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門是最妙的法門,我們的佛性本不動,是最貴的、最尊的真心真性的法門。
【此彰顯名勝。是字指根性法門,名爲妙法門。妙者不可思議之謂也。此圓頓法,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此根性,爲因地心,根性即本覺佛性,本來是佛,此即因該果海;無奈佛性,埋沒在五陰妄法之中,今則旋根脫塵,返妄歸真,證得妙覺極果,亦不過成此本來之佛,此即果徹因源。因果該徹,不可思議,喻如蓮華,方華即果,】剛開花就結果。【因果不相舍離,又蓮華出汙泥而不染,根性隨緣不變如之,此喻根性法身德。】
【金剛者,金中之剛也,最堅利,能壞一切,一切不能壞他。喻此根性,無動無壞,靈光獨露,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根境結惑,】這個根性【觸之則銷;】觸之則銷就是用本性修行,那麼,這些無明就沒有。所以,【無始無明,】根性【擊之則破;】用不生滅來觀照一下,所有無明不存在。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就是這個道理,無明本來體性就空,不存在。【斷盡諸惑,圓成果地修證,此喻根性般若德。】根性的般若德。
【王者自在之義,處染不染,不落于有爲;在淨非淨,不泥于無爲;】“泥”就是拘束,不拘束在無爲法裏面,不泥于無爲。【染淨一如,空有不滯,此喻根性解脫德。寶覺,即真心之異名,前雲寶覺圓明,真淨妙心,此心即圓湛不生滅之根性,】746頁,翻過來,【猶如摩尼寶珠,圓滿湛然,寂照具足,乃自性天然之本定。】
【如幻叁摩提,彈指超無學。】
用這個般若照見一切如幻,叫做如幻,這一句就是這樣子。叁摩提就是叁昧,一照,既然是幻,就沒有東西可以執著。
所以男女的感情那麼難突破,一照,五蘊本空,這個人不存在,他來到這個世間,只是幻,那麼所有的,一念之間就全部放下。男女的感情,或者是欲望,是所有的電影啊、小說家啊,是不是?統統在一直描述的。你看任何的歌;就是這樣。不管任何的歌、小說;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話題。就是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如幻叁摩提,一照,所有的欲望空,所有的男女的肉體並不存在,這個只是刹那生刹那滅,不清淨的身體,你不必等到剩下一堆骨頭,你才來覺悟,你現在就了解了。你肯面對真相,你就不會遭遇假相,這個是修行人的根本。你勇于面對真相,真相就是一堆骨頭。
所以,我常常鼓勵大家,你們要去看那個埃及出來的那一些埋葬很久的法老王,或者是埃及的木乃伊。我們現在看的,大家都是漂漂亮亮的,衣服一穿,化妝,一下子,對不對?頭發一擺,甩一下,風情萬種,回眸一笑百媚生。好!當你脫水的時候,對不對?埃及豔後而今安在哉?赤壁賦裏面講的安在哉。我很喜歡看那個木乃伊,因爲那看了會覺悟,一個人把水全部脫光的時候、脫水的時候,剩下一個幹屍,你說他一個人,也是一個人,有形狀;可是完全失去水分,那個時候屍體又沒有腐爛,很好,五髒六腑好像存在;可是,已經全部幹掉了!一個好好的人,爲什麼變成這樣子?喔!以後我們這個色身,死了以後也是變這樣子,也是變這樣子。到底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在忙碌什麼?或者我們在貪著什麼?
所以,所有的衆生,因爲不肯面對真相,他就一定會迷于假相。你很勇敢的,我面對我這個色身的真相,那就沒有東西啊!對不對?你男孩怎麼化妝,西裝一脫,還是一樣啊!所謂猛男,身體還會抖動,抖什麼呢?你們看過健美先生會抖動的肌肉嗎?我看電視的。我看電視後,自己試看看,不會動,沒辦法,差很多!我看電視上健美先生的肌肉都會抖動,什麼六塊肌啊,那個會抖動的。他把練那個肌肉的心情、意志力,來練這個《楞嚴經》,喔!不得了!所以我們對這個世間的不了解,所以我們就會練這個、練這個,著迷這個、著迷這個,對不對?像以前麥覺生的那個毛筆寫得。。。麥老師她哥哥麥覺生,你看那個毛筆寫得多好啊,多好!臨命終,師父去跟他加持,那一些毛筆、硯臺要做什麼?那意思就是說:師父!您練毛筆字沒有什麼用啰?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要練毛筆,你有興趣沒關系;但是,你要告訴自己:練這個,稍微心可以定一下,但是,跟開智慧是兩碼事情的,兩碼事情的。
所以,我們要了解,如幻叁摩提,就是要進入叁昧,你一定要觀一切法如幻。其心如如不動,彈指超無學,超無學就是指一下子就超過二乘人。
看注解:
【此彰顯用勝。即修證之力用。叁摩提此雲等持,定慧平等任持,入流照性,全憑慧力,澄濁還清,乃由定力,又知真心本具,幻惑本空,此亦慧力;于本無修證,而起無修之幻修,無證之幻證,此亦定力;由此定慧等持,次第解結,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正所謂諸幻滅盡,覺心不動,證入圓通,得住首楞嚴叁昧。】
【 彈指超無學者:即明修巧而效速也。亦即前文所雲:得循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故能于彈指頃,超過無學之位,但解叁結,】動、靜、根。【已齊無學,何況寂滅現前,乃至得成無上知覺乎?】
諸位!看經文:
【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此”就是從根解結的教法,佛陀教我們從根,單刀直入,心保持如如不動,所有的結就解開,不受假相的影響,煩惱、執著、顛倒全部解,從根解開這個結。簡單講:這個根,攀緣這個外緣——這個塵,你要發現根性當中的不生滅的根性,就是如如不動,那個就是本來的面目。
此阿毗達磨,阿毗達磨,阿毗叫做無比法,“達磨”就是法,我們講:達磨祖師,達摩祖師,就是法的意思。阿毗就是無比法,阿毗達磨就是無比法。無比法的意思就是最尊、最貴、最上,當然就是無能相比,叫做無比法。十方薄伽梵,薄伽梵就是諸佛,十方諸佛。一路涅槃門,一路通往涅槃門,就是涅槃的修門。“修門”後面加四個字,括弧,寫小一點:密示耳門。密,秘密的密,密示耳門,示就是開示的示。這裏也告訴你:一路通往涅槃的修門,是哪一門?就是耳門,所以叫做密示耳門。
再解釋一下: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意思就是:從根解結的教法,是無比法、是最尊法、是最貴法、是無上法、是最上法,就是十方諸佛一路通往涅槃的修門,就是密示耳門。
【此彰顯教勝。此字指根性法門,阿毗達磨:此雲無比法,謂此從根解結之教法,是最勝頂法,非其他教法所可比。十方薄伽梵:即十方諸佛,薄伽梵,有雲婆伽梵,】這是譯音的不同。【是佛之別稱,具足六義:】婆伽梵又【謂自在、】婆伽梵又叫做光明【熾盛、】婆伽梵叫做無量的【端嚴、】就是莊嚴。【名稱、】就是聞名而稱贊。聞其名稱贊其人,叫做名稱。聞佛,所以你看,大家一聽到佛名,沒有一個不贊歎的,大家都要向他下跪頂禮。名稱,聞其名稱其人,叫名稱。【吉祥、尊貴,乃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一路者,】這“一路”不是花田一路;我常說:請歸零。就是“花田少年史”的,很好笑的,配那個臺語實在是笑翻天了!一路:【叁世諸佛,共由之妙修行路,涅槃獨取,】747頁,【萬德畢備,二死永亡,無余大般涅槃。此門字,但指修門。前第四卷,大開圓解,是悟門;此所示圓修,是修門;第八卷得成圓證,是證門;文殊揀選圓通偈雲: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即指此一路之修門,彼則明指耳門,此則密示耳門,即一門深入之門也。】
【二偈頌竟。】
底下,好!把筆拿起來,翻開來,742頁,把筆拿起來,742頁,看經文: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這一行的上面寫:顯體勝。看左邊那個:此彰顯體勝,顯出體的殊勝,顯體勝;寫叁個字就好。
再來,743頁,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雲何立?在“自心取自心”上面寫:宗勝,宗教的宗。
翻過來,745頁,看經文: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這個上面寫:名勝,名字的名,名勝。
翻過來,746頁,如幻叁摩提,彈指超無學。在上面寫:用勝,這個顯用、用勝,作用的用,用,作用非常殊勝。
再來,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寫:教勝,上面寫:教勝,746頁,寫:教勝。
好!諸位看747頁,
【醜叁 敘性】
中間經文:【于是阿難,及諸大衆,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解釋一下:于是阿難與諸大衆,聞佛如來,無上慈誨,慈悲的教誨。
祇夜重頌,重頌就是跟長行文有關系的,長行文,前面的直敘長行文,直接敘述的長行文,跟這個祇夜,就是再一次的頌長行文。伽陀就是孤起頌,就是前面長行文沒有的,但是,因爲諷美而頌,偈頌很美,所以,他就突發起來的,跟前面長行文沒有關系的。所以,祇夜是重頌,以相應長行文;伽陀是孤起頌,單獨而起的;孤兒的孤,起來的起,孤起頌。所以,重頌就是祇夜,孤起頌就是伽陀,二個都是偈頌;但是不一樣,祇夜是跟長行文相應,而這裏無關于長行文,單獨而起的。
那麼雜糅,“雜”就是雜合,“糅”就是糅合,,“糅”就是糅合。簡單講就是雜合,這個“雜糅”就是雜合。“精”就是精彩,“瑩”就是瑩明,也就是句法非常的瑩明,我們所謂的字字如珠玑,像盤珠,盤中之珠,就是像盤裏面的珠子一樣,哇!粒粒晶瑩剔透。簡單講就是文采非常好的意思,文華非常的精彩。
所以,妙理清徹,佛所說的不可思議的根性這個妙理,清徹人心,我們無量劫來的苦,這一輩子要沒有聽到佛法,哪一個人有辦法過一點、一日、一夜清閑的日子?沒有!忙到死,忙到死!到了死的時候,快斷氣的時候才發現:唉!我這輩子沒修行!我准備了好多好多的錢要布施。來不及布施,你已經走到生命的盡端了!所以,在座諸位!學佛,起步永不嫌遲,你什麼時候聽到佛法,就算你今天八十歲,才聽到正法,起步也不晚,也不晚,只要你肯用功,只要你有因緣聽到正法,就算是八十歲也不晚!最怕的…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叁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叁空。 第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