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七▪P5

  ..续本文上一页食的也很多都是用熏习的。所以无明熏,【转如来藏,而成识藏,即第一卷,佛判二根本中之真本,】二根本就是真本还有妄本二种根本,的真本。【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其体渊深莫测,微细难知,二乘不能究其源,等觉未能窥其际,故曰微细。】你想想看,等觉喔,快要成佛的人,还未能窥其际啊,唯有佛。故曰微细。

  【习气成暴流者:《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暴流”,就像瀑布流下来。像中国大陆有十大瀑布,十大瀑布。那一天我看了那个节目,旅游节目说:中国大陆有十大瀑布,第一名的瀑布,他说在青海省。那个工作人员说:为什么我们没有把第一大瀑布摄影起来,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呢?因为扛那一部机器,要走进青海那个大瀑布,要走二十天,车子没办法到,驼、驴都没办法,就是一个人要扛那部摄影机,走进去要走二十天,走出来要走二十天,四十天!中国第一大瀑布,是最美、最大的瀑布!所以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看到,你看到的都是黄河啊、长江啊、峡谷啊、瞿塘江、钱塘江、长江三峡,这大概电视上看到都是这个。有人说瀑布有负离子,要赶快在瀑布的前面用力的呼吸(师父闭眼拟深呼吸),我说:吸那两口气哪来得及呢?(笑)来不及了!对不对?这个就是解释这瀑布,一泄下来,一泄千里,没有停损点。所以,简单讲:就是我们的行为举止,受这个无明习气暴流所控制,你没有办法!所以因此一切众生所做出来的事情,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很多的地方,他是控制不住的,控制不住的,所以,非理性的。尤其是财、色、名、食、睡,他要生存啊,他要本能啊,生存跟本能,就搅拌他的心灵成暴流,不需要无量亿劫来的种子了,就这一辈子的种子,一个金钱、一个女人、酗酒就好、抽烟,这些少许的欲望,这一辈子就好,就转变成强大的暴流,你就控制不住!所以,人类有某些地方,他是非理性的,譬如说你的胃,你的胃,你的胃,要吃东西,蠕动,蠕动。对不对?蠕动,蠕动。这正常的蠕动,时间到就会饿。如果你打针打太久了,这个胃,或者吃西药吃太久,这个胃蠕动就不正常,一下子快,一下子慢,一下子胀,一下胃酸过多,到最后就是痉挛,痉挛就spasm,痉挛,这胃就不正常了,胃受药所控制了!所以,我们一出生,你看,就不是要跟不要的问题,是你没有吃,你没有办法生存,你活不下去,这个不是你理性可以控制的,哪一个圣人不用吃饭的?当然有啦,少数的印度那一些,一辈子不吃饭的,我们讲的不是这个,我们讲一般人。印度有一个不吃饭的喔,电视有(拍)出来,一辈子都不吃饭的,几十年从来不吃饭的!有一个人,美国有一个去给他测试,十四天,他就坐在那个地方,他修那个yoga瑜伽,就坐在那个地方,看他有没有偷喝水,或者是偷吃东西。二个礼拜坐在那边,完全没有任何的动作,佛陀讲的那个是。。。当然这是定,重要还是要有智慧的。我们佛弟子学习的是中庸之道,因为那个是印度的外道,我们所学的佛陀的中道。所以,这个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简单讲:今天我们的行为举止,不稍微控制一下,那个贪嗔痴慢疑一起来,你就失控,你就失控。【习气即无明种子,展转熏变,妄上加妄,渐起诸结,而成生死暴流,以习气种子熏变,能引生诸趣,生死流转,故如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者:因此识是真妄和合,其体全真,不过参杂无明习气之妄,如经初十番显见,极显其真,二见重剖,】就同分妄见还有别业妄见,重剖,“剖”就是剖析,再一次剖析,【乃破其妄。若说是真,恐其迷妄为真,】把妄心当作是真心,【而起增上慢心,】所以你看,自己很有修行了,动一个念头:我很有修行!这个就是妄心,真正有修行的是一句话都不会讲,因为它是绝对,绝对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所以,唯证相应。因此真的圣人是默契而已,仅止于此,没有一点慢心。【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就是把妄心当作是真心。底下,【若说是妄,恐其迷真为妄,反致向外驰求,骑牛枉自去寻牛,】我们当下体空,就是真心了;我们现在往外一直去追寻,就是骑牛妄自去寻,骑牛找牛。【终日行之不自觉。故我于权小教中,不轻为人开示演说者此也。《深密经》云:“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把这个微细的阿陀那识妄执为一个我,其实那个也是生灭的、是虚妄的。到这个地步,除了大菩萨、妙觉的佛陀,其他人差不多没办法去分辨什么是妄心,什么是真心。【二经偈语,虽有五字七字之别,其义全同。】

  好!底下是宗胜,前面这一段: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是讲到究竟处,叫做显体胜,显示这个体的殊胜。

  底下是显宗胜,宗胜,宗教的宗。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解释一下:万法其实是自心所现的相分,而取这个自心所现的。。。自心取自心就是:自己的心取自己心所现出来的,万法其实是相、相分,而相分是心所影现的,而见分也是心,那么,就是以心取心,能见的见分,取所见的相分,其实都是心,都是八识田中的种子,所影现出来的现量境界。所以,我们不了解,见分跟相分,本来来自于一个同样的本体的,自心取自心。

  那么非幻,非幻就是真,那么真实法,这个非幻也变成了幻法,只要你见分取这个相分,这个真心就变成幻法,能所不断,那么真心就变成了幻法。

  不取无非幻,这个不取,就是最重要叫做离相,只要你不要取着见分跟相分,就是离一切相,那么,这个就好办事!不取就是离一切相,就是无非幻,非幻就是真法,也无所谓真的法。你只要不着、又不取,离一切相,就无所谓的真法可得。

  非幻尚不生,连真实之法尚且不生了,尚且不动念去执着;那么幻法,人相、众生相这个幻法,云何怎么能够成立呢?

  744页,

  【此彰显宗胜。宗具因果,即下手起修,由因至果,最简要,最巧妙,根性法门,但从一门深入,其修巧,其效速也。】

  【自心取自心者:良由一切众生,不悟见、相二分,惟一自心,】山河大地其实就是你的心。【妄以能见之见分,妄取所见之相分,名曰自心取自心。取字,即结缚之源,】就是万法你着不得。诸位!你修学了三藏十二部经典,每次都有人问说:师父!我从哪里下手?从不取下手,从离相下手!不取就是离一切相,你今天心之所以打结,就是取相,再来就妄想一直连续。所以,取字就是结缚之源,【遂于本来无幻法中,妄成一切幻法;幻者虚幻不实,如现前身心世界,人相法相,纷然杂陈,凡所有相,皆是虚幻,无有真实,苟能达此,则返妄归真,亦复无难,但要不取便是。不取二字,即是下手工夫,】每次讲:师父!有没有哪一种方法最快?最快就是放下,最快就是离相,离一切相。【亦即解脱之本,不起能取之心,不取外尘之境,旋转六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非幻之法,尚且不生,一切幻法,云何而得安立耶?】连真法都不生了,那谈什么幻呢?【此中取字,即结缚之元,】“元”就是根本。简单讲:一切众生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这么辛苦?简单讲:就是心中打结,缚就是被捆在观念、意识心里面。【不取即解脱之本。】

  【不取二字,即是最简要,最巧妙之下手工夫。亦即前文,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不随二字,圆顿修法;又即知见无见,无字工夫;又即欲逆生死欲流、逆流之功;又即下文观世音入流照性方法。此不取工夫,即从根解结工夫。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俱空就是空空,连空性那个空也要放下,我空,法空也不生,叫做俱空不生。【非幻之境,尚且不生,而人相法相之幻法,】《金刚经》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对不对?这些人相、法相之幻法,【岂能立乎?是则以不取为宗,以了幻为趣,】诸位!这个“了幻”讲得太好了,他不会念叫“知幻”,这个力道还不那么强。对不对?“了”,就是彻底一点都不保留,它就是幻!单刀直入,万法就是幻,幻就空无自性。所以,在座诸位啊!这个世间有什么是非、有什么恩怨呢?世间有什么绝对的对?有什么绝对的错呢?在座诸位!你今天所受的委曲,就当作前世欠人的,好好的还。今天受一切的苦难,就当作是八识田中已经起现行了,逃不掉,因果逃不掉!我们常常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这一句话,这是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就是你这个国家不要侵犯我,我不会去伤害你,共产党常常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学佛要更高一层,人犯我,我也不会去犯人,这个是变成学佛的。就是人犯了,侵犯的犯的意思。站在保卫国家的角度,是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是站在圣人的心的这个角度,人犯我,我一样不犯人,这个是功夫!就是心中没有恨,圣者心中无恨,恨是生命的休止符,他会停顿一切的智慧,他只知道记得恨,他忘了智慧。所以,恨是生命的休止符,会让我们智慧完全停顿!所以六祖讲:道须流通,何以却滞?以了幻为趣,【简要巧妙,无复以加矣!】

  底下是讲名胜,显这个名胜,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这个根性不生不灭的法门,“是”就是根性法门,是名妙莲华,莲花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莲花一开,里面就结籽,简单讲就是因,果中带因,因中有果,因果同时,不二法门,是名妙莲华,叫做根性法门,是一切法门最妙的法门,是名妙莲华。金刚就是佛性,金刚的佛性是不动的,我们如如不动的佛性。王就是至高、至尊、最贵,国王是统领文武百官,当然王就是至高的。宝觉就是我们的真心真性,整句的意思是说:这个不生灭的根性法门,是所有的法门最妙的法门,你只要用金刚佛性不动,如同国王的至高无上的宝觉的真性真心。简单讲:根性法…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