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說境界是妙假觀爲空,這裏又另外一個角度了。所以,道就是說,所以說境界當成我們的妙假觀,不可思議的假,這個假,凡夫是有,執著有,我們現在把有當成緣起性空不可思議的清淨的存在,雖存在但當下又是空。所以妙假觀,簡單來講這個假觀是有,但是如果加上一個妙,不可思議的假觀就是空。簡而言之,假觀也是通達空觀。底下,【境觀雙亡】境界是我們能念之境,觀就是所能觀照之心。能觀的心,所觀的境界,雙亡就是色、心二法當體即空【即是中。】中道。【亡照何曾有先後,】把筆拿起來,這個一定看不懂的,亡照就是除去能觀照的心,我們就會發現沒有所謂的先和後,【一心圓絕了無蹤,即此之謂也。】意思就是:亡照,亡就是除掉,除掉那個能觀照的心,亡照就是連能觀照的心都沒有,哪裏有什麼先後?先後就是落入時間的觀念,哪能落入時間的觀念,簡單講就是同一時,同一念,圓滿的觀照的意思。一心圓絕了無蹤,就是圓絕了無蹤迹,圓滿,沒有一些的什麼空、假、中,當下一心就是叁觀,即此之謂也,這個就是講天臺宗,我們所說的叁觀、叁谛。底下,【天臺聖祖疏于前,】天臺這些聖人、祖師,疏就是注解,疏就是注解要通達經典。疏于前,【四明尊者鈔于後。】四明尊者又叫做知禮大師,我們後面會講到,第二頁的地方,我們就會講到“四明法智大師鈔”,所以在這裏不多言。意思是四明是一個地名,因爲這位尊者知禮大師住在四明這個地方,所以大家稱爲四明尊者。就是他住的地方是一個地名,四明本來就是一個地名,因爲他住在那個地方一直弘揚天臺宗,也有注疏、注解、演講,大家都很尊重他,所以稱他爲四明尊者。譬如說以後我很有成就,人家就會稱呼爲高雄尊者(笑),稱呼尊者是很好聽,人家如果稱呼我爲高雄矮者,就很難聽了,矮者。四明尊者就是知禮大師,鈔于後,疏就是古人所著作的,可以說是智者大師所著的,鈔就是四明尊者鈔于後,【疏中之隱義,】智者大師所注的疏,就是前人所作的疏,注《觀無量壽經》的人很多,自古至今有很多人作注,也有好種疏。鈔于後就是四明尊者抄在後面,疏中之隱義,就是疏裏面的隱,不爲凡夫所知叫作隱義,就是還隱藏一些你不了解的義理,【鈔而發之。】四明尊者把它抄一遍,再加強讓意思顯示出來,發之就是把它顯示出來。疏是另外一個人寫的,鈔是顯示疏的義理更加深入。【將叁觀之旨,和盤托出。】全部襯托出來,【義無余蘊,】義無余蘊就是這個道理清清楚楚,這個“蘊”就是不明之處,沒有剩下哪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叫作義無余蘊。這個道理也就沒有剩下哪一些含有不清楚的地方,既然和盤托出,這個道理就清清楚楚,【曆五百余年矣。】經過五百年後,【鈍根學者,妄興汪洋之歎。】妄興,這個“妄”把它畫掉該觀望的“望”,望海的母親這個望,這個字打錯了,望興汪洋之歎(新版已更正),看起來太多了,那麼多從何看起,汪洋之歎,汪洋就是表示多,疏和鈔也是很多,這個太多了,汪洋就是太多了,資料太多了叫作汪洋之歎。【余于是】余就是谛閑大師,于是【將】天臺宗的諸祖【疏中】就是諸祖【科釋,移注文下。】裏因此,我谛閑把天臺宗諸祖師的疏中的科釋,移注文章下。【鈔中過詳者,】就是四明尊者他所作的鈔中太過詳細,【折衷要言,】選擇簡單重要的,衷就是重要的,來說,【略加竊謂。】加上一些我私人的看法,就是谛閑大師竊謂,加上我私人的一些看法叫作竊謂。【俾初學者,】俾就是令,令初學的人,【得以易爲入手。】令初學的人很容易入手,【遂命名】遂就是因此。因此命名【爲疏鈔演義】疏就是聖賢所作的,鈔就是四明尊者寫的,演義就是谛閑大師所著作的,簡單講就是經過叁個人的注解,觀經是經典,疏一個注解,鈔再另外一個注解,演義又是另外一個人的注解,就是愈來愈簡單。【雲爾。】所以演義的意思就是根據古代發生的事實,所代表的意義加以擴充到別的事件上,以使人警惕自己叫作演義,就如:叁國演義。雲爾就是這樣子,就是很這個名字。因此,命名爲疏鈔演義就是這樣子,雲爾就是這樣子。
【時維】什麼時間寫的呢?【民國戊辰年】就是民國十七年,就是一九二八年,一九二八年發生最大的慘案叫作什麼?有沒有念曆史的?民國十七年正當濟南慘案,最淒慘的,你回去翻曆史就知道,【臘月】是十二月,【除夕四明觀宗寺】就是四明尊者傳下來的,天臺的這一個支脈的觀宗寺,就是四明這個地方有一個觀宗寺,也是四明尊者他的徒子徒孫傳。。。傳到現在,有一個觀宗寺名字叫做【釋谛閑擱筆故敘】按照前人的注解來描述叫做述而不作,述而不作叫故敘,這文言文不簡單。
好,再來看一,現在序文講完了,底下【觀經疏鈔演義】,觀經就是十六觀經,疏,把筆拿起來,就是通,鈔就是顯,很明顯的顯。疏的意思不是很清楚,那麼顯示出來就使它更清楚。演義就是根據疏鈔,再把它加上一些自己的意思,然後把這一部注解寫完叫做演義。
底下一個叫做【四明嫡裔谛閑演義】四明尊者就是宋朝天臺宗的祖師,叫做知禮大師。知禮法師,因爲他住在四明山,所以我告訴你們四明是一個地名,還是一座山——四明山。弘揚天臺正義,爲天臺宗山家派之中心人物,因爲天臺宗還分幾個派,叫山家派的中心人物,世人稱之爲“四明知禮”,或譽爲“四明尊者”,四明知禮叫做知禮大師,也對,或者是四明尊者,也對,四明知禮就是他的法號,四明尊者二個稱呼都一樣,統統一樣。研讀班要開“教觀綱宗”,這個很重要,天臺宗的精華“教觀綱宗”研讀班要開,這個如果開給一般人聽,是聽不懂的,沒有辦法聽懂的。
底下,四明嫡,那個念di(二聲),嫡就是正派,大老婆生的孩子叫做嫡,嫡。裔就是後代,簡單講就是正傳的傳承的意思,嫡就是正派,後代繼承衣缽,繼承四明尊者的衣缽,谛閑演義,就是這樣子,這個叫做嫡裔,四明尊者天臺宗代代相傳的正派的後來的弟子,叫做谛閑演義。這個谛閑大師也是很了不起。
【初題目二 初釋題二 初略釋題目】
底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我來解釋一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是一部經典,疏就是通,妙就是以不可思議的妙觀爲宗鈔,爲宗就是把它顯示出來,道理顯示出來。再說一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此疏以不可思議的妙觀法爲宗,來顯示出的鈔,鈔就是顯示,宗就是宗旨,以這個爲最重要,妙就是妙觀,不可思議的空、假、中,叁觀。
【前七字,】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乃一經之總題,具如下五玄之第一章。】“具如”就是全部的意思,“五玄”就是五重玄義。在五重玄義的第一章。【疏、通也。以經旨】圓滿奧妙,【圓妙,】以經旨圓妙,“以”就是因爲,因爲經典的宗旨很圓滿又不可思議叫做妙。【被機高深,】“被機”就是面對高的根器,“被”,加被衆生叫做被。“被機高深”,加被根機高深的衆生。【大師以義意】“以義意”就是依據道理,【而疏通之也。】而來把它疏通。“疏通”就是使看的人更了解意思。【鈔、顯也。謂大師疏文,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少”就是很少,很少開示如何觀之門。【務在下凡,】“務在下凡”就是最重要的是要關心那一些根器比較差的衆生。“務在下凡”就是責任,就是注解這部經典最主要是要做什麼?最主要是要使下根器的凡夫了解,我們的責任是在哪裏最重要。所以這個“務”有好幾種解釋。“務”就是必須要在凡夫,讓他了解才可以,“務”就是我們的責任。作這一本疏鈔演義的責任是要使凡夫看得懂,【普沾緣種。】“普沾”就是也能夠,意思是說也能夠使凡夫普遍得到法雨的甘露,“緣種”就是淨土之種子,能夠結到淨土法門的種子,緣種。【並非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之文義也。】不是這樣子,並不是不知道修不可思議的叁觀,能夠感應到四土:就是凡聖同居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常寂光淨土。就是並不是不知道修十六觀經不可思議的妙觀,當然能夠感應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四種淨土。我們當然知道。【四明爲時機所迫,】因爲知道根器不夠,【慕學之徒,】就是仰慕天臺宗的人很多,徒就是弟子,“慕學之徒”就是仰慕希望來學習天臺宗的人很多,想學習《十六觀經》的人很多,【皆欲得旨而聞妙觀,】大家都希望能夠得到天臺宗的宗旨,十六妙觀的宗旨,【乃以鈔文出而顯之也。】出就是寫出來,而顯示很深奧的道理。很深、很深的道理顯示出來。【鈔名妙宗者,乃取疏】乃是采取這個疏,【釋經題大意,】就是一部分,采取疏鈔裏面疏的一部分來解釋經題的大意。簡單講就是:鈔名叫做妙宗者,爲什麼叫做妙宗呢?就是采取疏的一部分來解釋經題的大意。【以圓妙叁觀,釋乎能觀。】如果解釋能觀,【以圓妙叁身,】“圓妙叁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叁身同時,圓妙就是同時,【釋所觀佛。】如果要解釋所觀的佛,【佛既總攝余十五境,】就是你如果講到無量壽,就包括十六觀經裏面其余的十五觀的境界,後面會有說明。【故知一一】意思就是我們如果解釋能觀,就是以圓妙的法身、報身和應化身,如果解釋到觀佛,觀無量壽佛,只要講到佛就包括後面十五觀的境界,因爲全部是十六觀,講到佛其余的十五就包括在內。一一【皆是圓妙叁谛】真谛、俗谛和中谛。【叁觀也。】就是空觀、假觀和中觀。【是經既以妙觀爲宗,學者應當注重妙宗】不可思議的妙觀爲宗旨。【乃四明命名之意也。】
【二 能釋人號二】
【初 能疏人號】
再來,第二,這是何人所講的呢?
【天臺智者大師說。】簡單講就是作疏的人。
【備于別傳,及諸章記,有未知者,須尋彼文。】
【二 能鈔人號】
作這一部疏,能疏就是能夠作這一本疏,這個名號叫做天臺智者大師,天臺智者大…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