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P4

  ..續本文上一頁師我們以前曾經講過。

   【四明法智大師鈔。】

   【師諱知禮,】就是四明尊者。法智大師另外一個法號叫做知禮大師。【字約言。】就是說話很簡明,約言。【四明】他的俗姓【金】,金【氏。】姓金的大部分都是韓國人。【父母禱于佛,】向佛祈禱。所以懷孕的人要常常向佛祈禱。【夢神僧,攜】就是帶一個【童子,】來,【遺之曰:】遺就是交給他,說:【此佛子羅睺羅也。因而有孕。暨生,遂以爲名。神宇清粹,】神宇就是氣勢,那個氣勢神情叫做神宇,就是他的眼神不凡,清粹就是面目清秀,神宇就是說他的眼神,清粹就是說他的面貌,【不與衆倫。】就是與衆不同。【七歲喪母,號哭不絕。】這個念hao(二聲),不能念作hao(四聲),號就是哭得很淒慘。【白父求出家,遂往依太平興國寺,洪選大師座下。十五具戒,】照理這是不行的,應該要二十歲才能受具足戒。以前可能比較不重視這個,所以他十五歲就受具足戒,依據佛的戒律,要二十歲才能夠受比丘戒,他十五歲就受了。可能聖賢人都是這樣子。【專探律部。】就是專門研究律部。【太平興國四年,】把筆拿起來,西元九百七十九年,簡單講四明尊者距今一千多年,【從寶雲大師習天臺教觀。始叁日,】才叁天而已,你看賢人才叁天而已,【首座】首座就是出家二十年以上叫做首座。首座就是很偉大的人,大弟子。【謂之曰:“法界次第,汝當奉持”。】法界的次第你應該好好奉持。【師曰:“何謂法界”?】什麼叫做法界?【座曰:“大總相法門,圓融無礙者是也”。師曰:“既謂圓融無礙,何雲次第”?】既然圓融無礙,空、假、中當下就是一體的,哪有什麼次第。和禅宗講的頓悟意思相同,沒有次第就是頓悟。【座無對。】首座沒有辦法回答。【居一月,自講心經,】這個實在很厲害,這個和我在南普陀差不多,我在南普陀第一期九十八點六,再來好像是九十九點幾,老法師說無法教你,要不然你幹脆上來講經,你每學期都領獎學金這樣不好,我看我來教書好了,宿世如果多多少少研究到經典就一聞千悟了,所以可能我前世也有一點點小小的善根,聽經典很快就通達。自講心經,【聽者服其速悟。】這個人的悟性怎麼這麼厲害,【五年,其父夢師跪于寶雲之前,】他父親夢見四明大師,四明尊者跪在寶雲大師的面前,【雲以瓶水注于口。自是圓頓之旨,】自是就是從此圓頓,圓滿頓超的宗旨,【一受即了。】了就是悟。一下子就頓悟了。【六年,常代講于寶雲大師。】六年就是西元九百八十一年,因爲太平興國四年是西元九百七十九年,太平興國五年就是九百八十年,五年,其父夢師跪于寶雲之前,就是西元九百八十年,六年就是太平興國六年,就是西元九百八十一年。才二、叁年而已,六年,常代講于寶雲大師,所以這個不是經過六年,這是太平興國四年、五年、六年,就是這樣子。再來,【雍熙元年,】雍熙就是北宋,北宋的雍熙皇帝,西元九百八十四年,【慈雲來自天臺,師待以益友,】這個是良師益友,【義同手足。】就是這個義,義就是道義,道理相通叫做義。義同手足就像手足一樣。【端拱元年,雲師寂,】慈雲大師圓寂。四明法智大師【師夢貫雲師之首,】貫就是穿,穿過慈雲大師的首,就是頭,【擐】也是穿,穿【于左臂而行。】簡單講就是他要繼承慈雲大師的衣缽,夢見這個境界就是這樣子。貫雲師之首,擐,擐就是穿于左臂而行,穿。這種情形我也曾經有過,在我出家第二年的時候,有一天很清楚,夢見慈航菩薩來,那個也不是作夢,那個也不是夢,也很清楚,打這種妄語要下地獄的,不是隨便亂編故事的,打妄語要先下地獄的,真實的才能講,子虛烏有是不能亂講的。慈航菩薩來,來的時候,慈航菩薩從天空降下來,慈航菩薩貌相很飽滿,你看慈航菩薩貌相很飽滿,拿了一個缽,我就跟他下跪頂禮,他就跟我摸頂,跟我摸頭的時候,手接觸到頭就放光,放光,然後他就把缽拿給我,我就把它接過來,他就冉冉上空,然後放光離開。沒看到什麼,這樣也不知道代表什麼,可能怕我沒飯吃,叫我拿那個缽去化緣(笑),那個時候我也沒想到什麼問題,反正我也沒有想到那麼多,我也不敢想有祖師大德把衣缽傳給你,我們也不敢這樣想,反正夢境就如夢幻泡影,對不對?我最不喜歡講神通,這個大家都知道,我最不喜歡講有的沒有的,但是有夢到這種情形,可能跟這個也有一點相關,講到這個我就想到以前那個事情,這個夢境很清楚,但是我不會像世間人很執著,從過去到現在,我不曾講給你聽過,對不對?這個也不值得什麼談論,哪有什麼好談論的,放光就放光,衣缽就衣缽,對不對?問題是你有沒有實力,有實力當然奇迹就在你的身旁,你沒有實力拿那個缽做什麼,慈航菩薩也丟臉死了,隨便亂送個缽來給我,對不對?反正說來說去,還是要自己有能力。所以人家如果在討論夢境,我最不喜歡,來就:師父我夢見什麼,他夢見什麼。我最不喜歡討論這個東西,我講這個事情也許可以增加大家的信心,也許。佛法有時候這個也不可思議,也不可思議。我從來不以什麼大師自居,我常常說我是(日語)最爛的、最差的,我也沒什麼修行,圖個叁餐溫飽,睡眠正常,身體強壯飽滿,年輕,我現在叁十九歲,人家說:很奇怪師父怎麼愈來愈年輕。因爲我現在得到心法,禅宗悟道的心法,知道什麼叫做放下?以前發脾氣都氣得半死,現在要我發脾氣很困難,很困難。所以心境如果有轉變,貌相就會轉變。以前都水腫,現在沒有了,現在實在了,我以前常常說怎麼胖成這樣子,結果是傷到了腎髒,幸好不是肝髒,肝腫大長庚(醫院)不收麻煩大了。因此,我常常說夢境這種事情你要討論,如果能夠增加信心也好,如果要執著夢境:你是什麼祖師,你是什麼了不起的,我認爲沒有這個必要,沒有這個必要,對不對?像我在夢境裏面見到佛,也不是說。。。事實上就是如此,見到佛,見到佛飛起來的時候,見到很大尊的阿彌陀佛,嚇死人了,我站起來剛好到他的。。。我記得飛到他的這個地方而已,(師擬食指和大拇指比十公分左右),我這麼小他這麼大,非常的大,全身都是金色的阿彌陀佛,我飛到他面前他對我笑一下,飛行,阿彌陀佛大得實在嚇死人,無限際的大,實在太大了,全身好像都貼了金箔,金光閃爍,金色的,站的蓮花實在有夠大,很大,非常大。去,我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是你夢到這個夢境,你就往生極樂世界了,不是這樣的,我從來沒有說我有什麼夢境的吉祥,我就認爲我這樣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我也是戰戰兢兢、兢兢業業,我也是怕不能往生,對不對?也是要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天都要拼的。難道可以說我都夢見阿彌陀佛了,這個可能很穩當了,我就整天跑去睡覺,等一下墮入地獄,醒來閻羅王在那裏等著,(師擬閻王拍醒木大聲說:)醒來!說:我怎麼跑到這裏來,糟糕了!還是不行的。所以要兢兢業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分一秒都不能放松,要常常說:我的功力還不夠,一定要再拼。這樣才可以。不能說:我的功力已經夠了,我不必用功了。你慘了。所以有一個老菩薩說:師父,我能往生了。我說:爲什麼?他說:我昨天作夢夢到觀世音菩薩。我說:夢到觀世音菩薩多大一尊?她說:差不多這樣子(師比七八公分左右大小)。怎麼那麼小一尊,夢見這樣子不就比我們拜的還小,她說:對,還小,。她說:奇怪,怎麼夢到這麼小?我說:發心小就這麼小尊。我說:我夢到阿彌陀佛就很大一尊,我是夢到自己很小,阿彌陀佛很大,你夢到觀世音菩薩那麼小一尊。她說她這樣子能往生了,我說:還早咧!如果你夢見佛菩薩就能往生,你的頭腦有問題,搞不好魔來也說不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希望在座諸位以後如果遇到夢境吉祥,知道就好了,知道就好了還是要用功,應無所住,不要執著這種東西,師父講這些是希望激勵大家一個信心而已,沒有什麼很特殊的意思。【淳化二年,師受請,主幹符。】我看到這個地方,想了好幾個小時,這叁個字看不懂,還去查佛學大辭典,依舊查不到,這個“主幹符”再怎麼樣我就是看不懂,有讀中文系的請站出來,這叁個字是什麼意思,請你們跟我解釋一下。看不懂就暫時先用師父的意思,我認爲這是一個地名,主幹符,要不然就是一個廟,一個地方,因爲配合底下的詞句就可以證明,這個應該是一個地方,主幹符就是師受請,四明尊者接受邀請主幹符,來到這個地方主持弘法,幹符這個地方,可能這是我自己說的,當然說錯了要負因果,因爲查不到資料,大辭典統統翻過了還是查不到,暫時用一下,【綿曆四載,】就是經過,經過四年,【諸子悅隨。】衆弟子很高興跟隨四明尊者,【至道元年,以所居偏小,學徒】就是徒弟【莫容。】容納不下,【遂徙居】徙就是遷移,這個不是讀作tu(二聲),字你要認好要讀對,讀成xi(叁聲)。遂徙tu(二聲)居,你會被笑死,不懂中文也沒有那麼差。遂徙(xi(叁聲))居,遷徙就是遷移的意思。【報恩院,院主】院主就是住持,【舍爲長講天臺】長期的講授天臺,【教觀,十方住持之地。】十方就是僧團用功的地方,叫做十方住持之地。就是我們所說的僧團。【乃易今名即今之延慶寺也。】他就改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延慶寺,【故稱延慶開山祖。】延慶寺的開山祖師。【略彼傳文。欲知全文,當閱統記。】統記就是古時候所專門記載的四明大師的傳記叫做統記。

  【正釋文二 初釋疏序叁 初敘經觀意二 初正明觀行 初敘意 初對垢立淨二 初法二 初明二報苦樂】

  第叁頁第四行黑字,

  【夫樂邦之與苦域,】把筆拿起來,樂邦就是極樂世界,現在藉著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先做個比較,這樣你就知道要往生還是留戀這個娑婆世界。夫“樂邦”就是極樂世界,“之與”就(是)和,苦域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