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叁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叁空。 第七▪P5

  ..續本文上一頁食的也很多都是用熏習的。所以無明熏,【轉如來藏,而成識藏,即第一卷,佛判二根本中之真本,】二根本就是真本還有妄本二種根本,的真本。【爲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其體淵深莫測,微細難知,二乘不能究其源,等覺未能窺其際,故曰微細。】你想想看,等覺喔,快要成佛的人,還未能窺其際啊,唯有佛。故曰微細。

  【習氣成暴流者:《深密經》雲: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成暴流。”】“暴流”,就像瀑布流下來。像中國大陸有十大瀑布,十大瀑布。那一天我看了那個節目,旅遊節目說:中國大陸有十大瀑布,第一名的瀑布,他說在青海省。那個工作人員說:爲什麼我們沒有把第一大瀑布攝影起來,呈現在世人的眼前呢?因爲扛那一部機器,要走進青海那個大瀑布,要走二十天,車子沒辦法到,駝、驢都沒辦法,就是一個人要扛那部攝影機,走進去要走二十天,走出來要走二十天,四十天!中國第一大瀑布,是最美、最大的瀑布!所以到目前爲止,都沒有看到,你看到的都是黃河啊、長江啊、峽谷啊、瞿塘江、錢塘江、長江叁峽,這大概電視上看到都是這個。有人說瀑布有負離子,要趕快在瀑布的前面用力的呼吸(師父閉眼擬深呼吸),我說:吸那兩口氣哪來得及呢?(笑)來不及了!對不對?這個就是解釋這瀑布,一泄下來,一泄千裏,沒有停損點。所以,簡單講:就是我們的行爲舉止,受這個無明習氣暴流所控製,你沒有辦法!所以因此一切衆生所做出來的事情,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很多的地方,他是控製不住的,控製不住的,所以,非理性的。尤其是財、色、名、食、睡,他要生存啊,他要本能啊,生存跟本能,就攪拌他的心靈成暴流,不需要無量億劫來的種子了,就這一輩子的種子,一個金錢、一個女人、酗酒就好、抽煙,這些少許的欲望,這一輩子就好,就轉變成強大的暴流,你就控製不住!所以,人類有某些地方,他是非理性的,譬如說你的胃,你的胃,你的胃,要吃東西,蠕動,蠕動。對不對?蠕動,蠕動。這正常的蠕動,時間到就會餓。如果你打針打太久了,這個胃,或者吃西藥吃太久,這個胃蠕動就不正常,一下子快,一下子慢,一下子脹,一下胃酸過多,到最後就是痙攣,痙攣就spasm,痙攣,這胃就不正常了,胃受藥所控製了!所以,我們一出生,你看,就不是要跟不要的問題,是你沒有吃,你沒有辦法生存,你活不下去,這個不是你理性可以控製的,哪一個聖人不用吃飯的?當然有啦,少數的印度那一些,一輩子不吃飯的,我們講的不是這個,我們講一般人。印度有一個不吃飯的喔,電視有(拍)出來,一輩子都不吃飯的,幾十年從來不吃飯的!有一個人,美國有一個去給他測試,十四天,他就坐在那個地方,他修那個yoga瑜伽,就坐在那個地方,看他有沒有偷喝水,或者是偷吃東西。二個禮拜坐在那邊,完全沒有任何的動作,佛陀講的那個是。。。當然這是定,重要還是要有智慧的。我們佛弟子學習的是中庸之道,因爲那個是印度的外道,我們所學的佛陀的中道。所以,這個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成暴流,簡單講:今天我們的行爲舉止,不稍微控製一下,那個貪嗔癡慢疑一起來,你就失控,你就失控。【習氣即無明種子,展轉熏變,妄上加妄,漸起諸結,而成生死暴流,以習氣種子熏變,能引生諸趣,生死流轉,故如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者:因此識是真妄和合,其體全真,不過參雜無明習氣之妄,如經初十番顯見,極顯其真,二見重剖,】就同分妄見還有別業妄見,重剖,“剖”就是剖析,再一次剖析,【乃破其妄。若說是真,恐其迷妄爲真,】把妄心當作是真心,【而起增上慢心,】所以你看,自己很有修行了,動一個念頭:我很有修行!這個就是妄心,真正有修行的是一句話都不會講,因爲它是絕對,絕對就沒有什麼好說的,所以,唯證相應。因此真的聖人是默契而已,僅止于此,沒有一點慢心。【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就是把妄心當作是真心。底下,【若說是妄,恐其迷真爲妄,反致向外馳求,騎牛枉自去尋牛,】我們當下體空,就是真心了;我們現在往外一直去追尋,就是騎牛妄自去尋,騎牛找牛。【終日行之不自覺。故我于權小教中,不輕爲人開示演說者此也。《深密經》雲:“我于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爲我。”】把這個微細的阿陀那識妄執爲一個我,其實那個也是生滅的、是虛妄的。到這個地步,除了大菩薩、妙覺的佛陀,其他人差不多沒辦法去分辨什麼是妄心,什麼是真心。【二經偈語,雖有五字七字之別,其義全同。】

  好!底下是宗勝,前面這一段: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是講到究竟處,叫做顯體勝,顯示這個體的殊勝。

  底下是顯宗勝,宗勝,宗教的宗。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雲何立?】

  解釋一下:萬法其實是自心所現的相分,而取這個自心所現的。。。自心取自心就是:自己的心取自己心所現出來的,萬法其實是相、相分,而相分是心所影現的,而見分也是心,那麼,就是以心取心,能見的見分,取所見的相分,其實都是心,都是八識田中的種子,所影現出來的現量境界。所以,我們不了解,見分跟相分,本來來自于一個同樣的本體的,自心取自心。

  那麼非幻,非幻就是真,那麼真實法,這個非幻也變成了幻法,只要你見分取這個相分,這個真心就變成幻法,能所不斷,那麼真心就變成了幻法。

  不取無非幻,這個不取,就是最重要叫做離相,只要你不要取著見分跟相分,就是離一切相,那麼,這個就好辦事!不取就是離一切相,就是無非幻,非幻就是真法,也無所謂真的法。你只要不著、又不取,離一切相,就無所謂的真法可得。

  非幻尚不生,連真實之法尚且不生了,尚且不動念去執著;那麼幻法,人相、衆生相這個幻法,雲何怎麼能夠成立呢?

  744頁,

  【此彰顯宗勝。宗具因果,即下手起修,由因至果,最簡要,最巧妙,根性法門,但從一門深入,其修巧,其效速也。】

  【自心取自心者:良由一切衆生,不悟見、相二分,惟一自心,】山河大地其實就是你的心。【妄以能見之見分,妄取所見之相分,名曰自心取自心。取字,即結縛之源,】就是萬法你著不得。諸位!你修學了叁藏十二部經典,每次都有人問說:師父!我從哪裏下手?從不取下手,從離相下手!不取就是離一切相,你今天心之所以打結,就是取相,再來就妄想一直連續。所以,取字就是結縛之源,【遂于本來無幻法中,妄成一切幻法;幻者虛幻不實,如現前身心世界,人相法相,紛然雜陳,凡所有相,皆是虛幻,無有真實,苟能達此,則返妄歸真,亦複無難,但要不取便是。不取二字,即是下手工夫,】每次講:師父!有沒有哪一種方法最快?最快就是放下,最快就是離相,離一切相。【亦即解脫之本,不起能取之心,不取外塵之境,旋轉六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非幻之法,尚且不生,一切幻法,雲何而得安立耶?】連真法都不生了,那談什麼幻呢?【此中取字,即結縛之元,】“元”就是根本。簡單講:一切衆生爲什麼活得這麼累、這麼辛苦?簡單講:就是心中打結,縛就是被捆在觀念、意識心裏面。【不取即解脫之本。】

  【不取二字,即是最簡要,最巧妙之下手工夫。亦即前文,不隨分別,世間、業果、衆生,叁種相續。不隨二字,圓頓修法;又即知見無見,無字工夫;又即欲逆生死欲流、逆流之功;又即下文觀世音入流照性方法。此不取工夫,即從根解結工夫。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俱空就是空空,連空性那個空也要放下,我空,法空也不生,叫做俱空不生。【非幻之境,尚且不生,而人相法相之幻法,】《金剛經》講的: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對不對?這些人相、法相之幻法,【豈能立乎?是則以不取爲宗,以了幻爲趣,】諸位!這個“了幻”講得太好了,他不會念叫“知幻”,這個力道還不那麼強。對不對?“了”,就是徹底一點都不保留,它就是幻!單刀直入,萬法就是幻,幻就空無自性。所以,在座諸位啊!這個世間有什麼是非、有什麼恩怨呢?世間有什麼絕對的對?有什麼絕對的錯呢?在座諸位!你今天所受的委曲,就當作前世欠人的,好好的還。今天受一切的苦難,就當作是八識田中已經起現行了,逃不掉,因果逃不掉!我們常常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這一句話,這是站在一個國家的角度,就是你這個國家不要侵犯我,我不會去傷害你,共産黨常常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學佛要更高一層,人犯我,我也不會去犯人,這個是變成學佛的。就是人犯了,侵犯的犯的意思。站在保衛國家的角度,是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是站在聖人的心的這個角度,人犯我,我一樣不犯人,這個是功夫!就是心中沒有恨,聖者心中無恨,恨是生命的休止符,他會停頓一切的智慧,他只知道記得恨,他忘了智慧。所以,恨是生命的休止符,會讓我們智慧完全停頓!所以六祖講:道須流通,何以卻滯?以了幻爲趣,【簡要巧妙,無複以加矣!】

  底下是講名勝,顯這個名勝,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

  這個根性不生不滅的法門,“是”就是根性法門,是名妙蓮華,蓮花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蓮花一開,裏面就結籽,簡單講就是因,果中帶因,因中有果,因果同時,不二法門,是名妙蓮華,叫做根性法門,是一切法門最妙的法門,是名妙蓮華。金剛就是佛性,金剛的佛性是不動的,我們如如不動的佛性。王就是至高、至尊、最貴,國王是統領文武百官,當然王就是至高的。寶覺就是我們的真心真性,整句的意思是說:這個不生滅的根性法門,是所有的法門最妙的法門,你只要用金剛佛性不動,如同國王的至高無上的寶覺的真性真心。簡單講:根性法…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叁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叁空。 第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