼時候停止,沒有,【自己又無堅定之志,】自己不堅定,每天飽食終日,吃飽又睡,睡飽又吃,發不了那個志向,師父若告訴他,師父!對不起!我是凡夫,所以我。。。,他就是用這個做擋箭牌,你就是凡夫,師父在講你嘛!你要精進,要做早晚課,認真念佛,認真修禅定,認真閱讀經典,修禅也好,修密也好,持咒也好,你總是要多拜佛,他就是沒有堅定的志向,【一出頭來,宿習現前,便隨它轉,】今天講一句話,我今天若沒有出家,我保證去做事業賺錢,若讓我賺了錢,我這個人又很有責任,保證賺很多錢,賺很多錢一直搞下去,對錢有喜悅感,不曉得這是假相,對不對?就開始一直拼命賺錢,賺錢做什麼?好吃懶做,拼命吃,對不對?出國遊玩,就是這樣子,【總不肯逆水行舟,】要好好修行,【克念作聖,】克就是如果你能夠控製這個念頭,那麼就是做聖人,【降(xiang二聲)伏其心,】所以佛陀給我們一個最重要的功課,就是降伏自己,同學們!不能夠忘記佛陀的教化,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降伏自己,不見一切衆生的過失,精進大菩薩,在《華嚴經》十回向裏面有這樣一段文章,師父讀給你們聽,他說:行菩薩摩诃薩之道不分怨親,若布施善人,則觀想是善,是菩薩示現,理所當然,若是冤親債主,當起憐憫心以布施之,就是說我們若布施,不管是善人或是惡的人,若布施給惡人,就憐憫他,還是要布施,不能選擇哪個對我們好才布施,哪個對我們不好就不布施,要平等,這沒幾個做得到,菩薩這種胸量實在是沒有…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