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P20

  ..續本文上一頁一個念頭,我們人這口氣如果吹出去吸不進來,或者是吸進來吹不出去,就往生了,我們人如果一個觀念打不開,他就會死在這個念頭裏面,所以他沒有辦法豁爾冰消。豁就是開闊、通達的意思,豁爾就是悟到了,我們人平時的悟到都是刹那間而已,悟到必須是終生受用,名叫做大徹大悟。我們現在的衆生不是悟到,譬如說她悟到世間無常,最近就很精進,她就發願:我每天要做早課、晚課。但是她又要上班,家裏還有先生要打點,又要打理一些人情世故,她現在悟到無常,要精進、要用功,但是環境、業力,逼得她走投無路,沒有辦法,像這種悟叫做暫時性的。所以你有沒有聽說過誓願,發誓的誓,誓願抵不過誘惑,你發很大的願力,但是你抵擋不住境界的誘惑,沒有辦法,雖然你發願要精進,但是你受不了外在的力量勾引,你就退失了,所以我們懂佛法的人很多,但是了生死的人很少,那個就是這樣子。沒有在心地上一悟到道理,真正的終生受用不盡,很少人有這樣的能力。平常我們人都在找尋,他很喜歡聽經聞法。這個豁爾冰消和一般人不一樣,豁爾冰消就是【革凡成聖,】那就是真正的。。。革,我們說洗心革面,革凡是除掉凡夫之心成爲聖者之心,【入法流水。】法流就是聖流。法流的意思就是入道之人同一條河流,入法流水,聖人流的是這一條水叫清淨心之水,我們流的是這一條汙染的水。用這一條比喻同一個地方就是入法流水,就是同樣入聖道。【或】者是得到二種利益,或者是得到叁種的利益,或者是得到一種的利益,叫做【二叁一】,二叁一【益,】得到利益,【若都無益,】如果統統沒有利益,就是用四悉檀來開示,這樣對他都沒有用,佛【則示默然。】就默默的不說話。因爲講了很多都沒有用,你講得再多他都聽不進去,這樣就省省力氣。佛法,我們對他講他肯聽這樣才有用,我們人很奇怪,我常常說我們人是活在一種很矛盾的心態裏面,聖者這樣告訴我們,我們仍然有很多自己的意見,把聖者所說的先放在一邊,經過時間、境界的磨練,他才發現聖者早就告訴我們了,我們怎麼都沒注意到,這個就是聖者所說的話,他根本就當做馬耳東風,沒有在聽,他都用他那一套。所以佛法就是要誠心誠意來接受善知識的指導,意思就是要先把你那一套放掉,要接受聖人這一套,這樣你就會很快得到很大又直接的利益。然而我們卻不是這樣子,因爲我們習慣自己的思惟方式,所以聖人所說的話,或者是師父所說的話,或者是善知識所說的話,他就把它放在一邊,他還是用他那一套,用他那一套這樣做、這樣做,做。。。做了很多都塞住了,到最後沒有辦法了,行不通了,他就想:師父說的那一套的確對。才暫時用一用。那是懂得回光返照的人才會這樣做,這樣還算不錯。怕的是等要回光返照,恐怕你已經八十歲了,來不及了,失去這種能力,失去這種作用。因此,法要懂得冷靜、虔誠的接受。所以如果對衆生統統沒有利益,佛就示現默然,就默默的,省得多費唇舌。【若一機扣聖,】就是如果有這一類的衆生來合聖人所說的法,【于一門施四益者,余叁門亦如是。】譬如說在空門裏面分成四益,四益就是四悉檀之利益,空門裏面就是世界悉檀、空門裏的爲人悉檀、空門裏的對治悉檀、空門裏的第一義悉檀,所以于一門就是于空門或者是有門、或者是非有非空門、或者是亦有亦空門,這四門生成四益,就是每一門裏面有四益,四四剛好十六,其余的叁門也是如此,空門是四悉檀,有門也是四悉檀,非有非空門也是四悉檀,亦有亦空門也是四悉檀,亦如是。【爲一緣說一法既爾,】爲一種因緣來說一法,既然這樣子,【諸緣諸法亦如是。】也是一樣,意思是說藉著一種因緣就說這樣的法,種種的因緣就是離不開這一法,就是相似之類型。

  二十五頁的小字體,

  【初句牒】牒就是用竹木編製的小簡劄,簡劄就等于我們現在的本子,古時候的人印刷不發達,所以就用竹子編製叫做牒。簡單講就是用竹子做成的筆記簿,簡單講就是這樣子。初句牒【釋。】就是來解釋古人所說的。【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本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就是很早就大徹大悟,【念佛叁昧,蘊之在懷。】就是放在心中。【今機扣發說之,】機就是衆生,現在的衆生剛好適合念佛的根機,所以請佛說法就是扣,大徹大悟的人小扣小鳴、大扣大鳴、不扣就不鳴,所以現在的衆生扣發說之,【乃暢昔之所懷也。】念佛的法門。【即十下,】就是“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六度四等”,即十下就是在說這一段,【示法。先明所說法相。十二部,是總明說相。八萬法藏,】簡單分類是分爲十二分類,其實有八萬四千法門,【乃具示所說種種法門。須知有多八萬,】底下就是另外一段,【且約四谛示:】且就是暫且就拿四谛法來講,就是且約四谛示,暫時我們拿四谛法門來說,【言八萬法藏,即苦谛;】寫個“A”,【八萬塵勞,即集谛;】寫個“B”,【八萬對治門,八萬叁昧門,八萬陀羅尼,皆道谛;】寫個“C”,【八萬波羅密,即滅谛;】寫個“D”。因爲四谛法就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單單一個苦就有八萬四千種的苦了;單單一個集門,集就有八萬四千的集法;單單這個對治門,就有八萬四千的對治法;單單波羅蜜到彼岸,就有八萬的波羅蜜法。【今雖示一,】雖然開示一,【義兼叁也。】道理也兼叁。【又于下,次明能說善巧。上之所列八萬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滅、無生、無量、無作,】把筆拿起來,生滅教叫做藏教;無生教叫做通教;無量教就是別教;無作教就是圓教。簡單講八萬等法,既通四教,意思是說通生滅、無生、無量和無作。簡單講,意思是說單單四谛法就有生滅四谛法、無生四谛法、無量四谛法、無作四谛法;如果十二因緣來講,變成藏教是講生滅的十二因緣,通教的是講無生的十二因緣,別教的是講無量的十二因緣,圓教的是講無作的十二因緣法。簡單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子。【各有八萬,趣舉一法,】就是隨便舉一個法,譬如說四谛法、十二因緣、六度,都是這樣子講。【須開四門。】四門,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空門、有門、非有非空門、亦有亦空門。【機生熟故,】根機,生就是初學的人,熟就是久修之士,根機有初學的人,也有修很久的人,【四悉被之。】就是四悉檀。四悉檀被之,【爲未種者;】尚未種善根的人,【作世界說。】爲什麼?要遍一切世界去度衆生叫做世界悉檀,所以世界悉檀的意思是說:佛慈悲把佛法貫通無量無邊的世界去弘法,叫做世界悉檀。一切世間都得到利益叫做世界悉檀。悉檀,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就是布施沒有限製哪一個世界叫做世界悉檀。簡單講就是布施到無量叁千大千世界,叫做世界悉檀。只要你是人,他就盡量有因緣、有機會使我們聽到佛法,所以做世界悉檀示說,【令其樂欲,】使他很高興。

  我們今生如果沒有聽到佛法,生命是白來的,所以我今生聽到佛法,我什麼都知足,我很高興也很快樂,我與世無爭,快快樂樂的過日子。這個就是佛的大慈悲,所以佛恩難報,所以若不說法度衆生,無以報佛恩。因爲我今生已經聽到佛法了,也能夠剃度出家修行,我對這個世間並沒有什麼要求。如果要說我的一些朋友,都二十幾歲就死了,像矮仔十幾歲就死了,生番叁十幾歲就死了,信徒的兒子有的叁十幾歲就死了,所以說我們人的壽命很短,像我活到叁十九歲了,很夠本了,已經有夠本了,所以說上蒼對我還是大恩大德,所以我活在這個世間一天就說法一天、利益衆生一天。

  因此,我們如果心存感恩,活在這個世間,再惡的人都會被我們所感化,活在這個世間你只要用四個字就能夠活得很快樂,你只有用那四個字才能夠了脫生死,永遠會快樂,就是無限的容忍。在這個娑婆世界一人說一種,他說的,他對,他沒有違背法律,他說的,他也對,也沒有違背法律,因此,活在這個世間,誰對,誰錯,難以評斷。我現在講一句很高超的哲學,就是說:人有權利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人沒有權利改變別人一定要相信我的看法,你沒有權利,只要他不違法,我們有權利擁有自己的觀感,但是我們沒有權利改變別人一定要和我們的看法一樣,所以這個要靠智慧、靠真理,我說的道理對,你才會同意我的看法,所以不要叫別人一定要聽你的,要用真理,用慈悲。所以說活在這個世間怎麼可能意見相同,夫妻,夫妻的意見不同、立場不同,師徒,師徒的立場不同,但是最起碼有一個共同的方向,就是佛教要興盛。

  所以上次我去臺灣大學上課,同學問我說:請問師父,你說看得開出家,還是看不開出家?我說:這個很無聊,問這種問題很無聊。你不是出家人怎麼知道人家看得破還是看不破。你說看得破也對,看不破,也可以這麼說,所以說各人的立場不同。因此,我們人如果要活在這個世間,你要懂得包容看法和我們不同的人,要不然你的日子就會過得很痛苦了。所以我說這個國家怎麼會不亂,一定會的,一定要亂的,多多少少。聽曆史學家在分析,自古至今整部曆史,只有一百多天平等,一百多天和平相處,就是全世界的曆史排列出來,這樣排列出來,這個世界沒有一天不戰爭的,你說直到今天有哪裏不戰爭?每天都在戰爭,像庫德族打得天昏地暗,對不對?因此,我們要懂得運用佛說的、運用聖人說的,要活得很快樂。還有一點師父要你們警惕的就是無事不要找事做,有事不要怕難做,沒有麻煩你不要找麻煩。有的人,尤其是女人那張嘴巴,根本與你無關,那張嘴巴就到處亂講,惹來了一身的是是非非,才來活得很痛苦,何必如此,這個叫做沒有麻煩你找麻煩,你閉上嘴巴難道不行嗎?對不對?我們人不就是這樣,男人不也是這樣,無緣無故喝酒喝得醉醺醺的,開車撞得頭破血流再來就醫,何必如此!我們衆生很多都是製造痛苦者,人都自己製造很多痛苦,愚癡,沒有煩惱你不要…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